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接千载 心游万仞——高中语文教学留白艺术谈

2011-08-15 00:49
中学语文 2011年30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艺术教师

王 云

国画讲究留白艺术,于是无画处皆成妙境,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书法讲究留白艺术,于是枯笔处亦有意趣,疏密相间,布局得当;音乐讲究留白艺术,于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高中语文教学如若讲究留白艺术,定能给学生留下深层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思接千载,心游万仞,活泼灵动之中思维自然发展,能力定能提高。

一、留白设一点悬念,唤起学生注意,拓展思维空间。

导入新课时,如注意适当留白,定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因为再小的石子投入静止的湖水,也会让平静的水面顿时泛起涟漪,更不要说一艘巨轮经过汹涌的江面,怎能不激起千层浪花?巧妙的提问,不仅能唤起学生注意,而且能让学生情绪亢奋,思维活跃,从而拓展思维空间。如在上《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你们将来最想成为什么人?”学生声音自然此起彼伏,不管学生说什么人,教师都可以从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或麦克尔·杰克逊入手引入,“是的,大名鼎鼎的首富比尔·盖茨,飞人麦克尔·乔丹,天才歌手麦克尔·杰克逊,黑人总统奥巴马都是我们仰慕的,他们都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可是,我们对美国的历史和现实到底了解多少呢?我们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曾经的生活状况了解多少呢?请大家结合《我有一个梦想》来作讨论。”现在的学生崇拜个性明星,景仰传奇人物,就他们关注的国内外热点问题提问,肯定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引导适当,寻求到文本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对应点,教师驾驭课堂就会如鱼得水,学生掌握知识就能水到渠成。

二、留白作一些填补,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概括水平。

在平时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都非常注重板书设计,板书不是醒目美观,就是简洁完整,其实教师如果能主动留下板书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设计,去填充,我认为这样不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教《老王》一课时,我设计了一张“老王家庭情况登记表”请学生填写:“姓名______职业______家庭______ 外貌______ 住处______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了解,想想在这些横线上填上什么样的短语比较合适。经过争论,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认识,对老王悲苦的生活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有时,作家创作作品时也会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艺术想像空间,这部分“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填补这样的创作空白。如在教学《听听那冷雨》时,作者 “杏花春雨江南”“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等内容就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教师就可以请同学再现意境加以扩写,然后大声朗读或用实物投影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反复揣摩体味这篇诗化散文中有浓厚诗味的句子,作者浓烈醇厚的乡愁就让所有的人言之不尽,品之味长。教学时老师如能引导学生在紧要处填补空白,巧妙概括,将 “厚书”读“薄”;或者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在作者创造意境处填补空白,再现意境,将“薄书”读“厚”。如此出入一番,学生学习定能事半功倍。

三、留白要一定阅读,开放自主空间,寻求自我声音。

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教师在进入朗读教学环节时,不是以现成的录音朗读代替教师的个性示范,就是以牺牲学生个性声音来迎合集体需要的大合唱式齐读,全然不顾朗读的重音、停顿、语调和节奏的美感,怎样才能做到个性的体味和情感的传达?我认为阅读留一点空白,就是不求同,注重自我阅读体验。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不进行引导,如教学“祖国土”这个专题,可以由教师范读《发现》一课,而《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等篇目就由学生自我朗读体验,再在全班朗读分享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静心默读,重在深入领悟,加以思考把握。发声练读以理清句读、语气、声调,体会感情。快读是为了表达自由奔放的情感,甚至就是为了背诵又何妨,慢读是为了与作者心灵交游,表达或深沉或悲悯的情怀。只有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通过课堂朗读和课外阅读,来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才会有所发展,才会最终形成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四、留白多一些延伸,发挥辐射作用,培养读写能力。

教师再有本事,一堂课的时间和容量总是有限的,所以教学上总是追求“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而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用于激发学生知识生成、创新的问题。这类问题显然已不局限于当前学习的内容,它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新旧知识、技能来解答问题,从而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想像片断、作文,续写,评论,读后感都是很好的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方式。如上完《斑纹》这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片断练习:周晓枫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某些共通之处,如自然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人类社会同样适用,人类与动物都从属于这个世界。人类是进化的产物,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你能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吗?围绕这个问题写一则不少于200字的片断。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想像,调动学生过往的生活或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而且通过“人与动物相似点的寻找”,让所有学生明白生活高度物质化的人类应该学会返璞归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动物,和谐地与万物相处。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高中语文教学讲究留白艺术,是对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的反动,但是强调教学过程中大胆放手,尊重并相信学生创造自我的能力,并不等同于放羊式的无所作为的教学方法,要让课堂真正有生命活力,还需要所有语文教师共同的努力。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艺术教师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最美教师
Letter time 书 信 时 光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纸的艺术
国际扫盲日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