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双驾马

2011-08-15 00:47段国利石家庄泛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61
大众文艺 2011年14期
关键词:生命体苏轼蛋白质

段国利 (石家庄泛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61)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东汉献帝年间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用生命谱写的爱情绝唱,千百年来赢得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赞叹;《梁祝》有情人生不同衾死同穴的结局感天动地,一对恋人翩然化蝶,成为永世不朽的经典。早在唐朝五代时期梁祝故事就跨出国门,流传到近邻高丽国了。汉乐府短篇民歌中有一神品《上邪》,更是如此的视爱情重于生命:“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有史以来,爱情犹如熊熊烈焰,驱使多少痴男怨女为之前仆后继、无怨无悔,如飞蛾扑火。然而,正如国外诗歌所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没有人生真正的自由,爱情自由和终生幸福就得不到真正的安全保障。

如果把人生比作疾驰的马车,那么为这辆马车驾辕的无疑是情感与理性。情感是人类核心的本能,是人生奋斗的基本动力,但情感更是一把锋锐的双刃剑。《聊斋》中的痴男怨女自不必提,大学士苏东坡的《卜算子》是为纪念邻家一位痴情少女而作。苏轼寓居定惠院,深夜吟诗时总有一位美女在窗外徘徊,推窗寻找时却翩然而去。原来,此女为本地温都监之女温超超,年方二八。是年苏轼年近六旬,他打定主意,要成全这位才貌双全的都监之女,打算物色王郎之子与她为姻。然世事无常,朝廷继续追迫苏轼,哲宗一纸贬书,苏轼远赴海南,温女郁郁而终。当苏轼重回惠州时伊人早已远逝,只留下白鹤峰前一剖黄土和墓上披离的野草,讲述着墓主人短暂而绮丽的一生。超超的音容笑貌不断在眼前闪动,面对此情此景,苏轼只有吟出这首《卜算子》,安慰早逝的英灵:“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可是,苏轼自己岂不同样混得一塌糊涂?先是发妻王弗27岁早逝,后继室王润之饱经落魄沧桑后离去,最心爱的红颜知己王朝云因贫病交加殁于惠州,长眠于西湖孤山南麓松林之中,年仅34岁。朝云是一位出身低微的奇女子,她十二岁起追随苏东坡,两人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特别是陪伴苏轼度过了贬谪黄州和贬谪惠州两段艰难岁月,把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岁月都给了他。苏东坡一生几起几落,想当年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右擎苍左牵黄”时的豪迈,如今只剩下满头的白发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式的喟叹,还有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深眷恋。苏东坡才华出众任性豪迈,大有古人之风,身边更是聚集了众多的痴情女子。然而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被贬谪,最终落到容颜渐老红颜凋零的地步。据毛晋所辑的《东坡笔记》记载:苏轼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一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婢女答道:“满腹智慧。”苏轼也以为不够恰当。爱妾朝云回答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 苏轼对朝云的回答,大笑认可,是因为他的确“不合时宜”。人都有局限性,苏轼从小官做起,特别注重实效,关心百姓疾苦。因此,他先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过激举措,后又反对司马光废止新法,政治上不搞投机,一生生活在新旧两党的夹缝之中,结果是以个人对抗整个官场对抗社会文化。“尧尧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高处不胜寒,他的人生悲剧早已注定。

尘归尘,土归土。历史车轮一转,900多年逝去了,时光前行到公元2011年。无论社会文化如何变迁,人生前行靠的还是这对双驾马。尽管人类脑计划前程未卜,但毕竟带来了大量的实验成果。根据脑科学的科研成果,思维功能存在于神经元的网络连接之中,连接在不断变化,产生的就是人的思维活动。理性思维属于其中因为反复使用而固定下来的神经通路,我们可以把理性思维想象成亿万个神经元拼接成的电路单元,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逻辑运算功能,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到复杂机电设备的设计维修。感性思维是神经细胞间广泛发生的较随机的联系,这种思维活动不断释放出化学物质,会带给你各种不同的感觉和心情。感性思维活动的大爆发和化学物质的集中释放,结果就是情绪的爆发。人有七情六欲,或悲哀喜乐、或愤怒惊惧、或爱憎交加,更有那难填的欲望深渊。

