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华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2011-08-15 00:48南华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675200王美兰
云南农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产业化农户

□南华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 675200 王美兰

农业产业化是把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起来,实现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一体化、专业化、商品化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它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的诸多优越性,对于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南华县目前还是一个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业生产经营状况依然以粗放、“小而全”、“小而散”占据主导地位。

1 南华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现状

南华县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县。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粮食、烟草和畜牧三大传统产业得到了巩固,核桃产业、野生食用菌产业和乡村旅游业三大后续产业建设步伐加快,烤烟已培育成为全县的经济支柱,核桃已发展成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啤酒大麦、油菜、马铃薯、萝卜等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10年,全县粮经种植比例调整为73.6∶26.4,粮食总产9.73万t,烤烟产量1 100万kg,实现产值1.65亿元;肉类总产量达3万t,实现产值5.7亿元;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53 300hm2,干果产量5 216t,实现产值1.6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759元;全县野生菌集散交易量5 158t,交易额2.6亿元;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85亿元。

农业龙头企业把农民与市场、农民与产品加工升值有机联系起来,在扩大经营规模、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加群众收入、促进财政增长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但是,从总的情况看,农业产业化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农村仍然是以分散的家庭经营为主,农业产业的发展范围依然没有摆脱“小而散”、“小而全”的羁绊。在有限的土地上,由于农业生产的变数很大,农民为了解决温饱,几乎每户都要种植各种粮食、油料、蔬菜等;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 555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77 525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9%,第一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只有7.0%,拉动经济增长仅0.84个百分点,在规模化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农民为了增加经济来源,还要从事养殖、加工、运输等多种经营活动;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 601元,仅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 437元的23.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 364元,只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 497元的22%,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32.7m2,比城镇居民少3.1m2。“小而全”、“小而散”的农业经营方式,导致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农村分工分业程度低,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城乡差别显著。

1.2 存在问题

1)规模约束是南华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南华县农业产业化生产中,目前除了核桃、烤烟生产外,上万亩的不多,养殖业更是零星分散,规模效益不明显。就目前看,“中国核桃之乡”、“野生菌王国”桂冠没有骨干的品牌支撑,野生菌、核桃产品主要靠农民“提篮小卖”闯市场,不仅缺乏加工升值,影响农民收入,而且导致财政税收流失严重。不仅缺乏产品竞争力,而且在县外市场的占有率也不高。

2)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能力弱、带动能力差。南华县目前统计在册的农业龙头企业大小有10余个,但除以烟草公司为龙头的烤烟生产已成为南华县的经济支柱和农村骨干产业外,其他公司基本上以卖原料为主,有的刚刚起步,有的运行不十分正常,有的更是“昙花一现”。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亦存在许多不足,如有的企业在地方财力不足、无法支持情况下,缺乏自身积累,难以实现规模扩大和技术改进;有的企业是朋友“拼锅吃饭”,实行家族式管理或依托外地老板,缺乏持续发展能力;大多数企业缺乏市场调研和信息管理,加上农村信息化发展滞后,中介组织缺乏,使企业对市场行情和供求变化趋势不敏感,市场应变能力弱。

3)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户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需要发展大规模的专业化合作组织。据统计,南华县目前农民专业协会虽有82个,但入会会员只有1 981人,仅占总农户数的3.2%,平均每个协会仅24人,其中介作用难以发挥。处于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农民难以预料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更无力承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从“市场主体”沦落为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

4)农(民)企(业)利益关系尚未理顺。发展农业产业化,就是要使农业成为整个市场经济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最终是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财政的增长,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但是,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理顺,长期以来存在这种情况:在某种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看涨的情况下,农民不愿把产品卖给加工销售企业而直接上市销售;而当某种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时,加工销售企业又不愿按协议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产品,总是“鸡蛋里挑骨头”。这种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关系的“两张皮”现象,既损害了农户利益,也影响了企业利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2 南华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趋势与前景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目前农业发展症结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保证。农业走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路子是必然趋势,南华也不例外。

1)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手段。实现家庭联产承包以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大市场。南华县是个农业县,经济的发展仍然是依靠农业的发展来带动和推进。

2)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农民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农户小规模生产,主体分散,经济实力脆弱,难以抵御双重风险的压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能有效地克服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可通过采取农工商联合的形式,把分散的家庭经营同集中的市场需求有机联系起来;可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可通过各种中介组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农户经营的效益,促进农户走向专业化和商品化经营。

3)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有效转化农业劳动力的重要手段。南华县农业人口占91.8%,山区面积占96%,农业仍将是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进农业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开发,使农民的就业门路大大拓宽,而且随着一体化生产组织的日益完善,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逐步配套,产业化所带来的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展必将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和就地转化。

4)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重大举措。目前,农业(特别粮食生产)在相当程度上是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的弱质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业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并将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通过规模经营和“公司+农户”、“专业协会+农户”、“股份合作”等组织形式以及多层次加工使农产品实现重复增值。

3 推进南华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

1)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和产品。主导产业和产品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柱,在农业产业化中起着中心轴的作用。目前除了烤烟、粮食、畜牧业外,要高度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与加工升值,对已经初具规模的绿色食品加工业、野生食用菌加工业、萝卜条加工业等,要不断扩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尽快形成产业和产品优势。

2)建设商品生产基地,形成区域规模经济。实行农业产业化,必须立足本地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建立有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目前南华县的农业基地十分少,一些“基地”实际不成其为基地,规模小、效益低,起不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激发农民参与商品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今后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可以从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的经营管理方式抓起,从专业经营大户抓起,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抓起,带动和发展一批专业户、专业村以至以某一种产业为主导的企业或乡镇。

3)发展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发展加工型的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是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企业。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和牵动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

4)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优质服务。要尽快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为龙头企业、商品生产基地和农户提供有关产业建设的信息、科技、物质、融资、营销和良种繁育等方面的优质服务。

5)积极探索和推广农业产业化有效的组织方式和发展类型。实行农业产业化必须从实际出发,选准、办好能够开拓市场、带动千家万户的经济组织。不论哪种组织形式和发展类型,都可突破所有制的界限、行政区域的界限、行业隶属关系的界限,促进农村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要改变目前要么一哄而上、重量轻质主抓一种产业的做法;要么普遍开花、没有侧重的“大杂烩”现象。要在合理布局、优化组合上下功夫。

6)大力推广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的运行质量。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7)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是由市场带动的,只有与市场紧密对接的农业,农产品的商品率才能得到提高,农业优势才能得以形成和发挥。

8)加强宏观调控,增加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业务部门应根据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及措施,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多渠道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推行股份合作制,引导乡村和农民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产业化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