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粮经丰收——大邑县山丘区榨菜—玉米粮经复合型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

2011-08-15 00:51陈玉琴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榨菜原料农户

□陈玉琴

一、产业发展概况

大邑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边缘,属成都市的三圈层农业县,以生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蔬菜等农产品为主。自2002年开始,根据《大邑县农业结构调整规划(2002~2010)》,县委、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四川邑丰榨菜食品有限公司、成都佳家郎食品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全新的以榨菜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为此,在丘陵山区和沿山乡镇建立了标准化榨菜原料生产基地1万多亩,目前已发展到5.7万余亩,总产量逾13.7万t,总产值553.5万元,亩产值970多元。与调整结构前种植小麦、油菜相比,亩产值分别增加757元和542元,增加3.6倍和1.3倍。据调查,玉米平均亩产量达到457kg,比前作为小麦(或油菜)的亩产量增加82kg,增产21.9%;亩平均减少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投入35元,减少育苗移栽等人工投入105元。据此推算,目前因全县山丘区调整种植结构,全面推广榨菜—玉米粮经复合型产业发展模式,使粮食总产量增加4 600余t,农业总产值增加4 5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750元。

二、模式推广的主要措施

1.政府引导,企业支撑 我县山、丘、坝兼有,丘陵、山区旱地资源丰富,土质优良,气候温和,秋冬季温差较大,非常适合榨菜生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榨菜在个别乡镇零星种植,除部分作为鲜菜销售外,农户和小型企业已开始作坊式加工生产,其产品表现出脆、嫩、香三大特点,主要原因是农民以施用农家肥为主,而且病虫害较少,基本不施农药,品质较好。2003年,在县委、县政府优越的投资政策引导下,邑丰榨菜公司决定在我县建立榨菜加工企业,开始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原料生产基地。第一年就新发展基地10 000亩,由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实行“订单种植”。政府农业部门抽派专业技术人员赴乡镇、村(社区)、社、农户具体指导,确保榨菜原料优质高产,为基地建设和榨菜—玉米粮经复合型产业发展模式的广泛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

2.成立专合组织,建立共享机制

解决贮藏保鲜问题是基地巩固和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2007年,我县榨菜基地面积已近5万亩,总产量达到11万t,为了解决原料的初加工问题,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采取农投公司借贷一点、社员自筹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的“三个一点(4∶4∶2)”筹资办法,鼓励扶持在原料生产核心区建立榨菜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全县共组建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达到1 500人,总投资210万元,新建盐渍池406个、共28 000m3,年加工能力4万余t,从根本上解决了榨菜的保鲜贮藏问题。同时,合作社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与广大社员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二次分红”的利益分配模式。以悦来镇义和村的大邑县兴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2006年,该合作社遵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户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与大邑县兴农公司共同组建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依托邑丰、天龙等榨菜生产龙头企业,先后租地8亩,投入30万元,新建了64个盐渍池,形成了年盐渍4 500t榨菜的加工能力。在具体经营方式上,实行股份制运行管理。为保护农户利益,在其章程中载明“农户以鲜菜折价入股”。合作社以一个生产周期(生产、加工、销售1年为1个周期)为限,1年入股、1年结账、1年分红。合作社在鲜菜收购中,以高于非社员收购价10%的比例向社员收购,实现第一次分红;通过加工经营获得的利润,除去发展基金外,合作社按股东、农户的股份再次分红。合作社还大力开展了技术、政策的宣传服务,采取种子补贴等措施,鼓励农户种植榨菜增收。合作社实行保护价收购,确保了社员利益,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生产积极性明显高涨。目前签订合同的农户达到800余户,占种植户的90%以上,种植规模已由当初的500亩发展到2011年的5 050亩,扩大了10多倍。通过榨菜种植和盐渍加工后的“二次分红”,全村农民人均增收800多元,村集体经济积累也实现了零的突破,达到100余万元,彻底摘掉了“空壳村”的帽子。

3.推广新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

以发展绿色、有机榨菜食品为目标,把标准化原料生产作为第一要务,严把“五个关”:第一,是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良种:以永安小叶、涪杂1号、涪杂2号等作主栽品种;第二,是适期早播,精量播种:播种期在9月5~15日,播种量为每亩本田30g;第三,是中苗早栽,确保密度:一般在10月5~15日移栽,苗龄30天左右,规格(25~30)cm×(35~40)cm,亩栽6 500株左右;第四,是施足肥水,加强田管:及时查苗补缺,施足肥水,增施硼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虫;第五,是严把投入品质量关,实现标准化生产:在整个榨菜生产季节,严格禁用硝态氮肥、未腐熟农家肥和高毒、高残留、高污染农药,确保原料质量。

4.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

榨菜产业是我县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榨菜原料生产和加工基地。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以邑丰榨菜公司为例,政府通过争取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项目,先后给予专项扶持资金100多万元,协调银行贷款3 000余万元,财政贴息90万元。邑丰榷菜公司按照GH/T 1011-1998标准、GB2714-1996标准和GB2760-1996标准进行生产,榨菜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高,满足多数消费者需求的花色品种不断增多,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得到进一步提升。其生产的“脆脆娃”系列榨菜产品已于2004年进入红旗连锁、家乐福等超市,2006年已成为川航的航空食品,2007年开始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县出口创汇的名牌产品之一。到2008年,公司年生产量达到2万多t,年产值6 000余万元,实现利税1 000多万元。2005年“脆脆娃”系列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7年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是我县的主要拳头产品之一,也是“四川榨菜”的第一品牌、成都市农业品牌、四川省著名商标。2005年该公司已成为“成都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

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生产环节

(1)榨菜原料生产 一是农业职能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大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力度,逐步淘汰高代常规品种,积极推广应用杂交新品种;二是由于榨菜免耕栽培已实施多年,多数地块板结严重,不利于植物根系正常生长,产量难以提高,要推广深耕炕土、翻耕栽培;三是切实加强对十字花科根肿病的检查防控,农技、植保部门要加强防治技术的宣传指导,从育苗、移栽、田管各个环节着手,认真落实“调碱预防”(每亩撒施生石灰粉100~150kg)和药物防治措施,减轻病害损失;四是充分利用山丘区丰富的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资源,大力提倡榨菜行间覆盖栽培技术,增加土壤肥力,改善蔬菜品质,提高产品质量。

(2)玉米高产栽培 一是要改变传统的带状轮作方式,适时早播,规避风灾风险;二是榨菜采收后玉米均采用净种方式,适当加大播种量(亩增1~2kg),增加种植密度(亩增800~1 000株),依靠群体优势创高产;三是选用紧凑型、半紧凑型和矮秆、低穗位型品种,增强抗倒伏能力;四是在增加密度的同时,适当增加施肥量(亩增纯氮3~4kg),尤其是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五是加强对玉米大、小斑病和纹枯病的检查防治。

2.加工环节 一是企业要针对市场销售和消费者需求,不断增添花色品种,满足市场需求,增加企业效益;二是企业始终要把加工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三是加强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四是综合利用盐渍水、废原料等,禁止乱排滥放,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3.销售环节 一是企业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产品的宣传推广,努力促销;二是壮大营销队伍,不断拓展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三是加大与超市、餐馆、学校、工矿企业的联系和对接,减少中转环节和营销成本,提高产业效益。

猜你喜欢
榨菜原料农户
涪陵榨菜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No.4 涪陵榨菜回应“天价礼盒”:只是尝试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三)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二)
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以铁泥为原料合成Fe2O3 并制备LiFePO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