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消费结构现状及优化对策

2011-08-15 00:44许王
台州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消费率消费结构浙江省

许王 洁

(1.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浙江 杭州 310025;2.浙江省地质勘查局,浙江 杭州 310007)

浙江省消费结构现状及优化对策

(1.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浙江 杭州 310025;2.浙江省地质勘查局,浙江 杭州 310007)

浙江省的消费结构现状呈现出消费总量不断增加但消费率偏低、发展型消费有待提高、城乡消费水平差距较大的特点,通过基于国际消费结构变化经验以及投资、出口结构变动的预测,“十二五”期间消费率将提高到50%以上,为此政府应予大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步伐、培育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

浙江省;消费结构;消费率;消费需求

受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外贸摩擦升温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浙江出口高速增长的局面难以持续,必须加快建立有利于内需持续扩大的长效机制,拉动浙江经济持续增长,而提高消费在需求结构中的比重、优化消费内部结构正是关键所在。

一、浙江省消费结构现状

(一)消费总量不断增加,但消费在总需求中的比重偏低

1、与其他国家在同等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发展经历相比,消费率偏低。从国际经验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在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居民消费率普遍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也在50%以上,世界平均水平则基本在60%以上;[1]48我省目前基本上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2007年居民消费仅46.1%,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均显严重偏低。

2、与国内沿海其他省市的发展情况相比,消费率偏低。2007年我省46.1%的消费率,仅列全国第21位,与全国48.8%的平均水平相比,相差2.7个百分点;比上海(49.4%)、广东(48.8%)分别低3.3和2.7个百分点。[2]19

3、与浙江省的投资率变动趋势相比,消费率偏低。从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来看,在经济起步及快速增长阶段,消费率总是处于较高水平,投资率相对较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消费率呈现从高到低、再由低到高并趋于相对稳定的∪型变化趋势,同时投资率以∩型趋势相反变动。2008年,浙江省最终消费率为42.98%,其中居民消费率仅31.62%,投资率为45.39%,这种差距与我省所处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相比,有所偏低。

(二)消费支出结构有所优化,但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有待提高

1、从浙江省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看,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有待提高。目前,我省已迈入富裕阶段(恩格尔系数为20-40%),但恩格尔系数较高,2009年全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0.37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0.336。

2、从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看,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有待提高。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在食品等生存型消费方面的支出将不断减少。目前,我省投资和净出口走低趋势比较明显,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提高消费支出来扩大内需。其突破口就在于提高居民的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支出水平。

3、从民生改善的角度看,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有待提高。我省目前已经进入富裕阶段,民生改善应着力促进民众的科教文体卫和休闲娱乐水平,以提高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消费档次。因此,大力提高我省居民的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支出水平极为必要。

(三)整体消费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但居民消费结构的城乡差异较大

200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68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37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5.9%。[3]24整体消费处于较高水平,但居民消费结构的城乡差异较大,不仅在量上存在差距,而且在质上也有差异。

1、从人均消费水平差距看,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不到城镇居民1/2。剔除物价因素,当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 (7375元)大体相当于城镇居民1998年水平(6218元),相差近十年。[4]33

2、从家庭消费结构看,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的消费性支出为16683元,比农村居民家庭的7375元高出9000多元,差距最大的三项是食品、交通和衣着支出。食品支出,城镇为5605元,农村2756元;交通支出,城镇2360元,农村135元;衣着支出,城镇1615元,农村462元。其他各项消费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如农村家庭医疗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8.34%,比城市家庭5.9%高出2.44个百分点;城市文化教育支出平均1181元,占7.08%,农村仅369元,占5%。[3]22

二、浙江省消费结构的趋势分析

方案一:基于国际消费结构变化经验的预测。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NP从500美元到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多数国家都经历了消费率先降后升的过程,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元(当年价格)左右达到拐点;但亚洲国家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推后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0美元(当年价格)左右。[5]30考虑通胀因素加以折算,我省“十一五”末大致正处于消费率的上升拐点。以经济特征、文化特征与我们相似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来看,日本在工业化后期消费率年均约提高0.54个百分点,台湾年均提高约1.1个百分点,[6]22照此推论,我省到“十二五”末最终消费率大致为48-53%左右,居民消费率大致为39-42%左右。

方案二:基于投资、出口结构变动的预测。“十二五”期间我省出口需求比重以及对我省经济的贡献率将趋于降低,进入依靠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的中速增长阶段,净出口比重会下降到5-8%,投资需求方面,基础设施投资可能放缓,而与产业升级相关的设备投资和技改投资将可能进入高峰期,房地产投资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可望保持增长,预计“十二五”时期投资率稳定在40-45%。据此,消费率会提高到50-55%。

根据以上方案,我省“十二五”末,最终消费率可能提高到50-55%,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到27%左右,居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提高到约占消费支出的60%左右。

三、提升消费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下一步应大力提升消费结构,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把握好四个“点”:消费需求的出发点——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消费需求的凝结点——消费热点的形成和发展;消费需求的升华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消费需求的落脚点——人与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把握好这四个“点”,不仅可以使消费本身科学合理运转,而且能够引导投资科学合理运转,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一)以新增“十二五”消费率指标为抓手,引导消费增长。我省已处在消费结构战略性升级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推动我省经济在“十二五”期间从投资主导型转向消费主导型正当其时。建议:一是在规划层面新增消费率指标。强化大力提升消费需求的目标导向,在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指标体系中增加消费率指标,年均提高1-1.5个百分点,争取到2015年把我省消费率提高到50%以上。二是在政策层面形成系统的消费刺激政策。在不断完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短期措施的同时,通过投资、税收、补贴、货币、信贷、担保、劳动力视角下的中长期消费政策整合,刺激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三是在执行层面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科学的干部绩效评价体系,扭转片面追求招商引资规模、大上投资项目的风气,引导地方政府加快推动消费的增长。

