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八一精神 增强党的意识

2011-08-15 00:49李淑兰宗妍钟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广大党员共产党员弘扬

李淑兰宗 妍钟 晟

(1.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弘扬八一精神 增强党的意识

李淑兰1宗 妍1钟 晟1

(1.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八一精神是我们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奋起抗争,打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历史进程中所凝聚的一种共产主义革命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八一精神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如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使命意识、牢固的群众观点等对于当前增强广大党员党的意识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八一精神;党的意识;理想信念;历史使命

八一精神是我们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奋起抗争,打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历史进程中所凝聚的一种共产主义革命精神。它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而且具有丰富的精神营养、政治营养和重要的时代价值,对新形势下增强广大党员党的意识具有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一、准确把握八一精神的丰富内涵

1、执着理想,坚定信念是八一精神的灵魂。

当年在白色恐怖的包围中,南昌起义的领导者们能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演绎出伟大的八一精神,根本就是靠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信念。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途夭折。敌人疯狂地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据党的六大所作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人2万多人……党员数量从大革命高潮时的近6万人急遽减到1万多人……原来蓬勃发展的各种工会和农会,到处被查禁或解散。工农运动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走向低沉。”[1]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在革命异常艰难的时刻,年轻的共产党人理想不移,信念不摇,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以周恩来为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和彭湃为委员的党的前敌委员会,临危受命,负责组织和领导南昌起义。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新生革命力量的伟大信念与革命决心。

2、听党指挥,忠诚于党是八一精神的精髓。

南昌起义是中共中央根据时局突变作出的决定,起义的全过程体现了听党指挥格局。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在起义前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还不是中共党员,可1927年6月间他在武昌就对周恩来表示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列主义才是救国救民的真理。我听共产党的话,决心和蒋介石、汪精卫这帮王八蛋拼到底!”[2]起义前,当周恩来向他透露将举行武装起义并征求他的意见时,他“表示甚为热烈”,坚定地表示完全听从共产党的命令,要我怎样干我就怎样干。不久贺龙在部队南下途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

3、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是“八一精神”的核心。

在南昌起义之前,中国共产党从未独立组建、领导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但面临大革命的失败,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凭着救国、救民、救党的高度历史责任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拓创新,拉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序幕。在领导革命起义的实践中,共产党人把握住了“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客观规律,第一次用实践验证了“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的马列主义革命学说。

4、为民奋斗,无私奉献是八一精神的根本出发点。

中共中央在1927年8月1日致前委信中明确指出:“南昌暴动,其主要意义,在广大的发动土地革命的争斗。”起义军总指挥部发布的《兼代第2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告全体官兵书》中也郑重宣称:我们“此次革命的行动”,就是“为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问题而奋斗。”起义胜利后刊出的《中央委员宣言》中提出:“继续为反帝国主义与实行解决土地问题奋斗”。这些史料都清楚表明了起义的根本目的是为民谋利。正因如此,起义军所到之处都受到群众的真心拥戴。各地民众纷纷参加起义军,自发为部队筹集粮物,协助起义军作战等。历史和实践证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和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二、弘扬八一精神对增强党的意识的作用分析

党的意识是执政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所谓党员党的意识,就是共产党员对党员这一政治身份的认同感,以及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一名共产党员,只有具备了明确的党的意识,才能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没有党的意识就没有党的团结和统一,就不可能形成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八一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所蕴含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使命意识、牢固的群众观点等丰富内涵高度概括了广大党员党的意识的本质要求,对于新时期新形势下增强广大党员的党的意识具有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1、弘扬八一精神,有助于坚定广大党员的信念意识。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员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共产党员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有远大的志向、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献身精神。90年来,不管历史条件如何变化,国际风云如何变换,我们党始终用理想信念指引方向、凝聚力量,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需要理想信念的支撑。可改革开放以来,少部分党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迷失了自己,也迷失了方向,理想信念发生动摇。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3]它使人丧失原则、行为失范、走向沉沦。在现实生活中,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滋长,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违法乱纪等行为,就是例证。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党,不可能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不可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此,大力弘扬八一精神,可以在广大党员中构建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他们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胸怀远大理想,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始终站稳立场、明辨是非、经受住各种考验。

