填补灵魂空缺的温暖母爱走出人生困境的自我救赎——论角田光代《第八日的蝉》

2011-08-15 00:49方爱萍
山花 2011年20期
关键词:母爱灵魂人生

方爱萍

角田光代与《第八日的蝉》

《第八日的蝉》的作者角田光代是日本当代知名女作家,被称为与吉本芭娜娜、江国香织齐肩的三大重要女作家之一。她于1967年3月8日出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现已公开出版100多部作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多产作家。其作品横跨纯文学、大众文学与儿童文学,种类众多,探讨的问题广泛,合乎广大读者的口味,年年高居畅销榜。

自1990年以《寻找幸福的游戏》获得日本第9届海燕新人文学奖后,角田便在日本文坛大放异彩。之后诸多作品亦获得日本各种文学奖项。2005年,以《对岸的她》获得日本大众文学最高奖项直木奖。2006年,以短篇小说《摇滚妈妈》获得第32届川端康成文学奖。2007年,以《第八日的蝉》获第2届中央公论文艺奖。

这部小说最早在日本第一大报《读卖新闻》晚报连载逾半年,大获好评;2007年出书后持续感动无数人,并夺下中央公论新社为纪念创社120周年所主办的文艺奖,评审渡边淳一、林真理子、鹿岛茂这三位知名作家均大力赞扬。2008年该书更获选为“本屋大奖”第6名(本屋大奖即书店大奖,为日本全国书店店员票选出最想推荐给读者的书,每年选10本)。

角田的作品中,亲情和家庭是不变的主题。她擅长以细腻而真实的笔触描写现代女性的切身问题,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如《摇滚妈妈》中的母亲为了逃离现实生活中的失落和纷扰,用烦躁、厚重的摇滚乐为自己铸起一座与世隔绝的城堡,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生活,关注爱情和家庭中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再如《沉睡在森林里的鱼》描绘了当代母亲在社交与家庭、渴盼友谊与自我肯定、母亲与妻子角色之间的两难、痛苦与挣扎。正是这种对女性日常生活的极为细致的刻画,塑造了角田独特的风格,感动了万千读者。

《第八日的蝉》这篇作品分两部分。前半部分从第三者的角度入手,以母爱为主线剖析一个处于极端状态的女人希和子的处境。希和子与有妇之夫秋山相恋并有了身孕,遭秋山哄骗堕胎并导致不育。当这段不伦之恋败露后,已有身孕的秋山之妻骂她是一具“空壳子”。唯有“空壳子”这几个字深深地烙在希和子心上,让她“说什么也无法无可奈何地承认”。她在不忿中潜入秋山家,女婴那清澈纯真的眼睛和无邪的笑容,激起了她内心最原始的母爱,最后她决意偷走六个月大的女婴。希和子带着偷来的“女儿”小薰一路逃亡,建立了真正的母女情。被捕后,希和子在法庭上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最终以绑架罪和非故意纵火罪被判刑八年。

后半部分主角转换为已长大成人的小薰。重回父母身边的小薰陷入对陌生的环境无所适从,她一方面怨恨着改变她童年的希和子,千方百计想摆脱希和子的阴影,另一方面又不由自主地重复着希和子的老路。爱上有妇之夫,并怀上他的孩子。不同的是她在儿时的玩伴千草的帮助下决定选择自己的路,摆脱畸恋,离爱远走,生下孩子,独自抚养。

整部作品在祥安定之中波澜不惊地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这部作品无疑给当今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情日益冷漠的现代社会注入了一丝温暖。作品中久违的温情温暖感动读者的同时,又流露出一股淡淡的悲伤与无奈。纵观整个故事,无法说清孰善孰恶,或许人人都是受害者。希和子为秋山身心俱伤,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小薰受上一辈的恩怨纠葛,从小没有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回到父母身边后又无法跟家庭融合,成人后又被岸田伤害;而秋山夫妇也损失了和女儿共度的美好时光,铸造了亲情之间的隔阂与鸿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又都是幸福的,希和子获得和小薰幸福相处的6年时光,那种相依为命的经历千金难换;而小薰也想通,即使自己没有被偷走,自己的家庭早在出生之前就已破裂,她也在人生的磨炼中学会了坚强、感恩。

故事的结局非常日本化,比较符合日本人的审美。在夕阳下面容渐渐模糊的母亲的注视下,小薰回头一望,有些期许,又有些茫然,很难说清此时的小薰到底在想什么,或许只是单纯地看不清对方,然后扭过头去,母女终没有相认。日本人崇尚“余情”之美,给对方留下充分想象的空间。把作品的结局设计成母女不相认,也正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从而增加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填补灵魂空缺的温暖母爱

