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2011-08-15 00:49洋王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计划经济斯大林市场经济

赵 洋王 娇

(1.西南科技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赵 洋1王 娇1

(1.西南科技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邓小平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经济手段,辩证地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的计划与市场思想,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推动了体制的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斯大林对计划经济和经济计划作用的过分强调,使他对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采取了“限制”的态度。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的论述,构成了斯大林市场理论的基本内容。斯大林虽然承认商品交换的存在,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他却把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的位置上。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斯大林;计划;市场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斯大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对二十世纪的苏联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斯大林在任期间,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饥荒。他以计划经济的方式实施大规模工业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国和军事大国。学术界关于邓小平和斯大林计划与市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甚少,笔者认为在计划和市场视阈下对邓小平与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对于进一步厘清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邓小平在1979年11月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P231)的著名论断。

首先,邓小平指出:“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P236)这是邓小平按照市场经济产生、演化的逻辑和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得出的结论,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其次,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1](P236)“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2](P203)“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2](P192)这是邓小平按照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进行阐述的,指出市场属于方法论范畴,不但资本主义制度可以利用,社会主义制度同样可以利用。

再次,邓小平最后强调: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1](P236)他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从学理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强调只是在方法论上有相似之处。

2、邓小平进一步厘清了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经济手段”范畴。

首先,从邓小平对计划与市场的阐述中看“经济手段”思想的演变过程。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提出了 “扩大非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作用”的提问。这使邓小平长期积累的市场经济思想第一次系统地表达出来,这也是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在当时的表述中已经隐含着把市场当作经济手段看待的思想。1987年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时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2](P203),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将这一概念进一步演化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P373)。从以上论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邓小平对于“经济手段”思想演变的轨迹。

其次,“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思想的演变过程。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确认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没有提“商品经济”。那时还是认为商品经济作为整体来说,只能存在于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思想。1985年邓小平在接见美国企业家中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2](P148~149)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坚定了“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观点。

3、邓小平阐明了计划和市场之间优势转化的辩证关系,促成了两者的历史结合。

首先,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可以促进二者之间的优势转化。邓小平强调不搞主辅之别,也没有必要区分谁占的比例多,谁占的比例少。邓小平指出:“我们以前学习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将以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2](P203)就是说,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不能有主辅之别。由于受到传统教条主义的影响,在计划和市场的结合利用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处理二者之间的优势转化,反而非常强调各自所占的比例,生怕市场经济占比一大,会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这就影响了改革的深入和思想的解放。面对这种局面,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2](P373)深刻揭示了两者同属经济手段范畴,在结合过程中,谁多点还是少点,都改变不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性质。

其次,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次革命,能否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和改革的成败。我国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成为全党工作的中心问题。1982年10月邓小平认真地总结研究了几年的改革经验后,指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2](P17)这就把处理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提到了改革成败的高度,引起了党内外和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1、斯大林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探索

首先,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是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的重要观点。斯大林在“有计划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计划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经济计划化之间的关系和差异。斯大林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他“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它是当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失去效力以后,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化的基础上产生的。”[3](P602)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斯大林对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作了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方面,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只是在具有国民经济的计划发展所要实现的任务时,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规律本身并不提供这一任务,这个任务是包含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中的。因此,有计划发展规律的作用只是在它以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依据时才能充分得到发挥的。另一方面,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使计划机关有可能正确地计划社会生产,制定经济计划要依据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因此,经济计划化本身并不是经济规律,而是依据规律的主观创造。斯大林对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经济计划化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这对于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都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5]

