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章镇“十二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2011-08-15 00:48马龙县纳章镇经济事务中心655106范礼自
云南农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十二五菜农大户

□马龙县纳章镇经济事务中心 655106 范礼自

纳章镇位于马龙县东南部,距马龙县城22km,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大麦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农业经济结构相对单一。2010年,该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94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80元;粮食总产7612t,人均有粮528.94kg。

1 纳章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现状

1.1 建基地,抓管理

一是加强基地建设。在抓好蔬菜中心样板建设的同时,争取投资250万元完成中央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建机耕道5条5455m,修筑沟渠7条5730m,水池3个600m3,机械闸2道,交通桥1座,便桥10道,育苗大棚0.4hm2,种植大棚 0.55hm2,喷灌 9.4hm2;投资600余万元在新集镇建设占地10余hm2的纳章食用菌园区已投入使用;占地1188m2的采光瓦钢架大棚正在建设中。二是强化责任考核。把无公害蔬菜种植纳入经济责任考核,每年与各村委会、相关部门签订责任书,强化对蔬菜种植各个环节的管理,形成政府引导、龙头带动、菜农自主种植的良好格局。三是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带薪带动产业发展,目前已有1名专业技术人员带薪发展糯玉米 3.33hm2、“糯 88”4hm2、 曲 辰 8 号 3.33hm2、Q-3 品 种30.67hm2。

1.2 育龙头,连市场

各家各户的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格局,给指导、组织生产带来诸多困难,且产品仅靠提篮式小卖很难有市场。为解决这个难题,纳章镇确立了引外龙、育强龙的发展思路。一是成立纳章镇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1名副镇长专抓此项工作,健全完善产业办工作职责任务、蔬菜基地管理制度、菜农培训细则等规章制度,产业办负责在龙头企业、种菜大户和农户之间牵线搭桥。二是紧扣“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注册成立了马龙县藏龙绿色产业有限公司,走“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发展路子,让菜农以团队形式进入市场,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增强了蔬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组建纳章蔬菜种植协会,发展会员400余名,协会主要负责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科技培训、实用技术推广。每年协会组织菜农培训均达10场次以上,培训人数1500余人。

1.3 定模式,得实惠

为实现蔬菜产业规范化运作,实现政府、企业、种菜大户互动互惠,纳章镇紧紧依托马龙县藏龙绿色产业有限公司,走“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路子,采取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和大户联合承包种植的模式运作(反租倒包方式),即:由镇产业办按照水田每亩每年租金300元,旱地每亩每年280元的标准将土地集中租赁、集中开发,田地一年一租,租金由镇产业办统一支付给农户,镇产业办完成土地租赁后再将承包土地转包给龙头企业和种菜大户,龙头企业组织种菜大户和农户结合本地实际种植适宜的蔬菜品种,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租赁合同,政府与龙头企业签订责任书,严格明确政府、企业、农户三方的权利和责任,政府负责指导、监管、服务等工作,龙头企业负责具体的生产销售、支付农户地租和打工报酬等,租地农户被优先安排在蔬菜基地上打工,月工资700元左右,农户在同一块土地上获得了双份收入,每年可转移剩余劳动力300余人,农户租地、打工每年户均可创收1.1万元。

1.4 引良种,铸品牌

按照“以质量树品牌、以品牌增效益”的原则,纳章镇采取引进外地优质品种与自主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在“名、优、特、精”上做足文章,不断健全完善良种培育体系。一是大力引进优质品种。按照“市场需要什么蔬菜我们就发展什么蔬菜”的思路,积极引进甜脆豌豆、西兰花、宝塔花、生菜、芦笋、超甜玉米等优良蔬菜品种。今年上半年引进呈贡6户种植大户在纳章村种植芦笋13.33hm2,在新发村种植甜脆豌豆、西兰花8hm2,扶持纳章、大营、石龙等13户发展白蘑菇种植1200余m2。二是自主培育优质品种。在抓好优质品种引进的同时,充分发挥纳章镇科技示范场作用,积极开展蔬菜品种示范推广,已进行大荚豆、西兰花等十余个蔬菜品种的示范推广,真正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三是打造纳章品牌。充分发挥网络、报刊、杂志等传媒的作用,大力宣传上级相关的扶持政策及蔬菜产业的经验做法、发展规划等,努力提升纳章无公害蔬菜知名度,打响纳章无公害蔬菜品牌。

