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控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011-08-15 00:48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宰玲霞
河南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岗位银行

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 宰玲霞

加强内控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 宰玲霞

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如何加强内控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金融风险基本上都与违规操作有关,基层网点的违规操作已经成为金融案件的主要来源。相信一提起巴林银行许多人都不会陌生,当年,利森的“出色”交易导致巴林银行损失了10亿多美元,直接将巴林银行送进了倒闭的行列,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中国古话来诠释这一事件再恰当不过了。无独有偶,中航油由于在狮城新加坡违规进行衍生交易,在没有对风险进行有效对冲的情况下卖出期权交易,导致公司巨额亏损。由此看来,几年前的巴林银行的遭遇就好像历史的轮回,又落到了中航油的身上,可谓是历史悲剧的重演。透过巴林银行事件,我们不难看出,巴林银行的员工利森没有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是导致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而中航油事件同样是因为中航油的员工没有按章办事,违规操作。两起悲剧,原因却如出一辙,可见,依法合规、按章办事对于一个企业是何等重要。

据统计,2003年至2009年,北京市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共立案侦查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案件55件、涉案人员59人。其中,犯罪嫌疑人为一线经办人员或柜台人员的就有20人,占到了总人数的33%,金融系统高级管理人员共有18人,约占总人数的31%。金融部门如何控制风险,防范金融部门内部人员作案,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已成为当今银行业面临的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先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与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是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确保银行体系稳健运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加强内控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7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内部控制管理,落实制度

目前,有的银行经营管理者仍然错误地认为有了规章制度就是有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建章立制,单纯地认为只要作了建章立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履行了内部控制教育和落实了内部控制制度。实际上,这样做只是使内部控制制度停留在制度的制定和汇编上,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虽然书面的规章制度是内部控制的一种必要表现形式,但如何执行落实,体现规章制度的真正作用,还需要通过员工价值观、职业道德与胜任能力,以及管理层的表率与监控等方面来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由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共同保证的,任何一名员工、任何一个操作环节出现执行不细不严密的问题,都会对内控系统的运行构成不利影响,产生业务风险。因此,必须把内控作为一种思想注入经营活动之中,把内控意识从上到下贯穿在每位员工的思想中,形成理念,自觉地行动,使内部控制真正做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二、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银行的各项业务都是靠操作层员工来完成的,操作风险也都来源于各业务操作环节。为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必须加强教育和学习。加入世贸组织后,会计人员在思想文化领域面临新的挑战,在会计队伍中要深入开展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和文明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会计人员的培训多为“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形式,在传授业务技能的同时,“师傅”也可能把违章习惯传授给“徒弟”。会计人员遵章守纪观念淡薄,按章操作的意识不强,不仅制约了业务的发展,也容易为犯罪分子所利用。对此必须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努力开发会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三、有效监督和控制基层网点负责人

现行的内控制度对业务环节的规定和要求比较详细,内控制度和内控管理行为对业务人员监督得多,对各级管理人员监督得较少、制约力不强。从近几年的案件暴露出的问题看,除抢劫案件外,几乎是“十案十违章”,对部分基层营业机构负责人考核不严、监督失控是发案的一个重要原因。缺乏对管理者的管理机制,使管理层的业务水平和自律能力成为内部控制成败的关键,而一旦管理者由于出现疏忽或产生不良动机,就可能造成巨大风险。部分管理者没有摆正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出现“管理为业务让路”的现象,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也是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把加强内部控制与业务发展对立起来,片面追求业务扩张,忽视风险控制,直接影响了经营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的执行关键在人,内部控制只有在具体实施中才能不断健全完善、发挥作用。再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就等于废纸一张,发挥不了作用。因此,应建立内部控制的奖惩制度,按执行内控制度的好坏划分等级,与网点的经营任务完成情况同时作为考核网点绩效的指标,与网点和个人的经济效益挂钩。

四、加强内部稽核检查职能,保持内控部门的独立性

明确内部控制目标,建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在内的全面的内控体系,特别要对所有重点岗位进行全面控制,以保证内部控制机制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可以考虑建立稽核派驻制度,将下一级的稽核部门作为上一级银行的派出机构,稽核人员纳入上级银行的管理,使稽核部门处于比较超脱的地位,确保稽核监督部门在组织体系上具有独立性,在处理与被稽核监督对象的关系上具有超脱性,在稽核查处工作上具有权威性,能真实反映发现的问题,起到监督制约作用。同时,要充实和加强内部稽核检查人员力量,不仅在人员数量上而且要在人员素质上予以保证。内部稽核检查部门员工应该是在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品德素质和实践经验等各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这样才能将稽核检查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充分发挥内部稽核检查的职能作用,使内部稽核部门成为加强内部控制的一支重要力量。

五、明确岗位责任制,加强各岗位的管理和监督

岗位责任制就是明确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职责和权限,实现定岗、定人、定责,使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互相监督。合理有效的岗位分工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对于一些不相容的岗位,必须实行岗位分离,以达到相互制约、预防风险的目的。同时,要对重点岗位和环节实施重点监控。一是根据相关业务之间相互制约的规定,切实解决串岗、混岗、交叉操作等问题,建立和完善各个岗位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章办事。二是从严密制度入手,查找会计部门的风险点,并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强化岗位内控机制建设,解决一人兼多岗或随意顶岗而容易造成工作失误的现象,对会计岗位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三是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严格按有关规定和支付结算办法、要求办理业务,切实防范结算风险,确保国家财产和资金安全。四是严格执行授权制度,加强现场监管,特别要对所有重点岗位进行全面控制。

六、健全新业务的制度建设

近年来,我国银行广泛开展了许多新兴业务,如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等,这些业务中所蕴藏的风险不同于传统的信贷业务,在内部控制上也体现了新的特点,需要有新的管理和控制风险的方法。目前,针对一些创新业务的内控制度设计不健全、制度执行上存在风险隐患,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在推出新业务的同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程序和政策,并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七、寻找风险隐患和风险控制点

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业务运营都要以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有效控制风险为主线。近年来,随着银行业对高自动化信息技术的依赖性逐渐增强以及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操作风险给银行业带来的损失大幅度增加,甚至超过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清楚在经营、操作过程中会出现的风险,是有效控制风险的根本切入点。因此,要细致、全面罗列经营业务中的风险要素和风险点,识别每一重要业务活动目标所面临的风险,识别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估计风险的概率、频率、重要性、可能性及风险所造成的危害。这样,才能够在业务开展前,测定出风险指标,并能够在业务发生后对风险进行监测,同时对存在的共性风险问题以及重复出现的风险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针对银行机构存在相关制度不健全,对制度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监督,对不执行制度规定者查处不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薄弱,导致大案、要案屡有发生,给金融机构造成资金大量损失等现象,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对商业银行规章制度建设、稽核建设、基层银行的合规性监督、订立职责制、行务管理公开制度、人员轮岗轮调、重要岗位人员的行为失范监察制度和举报人员的激励机制、对账制度、未达账项管理、印押证管理、账外经营监控、改进科技信息系统等方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商业银行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内部控制,控制风险,防范金融案件发生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岗位银行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银行激进求变
浅谈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