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作不落实的原因及执行力的提升

2011-08-15 00:43黄俊玲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执行力部门干部

★ 黄俊玲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结合绥宁县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就工作不落实的原因及执行力的提升,谈谈一孔之见。

一、抓落实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着不善抓落实、不会抓落实、不愿抓落实,抓而不实、抓而不紧、抓而不细的现象。一些干部在工作中蜻蜓点水、敷衍塞责;有的心浮气躁、华而不实;有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有的避重就轻,互相推诿,导致“好事大家都要管、难事谁也不愿管”的现象。特别是个别部门、单位纪律松散,脱岗旷岗,不负责任,甚至行政不作为、迟作为、乱作为,以权谋私、吃拿卡要。可以说,因为不落实、落实不到位而恶化发展环境,错失发展机遇、耽误工作进度、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增加不稳定因素的问题是我们当前亟需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影响各项工作落实的原因分析

从根本上讲,工作不落实、工作效果不佳就是执行力不高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原因:

1、因为主观原因影响落实。

主要表现为思想上不重视,责任心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强,必然导致效率低下、落实缓慢、工作质量不高。譬如,在维稳、综治、信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出于思想上不够重视、责任心不强,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及时调查处理,小问题拖出了大毛病,小纠纷成了大隐患,一直拖到当事人赴京赴省上访,才去解决处理。

2、因为工作作风不良影响落实。个别机关工作人员态度傲慢、蛮横、喜欢摆花架子,又不深入基层和群众,该做好的工作没有做好。工作中存在好人主义,怕得罪人,怕引火烧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该管的不管,该配合的不配合,该落实的不落实。

3、因为方式方法不佳影响落实。方式、方法既是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利器,也是衡量广大公务员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我们有些干部工作方式方法总是一劳永逸,把惯用的一套老方法作为“通灵法典”,不与时俱进,不懂得创新,因循守旧,结果适得其反。

4、因为能力素质不高影响落实。细节决定成败,精准的细节来自机关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有些干部“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不屑过问,不感兴趣,贻误事业。个别机关人员业务不熟悉,工作方法不科学,起草文稿漏洞百出,安排事务前后矛盾,返工、窝工现象严重。

5、因为压力过大影响落实。

农村工作责任重,任务多,压力大,而乡镇严重缺编,一人多岗,“上面千条线,下面一线穿”,上级对乡镇干部工作要求高,群众期望值也高,而农民思想意识不高,对乡镇干部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不尊重的有之,为应付上级名目繁多的考核检查与乡镇日常工作,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息是常事,导致乡镇干部身心疲乏,力不从心,工作热情低,缺乏冲劲,得过且过,不能按时按质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

6、因为经济待遇、前途影响落实。乡镇干部普遍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精神娱乐项目少,养家糊口压力大,无可奈何难以专心扑在工作上,再加之现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提拔交流的力度在放缓,造成干部积极性受挫,不思进取,一部分出勤不出力,工作难以落实到位。

7、因为工作受阻影响落实。

有些工作不落实,也不完全是干部的主观原因,往往是工作中遇到了阻力,加之落实者责任心欠缺的共同作用,而导致许多工作搁浅。诸如在一些重大项目、重大工作、重大工程的实施中,因为舆论宣传不够,群众观念不改变、环境不优,资金受阻,方法措施不当,在涉及基层部门和群众利益面前得不到理解与支持,如居民拆迁等,客观上确实有很大难度。

8、因为程序繁琐、腐败干扰影响落实。办事设置一定的程序是必须的,是保证决策科学、源头预防腐败的可靠保证,必须推行程序与效率的有机统一,既要按程序办事,又要提高工作效率。有时要敢于打破常规,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绝不能容忍那些教条地恪守程序而耽误工作的人和事。有的人在工作中特意放慢进度,制造获利机会;有的人不得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个别人甚至索拿卡要,对于这些人我们应当清理出党政机关。

9、因为凭借借口影响落实。

由于一些客观或主观的因素,成为某些公务员工作不能落实或落实效果不佳的借口,使他们暂时逃避了困难和责任,获得了些许心灵的慰藉,但是正是因为种种借口的存在,付出的代价无比高昂,给社会和事业带来的危害无法估量。作为公务员,应该像《送给加西亚的信》中的送信人安德鲁·罗文,接受到上级命令,就要无条件服从,不讲任何理由,不寻任何借口,克服任何艰难困苦,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力、强大的落实力,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这是每个公务员应具备的素质及应倡导学习的品质。

