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医学检验技术教学质量

2011-08-15 00:51郝坡肖志勇孟凡萍邓晶荣牟凤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3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实训医学

郝坡,肖志勇,孟凡萍,邓晶荣,牟凤玲

(1.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020;2.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庆404000)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医学检验技术教学质量

郝坡1,肖志勇1,孟凡萍2,邓晶荣1,牟凤玲1

(1.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020;2.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庆404000)

人才培养模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部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其核心精神是强调质量的“全面性”。通过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借鉴其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改革效果进行综合思考,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势下,加深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认识。本文现从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3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医学检验技术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检验人才服务。

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教学质量被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但大部分学校仍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严格教学管理等层面上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多年来,传统观念使人们习惯于学校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在“教师—课堂—书本”框架下讲教学改革与提高质量,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没有真正从学科体系的模式中摆脱出来[1]。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当前,高技能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是,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同时指出:“职业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实训方案,采取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导师制等多种方式实施培养。”因此,人才培养工作融入社会,与企业紧密结合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满足检验领域岗位群人才规格要求,要体现职业能力为本位[2]。我校通过调查重庆地区检验技术及相关岗位人才需求,根据《重庆市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规划》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我校地域位置、办学基础、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即面向库区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单位以及民营医疗机构,从事医学检验临床工作,具有考取国家职业检验技士的资格。根据这一专业定位,确定了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医学检验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熟练掌握临床医学及检验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医院、体检中心、疾控中心、血站等单位从事检验医学、医学类科研实验室工作、食品卫生检验、检验仪器和试剂营销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根据市场和职业岗位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坚持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3个体系,使各专业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践技能培养与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保证为用人单位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2.1 理论教学体系

结合本专业岗位需求,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形成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4个相互独立而又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块。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结构合理,科学可行。

2.2 实践教学体系

涵盖课程单向和综合性实验实训、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性实训3个层面,构建课内实验实训、见习、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4个环节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训、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以能力为中心”,强化实践教学的职业教育特点,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

2.3 素质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包括入学教育、思想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人际交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毕业教育等,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将学生素质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构建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全员参加、全源开放、全过程贯穿的立体素质教育体系。

2.4 构建课程体系的作用

课程建设水平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3]。检验教研室与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临床检验科专家密切合作,进行临床检验基础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并将其确定为本专业重点课程。

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建设离不开行业的参与,要想保证教材的先进性,必须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等融入教材。我校非常重视教材建设,先后与行业专家合作编写了《临床检验应用基础》和《医学检验技术实训指导》并作为学生理论和实训指导教材;今后还将陆续编写《实验诊断学教程》《学生实验安全防护手册》《临床检验报告单的最新解读》等教材。

医学检验技术岗位对操作能力有很高要求,为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了专业综合训练,改革教学方法,运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引导法、角色扮演法、探究学习法等对学生进行训练。为了使实训教学更加符合医学检验岗位要求,我们围绕学生人文素养、技能操作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岗位职业综合能力训练项目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临床综合实践能力。据实习医院和用人单位反馈,我校学生操作能力强。这充分显示我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目标明确、方法得当,从而满足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3 整合资源,优化师资结构,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必须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4]。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既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又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我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加强与教学医院的合作,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鼓励教师在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同时,获取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证;从医院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聘请实训基地兼职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专业同步发展,为促进校内外产学结合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学期安排一定比例的教师到附属医院检验科工作,培养“双师”素质教师。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我校先后派出5名中青年教师到医院进修学习,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带教能力。通过整合校内外教师资源,建设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目前,该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13名,其中教授3人,中级职称教师5人,初级职称教师5人;“双师”素质教师6人。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专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指导等活动,保证产学结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加强与医院合作,加快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几年的建设,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硬件设施先进、齐全,拥有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积极进行专业课程内涵建设,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特色。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将校内实训中心建成学生实践技能培训基地。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训区拥有实验室(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免疫学检验等)、准备室和精密仪器室,总面积达320平方米;配备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血凝仪、血流变仪和尿液分析仪等,总价值达100余万元,满足了实践教学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安排学生见习,采取边理论边实践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促使其缩短实习适应期。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先后与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万州区人民医院、万州区妇幼保健院、万州区第四人民医院、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等6家医院建立了院校合作关系,签订了双赢的实践基地共建协议;确立了产学研联合共建单位,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保证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其顶岗实习奠定基础。

5 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院校合作建立了产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院校高层次的“结合”,聘请医学检验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更贴近岗位需求;通过师资队伍的“结合”,聘请医学检验技术人员承担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任务,促进教学与临床的联系,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通过实习基地管理的“结合”,在各实习医院构建了由院长、科长和片区负责教师组成的管理体系,同时在校内成立了由实习队长、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组成的实习管理小组,确保了毕业实习的规范管理和教学质量。“三结合”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向岗位延伸的目标,缩短了专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距离,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结合专业建设,开展产学研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建等活动,建立了“校院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产学结合教育模式。通过双方共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奠定了基础;医院实现了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共享,增强了医院竞争力,真正实现了双赢。

[1]张发苏.高职高专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80~81.

[2]陈少华,李泳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高职高专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09,(5):16.

[3]侯振江.创新产学结合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检验医学教育,2009,(1):1~3.

[4]徐莉,魏素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2~33.

A

1671-1246(2011)03-0013-02

中图分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实训医学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医学的进步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