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年龄特征在团体辅导中的重要性

2011-08-15 00:44黑龙江孙鹏
职业技术 2011年11期
关键词:年龄特征辅导课辅导教师

黑龙江 孙鹏

浅析学生年龄特征在团体辅导中的重要性

黑龙江 孙鹏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功能是发展和预防。辅导教师只有了解并熟悉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方可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主题,引领学生走过充满曲折与坎坷的人生道路。学生年龄特征不仅决定教师选题的方向与范围,也决定着教师在团体辅导中素材的选择、语言的使用以及活动的设计。可以这样讲,学生年龄特征关系着团体辅导的各个环节的实施和辅导结果的呈现。

年龄特征;学生;团体辅导

一、问题提出

伴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各种思潮的冲击,我们的学生在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近期我校一年级学生的《SCL—90心理卫生自测》结果表明,学生中有30%~4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其主要表现为人际敏感、恐怖、焦虑、强迫、抑郁等。

所谓团体心理辅导,是指运用团体动力学原理设计团体活动、课程、内容,用以预防及处理个体在各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团体辅导是一种系统性的辅导,它强调辅导的预防性和发展性功能。团体辅导为了达到辅导目标并实现其辅导功能,必须运用团体动力以凝聚团体成员,催化团体气氛,激发团体成员产生建设性的行为和开放性的反应。

作为学校以教学班为单位而开设的团体辅导而言,每个团体都具有其特定的年龄特征,理论上讲,这为心理辅导教师开设团体辅导课提供了便利,可实际情况却显示:由于辅导教师忽视学生年龄特征这一因素,导致现在的团体辅导课呈现出比较“混沌”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三种倾向上:倾向一:选题的单一化。倾向二:活动的单调化。倾向三:游戏过热化。

二、理论依据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功能是发展和预防。辅导教师只有了解并熟悉儿童与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方可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主题,引领学生走过充满曲折与坎坷的人生道路。本文将以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期”发展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

埃里克森的一个基本思想是这样阐述的:个体经历每个阶段时,都会对社会生活形成某些基本的态度,任何一个阶段内出现的问题将会导致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困难;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挑战性任务,这个任务就是解决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发展危机。埃里克森这一“心理社会期”理论,为班级团体辅导发挥其发展性和预防性功能的重要意义做了最好的理论诠释。

三、问题阐述

心理辅导课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心理辅导活动课,必须充分注意到中小学生的具体年龄特征,突出其不同年龄阶段要达到的不同要求,使各个阶段辅导内容的设计理念能够与中小学生变化中的年龄特征相吻合。

1.学生年龄特征在主题选择环节的论述

中学生的主要年龄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生理上的剧变和性意识的觉醒。第二,自我意识的迅速增强。第三,认知水平的发展不均衡。第四,情感意志的不稳定性。第五,社会交往圈子的不断扩大。因此,整个中学阶段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二是在整个学年中,围绕着“自我的统整与混乱”这一核心,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考前心理辅导。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发现,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是按不变的顺序开展的,而这个顺序是生物学上成熟的结果,是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的需要。儿童青少年在成长中的某个时期,其成熟度应该合适某种行为的发展;如果错失发展或学习的机会,其损失甚至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因此,我们在学校的教育与辅导中,只有尊重学生的这些需求和心理发展规律,抓好每一个成长的关键期,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在选题操作环节上要切忌“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关键期理论,充分结合学生年龄特征,从发展和预防角度对中小学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做出通盘的考虑和安排。

2.学生年龄特征在辅导理念表述环节的论述

辅导理念是辅导教师设计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指南,它反映了辅导教师对组织某一次辅导活动的理性思考,它侧重于表述辅导教师对辅导主题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说,理念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灵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价值及其深刻性主要就是体现在辅导理念上,所以,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生命在于理念,成败在于理念,是否能促进学生成长也在于理念。

3.学生年龄特征在辅导目标设定环节的论述

在团体辅导过程中都要有其特定的目标。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又或是即时性的。一般来说团体辅导的目标应该被界定得很清楚、很具体、很大众化。当然,有些时候,目标也可能是笼统的、一般化的;但对于心理辅导活动课而言,目标的明确和清晰对于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辅导任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例如,在人际交往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可列出如下六个辅导目标:(1)了解人际交往的一般心理效应;(2)懂得人际交往的四种心态;(3)学会人际交往的秘诀;(4)注意克服不良的交往方式;(5)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与同学之间的认识,在交往中树立正确的认识态度,特别是对真正的朋友与酒肉朋友有一个明显的区别;(6)从具体的事例中总结出交往的真正艺术,升华为理论层次,用来指导自己的人际关系。

4.学生年龄特征在活动设计环节的论述

学生年龄特征在活动设计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素材的选择、活动的选择、语言选择三个方面。

(1)在素材选择方面: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有区别的选择。

(2)在活动选择方面:小学阶段更适合于选择简单的动作类和游戏类,中学阶段更适合选择案例类、表演类、体验类、认知类,相比较而言,体验类更加适合高中生使用。当然,这里只是在大的方面作了一个大致区分,实际的选择还是要结合主题的设计有针对性的选择,很多时候这些类型的活动也可跨年龄段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辅导教师需要有所创新,而不是照搬硬套。

(3)在语言的选择方面:这里面与第一点里面的论述有些相似,也是要根据理解能力的发展有所区分,这里包括教师语言内容的区分、语音语调的区分、表述时感情的区分。总的来说,要既自然又容易被学生接受。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说,辅导教师对学生年龄特征的把握应该贯穿整个辅导思路。

四、思考

随着社会的认识以及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的努力,心理教育在学校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心理辅导课就是老师带着学生开心的玩,很简单,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在这种舆论环境下,我们很多一线的老师也就变的日渐消沉,变得不再相信自己所做的职业是很有意义的。

其实,真正上好一节心理辅导课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每个环节都需要认真斟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水平。以前在写论文时,总觉得没什么可写,究其原因是题目选的太大、太笼统,其实,对于我们辅导教师而言,攻克每个微观的内容就是进步。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宁波出版社,2007版,第三章.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版,第七、八章.

[3]杨治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十一、十二章.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商业学校)

(编辑 王旸)

猜你喜欢
年龄特征辅导课辅导教师
撒娇鬼的作文辅导课
欢迎来到铂金不定期在线辅导课
七 彩 画 廊
浅谈乡级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课
素描头像四分之三、侧面正面、年龄特征等画法解析
How to get relaxed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分析
对辅导课的亲身观察能改变家长的看法
运动技术教学衔接性与年龄特征
More developed,more near-sigh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