1.5 扶大户,重引导

多年来,纳章镇始终坚持“扶持重点户,再通过重点户带动一般种植户发展壮大”的思想,做好种植大户扶持文章,不断壮大种植大户队伍。一是紧扣省、市、县相关要求,组织制定了纳章镇无公害蔬菜产业年度发展计划及五年规划、种菜大户扶持细则等多项政策措施,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导。二是建立全镇种菜重点户台账,详细记录每户种菜重点户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扶持措施,在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每10户重点户明确1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在重点户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由每户重点户再带动5~10户一般农户发展蔬菜种植,逐步壮大种植户队伍。通过扶持,许多农户走上依靠蔬菜种植发家致富的路子,全镇呈现出普通农户向一般种植户转变、一般种植户向重点种植户转变的梯次发展格局。全镇现有种菜专业户20余户,种菜农户400余户,食用菌大户30余户,玉米制种大户150余户。三是大力表彰种菜能手和重点户。每年镇党委、政府都组织开展种菜能手、种菜示范户评选表彰活动,近两年已累计表彰种菜大户200余户。四是积极创新思维,大力发展蔬菜经纪人。将农村中的富余劳动力、社会闲散青年集中起来进行种菜技术、市场营销及管理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有的到公司、基地打工,有的帮菜农当起了卖菜经纪人,既维护了社会稳定、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让菜农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蔬菜种植、管理上。蔬菜基地每年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社会闲散青年300余人,实现劳务收入60余万元。

1.6 拓市场,促外销

实践表明,只有把菜农种出的蔬菜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让群众得到实惠,这样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才能称得上成功。围绕着这个思路,纳章镇采取订单销售与自主销售相结合的方式,让菜农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一是大力发展订单。加强与外地企业的联系,在引进外地企业时便与其签订蔬菜收购协议,保证菜农不受损失。近年来,我镇每年与呈贡龙城公司、呈贡旭龙公司、广西兴辉食品有限公司等签订的订单达600余万元,菜农人均创收2500余元,产品主要销往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二是抓好自销。先后在马龙、曲靖等地设立销售网点,对部分因气候、收购时间等原因未达到厂商标准的蔬菜由马龙县藏龙绿色产业有限公司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每年公司自销产值5万余元。三是在纳章信息网上开辟无公害蔬菜产品专栏,明确专人每周收集发布产品供求信息,方便外地客商洽谈业务。经过7年左右的发展,无公害蔬菜真正在纳章生根发芽,在老百姓心中生根发芽。

2 存在的困难

1)县城到纳章的公路路况很差,蔬菜运到县城及曲靖超市损失程度一般都在30%,也就是说,拉100kg西红柿到超市,只有70kg可以上柜出售。

2)农户的科技意识不足,特别是科技知识学习不到位,一般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都在外地务工,所以种植蔬菜的一般都是中老年或妇女。今后培训重点应根据现实制订培训方案和计划。

3)近几年连续干旱,在蔬菜用水上得不到保证,政府应加大对水利水资源的投入力度。

4)杂交玉米制种在纳章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产业化程度不高。

5)灯盏花种植发展空间较大,而且经济效益比较明显,一般亩产值不低于5000元,然而至今仍未掌握高产栽培技术。

3 建议

3.1 抓好项目支撑

立足蔬菜产业实际,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并向蔬菜种植专业村及重点区倾斜,用项目激励引导各村组大力发展食用菌、甜脆豌豆、玉米制种、宝塔花、生菜、西兰花、芦笋等品种,加大蔬菜种植专业村及重点区的水电路沟渠配套、土地整理开发建设力度,认真抓好纳章食用菌园区建设,努力改善硬件设施条件,为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3.2 抓好龙头引进

充分发挥纳章镇藏龙绿色产业有限公司的龙头作用,积极走出去寻找无公害蔬菜种植合作伙伴,大力引进省内外种植水平高、营销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通过龙头企业和大户带动全镇蔬菜产业发展。同时,做好土地、水电、用工、贷款、税费减免、证照办理等服务工作,为到纳章发展蔬菜产业的公司和大户创造优良的环境。

3.3 抓好大户扶持

健全完善种植大户扶持的规章制度和细则,不同规模的大户落实不同的扶持政策,集中政策、资金、技术、人力、物力对重点大户进行扶持,使其尽快扩大规模,增加效益,实现飞跃,为其他大户树立榜样。同时,每年组织开展种养能手、种养示范户评选活动,对评出的种养能手、种养示范户给予表彰奖励,切实在全镇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4 抓好市场衔接

加强蔬菜协会建设,积极引导菜农入会,充分发挥其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经验交流和市场衔接的作用,让菜农以团队形式进入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5 抓好产品销售

坚持订单与自销相结合、以订单为主的原则,加强与外地企业的沟通联系,建立比较稳固的销售网络,在引进外地企业时便与其签订蔬菜收购协议,确保种得出、卖得好。

猜你喜欢
十二五菜农大户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春季大风频繁 菜农这样防范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撮粮之术(下)
船祸
船 祸
菜农和学问家
露水露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