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禅宗中的美学思想

2011-08-15 00:49刘倩
关键词:佛性马祖本性

刘倩

浅析禅宗中的美学思想

刘倩

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流派,它以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为宗旨,传到中国后就成为中国文化式的佛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思想智慧。在禅宗思想里有着美学的思维,见性成佛,人人都可以成为佛,只要自见本性就可。它是在尊重人的生命基础上的精神的超越,达到宇宙与自我的同一,实现超越于动物的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不仅是人做为人的自我认同,更是中国大智慧的浓缩。

禅宗;见性成佛;超越;生命

禅宗思想是一个超越的美学,是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的精神超越。人的价值不仅在这里体现,人心灵的自由的美在这里得到归宿。求佛并不是禅宗的本意,而是借求佛来升华作为人和整个人类的价值,佛只是一个方式方法,是实现自性的途径,在这条路上,美学离我们不再遥远。

求佛是禅宗所致力追求的境界,但是,禅宗中的佛祖并不是镜中月水中花,似乎求佛的人与他总是熟悉的陌生人。对于佛祖来说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成佛没有高低、上下之分。“汝是岭南人,又是獠,若为甚作佛?”“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1]5这是《坛经》中六祖慧能初见弘忍大师时的对话。人人皆可成佛,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高高在上的,佛也是平常人,是和普通人平等的人,“见性成佛”、“即心即佛”。成佛其实很简单,就是看到自己的本性,按照自己的本性顺其自然。大珠慧海为求佛法参见马祖时,马祖答曰:“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做么!”自己本自拥有成佛的能力还要求于外力,不知心的本性就是成佛的关键。《传心法要》说:“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2]156

可见,本性人人都有只是取决于个人是否能够意识到。书中又说:“此灵觉性,无始以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相色,无音声。不可寻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太同此大涅槃行。性即使心,心即使佛。”[2]153

本性并不是人的本来欲望,这种与动物毫无分别的欲求既不是人的本质,也不是禅宗要追求的境界,这是一种“灵觉性”。所以,目不识丁的慧能竟能说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本性之语,学佛法多年的神秀却入门未得,不见自性。佛就是对自我本性的审视,所谓“一念觉即佛”。佛祖本身的神秘面纱只是世俗之人加上去,借以敬而远之,给自己找理由和安慰的借口。其实,佛并不遥远,遥远的是人的心。《祖堂集》卷三《司空山本净和尚》记载:中使杨光庭想马祖道一参问佛法,马祖月:“若求作佛,即心是佛;若欲问道,无心是道。”又曰:“若欲求佛,即心是佛,佛自心得,若悟无心,佛亦无佛;若欲会道,无心是道。”中使深受教诲说:“京诚大德皆令布施、持戒、忍辱、苦行等求佛,今和和尚曰: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本来清净,不假修行,故知前虚用功耳。”(马祖禅法三境界论二)《大般涅盘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能得见。”“譬如初月,虽不可见,不得言无。佛性亦而,一切凡夫虽不得见,亦不得言无佛性也。”“一切众生不见佛性,是故常为烦恼系缚,流转生死。见佛性故,诸结烦恼所不能系,解脱生死,得大涅槃。”(《大般涅盘》经卷二七说师子吼品之六)

佛与众生同在,不仅同在而且存在于每人的本性之中,这就是禅宗对人个体生命的尊重和肯定。他不是在否定个体鲜活生命的基础上去成仙成佛,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行、住、坐、卧不离参禅就能见佛理成佛果。慧能也说过:“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1]63“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有一个故事,是说大将军曹翰部曲渡江入寺,禅者惊走,师淡坐如平日。翰至,不起不揖,翰怒喝曰:“长老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师熟视曰:“汝安知有不惧生死和尚邪?”翰大奇,增敬而已。面对死的恐惧,无视物质或精神的追求,看透了人生所有的因果,达到了一种超越生命的空的境界,面对死亡毫不畏惧的大智慧。

禅宗美学是一种不否定生命本体却又超越生命本体的美学。正如皮朝纲教授在《禅宗美学史稿》中谈到,禅宗美学就其性质而论,是一种生命美学,也是一种体验美学。禅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体现,是宇宙的法性,万物的根源,追求般若的智慧。