人脑是一个整体,思维意识是人脑学习的结果,并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进化。这个世界芸芸众生无奇不有,这个宇宙深邃辽阔无边无际,人的身体思维精巧奇妙令人赞叹。这一切虽然形形色色千差万别,但是物质世界必定遵循必然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底层属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内容广泛无比,顶层的是意识活动和思维规律,中间广大部分属于生命的运动规律。思维规律是规律金字塔上的王冠,揭开了意识之谜就能揭开世界上所有的谜团:揭开了意识之谜,就等于打开了自身潜力的大门,可以尽情发掘自我这个宝藏,而且它属于全人类。意识之谜的钥匙在哪里?毫无疑问,那就是创新的本质。掌握了真正的创新之道,人类从此可以由内而外,自由地全方位发展。

看下面对科学之谜生命起源的解释。

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自身最基本的问题成了西方科学的困惑。唯物辩证法最基本观点是物质和运动,生命运动同样具有物质运动的一般属性。生命体的最基本特征有两点:一是生命物质基础,包括内外水环境和有机物如氨基酸蛋白质核糖核酸等;二是生命运动。生命运动的最基本特征是从生到死,即生命体的产生、复制到消亡,以及进化功能,没有进化的生命是不可想象的。中间过程千差万别,长短不一。生命过程中,生命体和外界不停的有选择的交换物质,生命体的结构特点是相对封闭。所以,生命体的结构既要相对稳定,同时还要有相当的灵活性,具有物质交换功能。对比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结构和在细胞内的功能可以看出,蛋白质才符合生命体的最基本形式和功能,而朊病毒具有一定复制能力,可以说朊病毒具有一定的生命体特征。从现实来看,纯蛋白质形式的朊病毒是存在的,而纯核糖核酸的生命特征体迄今尚未发现。存在即合理,因此可以推断蛋白质是生命的起点。国外实验已经证明,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可以在热能或宇宙射线的条件下形成。那么,原始地球的火山口附近,氨基酸脱水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质。在高温多硫和各种催化剂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一类分子量较大、生物活性强的蛋白质(类似于类蛋白质,但催化功能高于类蛋白。海底热泉里生活着耐受百度沸水的细菌,还有庞贝蠕虫这样的神奇生物,可见蛋白质的神奇之处)。在远离火山口的过程中,蛋白质团聚体吸入核苷酸并催化反应,促使排序简单的核糖核酸的片段出现了。然后,因为远离了火山口环境温度降低,这类蛋白质最终失效。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着,从而积聚了大量的RNA片段。它们同样因为上述蛋白质的催化作用相互结合,终于组合出有用的基因点(这个过程可表示为0+0=1,有机物的进化功能),并形成RNA短链。基因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这解释了基因天书中为什么有大量的垃圾基因的存在。接着RNA短链又开始催化氨基酸产生新类型的蛋白质,然后蛋白质带来更多的RNA。生命进化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生命的基本机能:复制和进化,这由蛋白质和RNA来完成。后来各种细胞器形成,细胞膜出现了,于是完整的细胞诞生了。因此,像细胞这么复杂的结构,即使是原核生物,也决不可能在一开始就能形成。核膜的出现最终将蛋白质边缘化到细胞质中,蛋白质中心发展到蛋白质、RNA双中心,最终演变成了RNA、DNA中心,细胞变得更加精致复杂和稳定。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是一条充满随机因素的必然的道路,进化是必然的。RNA和蛋白质之争又称为生命科学中的“鸡和蛋”之争(生命演变过程的灵感恰恰源自这里),我们就探讨一下进化史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可以设想,很久很久以前,鸟类的一支向鸡的方向前进时,最后一代的“类鸡”(鸡的祖先)产下了一枚蛋,这枚“蛋”孵化出了第一代的原鸡,鸡类的共同祖先(原鸡再产下鸡蛋)。注意,这枚“蛋”不可能称为鸡蛋,因为它不是鸡所生的;而且从类鸡到“蛋”,从“蛋”到原鸡,每一阶段都因为不断的量变最后导致了发展方向的质变。这纯粹靠数量,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生命的从无到有,必然经历了一个类似的过程,因为和前者同样属于量变积累到质变飞跃的过程。所不同是生命的诞生要复杂得多漫长得多,从无到有和从低级到高级,性质上有区别,但哲学本质是一样的,同属于进化。确定蛋白质和RNA谁先谁后并不重要,因为生命的诞生是一场接力,接力的结果就是生命。可见在这个问题上,西方科学家又一次犯了非此即彼式的错误。这场鸡和蛋之争的结局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再次看到了哲学思辨的力和美。1960年Fox S就制造出了类蛋白,之后整整半个世纪,纠结于蛋白质和RNA,西方科学居然在原地徘徊了50年之久。

