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普通高校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安徽省为例

2011-08-15 00:45余许友高艳军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院系普通高校教学管理

余许友,高艳军

(1.阜阳师范学院经济与商业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2.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地方普通高校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安徽省为例

余许友1,高艳军2

(1.阜阳师范学院经济与商业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2.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本文通过对专业资源、教师资源、科研方向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诸多以“分散“为特征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和资源整合力度,明确院系分工,优化管理制度,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地方普通高校新建专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新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专业调整;教学管理

一、地方普通高校新专业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各个行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激增。为适应这一需求,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等院校纷纷申报了很多适合社会职业分工需求的新专业,这些专业由于就业率较高、报考人数较多,所以被各类高校所追捧,设置的专业数和招生规模都在迅速扩张。我们以安徽省普通高校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设置情况为例,来说明地方普通高校新专业建设的现状。根据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公布的数据,2008年6月底,全省29所省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11所独立学院中,有29所院校设置了经济类专业,37所院校设置了管理类专业,没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院校只有两所。从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布点数来看,现在经管类专业在各高校的布点数达到240个,而这个数字在1999年是36个;从经济管理类专业布点数占总专业布点数比例来看,从1999年的不到15%发展到了2007年的最高值24.5%,经济管理类专业发展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其他专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热门专业”。从在校生的人数来看,2008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在校生较多的20个专业中,经济管理类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和经济学,该6个专业学生总数占学生数较多的20个专业的学生总数的21.9%。作为很多高校的新办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近乎“爆炸”式的增长过程中,一方面,为社会提供大量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各高校在自身定位、资源整合、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自己特殊的困难,使得这些新建专业自身也积累了很多的问题,如“有而不精,大而不强”,弱化了原有的办学特色,降低了原有办学水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新上专业建设的效率、水平和特色,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是根据学科分类、社会职业分工需求以及人才培养需要分门别类的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高等学校对社会各级各类合格专门人才的培养以专业为载体,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离不开专业建设。在新专业迅猛增加的背景下,新专业建设就成为地方普通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核心和重点问题。在新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各校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这些问题都表现为一个“散”字。

(一)因部门利益导致的新专业分布上的散

新专业建设经费、学院的业务费、管理费以及教师的课时费,都是跟学生数挂钩的。只有上了新的专业、上了热门专业,才能扩大招生规模,才能最大化本教学单位的利益。这种利益分配状况导致了申报新专业时各教学单位更多地是以利益为指挥棒,而较少考虑学校发展、办学资源的有效整合。这种市场化的手段在二级教学单位上的滥用,就促使本该以学科特色、学科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标的二级教学单位产生了目标错位,不顾自身的条件盲目上新专业,不顾专业的社会需求盲目的上学生规模。这种现象势必会对学校的专业发展、学科建设以及自身发展定位带来内耗。

(二)因院系分割导致优秀教师资源在院系分布上的散

任何一所大学中,优质的师资都是最稀缺的资源。少数的优秀教师资源往往被分散编制在不同的院系,因为院系管理的分割,他们犹如散落在沙滩上的宝石,很难形成合力。即使在更加专业的领域,由于很多新专业都是新兴的交叉学科,横断学科、优秀专业教师根据学科专业归属被编在不同的院系,也不利于形成学科专业建设的聚集效应,耗散了优质教师资源的溢出效应。优质教师资源的院系管理的分割所造成的“散”成了新专业较快较好建设的一个瓶颈。

(三)因各自为政导致的教师在科研方向上的散

科学研究在高校的新专业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的院系中,教师科研各自为政,方向分散是一种普遍现象。科研方向上的分散,不利于学科特色的凝练,不利于合理结构的科研团队的形成,不利于科研促进教学,促进新专业建设。造成高校科研方向上分散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省部级以上的大课题资源的缺乏,导致不能用课题平台发挥科研团队科研方向的整合作用。二是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作为教学型院校,高校教师有很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成为教师工作的薄弱环节,有些教师甚至几年没有一篇论文。在这样淡薄的科研学术氛围下,很难凝练有竞争力的科研方向系统。三是合作与竞争的辩证关系导致学术氛围不浓、科研成果不丰富的地方高校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竞争带来的隐性损失大于合作带来的可能收益,从而导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合作的意愿不强。

