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戏曲的现代发展探析—以皮影戏的现代发展为例*

2011-08-15 00:48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许开民
河南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皮影戏皮影水墨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许开民

民间传统戏曲的现代发展探析—以皮影戏的现代发展为例*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许开民

皮影戏是傀儡戏的一种,又叫“影子戏”、“灯影戏”,简称“皮影”,是我国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影画艺术形式。皮影的发源,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皮影戏以其精美的雕刻影偶、通俗的音乐唱词和简单灵活的演出形式深受受众喜爱。但是,由于传统影偶制作工艺复杂、演出形式及曲目缺乏创新等因素,使得皮影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呈逐步衰落的状况,尤其是“文革”时期,皮影戏被打成了“封、资、修的黑货”,受到极大冲击,更加剧了其衰落。

一、皮影戏的特点

皮影戏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产物,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封建社会,农民对很多自然现象难以进行合理的解释,于是就简单地归结为鬼神作怪,由此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皮影戏便是鬼神崇拜的一种表现,是“以虔敬所有超自然的神为第一目的的艺术。”

影偶是皮影戏的基本道具,单独来看,影偶也是别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品,其主要有4个特征:一是合理的变形。为突破影偶只能在二维空间移动的局限,影偶雕刻艺人合理使用变形艺术,适应观众观影时的视觉体验,使观众产生鲜明的立体感,同时,还能突出人物性格特征。二是大胆的夸张。这种夸张能够集中反映人物和景物的本质特征,产生强烈的美感和演出效果。三是巧妙的象征。影偶的象征特点主要通过图案和色调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四川皮影中的秦始皇造型。四是稚朴的装饰。影偶造型吸取了民间织锦、刺绣、剪纸等的朴实、稚拙、装饰性强特点,因而布局严谨、线条流畅、色调明快,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皮影戏的演出一般至少需要3个人,2人配乐1人表演。表演者双手操纵人物车马道具,自演自唱,灯光将人物车马投影到白色幕布上,观众于幕前观影。皮影戏的这种演出形式使其存在两大局限:一是平面的局限。平面影幕使得演出只有上下左右的平面空间,缺少纵深的立体空间。二是影偶的局限。影偶大多是正侧面半边脸,缺少表情变化,也就是俗语说的“三根竹,一张皮,半张脸,半顶帽子,一只眼”。皮影戏的这种局限也带来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平面的影戏和影偶使得影偶离开平面,形象就变得模糊甚至消失,因此影戏适合表现上天入地、腾云驾雾、打斗变化的神话故事。

二、皮影戏的现代发展

皮影戏与水墨动画分属于传统戏曲和动画2个不同类别,但二者都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中国特色。同时,二者在内容取材、演出制作形式上都具有相互可借鉴性。因此,在皮影戏的发展中,可以借鉴水墨动画元素,促进皮影戏的现代发展。

1.民族性。皮影戏与水墨动画融合发展的基础。皮影戏演出的目的主要是酬神还愿,其次才是娱乐消遣。作为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皮影戏的传承发展很好地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但是,在商业化的今天,皮影戏的传承发展变得越来越难,如何保存并有效传承皮影文化成为不得不让人重视的问题。

水墨动画脱胎于传统水墨画,恬淡简洁的画面、空灵飘逸的境界都体现着浓郁的中国特色,但急于追求娱乐化、大众化的中国当代动画逐渐丢掉了最该发扬光大的民族特色。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皮影戏与水墨动画的融合发展中要突出民族性,以民族传统特色为基点,吸收现代时尚元素,打造适应时代需要的皮影艺术和水墨动画片,逐步与国际接轨,使皮影戏和水墨动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的艺术。

2.剧目。皮影戏与水墨动画融合发展的内容。传统皮影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为迎合普通受众,适应室外演出的要求,因而其音乐以打击乐为主,清亮、喧闹、节奏快。与之相适应,皮影戏多是矛盾冲突激烈的打斗场面,内容多取材于演义、传奇、传说、历史神话等,比如《岳飞传》、《樊梨花征西》、《八仙过海》等。

水墨动画,追求一种空灵、飘逸的艺术境界,不强调情节的快速推进,因而节奏舒缓。在内容取材上多倾向于怡情山水的内容,表现一种恬淡优雅的艺术美感,比如《牧笛》、《山水情》等影片。但是,水墨动画在内容取材上也不乏《大闹天宫》一类的作品。这就为水墨动画与皮影戏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

水墨动画按传统思路发展难以在现代社会生存,其深邃的意境也使其曲高和寡,难以贴近普通受众,尤其是农村地区受众。而皮影戏的基础恰恰在广大农村地区,这就可以与水墨动画形成互补。将传统皮影戏剧目、人物造型等以水墨动画的形式制作播出,以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借助电视等进行传播,这对于皮影戏的传承发展以及水墨动画的再发展都将是一种促进。

捷克著名汉学家普实克说:“皮影戏色彩更丰富,更具有诗意,能与它竞争的可能是《白雪公主》之类的彩色动画片。喜欢动画片的人也会喜欢皮影戏。”借助动画形式推动皮影戏与水墨动画的融合发展,对传统文化的保存无疑是一种促进。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现实困难,比如,色彩绚丽的皮影影偶如何以水墨动画形式进行呈现,如何让观众接受新形式的皮影水墨动画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河南省社科项目“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2009BXW001)。

猜你喜欢
皮影戏皮影水墨
我们来演皮影戏
皮影戏
水墨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皮影戏的秘密
皮影的来历
泼尽水墨是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