(二)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支撑,夯实消费基础。政府对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强化了居民的储蓄动机,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必须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政府加快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一是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从支出层面,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有进有退,切实增加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财政支出规模,实质性提高公共服务领域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创新基础设施领域融资机制,大力吸引民间投资,削减财政资本性支出,并将其转换为公共服务领域支出。从收入层面,建议中央推进从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的税制改革,既有利于扭转地方重投资、轻消费的工作偏向,也有利于减少中低收入者消费税负担。二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及中小企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帮扶,完善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支付保证金等制度,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三是建立全民社保体系。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具有浙江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新型农村养老制度实施范围,适当提高保障水平;落实医疗卫生改革新方案,逐步完善大病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把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投资和供给的政策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

(三)以顺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为契机,培育消费热点。我省正进入向8000-10000美元迈进阶段,发展新阶段的来临将会引领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一是针对城市居民的休闲型、发展型消费需求,引导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培育和发展定制类消费,大力发展信息产品消费,如数码、高清、动漫、游戏等电子产品销售,以及3G通信等新产品的推广;大力发展家政服务消费,如便捷安全的保洁、护理、装修、维修等各类服务;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消费,如特色旅游、农家乐、体育健身等服务;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消费,如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产品及服务的销售和消费。二是针对农村居民向发展型消费过渡这一阶段的要求,培育农村消费增长点:以中心镇培育、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为重点,扩大农村住房和公用设施建设消费,培育农村建设性消费;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农村职业教育等为重点,培育农村服务性消费;抓住家电下乡等政策契机,以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和家电汽车下乡、农业设施为重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培育农村商品型消费。

(四)以改善消费环境为保证,增进消费信心。在市场逐步成熟、消费趋于理性的背景下,为消费者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重要性日益凸显。一是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展示订货、合同交易、拍卖等新型交易方式。积极鼓励商品交易市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进行改造提升,加快促进传统市场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型升级,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融合。健全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加快商贸企业配送中心建设。二是切实维护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市场秩序整顿和规范,打击制假贩假、坑蒙拐骗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流通领域市场信息系统和监管服务平台,加强对流通企业食品质量安全责任的监督。三是扩大消费信贷。扩大消费信贷市场,重点要扩大农村、住房和汽车消费信贷。加快建立多层次信用体系,建立个人信用评估制度,加快制定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各项消费信贷业务有法可依。推动开办政策性消费信贷业务,推动针对城乡中低收入家庭的小额信贷、消费信贷的发展。

(五)以加快收入分配改革为动力,提高消费能力。收入分配不合理制约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必须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通过居民收入的提升加强消费需求的主体基础。一是推进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通过产业开发帮扶、培训就业帮扶、下山搬迁帮扶、金融服务帮扶等方式,增强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深入实施“城镇低收入家庭增收工程”,开展就业创业扶持行动、社会保障扩面行动、社会慈善关爱行动等三大行动。二是要以工资改革为核心、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采取综合措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可以借鉴上世纪60年代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成功经验,加快制定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合理确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不低于同期GDP增速,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三是加强政府财税再分配调节力度。以建立完善累进税制为目标,提高个税起征点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针对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扣除标准建立和地区物价水平、通胀系数相挂钩的浮动机制。调整消费税征收结构,降低日用消费品增值税税率,提高高档消费品和奢侈品的消费税税率,如高尔夫球及球具、游艇等。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进一步提高央企、垄断企业利润的上缴比例,逐步实现该类企业内部以工资性 收入为主的分配格局。

[1]王子先.世界各国消费率演变的趋势、比较及启示[J].求是,2006(4):48-50.

[2]张奎.2009 年消费形势分析与展望[J].金融经济,2009(5):19-20.

[3]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浙江60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张改红,黄汉江.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刺激农民消费需求[J].商业经济,2009(1):33-34.

[5]李振明.经济转型与居民消费结构演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8-36.

[6]尹世杰.中国消费结构合理化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1-47.

[7]郭春丽,俞建国.对当前扩大消费需求的几点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9(2):20-22.

[8]方栓喜,匡贤明.以基本公共服务拉动消费需求[J].经济研究参考,2009(6):29-30.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umption Pattern and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in Zhejiang Province

Xu Yao,Wang Jie
(Zhejiang Provinci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Hangzhou,Zhejiang 310025;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Of Zhejiang Province,Hangzhou,Zhejiang 310007)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consumption pattern shows som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creasing of consumption volume but low consumption rate, development consumption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big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onsumption levels.Based o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f consumption structural changes and structure changes of investment and export, it is predicted that consumption rate will increase to more than 50%during the 12th five years period. The government should greatly improve public service system, accelerate the reform pace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foster consumption hot spots to improve consumption environment.

Zhejiang Province;consumption structure;consumption rate;consumption demand

F127

A

1672-3708(2011)05-0028-03

2010-10-21

许(1977- ),男,江苏镇江人,博士。王 洁(1977- ),女,浙江温岭人,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

猜你喜欢
消费率消费结构浙江省
《初心》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最优消费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我国经济消费率问题探析
经济动态效率视角下的省际最优消费率研究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