在作者的架构中,温暖的母爱是这部充满暖色的小说中最为浓烈的一笔。但这部作品中的母亲形象和作者以往作品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作品中的希和子是一位独立、坚强的女性。她与秋山的爱情架构在谎言与欺骗之上,当这段不伦之恋结束后,她失去了深爱的男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甚至还失去了一个女人最幸福的权利——做母亲的能力。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她人生的最低谷,仿佛整个世界都已坍塌。灰暗惨淡的日子里,她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壳子”,一步步走向了人生的绝境。除了深深的无奈,作为当今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她也别无选择。经历了惨淡恋情的希和子,最终非预谋地偷走了情人夫妇的孩子小薰。

在长达4年之久的逃亡生涯中,这对毫无血缘关系的母女建立起了非常牢固、深厚的母女亲情,希和子对小薰倾注了无私且温暖的母爱。正如书的封页上的这段文字:“这孩子不属于我,但我可以给她更多的爱,就算坠入万恶深渊,我也要为她留住那片美好风景。”这话充满了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也深含着慈祥真挚的母爱。从决意偷走孩子的那一刻起,她其实就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在理性与感性的纠结中,她逃亡,舍弃自己的人生只是为了能和小薰在一起。因为,小薰就是她的整个世界。正如法国名言所说“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和小薰在一起的希和子逐渐走出了阴影,慢慢变得坚强。人要有所爱,有希望才能坚强活下来,希和子之所以能够坚强地活着,正是因为她心中有对“女儿”小薰的毫无保留的爱。

为了避人耳目,能和小薰安宁地生活在一起,她不惜“裸捐”4千万日元的巨额遗产,换来了在可疑宗教团体“Angel Home”这个庇护所的一段平静的日子。媒体和警察介入“Angel Home”时,希和子又带着小薰走上逃亡路。她们来到世外桃源般的小豆岛,这是她们“母女”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直到有一天,因一张获奖照片泄露了行踪,而在码头被抓获时,她担心的却是“孩子还没吃早餐”,确实是令人感动的母爱。出狱后的生活目标茫然恍惚,孤影寡魂,希和子选择回到小豆岛,却又在码头上犹豫,最后选择在此岸安定下来,每天在码头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寻找“女儿”的身影,回想着与小薰在一起的日子,为心中的女儿祝福祈祷。 用回忆跟“女儿”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和再见到“女儿”的希望支撑着自己残余的人生。

或许秋山之妻骂她是“空壳子”这几个字,触动了她灵魂中最敏感、最脆弱的那一部分。“空壳子”不仅直指希和子无法生育、永远失去做母亲的权利这一事实,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莫大的悲哀,无法成为母亲的女人是不完整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空壳子”这几个字影射了她为了所谓的爱情,决绝地选择堕胎,残酷地将自己的骨肉杀死在腹中后,内心的空虚与灵魂的空缺。所以,后来在法庭上希和子坦然承受一切责罚,却唯独对秋山之妻羞辱她没有做母亲的资格,骂她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子”耿耿于怀,提出抗拒。也许是出于对“空壳子”这几个字的抗拒,希和子才会在瞬间萌发了将孩子偷走的念头。她想成为一位母亲,只要能推翻自己是“空壳子”这一想法,哪怕是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的孩子,哪怕是充满了风险的短暂的做母亲的经历,哪怕是要为此付出异常的艰辛、放弃自己的所有,哪怕是犯罪坐牢,她都不在乎,也绝不后悔。她当时的想法也许很单纯,仅仅是母爱本性的驱使而已。

我们无可否认,希和子对小薰的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粹、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但是,这种伟大的母爱从一开始只是建立在自私、利己甚至是犯罪的基础上。为了将自己的“空壳子”填满,她不惜用母爱虚构自己和小薰的人生。她要求自己必须不断滋生出强大的母爱,也许只有日益丰满的母爱才能愈合内心的伤痛,弥补灵魂的虚无苍白。若是没有这场不伦之恋导致的身体的缺憾和灵魂的虚空,那么母爱之于希和子可能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小薰也应该会有更加正常的人生吧。

希和子,一位母亲,一个罪犯。为小薰付出了倾其所有的爱,只是这爱给得深厚深沉,也给得令人质疑,却又不得不让人感动。

走出人生困境的自我救赎

这部作品中描写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婚姻、家庭等社会制度所能约束的范畴,也超越了血缘关系。诚如渡边淳一所评价的那样,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执拗地追究了现代女性所面临的问题、人际关系的困惑以及心灵创伤所带给人们的无尽痛苦。[1]

