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21例

2011-08-15 00:45黄承云陈文碧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1年6期
关键词:麻醉学卡因修补术

黄承云 陈文碧

(江西省宜丰县人民医院 宜丰336300)

疝气是老年人常见病,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然而,以往很大一部分手术都是在局麻下进行,但是由于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减退,对疼痛和手术的耐受力下降,且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围术期风险较大,良好的麻醉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就我院60岁以上21例老年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例患者中男20例,女1例;60~70岁15例,70~80岁 6例。有高血压病史 13例,其中有1例曾出现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史4例;糖尿病史1例;慢性气管炎病史3例。有1例患者为双侧腹股沟疝。

1.2 麻醉方法 入室后低流量吸氧,常规导尿,开放上肢静脉输注明胶300 mL为负荷剂量,术中按10 mL/(kg·h)输注明胶和复方乳酸钠(1:1),出血量大于400 mL者,酌情输入悬浮红细胞和血浆[1]。取侧卧位行腰-硬联合麻醉,选择L3~4椎间隙为穿刺点,穿刺成功见脑脊液回流后缓慢注入等比重腰麻液(0.5%布比卡因 1.3~1.5 mL),退出腰麻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5 cm,固定导管后改平卧位,15 min内调节平面至T10以下,15 min后平面如在T12以下,则硬膜外追加5.96%罗哌卡因5 mL,术中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SPO2、体温和尿量。

1.3 结果 21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术中经300 mL明胶扩容后,19例血压、心率平稳;1例心电图孤立显示室性期前收缩,无明显症状,给予密切观察;1例患者在麻醉后6 min左右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血压最低降至83/42 mmHg,立即静注多巴胺0.5 mg后恢复正常,术中血压、心率平稳。20例单侧疝修补手术时间80~120 min,术中硬膜外未追加麻醉剂量;1例双侧疝修补患者手术时长约200 min,手术开始后150 min于硬膜外分次追加5.96%罗哌卡因至7 mL。全组麻醉效果理想,无麻醉死亡病例。

2 讨论

我国以60岁以上为老年,国外多以65岁以上为老年[2]。疝气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老年人大多数伴有全身性疾病且代偿功能差,伴有心肺脑等疾病的高危疝气患者尤多,老年人由于全身脏器功能减退,术前合并症多,心肺功能储备差,动脉硬化是组织变化的必然趋势,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心排出量减少[3],重视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及合理选择麻醉方法十分重要。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反应能力差、痛觉不敏感,且全身状况差,不宜给予镇痛治疗,然而实际上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程度个体差异很大,如果不能因人而异地进行及时有效的疼痛处理,过度的应激反应可能导致重要脏器的功能损害,影响循环稳定,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对老年病人来说,手术中良好的麻醉效果,可以调节减轻疼痛应激反应,降低儿茶酚胺和神经肽水平,减轻对重要器官的不利影响,减少因疼痛而引起的其他并发症。

总结我院60岁以上21例老年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和处理,我们有如下体会:术前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按需施行特殊检查,力求正确评估衰老程度及脏器储备能力,根据病情和手术要求,作好全面的术前准备:(1)伴有冠心病、肺心病者,术前应对心功能代偿不全进行内科综合治疗;(2)伴有呼吸道感染者必须先控制感染;(3)伴有高血压者应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至较安全水平,术前不必停用降压药;(4)伴糖尿病者应控制血糖至8.3 mmo1/L以下,最高不超过11.1 mmo1/L;(5)伴水电解质失衡和酸中毒者必须尽可能控制,以防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对急诊手术病人尤为重要;(6)纠正严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改善全身情况。采用0.5%布比卡因等比重腰麻液,总量控制在7 mg左右,麻醉平面T10以下,对血压、心率的影响小,且发生血压、心率改变的速度和幅度均较缓慢,为及时纠正提供了条件[4]。为减少老龄患者麻醉后血管扩张引起的低血压,还可以在麻醉开始前酌情补给适量胶体或血液稀释,从而减少出血,提高带氧能力,稳定循环,以策安全。术中密切监测EKG,手术应持续吸氧并监测脉搏氧饱和度、尿量及无创血压。术中如因低血压需要用升压药时,应该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平稳升压至正常。术中注意保暖,防止体温过低,必要时应监测体温。术中需严格掌握出入量,按需输血补液,密切观察。术后搬动患者时应动作轻柔,并严密观察,以确保病人安全。

总之,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满意等优点,对老年人若能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认真监测生命体征,控制好局麻药用量和注药速度,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是安全、平稳、可行的。

[1]谢柏樟.麻醉科主治医师50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36-340

[2]盛卓人.重新认识老年麻醉[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3,9(3):158

[3]岳剑红,米卫东,张红,等.老年人对异氟醚摄取的特点[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4):240-241

[4]张维娥,邵雪梅.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2):203

猜你喜欢
麻醉学卡因修补术
麻醉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