仔细体会上述例子的思路。意识之谜的钥匙创新的关键是灵感的来源即思路。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创新靠的是推理或想象得到多种可能性,通过理论和实验加以删选。唯物辩证法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创新观靠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形象思维(即整体思维),通过现象间的联系,找到本质间的必然联系。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可称为创新境界,不过达到创新境界有一条康庄大道。根据唯物辩证法平衡观和发展观,从幼儿时期开始,启迪孩子多动脑筋,培养思维能力,按照孩子自身的特点和兴趣发展;树立远大的理想,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形成理智成熟的情感。那么,这种境界的到达只是时间问题,是人生道路正确的必然结果。人的一生中,情感紧紧伴随着理性,让这辆双驾马车自由驰骋。

达到创新境界大致可分为三步:1.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个并不难;2.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规律,训练形象思维能力,这需要一定的时间;3.激活身心状态,使思维活跃起来,这和前条可以同步进行。不自觉的运用创新思维模式思考各种现象和新闻时事,使潜意识和意识完全协调一致,这时创造力就会全面爆发。用文学手法描述这一过程就是,开始我们的头脑空空如也,需要用知识和见闻来填土播种,用思考来耕耘,用情感来浇灌,用实践来修剪除草。天道酬勤,到了收获季节自然枝头硕果累累。如今成果就是金钱,所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并没有错,关键看你怎么读、怎么想。

不可否认,多数人做事带有功利性,长期让他做没有实际好处的事肯定不干。所以,最有趣的事情就在这里。大脑神经网络同样用进废退,一个长期急功近利,只关注物质利益的人,创新必定和他渐行渐远。他得到的,有的是诈骗手段和华而不实,有的是逃避责任降低成本的邪术歪招。“机关算尽太聪明”,强中更有强中手,争来抢去,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红楼梦》大结局中笑到最后的竟是李纨这样的活死人,结局最惨者莫过于凤姐和宝钗(“金钗雪里埋”“ 箫憎嫠妇泣”)。这不是什么命运轮回,仅仅是李纨贾兰选对了方向。

那么,驱使个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思考实践中去,靠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潜意识的驱动力情感。前文说过,感性思维是大脑化学活动的主体,情绪感受和理性思维共同形成人的心理状态。在正确心态的基础上,人的精神意志和理想信仰等对身心状态、潜力发挥起着引导性甚至决定性作用。这些情感有:对科学事业的热忱,对亲人的责任感,对客户全力负责的职业精神,更有对祖国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全人类的爱和怜悯。西方的伟人伯特兰•罗素曾说,他为什么而活着,为了爱、知识和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美好的情感都是为他人着想的,大家好就是真的好,这是社会生活中的定律。由此可见,创新境界的源头是奉献精神和爱:奉献和创新相辅相成,美好的情感就是爱,它和创新形成良性循环。创新的境界将推动人由内而外,自觉主动的追求进步完善,起点恰恰是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就没有完善。这种进步是社会制度无法限制的,是人类真正的自由。理性和情感,人类的双驾马,必将推动人类进入全新时代,人类的精神也将因此大放光彩。

猜你喜欢
生命体苏轼蛋白质
幼鸡怎么喂蛋白质饲料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奇异的生命体
更 进 一 步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生命科学(三)
让生成的课堂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