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模板” 尝试“词块”——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切入点

2011-08-15 00:45章艳乐温州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关键词:语块词块模板

章艳乐(温州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摒弃“模板” 尝试“词块”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切入点

章艳乐(温州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从实践角度对模板作文进行了批判,并对词块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提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该尝试以“词块”为主线的教学法。

写作教学;模板作文;词块;词块教学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模式和方法不足,写作一直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薄弱一环。大多高校学生虽然词汇量并不匮乏,也有着谋篇布局方面的相关知识,但英语写作水平普遍较低。如何提高大学英语作文教学水平,改善大学生的写作技能,已成为当下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现状:模板作文蔚然成风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面对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效率低下的这一严峻事实,许多英语教师和无数的大学英语学习者都选择了背诵模板英语作文的这种所谓的“捷径”。应运而生的模板作文因为其方便、适用的特点迎合了大部分人的心理:处于四、六级高压之下的学生更是几乎人手一册、乐此不疲地去背诵模板;教师在高成绩的诱惑下也按照模板作文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然而,在笔者看来,此种做法从根本上违背了考试的初衷,其后果对大学英语教学、对英语学习者本人、对四六级英语考试效果都极为不利。

二、“简评”模板作文

根据语言心理学理论,语言生成是将人的思想编码成具有语言结构的信息。书面语言的生成大致经过构思、转换、执行三个阶段[1]。构思是通过抽象命题表征系统组织说话者要表达的意义;转换是通过语言结构将命题系统转换成言语信息;执行是将言语信息转换成文字符号即书面语言。由此可见,写作作为书面语言的生成和输出过程,不仅是展示综合语言技能的过程,还是一个复杂的思维和认知过程。而模板作文主要是以其固定的、大同小异的模式实现所谓的“万能”功效。因此,套用模板作文实质上是对写作这一复杂过程的“简化”,它违背了写作技能习得的本质要求。

就认知心理角度而言,套用模板本身就意味着对学习者自身的思维、认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抑制。学习者长期不加思索地套用模板的结果是:一旦脱离了模板,他们就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的语言,直至丧失了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构思谋篇能力。因而,传授和背诵模板作文与其说是一种提高写作水平的策略,不如说是教师和低水平学习者急功近利的“救命稻草”。笔者认为,模板作文对大学英语写作教与学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原因如下:

(一)模板作文对教师教学模式的影响

作为教师,原本的教学理念应该是要培养学生的真正写作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数。而现今在模板作文泛滥,且好多学生依靠模板作文确实在考试中得到理想成绩的情况下,很多教师经受不住模板作文便捷的特点所带来的诱惑,常以“模板传授”来代替“写作基本功的教学”。在日常教学中,他们往往忽略写作教学,很少给学生以写作方面的指导,丝毫不关注学生真正写作基本功的培养。

(二)模板作文对学生写作思路的影响

模板作文提供的一般是四六级考试写作中普遍适用的文体,接近于汉语写作中的“起承转合”模式,针对不同的主题和体裁制定不同的模板。学生写作考试中的所有问题,一般都可以通过套用模板来解决,以不变应万变。然而,通过背诵记忆的模板往往比较死板、僵化,在学习者脑子里根深蒂固后,更会束缚他们的思维,使写作思路无法拓展。模板阴影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遭到了无情地扼杀,导致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往往缺乏生动和新意。

(三)模板作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

毋庸质疑,很多学生在背诵了几套模板之后,发现模板作文的“万能适用性”在应试中给他们助上了一臂之力。这往往会给很多学生产生错觉,会错误地认为是模板作文使自己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其实不然,他们忽略了最为本质的东西: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其后果便是,他们被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失去了对英语写作学习的耐性,忽视了写作能力的真正锻炼和培养。因而,光靠套用模板作文不仅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相反地,还将为模板之外的“细节”问题铸就土壤。例如,笔者在对四六级考试学生文章的调查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的问题包括:介词搭配错误;句式表达错误;母语表达习惯干扰引起的错误;成语或习语引起的错误;语法不熟悉引起的错误。模板之下的他们普遍语感差、语病百出。中国式英语、语法错误、用词不当、用词不得体等现象俯拾皆是。结果证明,对于学习者而言,只有摆脱模板的依赖心理,练就扎实的“语料”功底才能真正减少此类语言错误,摆脱窘境。

三、词块——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切入点

在应试的巨大压力之下以及写作教学没有突破的形势下,无助的学生只能求助于模板作文,即使他们也意识到模板之下必然千篇一律,意识到模板并不能真正教会他们如何写作。面对学生的灰心和叹息,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应该有更为有效的切入点。

传统的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学习者掌握了语法规则词汇后,就能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理论都认为,词块在二语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调查研究都表明,词块能力与语言技能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因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理论层面对“词块教学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发现“词块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着实值得提倡。

(一)词块和词块教学法

词块是英语语言中固定和半固定组合形式,通常还被称为语块、板块、预制短语等。它主要包括:短语,习惯搭配,惯用句型、书面语中的框架和引语等。根据词块理论,词块既是语言记忆的最小单位也是语言交际的主体,理解和产生作为不可分拆的整体的词块的能力是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部分[2]。

词块教学法是在学生从语法角度对英语具有初步认识后,更换教学角度,以词块为主线,对英语进行再认识,通过输入、吸收和输出一系列教与学活动引导学生辨认、学习、使用和积累语块,达到复习、攻固和扩展、提炼的目的。