(四)因教学管理功能发挥不到位导致新专业课程建设的散

课程设置是高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实现过程。因此,新专业的建设离不开课程建设。大规模的新上专业建设对地方普通高校来说是个新工作,因此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由于没有经验而导致教学管理功能发挥不到位,进而导致了新专业课程建设的“散”。具体体现为:首先,院系等二级教学单位在新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不是根据学校定位先制定本院系课程设置规则,然后再来设置新专业,而是更多地参考其他学校的课程设置,这样就会导致新建专业很难形成自身特色。其次,新专业的不同课程内容没有进行统一的梳理和有效的整合,特别是那些在不同课程中重复率高的内容,在编制教学大纲的时候没有进行统一的整体安排,导致教学中有的内容讲几遍,有的没有一个老师认真讲过。第三,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在很多地方普通高校中,一门课程是否要建设成精品课程、重点课程,不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对课程建设进行的规划而去主动推动,而是看单个课程是否成熟。单个课程是否成熟固然是申报的重要条件,但如果能够根据规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在相关课程上进行人力物力的主动投入和布局,则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新专业课程建设的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解决新专业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措施

地方普通高校诸多以“散”为特征的问题的存在,导致地方普通高校教学资源分散,不能集中优质资源,走以特色立校,以质量强校之路。因此,整合资源,优化管理,就成为地方普通高校新专业建设中的必由之路。在解决以“散”为特征的新专业建设的问题时,必须明确学校定位,明确校院系等不同部门层级的分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整合各种分散的优质教学资源。

(一)学校管理部门要明确学校定位、凝练办学特色,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做到有所建有所不建

1.明确学校定位,凝练办学特色。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是新专业建设中建哪些专业、建成什么样的专业特色的指南针。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的今天,建设大而全的综合性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无疑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只有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立足于自身的办学实际和特长,找到学校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才能找准学校定位,才能集中稀缺的教学资源,建成优势和特色专业。地方普通高校凝练办学特色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因此,凝练办学特色首先要积极主动地探索,那种固守传统,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同时,由于新专业的建设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办出特色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高校应该营造宽松的舆论氛围和允许失败的制度机制,设立动态的自发调整适应机制。

2.科学分析规划,加大专业调整的力度。明确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后,要对高校的专业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加大专业调整力度。专业调整是一个涉及高校发展和高校内部不同部门利益的事情,因此必须科学稳妥地进行。首先,当学校发展的整体利益与部门利益冲突的时候,要明确必须进行专业调整。因为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只有调整、改变自身的内部结构,才能更好发挥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适用专业人才培养的功能,才能在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专业调整要科学地分析和规划,避免盲动给学校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要在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同时,做到科学分析、民主决策、制定规划、稳步推进。最后,在调动和发挥教学院系申办新专业、办好新专业的积极性方面,要巧妙运用市场手段。这就要建立鼓励二级教学单位积极申办新专业和建好新专业的激励机制和有效的约束机制,并注意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之间的衔接。比如,可以通过根据专业招收学生数划拨专业建设费和业务费的办法鼓励二级教学单位积极上新专业,招更多的学生,同时根据新生报到率和就业率扣发各项经费;根据定期新专业建设评估的结果和学生的专业竞赛获奖情况、考研情况、学生科研成果等对建设的好的新专业进行奖励。

(二)高校教务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学科建设,整合新专业建设所需各类资源

在新专业的建设过程中,解决优质教学资源在不同院系的分散导致的不能有效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的问题要发挥高校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在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中的作用。地方普通高校在优质教学资源稀缺的前提下进行新专业建设,不能就专业建设而进行专业建设,必须跳出专业建设的范畴,从学科建设的高度,进行资源的整合和有效的管理,推动新上专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学科是特定的知识体系,专业是特定知识体系内容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而进行的不同组合,课程是不同专业的具体要素,是知识的载体。进行新专业建设,首先要打破院系分割造成的学科资源分散的限制,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整合资源,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实力增强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加强地方普通高校学科建设,首先,要调整不同专业在不同院系的分布结构,把那些属于同一个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相同的专业放在同一个院系。这样不仅能打通使用基础课领域的优秀教师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产生相近专业之间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整体提高各专业的办学水平。其次,要以学科为依据建立平台,打破原来的院系分割状况,整合优秀教师资源投入到专业建设中去。因为专业建设的基础工作是课程建设,以学科为依据建立的平台可以整合本校该学科最优质的人力资源,进行专业课程设置的论证、教材建设、精品重点课程建设、教学内容的梳理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教研团队的建设等。

