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中的政府与市场理论述评

2011-08-15 00:49尹浩然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哈耶克学派

尹浩然

新自由主义中的政府与市场理论述评

尹浩然

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反对者,新自由主义以抵制政府干涉,提倡自由市场竞争的面目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被看做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复辟,但它绝不仅仅是对古典“放任自由”的一种简单继承。对新自由主义主流学派关于政府与市场理论进行考察,理清新自由主义理论思想,从而对其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新自由主义;政府;市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发生了经济衰退、失业人口增加、通货膨胀日益加剧的“滞涨”现象,凯恩斯理论被认为不足以解释这一现象,从而战后一直属于主流地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受到了严峻挑战而从主流的地位上衰落下来,在对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的一片谴责声中,主张经济自由的新自由主义思想逐步兴盛起来,然而,何为新自由主义,应该怎样去把握它的内涵?这是本文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自由主义的涵义

国外学术界关于新自由主义的定义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的作者乔姆斯基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在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有关全球秩序和主张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私有化观点的理论和思想体系,其完成体系是所谓的“华盛顿共识”[1]。法国“马克思原地协会”主席科恩·赛阿则认为“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表现”。国内学者何秉孟在他所编的《新自由主义评析》中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适应国家垄断自由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外的学者尽管对新自由主义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毕竟有一些共同之处,如果刨除为其注入的阶级因素,新自由主义首先是建立在古典自由主义基础之上的,是以倡导自由市场、私有制和反对政府干涉为基本理论主张,但又不同于古典自由放任主义的新的理论体系。

要进一步了解新自由主义,还要首先区分两种不同的新自由主义主张。左大培在《关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在使用新自由主义这个概念时应该注意实际中两种极不相同的新自由主义:一种是政治学家在谈论美国政府的政治路线时所说的新自由主义,可以简称为政治上的新自由主义;另一种是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中的新自由主义,可以简称为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2]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继承了西方的政治自由主义思潮,主张扩大西方的社会福利,比较偏向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而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产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哈耶克等为代表,强烈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缩小西方的社会福利,其致力于维护传统的资本主义,但不是古典自由主义的简单继续,而是发生与在其衰落时对威胁其思潮和政策的反击。基于以上对新自由主义概念的分析以及两种新自由主义的比较,笔者对新自由主义关于政府和市场的理论阐述主要侧重于从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方面去考虑,因此,经济新自由主义的主要流派——哈耶克的自由主义主张、供给学派、弗莱堡学派、货币主义以及公共选择学派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二、新自由主义主流学派的政府与市场理论

如前所述,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是一种既不同于新古典的放任自由主义,又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新经济思潮,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产生凯恩斯革命的那个年代。

哈耶克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彻底的主张经济自由的理论家,他关于市场和政府方面的理论主张主要体现在他的市场机制理论、货币理论以及计划经济等学说当中。他首先用消费者主权理论即消费者拥有决定生产与资源配置的主权来论证市场机制可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从而能保证最高的经济效率[3]。同时,他用信息分散论解释了市场机制的优越性,把资源配置即经济计划看做是最基本的经济问题,并把市场机制下的个人分配决策看做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从而否定了依靠中央和政府的集中计划,主张了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应享有的决定性地位。哈耶克论述并肯定了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和促进作用,反应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经济规律,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陷。正如一些西方经济学界所认为的那样,哈耶克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不但对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一概否定,而且对凯恩斯主义的各种改良也都一概排斥。

当哈耶克致力于建立新自由主义的一般原则之时,德国弗莱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欧根等人就已经独立地探寻着某种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了。弗莱堡学派关于市场方面的理论主张可以概括为自由经营原则即坚持以私有制为基础,坚持市场自由竞争原则以及保持币值稳定、实行自由定价原则、保持契约自由等原则。而在政府干预方面,他们认为政府的干预必须要有一个度,不能包罗万象,漫无目的。与弗莱堡学派偏向“中庸”的自由主义相比,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者则显得比较激进。弗里德曼认为“经济自由本身是一个目的”,是“达到政治自由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4]他主张政府应当“为竞争的规则提供一个货币的结构”,因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在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5],政府应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来抑制通货膨胀,其主要措施就是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以货币供应量而不是利息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指标。

货币主义虽然指出了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的无效,以及对供给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但是,还没有触及到所要反对的理论体系的根基,即需求决定供给的所谓“凯恩斯定律”。而供给学派则首先向凯恩斯的核心命题挑战,重新强调了供给条件在经济活动中的首要地位。供给学派认为他们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萨伊定律,而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刺激供给的因素和途径。面对“滞涨”的经济状况,他们认为根本的办法是刺激供给增长,而这又需要依赖于两个决定因素即生产要素投入的绝对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供给学派在关于市场和政府关系的政策主张方面反对国家干预,主张市场调节,并倡导减税政策,以期能刺激生产供给。