(二)词块写作教学法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就写作技能而言,其水平的高低与学生掌握的预制词汇短语(或词块)的词汇量多少有着密切联系。为确保语篇形式和意义的连贯统一,词块是实现写作流畅、生动的有效策略。其原因如下:

1.词块教学符合二语习得的认知规律

语言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事物记忆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大脑对信息处理的深度。对孤立的词重复是一种浅层处理,记忆效果差;将词与所在语法结构和语境结合起来,则是一种较深层次的处理,记忆效果好。词块正是语言和语境紧密结合的统一体,学习者通过学习既习得词汇语境又习得语法语境,从而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深层处理,能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在词块教学之下,学习者在输出过程中将根据不同的语境从记忆中提取词块,顾及更多的是非语言语境,包括写作体裁、与主题的相关性和潜在读者等。因而,词块教学注重的不单是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还强调语言的使用功能,强调语言形式和功能的统一。它符合二语习得的认知规律,能达到良好的认知效果,是有效写作教学的必要策略和必经之路。

2.词块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性

写作的流利性不取决于学习者大脑中储存了多少生成语法规则,而取决于词块储存的多少,是词块使人们流利地表达自我。

首先,由于预制词块是以整体形式储存的,可以作为综合整体直接运用,在言语表达中不需临时按语法规则去组合生成。这点决定了词块的可及性会很强,其检索和提取的效率会很高,从而就减轻了写作中语法分析计算对大脑资源的压力,也就促成了语言的流利性。

其次,写作作为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包括构思、转换和执行三阶段。预制词块有利于保存转换过程中的短时记忆,提高思路的连贯性。转换就是把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命题转换成一个个相互衔接的短语,包括自由组合、固定和半固定的短语,因此转换要依靠储存的单词和语块。在执行即写作过程中,倘若转换阶段耗时过多,写作者就容易丧失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即忘记已构思好的内容。如果写作者储存的词块有限,就会在应该使用语块时使用自由组合短语,由此造成转换过程耗时、缓慢,使短时记忆(构思的内容)丧失,妨碍意义表达的顺利进行;反之,如果熟练地掌握了所需词块,就可直接提取或稍微加工后取用,这样可以节省写作者的转换时间,保证思路表达的流畅性。

3.词块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表达的准确、地道性一直是困扰学习者的很重大的一个问题。相比流利性,它对学习者的要求更高,也更难突破。很多学习者虽然能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总是有明显的“中国味”。原因在于不同的思维模式影响下学习者对同一词语的概念及其偏好是有差异的。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在写作中运用大量预制词块是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词块大多是按一定规则生成的,语言成了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学生在记忆中存储半固定的词块结构,根据语境几乎无需加工就可随时提取最合适的语义群,这样就保证了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与此同时,学生在记忆、吸收词块的过程中,自动整合了词块和语法,把语法内化吸收,自然会避免母语的干扰所引起的失误,增强表达的准确度。

此外,由于是以整体形式保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范例,可在特定语境随时提取利用,可提高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如拥有语块“rain cats and dogs”的写作者在表达“下着倾盆大雨”时,不会只写出平淡的“rain heavily”;同样,拥有语块“to gild the lily”的写作者在表达“画蛇添足”时,不会只用“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去表达等等。

4.词块有助于提高组篇能力

词块是语篇功能和语篇意义的结合,在组篇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想正确地理解或生成语篇,必须掌握这些语言结构。而掌握一些语篇组织语块不仅可以节省从思想到词语再现或选择的时间,还可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连贯性和层次感,使文章表达清晰、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笔者注意到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往往忽略语篇中的衔接手段,结果笔下的文章结构松散、逻辑含糊、句式单一、缺乏连贯性。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能注重学生衔接词块的积累,学生就能适时利用语块如in addition(进一步阐述),above all(强调),in thefirstplace(顺序),in contrast(对照),inconclusion(总结)等,以及其它衔接手段写出中心突出、层次分明、语篇连贯的好文章。

模板作文的泛滥是应试体制下的“滋生品”,而依赖模板作文的教与学本身就违背了语言习得的认知规律,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写作问题。而词块理论从全新的角度阐述了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即指导学生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如同学习母语一样,使用词组或短语来学习如何生成、理解、分析新的语言。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为大学英语作文教学找到了新的思路,是大学英语写作的有效切入点。因而,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可能出路在于,教师要摒弃模板教学,从培养学生的扎实和可持续发展写作能力出发,尝试以“词块”为主线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法,不断引导学生的学习,练就学生的写作功底,以期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真正、全面提高。

[1] 张爱珍.语块对提高英语能力的作用[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45-49.

[2] 王梅.词块与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写作教学[J].襄樊学院学报,2007(6):81-84.

Abandoning“Frameworks”,Attempting at“Chunks”——An Effective Way in CEW Teaching

ZHANG Yan-le

This essay begins with the criticism to framework compositions in practice,then explo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lexical chunks in college writing teaching,followed by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entative application of lexical chunk-centered teaching approa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writing teaching;framework composition;lexical chunk;lexical chunk teaching

H319

A

温州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wyj09023-4)

章艳乐(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语块词块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词块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及应用策略分析
词块中心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词块理论与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
词块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从语块类型看英语专业大学生语块获取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