10、因为体制不顺、部门不配合影响落实。现在,很多工作的落实涉及到多领导、多部门、多层面。然而,个别领导干部缺乏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不愿当配角,或不会当配角,甚至敷衍了事,将工作任务生硬割裂开来。同时,部门分工不明、职能不清、沟通不够、关系不融洽等问题存在,造成领导不合作,行政机关各自为政,相互推诿,或者一个部门的工作开展有损另一个部门的利益,或者过于强调本部门的利益而争权夺利,致使工作处处掣肘,执行力低下,难以落实到位。

11、因为缺乏完善的机制影响落实。缺乏完善的制度和办法,致使工作落实和效果提升缺乏制度保障。这是执行力和落实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是缺少标准化流程。从接受任务到开展工作到完成任务,每一步如何做,什么时候完成,没有可操作性规定,过于依赖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和工作能力。二是缺少必要的跟踪监督。任务交办后对进展情况缺乏监督办法和制度,谁负责监督、怎么样监督都没有明确规定。三是缺少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执行情况没有及时的统计和评价,任务完成情况与工作人员绩效挂钩不紧密,工作完成快慢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造成执行力和落实力下降。

三、提高执行力是抓好落实的关键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我们通常所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就是坚决贯彻执行上级政策方针意图。任何一个单位或个人,做好工作的前提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的决策和部署,提高执行力是抓好落实的关键。

一是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工作职责、任务和目标科学明确地分别落实到每个岗位,使每项工作任务、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都具体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无缝责任链条。特别是对重大工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要建立健全重点工作项目专责制,实行专人挂钩负责,全程跟踪督促协调项目审批、征地拆迁、工程进度等落实情况,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限时办结,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间要求高标准完成。

二是实行严格的监督制。督导检查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只安排不督促,只布置不检查,再好的决策也会落空,要建立严格的督办机制,县纪委要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工作及群众反映意见强烈的环节进行明查暗访;启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评议团对重点工程、单位部门进行督查评议;积极推行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网络监督、法律监督,重点查处一批胆大妄为、顶风违纪的重大典型案件。本地媒体要加大力度对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全程跟踪报道,帮助有关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及时通报和处理。对典型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集中整治,切实做到问题不整改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真正体现督查的严肃性。

三是实行严格的问责制。提高执行力,不仅要从履责入手,更靠问责落实,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权责不明、有责不负、失责不纠等突出问题。问责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既要追究因失职失误而有过的公务员责任,又要追究不作为、乱作为的“无为”问题,对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推行“问效、问绩、问责”模式,要大胆运用撤、免、停、调、罚等手段,采取明查暗访、公开曝光、组织处理等多种措施,严肃处理少数党员干部不执行、不落实的行为。情节较轻,损害和影响较小的,实行诫免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责令公开道歉或检讨,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情节特别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劝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做到处理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片。使广大干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变压力为动力,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实行部门牵头负责制。

现在,许多工作同时涉及到多个领导和多个部门,如果没有有效真诚的合作,是难以落实下去的。针对部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相互推诿的现象,切实加强领导之间、部门之间、科室之间的合作共事是当务之急。为此,应建立部门牵头负责制、部门配合责任制、落实首问责任制等,各部门以大局观念为重,互通信息,资源共享,聚精会神抓经济,齐心协力谋发展,绝不能让工作受到影响。

五是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

要把提高执行力和干部使用紧密挂钩,真正把那些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选拔出来,真正让善于推动发展、执行力强的干部提拔到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上去。对缺乏责任心、执行力不强、作风不实的干部,坚决进行调整。在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工作、民生改善、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中心工作中,善于考察识别干部,善于发现真正英雄,把那些作风好、执行力强、善于打胜仗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体现县委“火线练兵、赛场选将”的用人导向,形成领导干部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的良好氛围。

六是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

建立干部执行力档案,把工作落实情况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要把责任追究、干部使用导向、经济利益、舆论监督“四挂钩”情况记入档案。在年度考核、日常考核、届中考核中把领导干部的执行力作为民主测评和座谈了解的重要内容,了解掌握群众对干部执行力的满意度,将民调结果通报发布,实行奖优罚劣,并作为提拔使用依据。强化制度约束,严格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查摆党员干部在执行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根源,制定有力措施,努力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形成提升执行力的良好氛围和强大的工作合力。

猜你喜欢
执行力部门干部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儿子,未来需要你的执行力
合理赞扬提高执行力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