自古以来死生就是人们最难解决的问题,生命是有限的,对物质的追求也是徒劳的,于是人们寄托于人的精神财富,试图达到生命的无限,在精神上战胜死亡的恐惧和生命的短暂,得到一时的幸福。禅师们说:“何谓参禅是向上要紧大事?盖为要明心见性了生脱死。生死未明,谓之大事。祖师道,参禅只为了生死,生死不了成徒劳。”[3]40此刻人就可以“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了悟人生如梦,摆脱尘世的牵绊,达到无我的虚空境界。在这个空中“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4]89这个就是空的生命境界,在这个境界里包容一切万事万物,生死不过在于一呼一吸之间,死亡也只是短暂存在的一个句号而已。

参禅做佛就是逃离现存的世界,似乎就是寻找一个个人的佛学境界。其实,禅宗思想并不是出世的,逃避现实的表现,借以逃避生命的短暂。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生哲学和人自身修养完善的思索。“长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到;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销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1]64“邪心”、“烦恼”、“毒害”是浮在本性之上的尘埃,而这些都是由于人的欲求产生的。所有的欲望本就是与人的本性相违,抚拭掉尘埃的过程就是对自我本性的重新审视,重新获得人的价值和人的佛境界。

禅宗做为一种生命美学和人生哲学,是以建构理想人生为目标的,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步入人生最高境界的必由之路。其实,那种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自由境界就是禅宗所追求的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审美境界,这是心灵对外界物质的超越在精神上的升华,呈现的鲜活的人的生命之美的灵光。马祖说到:“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于卧今行往,应机接物,尽是道。”在此可见,平常心乃是排除了一切般若直观,是对世俗之心和日常生活的接受。法嗣大珠慧海说,日常生活是最为自然的毫无造作的,只要顺其自然也就成就了佛的境界了。源律师问慧海说:“和尚修道,还用功否?”慧海说到:“用功。”问:“如何用功?”答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成佛首先是作为一个鲜活的人而存在,是人就要面临着生存的考验和生活的艰难,没有能够脱离世俗的吃穿住行就能登入佛殿,变得大慈大悲而无欲无求的。佛祖饿了也要吃饭,困了也要睡觉,只是顺应这个自然的规律,领悟到这个道而已。“一念觉即佛”,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的精神超越,这是对世俗的肯定,也是步入澄清境界的必由之路。

如皮朝纲先生所说,禅宗是实现的两重超越,一层是从物质到精神的生命的超越,另一层是从精神生命的妄心到精神生命的真心的超越,见到自己的本心,进入最高级的审美境界。在这个世界里人充分表达了人之为人的价值,生存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精神的探求,达到与宇宙万物的同一才是历代人孜孜的追求。从哲学角度来看,这是人思维的超越,是对人自我意识的肯定,是对动物性本能的根本分裂,是人类史上的进步。

如今的世界是一个空虚的世界,空虚的并不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而是精神生活。在物质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之后,精神上的饥渴正吞噬着人性的心。黑格尔说过,真正的美是人心灵的自由,人在对物质对象化的过程中也是重视自己的过程,人是美的主体。当人被物异化的状态下又如何实现美,如何得到心的自由?禅门宗师曾说过:“妄想乃贪痴种种恶业之本也”,“贪痴慢,皆以我见而为根本”,“妄见为我执之本”。只有除去一切贪念,才能明真心“忘情者,近道矣。”在这个日益发展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禅来节制自身,了悟本心,体会到禅宗美学中深刻的人生意蕴。其实,禅宗的美学思维和黑格尔哲学是同一的,是追求人的心灵的自由和超越,实现人的价值是一切思想的最终归宿。

[1]姜子夫.六祖坛经[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2]正果法师.禅宗大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皮朝刚.禅宗美学思想的嬗变轨迹[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鸠摩罗什译慧能述.金刚经·坛经[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2003.

B948

A

1673-1999(2011)01-0034-02

刘倩(1985-),女,蒙古族,河北丰宁人,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46)人文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

2010-10-09

猜你喜欢
佛性马祖本性
敬业绘就“最美”人生
“佛性”的兔子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星云禅话》选读:野鸭子
佛性青年不拂性
大无畏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本性最美
马祖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