作者用毫不张扬的笔墨表现了陷于人生困境的女性们的自我救赎之路。救赎原本是基督教基本教义之一,它认为“人类始祖使其罪过传至后代,致使整个人类都具有原罪,这种原罪和后天犯罪导致人间充满罪恶,而人类自己解救不了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上帝大发慈悲,派遣其独生子耶稣降临世间,拯救人类。耶稣基督为了赎世人的罪,甘愿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的宝血洗净世人的罪”。[2]救赎先是赎,先得付出,得做出牺牲,然后才能拯救。可以说,救赎本身已成为我们内在的永恒的渴望。

在一路逃亡的过程中,希和子逐渐累积了深深的罪恶感,因为是她硬生生地扭曲了小薰的人生轨迹,剥脱了她享受正常人的“理所应当”。尽管她给予了小薰最无私的母爱,但有些东西是她永远亏欠小薰的。若不是她一己私心地将年幼的小薰劫走,小薰应该和其他普通小孩一样,会有一个至少表面上父慈母爱的完整家庭,有一个正常的童年。小薰被希和子剥夺了正常的童年生活,又不得已被重新拉回到正常的生活,这两次巨大变故都发生在她的幼年。这些童年的阴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其实是无比残酷的,对她的人生也是影响深远的。

和小薰相处的4年时间里,无邪纯真的小薰填补了希和子一段不伦之恋留下的身心的虚空。毫不知情的小薰用甜美的微笑和温柔的小手抚平了希和子的创伤,她扮演着一个救赎者的角色。只是,她救赎的对象是一个改变她人生轨迹的人,一个剥夺自己与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权利、让她的心灵无所归依的人。小薰的拯救只是客观外在条件, 无法取代希和子内心的灵魂自赎。所以要想获得最终的拯救, 唯有挑战自我并仰赖于个体灵魂的自我救赎。

越是被小薰这样无意识地救赎着,她就越发感到自己的罪恶深重。越是觉得内心罪恶深重,她就只能更加爱小薰,更为珍惜两人在一起的点滴时光。她极为清楚地明白,她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有一天她们将无处可逃,用母爱和谎言虚构的人生将崩塌,小薰终究会离她而去。她对小薰的爱支撑了她整个生命,即使后来半生不得相见,她也一直祈祷:“愿你能走出愚昧的我带来的痛苦,愿你的日子永远充满阳光,薰。 ”

作者将这种罪恶感作为希和子心灵自我救赎的起点。同时,这种罪恶感也成为她心灵得以净化的因素。希和子对小薰的爱,不图回报,别无所求,或许这是一种仅靠着单方面的给予而构成的爱。付出了全部的爱,牺牲了最好的年华,换来的是颠沛流离、担惊受怕的日子,最后甚至失去了7年的自由,锒铛入狱。也正是这样一个付出、牺牲的过程,她得以重新审视自己,考问自己,最终直面这发自心底的罪恶感,完成了心灵的自我救赎,得以自我拯救。

虽然她每一天都心存愧疚,但每一个清晨她都心怀感激。审判她的法庭上,法官让她对小薰的亲生父母谢罪,她却平静地说:谢谢你们给了我这样一段做母亲的回忆。正是这份回忆,这份对小薰的母爱,让她在往后的人生里,那漫长的失去了小薰的岁月里,得到一份平静的安详。小说中多次提到:蝉在土中七年,破土而出后却只能活七天。但若有一只蝉跟伙伴不一样,独活了下来。那么她感到的是孤独和悲哀,还是看到崭新风景的喜悦呢?希和子就是那只活到第八日的蝉,她体验了相依为命、简单美好的母女生活,经历了漫长孤独、重塑自我的牢狱生活,也将度过怀有美好回忆与些许期待的人生。

蝉活到第八日,究竟是悲哀还是幸运?这是一个见仁见智、富有哲理的人生命题。但希和子用她的行为告诉我们,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她看到了崭新的人生风景,因着这些别样的风景,她收获了也成长了。尽管在得到的同时有失去,但她从不后悔。在第八日里,她积极努力地生活着,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让自己得到了重生。“如果我有幸活到第八日,上帝应该不会嫌弃我吧?”希和子这个发自内心的小心翼翼的问题,也许正是她经过母爱的洗礼,在磨砺中重新确立了自我的身份,积极走出人生困境,开始艰辛但却有意义的生活的一种自我灵魂考问吧。

[1]探究现代女性面临的困惑[EB/OL].[2009-11-01].http://e.jmrb.com/ m/2009/11/01/10/m_219044.shtml.

[2]孙鼎国.西方文化百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142.

[3]〔日本〕角田光代著[M],刘子倩译.第八日的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母爱灵魂人生
母爱大于天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人生中的某一天
母爱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母爱的另一面
灵魂树 等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