(三)科研管理部门要以科研项目、研究基地为依托,促进科研团队建设

教学科研相长已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广泛共识,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是加强高校新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地方普通高校科研合作与竞争不利于教师自发形成有合力的科研团队,而各自为政又导致科研水平上不去的恶性循环。加强地方普通高校的科研团队建设,首先要整合科研方向,进行必要的合作与分工。这就需要科研管理部门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科研方向的整合。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以国家质量工程项目、其他研究项目和各类研究基地为依托,有效地促进科研团队的整合。要让习惯于各自为政进行科研的教师主动地投入到团队中去,发挥一个学校科研团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必须用胜仗凝聚人心,增强说服力。此外,地方普通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要主动促成科研团队的形成,主动为科研团队申请到更高层次、更大的科研项目做好各方面的服务。支持本校的研究院所加强与外界学术机构的合作和交流,提升本校科研队伍的水平。

(四)二级教学单位要紧扣学校定位,明确本学院各专业定位,锤炼教学理念,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形成专业特色

1.找准定位,锤炼理念,办成特色新专业。一个新专业能否办好、办精、办得为社会所公认,一个科学正确的专业教育教学理念十分关键。缺乏理念的实践,往往是一时兴致所致的活动,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在地方普通高校新专业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二级教学单位的教育教学理念往往跟学校定位不一致,有的干脆就不重视理念锤炼在新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导致二级教学单位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的盲动。因此,进行新专业建设,解决一个学校内部教育教学理念的“散”的问题,首先需要二级教学单位把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的讨论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形成教育理念——调整专业设置——规范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教学管理体制”等五个基本环节。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是不是空话,不能坐待其成,它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推动在实践中探索——校正——再探索——再校正这样的一个不断凝练的过程。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的锤炼需要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队伍在院长主任的带领下共同摸索,也需要集全体教师的智慧和实践。

2.加强日常教学管理,促成新专业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新专业建设的最具体务实的工作就是加强日常的教学管理。加强日常教学管理首先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教学评价制度,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地方普通高校虽然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但很多制度过时僵硬,不符合高校迅速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全面梳理和评估各项规章制度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必要性,有了适时适用的规章制度,才具备按制度办事的前提。规章制度涉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梳理和修改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专家领导的作用,更要发挥广大师生员工在订立规章中的建议、监督和决策作用,从源头上避免特权。其次,要坚决推行按规章制度办事。地方普通高校日常管理中很多地方仍然存在较严重的人治现象,除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给了管理者更大的抉择空间这个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各项工作,没有一个切实、全面、完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就无法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就会在日常管理中纵容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现象。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监督评价机制,就能全面做好新专业建设中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进度的跟踪检查,开学、期中和期末各项工作的评价,教师上课特别是青年教师上课质量的跟踪评价等。

[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贺祖斌,黄勇荣.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高师院校办学理念[J].教师教育研究,2006,(5).

[3]杨晴,袁守谦.加强学科建设 促进高校发展[J].中国冶金教育,2006,(1).

[4]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5]谭晓明,宋立仁.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

[6]方志刚,杨政,李丹青.转型期高校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

[7]周国君,洪晓军.基于学科的大学教师管理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6).

[8]孙钦荣,金心.试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

Problemson Newly-Offered Programsby Local High Education and the Solutions——The caseof AnhuiProvince

YUXu-you,GAOYan-jun
(Fuyang NormalUniversity,Fuyang236041,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of the problem with programs recourses,teacher recourses,scientific research orientations and teaching management,this thesis suggests,for the fastand healthy developmentof new programs,that efforts should bemade to,reschedule the programs,optimize the teaching resources,clarify the division of discipline foreach teachingunitand improve teaching manage mentsystem,with the focuson improving newly offered disciplines.

developmentofnewly-offered program;program readjustment;teachingmanagement

G648.4

A

1009-6566(2011)01-0113-04

2010-10-04

余许友(1977—),男,安徽黄山人,阜阳师范学院经济与商业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院系普通高校教学管理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突出音乐本体 注重和声实践——高师音乐院系和声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