其次,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是斯大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的核心观点。斯大林计划经济思想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思想历程。斯大林计划经济思想萌芽于1926年11月22日至12月16日召开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会议上,斯大林在专门论及苏联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时提到,“社会主义经济是最统一最集中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按计划进行的。”[4](P122)随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到1927年12月,在联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发展了他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最统一最集中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指令性计划”经济的思想。在斯大林思想的指导下,苏联实行了高度集中和无所不包的以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计划。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思想为社会主义国家快速实现工业化,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国防实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把指令性计划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和标志,忽视农业、轻工业的产业布局与协调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主要基于对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等问题的认识。斯大林在1952年撰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对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首先,斯大林关于商品经济问题,主要基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全民所有制和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制这一理论前提,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支配国营企业的产品,集体农庄只愿意通过买卖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因此,商品生产和商品流转,目前在我国,也象大约30来年以前当列宁宣布必须以全力扩展商品流转时一样,仍是必要的东西。”[3](P609)由于斯大林把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看作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唯一原因,因此自然而然地把全民所有制内部调拨的生产资料排除在商品的范围之外。斯大林指出:“无论如何不能把我国制度下的生产资料列入商品的范畴。”[3](P638)它“脱出了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仅仅保持着商品的外壳 (计价等等)”[3](P638)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是特种的商品生产,在这种特种的商品生产中由于不存在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制度,因而是不会导向资本主义的,相反,“它注定了要和它的‘货币经济’一起共同为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生产的事业服务。”[3](P609)

其次,关于价值规律的问题,斯大林主要从价值规律的客观性及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作用方面进行了论述。斯大林关于价值规律的认识是渐进变化的。斯大林起初强调以价值规律的改造形态为社会主义服务,而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他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批判,明确指出规律是不能改造的。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有计划发展规律的作用和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的制定,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是受到限制的。斯大林所说的“限制”,主要含义就是:价值规律在商品流通范围内起调节作用,对商品生产只是一种影响作用。[5]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价值规律作用范围受“限制”的提法,表明他对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生产领域中的作用没有予以充分的认可,这也和他关于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提法是相一致的。由于斯大林不承认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调节作用,因此,当有人提出价值规律对农业中生产的生产资料有调节作用时,斯大林作出了反驳:“价值规律对农业原料价格的影响无论如何不会是调节的影响。第一,我国农业原料的价格是固定的,由计划规定的,而不是‘自由’的。第二,农业原料的生产规模并不是由自发的力量,并不是由什么偶然的因素来决定,而是由计划来决定的。既然这样,还有什么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呢?其实,价值规律本身也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所特有的上述事实来调节的。”[3](P640)

3、邓小平和斯大林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比较

斯大林的计划和市场的思想中,计划是主导性的,而市场是次要的,起补充作用,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经济关系模式是一种中央集权性的体制,他的突出特点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不能充分利用价格、利率、汇率、税收等一系列经济杠杆,权责利不结合,企业的经营成果同劳动者的物质利益不直接挂钩,缺乏内在的经济动力;不承认竞争,企业外部没有压力。这种体制的必然弊病是统得太死,包得太多,积极性差,效率低,浪费惊人,官僚主义严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上照搬了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经济体制。[6]

斯大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在过分强调计划经济思想的同时,对社会市场经济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斯大林对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的论述,构成了斯大林市场理论的基本内容。我们从斯大林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他虽然承认商品交换的存在,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他却把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的位置上。因此,斯大林对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探索并未解决历史上长期争论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然而,应该承认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上,斯大林的这一探索对进一步探讨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是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科学的社会经济体系。把“计划”与“市场”这两种手段结合起来利用,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了。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创造性地对计划和市场的个性功能特征,以及两者结合利用的内在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深刻的分析研究,将市场经济与基本制度剥离,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经济手段,辩证地处理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推动了体制的创新,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斯大林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 斯大林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 吴易风,顾海良,张雷声,黄泰岩.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 顾海良.斯大林社会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A849

A

1672-4445(2011)08-0009-04

2011-07-15

本文是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依托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JS10-031)。

赵洋(1980-),辽宁北镇市人,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史研究;王娇(1988-),女,甘肃金昌市人,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社会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张洋生]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斯大林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China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计划经济思维难解医院停车难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斯大林猝死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