2、弘扬八一精神,有助于增强广大党员的使命意识。

使命感是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境界。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中成就伟大的事业,关键在于起义中广大党员始终怀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这种使命意识成为起义的巨大精神支柱,使他们能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敢于创造、勇于牺牲。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成功转换角色,“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肩负着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在完成这个伟大使命的过程中,我们党将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考验,如: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如何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如何解决好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如何解决好各种繁杂的社会矛盾等,而解决好这些崭新的课题是每位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他们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这就需要传承南昌起义将士身上那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每个党员要时刻不忘“我是共产党员”,不管职务多高,权力多大,时时处处按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义务;每个党员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拒腐防变,主动抵御来自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保持党的先进性;每个党员要不断强化执政意识,把握时代脉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创先争优,切实增强提高能力水平的紧迫感,努力成为学习型的党员,把时代的挑战和压力变为提高能力水平的动力和自觉行动,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3、弘扬八一精神,有助于树立广大党员的忠诚意识。

忠诚于党是中国共产党对于党员最基本的政治要求,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要坚守的基本准则。在新时期,忠诚于党的优良传统面临一些新的考验,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将自身的利益置于党的利益之上,更有甚者,为满足一己之私,不惜违反党纪国法等。因此,在物质丰富、经济发展的今天,强调广大党员忠诚于党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这就要求我们用八一精神教育大家,使之树立忠诚于党的观念。一要强调广大党员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与党同呼吸共命运;二要强调广大党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始终坚定跟党走的信心;三要强调广大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任何时候都要维护党的形象和威信;四要强调广大党员正确对待奉献和索取,当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冲突时,坚持维护和服从党的利益;五要强调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切实铸牢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思想政治根基,在不断强化精神支柱中永远做党的忠诚卫士。

4、弘扬八一精神,有助于坚定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

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执政基础,也是衡量每个党员干部政治品德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标准。南昌起义的战斗历程,就是全心全意为民众谋利益的实践历程。在新的征途上,我们党是否能继续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关键还是看我们党能不能为人民谋利益,并最大程度地满足和实现人民的利益。可随着党执政时间的推移,在我们的党员队伍中,有一些同志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疏远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少数人经不起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蜕化变质,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关系。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对一个执政党来说,脱离群众是最大的危险。为了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夯实执政之基,需要我们用八一精神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把执政为民变成一种真诚的思想感情和自觉的实际行动,在工作实践中坚持把满足群众需要作为工作的动力、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标准、把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恪守为民之责、提高为民之能。

三、弘扬八一精神,增强党的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1、加大宣传的力度。在宣传八一精神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紧扣“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主题,将其与新时代的风貌相结合,打造新的时代精神。可通过八一精神研究会这个平台,开展经常性的研讨活动,加深对八一精神的研究;有关的专家学者应深入到工厂、社区、机关、学校开展宣讲活动,进一步扩大八一精神的影响;还可以通过设立网站,举办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军歌会等形式向广大党员宣扬,使之成为党员增强党的意识的强大精神推动力。

2、注重组织的教育。八一精神是江西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各级党组织应注意充分利用八一红色资源的优势,在工作实践中将弘扬八一精神与增强党的意识结合起来。在党组织生活中,应加大相关党史教育的力度,使广大党员深刻领会八一精神的内涵,从而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切实铸牢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思想政治根基;不断增强他们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感和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增强他们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强调个人的学习。党员不加强学习,就会放松主观世界的改造,导致思想境界低下,分不清是非黑白,丧失道德准则,失去人生方向,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党员干部的党的观念的强弱,既靠党组织教育引导,更要靠自身学习。广大党员在学习八一精神的过程中,应该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要把自己的理想和奋斗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在推进科学发展中增强党的意识;应自觉将学习与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相结合,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促进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中增强党的意识;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党群关系和谐方面增强党的意识。

[1]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74.

[2] 余伯流.论八一精神的内涵与军魂的铸造--纪念南昌起义80周年[J].江西社会科学,2007,(8).

[3] 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N].

D612

A

1672-4445(2011)08-0036-03

2011-06-21

李淑兰(1962-),女,江西南昌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研究;宗妍(1974-),女,江西南昌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研究;钟晟(1974-),女,广东兴宁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与法学研究。

[责任编辑:钟 晟]

猜你喜欢
广大党员共产党员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作答
——献给优秀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上
共产党员,上
七〇五所广大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切实推进石油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