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肠梗阻37例诊治分析

2011-08-15 00:51孔颖杨翀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肠段腹水肠梗阻

孔颖 杨翀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杭州 310003

腹腔结核包括胃、肝、脾、肠、腹膜及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其中以肠、腹膜及肠系膜淋巴结结核为多见,常继发于肺结核,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误诊或漏诊。缓慢发展后容易形成腹腔内器官广泛粘连,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结核性肠梗阻患者共37例,现予回顾性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结核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9~67岁,平均46岁,病程9天~2年,平均2个月。

1.2 临床表现 腹痛37例,其中伴腹胀31例,消瘦35例,腹泻便秘交替20例,低热盗汗17例,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1例,呕吐8例,腹水7例。体格检查:腹部揉面感35例,右下腹压痛37例,其中伴反跳痛4例,右下腹肿块6例,上腹部肿块3例。

1.3 辅助检查 患者均查立位腹部X线平片,均见不同程度的气液平,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结核灶22例,B超发现腹水7例。行腹水找抗酸杆菌检查,其中阳性6例。纤维电子肠镜检查病理明确8例,纯化结核菌素试验(PPD)(++)以上14例,大便找抗酸杆菌阳性3例,血常规示轻至中度贫血23例,血沉>20mm/h 15例,结核抗体阳性10例。腹部CT可发现肿大淋巴结,肠道或肠系膜肿块,肠壁不规则增厚,肠间隙增宽。

1.4 治疗方法 内科治疗组23例,在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9例予西医4联抗结核(4联方案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14例予西医4联抗结核(方案同上)+中医药治疗(中药方剂包括红藤汤、血府逐瘀汤等加减)。外科治疗组14例,手术方式:腹腔镜探查+活检3例,肠粘连松解+肠段部分切除6例,右半结肠切除2例,系膜淋巴结搔刮术3例。

1.5 结 果 内科治疗23例,治愈(患者自觉症状好转,临床症状消失,腹部CT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无阳性发现,血沉正常)22例,死亡1例,住院时间15天~6个月。单纯西医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39天,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30天。外科治疗14例,术后病理证实为结核,14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住院时间14天~3个月,平均21天。

2 讨论

腹腔结核引起的肠梗阻一般以不全性肠梗阻为多见,临床症状以反复腹痛腹胀最为常见,缺乏特异性,腹部揉面感仍是较为典型的体征,但容易因医生查体不仔细或患者腹痛拒检而忽略,目前尚缺乏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的辅助检查手段,因此,诊断上有一定难度。容易误诊为肠炎或肠道肿瘤。当腹腔结核患者合并其他部位结核,如肺结核、脊柱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时,比较容易诊断,但此类患者病情往往较重,即使诊断明确,治疗难度也较大。近年来随着肺结核发病率的增加,腹腔结核患者也明显增多。对于反复腹痛腹泻,特别是不明原因的不全性肠梗阻患者,需考虑到腹腔结核可能。必要时腹腔镜探查,对于合并有腹水的患者,腹水找抗酸杆菌阳性率较高。

以往认为,90%的肠结核仅内科抗结核药物治疗即可治愈,近年发现40%肠结核患者合并肠梗阻、肠穿孔、肠瘘、吸收不良综合征并发症而需外科手术治疗[1-2]。但是腹腔结核患者往往因结核的高消耗,营养基础较差,故我们仍主张以内科治疗为主,积极外科干预的综合治疗方式。

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个体化,腹腔结核引起的梗阻往往存在广泛粘连,肠壁不规则增厚,我们的原则是“少创”,但是一定要解决关键问题,即在完全梗阻的部位,进行粘连松解,甚至肠段切除,右半结肠切除,但是轻度粘连的位置可以不予处理,或尽量减少触碰,减少手术创面,尽量减少手与腹腔内容物的直接接触,预防再粘连的发生,尽量减少肠段的损伤,特别是对于多处梗阻,需注意保留肠段的长度,以免引起短肠综合征或营养不良。

[1]方圻.现代内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947-1950.

[2]Fee MJ ,Oo MM,Gabayan AE,et al.Abdominal tuberculosis i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Tu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J].Clin Infect Dis,1995,20:938-944.

猜你喜欢
肠段腹水肠梗阻
成年商品猪肠道可培养核心菌群的结构与组成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利用近红外-吲哚菁绿成像系统判断急性肠缺血模型缺血肠段的实验研究
肉鸡腹水咋防治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不同肠段肠黏膜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泽芪汤联合腹水超滤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