供给学派从供给方面侧重分析市场机制的作用,试图通过减税等措施来恢复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在当时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并在80年代初被里根政府所采纳,而且有过短暂的辉煌。然而,就像郝伯特·斯坦所指出的那样“它缺乏有说服力的理由和依据,使人们相信本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的税收总额变动与税率缩减程度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5]因此,关于减税能否真正地刺激经济增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

与其他自由经济学派不同,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把“经济人”这一基本假设和费用的收益分析方法引入人们的公共选择领域,去揭示政府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并把人们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贯通起来。相对于传统的“市场失灵”的说法,公共选择学派集中考察分析了“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存在。他们把政府失灵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即信息不完全、政府官员的动机问题以及预期私人部门对政策计划的反应问题。公共选择理论把政治过程纳入到了经济分析的框架之中,从而打通了政治与经济之间的隔离,并得出了与正统主流经济学全然不同的结论,破除了政府为公的神话,认为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存有缺陷的政治过程,为政府与市场相关理论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重要的启示。

三、政府与市场之间:探寻成功的契合点

新自由主义关于政府和市场的理论探索立足于古典自由放任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但绝不仅仅局限于此,它是在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对其主张的一种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凯恩斯主义的回应和反击,使那些热衷于政府干预主义的人们再次看到干预不是万能的,而市场自由竞争的规则依然可以作为繁荣经济的良药。在古典自由放任主义理论的支持下,西方国家曾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发展。而在20世纪初期,古典自由主义市场观已经不断遇到现实生活的严峻挑战。事实上,很多重要的经济部门和生产要素控制在为数不多的垄断者之手,这些部门的产品和要素的价格是刚性的,不能灵敏地反映供求的实际状况,这就必然导致国民经济在部门结构和供求数量上的失衡。它充分表明了市场的失败,凯恩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主张用政府的干涉政策来弥补收入分配的不公,以纠正市场的失灵。在一定程度上,凯恩斯的政府干涉主义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经济摆脱了一时的低迷,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凯恩斯主义在强调政府干预的同时,却忽视了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根源——垄断,因此,政府对需求总量的管理只是养肥了垄断势力、破坏了竞争、扰乱了市场机能,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失衡和政府的失败。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新自由主义者有理由指责凯恩斯主义,并认为他们才是经济不稳定的根源。但是,新自由主义者对凯恩斯的摒弃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新古典的复兴,他们并不是要恢复“完全市场”和“自由放任”的政策。从哈耶克、弗莱堡学派到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没有一派是完全摒弃政府干预,主张市场万能的。恰恰相反,他们都认为现实的市场是有缺陷的:首先自由竞争倾向于产生垄断;其次,对公共物品的供应,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是缺乏效率或根本无效的;最后,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信用的自动膨胀和紧缩,从而导致经济波动等。他们据此认为,政府应该在以上领域内行驶自己份内的经济职责。首先,要反对一切形式的垄断,鼓励竞争。其次,政府必须担负起公共用品的有效供应,减轻纳税人的负担,保证财政收支平衡。第三,防止信贷规模失控。最后,通过宪法改革建立对政府行为的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这样,就弥补了市场的缺陷,使价格成为配置各种资源的有效调节器,同时,又能克服政府的失败。由此可见,新自由主义者所强调的市场制度是一种有秩序的市场制度。

四、结论

新自由主义者对现实的经济过程和政治过程的认识,并不是从凯恩斯主义后退,而是从那里前进,他们尝试着去进一步弄清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的真正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市场政府间的正确结合部位,从而使二者相辅相成,各得其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局限性,新自由主义在取得胜利的同时也暴露了其巨大的缺陷,并随着现实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改善着其自身的理论。关于政府和市场谁为主导的争论还会在政府干预主义者和自由市场主义者之间持续下去,孰对孰错也许只有靠时间老人的权威才能验证,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新自由主义就像是以市场和政府为托盘的天平的一端,他的发展和完善不断地维系着经济的平衡,并为那些失衡的经济体制带来一些启示和经验。

[1]何秉孟.新自由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左大培.关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几个问题[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

[3]赵红梅,李景霞.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05.

[4]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9.

[5]郝伯特·斯坦.总统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89:236.

F091.352

A

1673-1999(2011)01-0070-03

尹浩然(1983-),男,河南漯河人,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2010-10-11

猜你喜欢
凯恩斯主义哈耶克学派
哈耶克法治经济思想及其方法论的批判分析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论哈耶克自由观的特征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需求管理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
哈耶克经济制度思想的哲学基础简析
论清初江西三山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