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农村基础教育需求中地方高师院校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1-08-15 00:48沈玲玲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院校农村

沈玲玲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应对农村基础教育需求中地方高师院校课程改革与实践

沈玲玲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农村基础教育是全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地方高师院校由于地区优势,应本着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理念,不断进行自我完善。选取课程作为突破口,着重论述农村基础教育对地方高师院校现行课程提出的挑战,提出努力进行地方高师院校课程改革与实践,以期为两者的发展带来双赢的良好局面。

农村基础教育;地方高师院校;课程改革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中国教育的薄弱点、难点、重点也在农村。据统计,2002年全国总计有中小学校53.7万所,中小学在校生20 444.58万人。其中,县镇中小学校7.2万所,占总数的13.4%;农村中小学校42.37万所,占总数的78.9%。县镇中小学生4 670.98万人,占总数的22.9%;农村中小学生11 255.5万人,占总数的55.1%。两项合计,农村中小学校占中小学总数的92.3%,农村中小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78%[1]。而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诸如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学水平低、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甚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地方高师院校由于特殊的区位关系,它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关系更加密切,如果能够选择符合当地农村教育发展客观实际的途径,将给地方高师院校和农村基础教育两者的发展带来双赢局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范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而要培养合格的、适合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地方高师院校课程改革最为关键。

一、农村基础教育对地方高师院校课程的挑战

(一)农村基础教育要求地方高师院校课程功能发生变化

农村的基础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忽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作为主要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地方高师院校的课程应实现其功能的转变,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学习态度、习惯等,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农村基础教育要求地方高师院校课程结构发生变化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存在着重学科课程,轻综合课程和经验课程;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重考试课程,轻非考试课程;重国家课程,轻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片面的课程观[2]64。还有很多落后的农村地区,采用教师包班教学的模式,所有课程均由一位老师教授。地方高师院校的课程结构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影响着师资的培养,因此,调整课程结构以适应农村基础教育的需求,就要从根本上变革地方高师院校原有的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农村基础教育要求地方高师院校课程内容发生变化

农村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导致知识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学了知识不会用,适应不了社会尤其是农村生活的需要。这要求地方高师院校的课程内容也要发生变化,改变以往重陈旧理论知识的学习、轻直接实践经验积累的现状,增加新的内容,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就,使课程内容具有时代精神。

(四)农村基础教育要求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评价发生变化

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严重的重甄别、选拔,轻学生发展;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也对地方高师院校的课程评价提出了挑战,要求高师院校注重发展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多元化评价,改变以往“呆板、单一”的考试制度,强调思维与能力等综合化的发展性考试。

二、地方高师院校课程改革与实践

地方高师院校是培养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主要阵地,地方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直接影响着未来教师的素质结构。然而,我国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并使之适应农村基础教育需求,已成为摆在高师院校面前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转变课程功能,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功能体现在多个方面,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又要发展学生的能力;既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所以要彻底转变课程功能,由单纯的注重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及能力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目标,使学生适应未来、适应社会、适应生存。为此,首先,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培养目标,重视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实际,走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学会生存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对社会现实的判断力。第三,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形成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调整课程内部结构,优化课程比例

1.减少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学时,形成综合课程。为了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必须适当删减科目较多、内容繁杂的思想政治课时量,分专题讲授,以避免与过去所学知识的重复。整合专业基础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中重合的内容,压缩学分,为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保障,达到节省课程资源的目的。

2.增加教育课程课时,调整教育类课程设置。必须从老三门中走出来,学习更新更有效的学科,如:比较教育学、课程论、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对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并成为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意义尤为巨大。同时增加教育类课程课时,使之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15%左右。并且,这些课程也不是每位学生都要上,可以选学符合自己需要的3~4门即可。

3.增加文化基础课时。地方高师院校应该在现有水平上开设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类课程,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美学、道德修养等,强调文理渗透和良好的人文艺术陶冶,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保障。增加通识教育类课程如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科学基础的课时与学分。

合理的模块应为:基础课程占总学时的30%,包括体育、文理艺术音乐、外语和思政类学科等,思政类学科学识不超过总学时的5%;专业课占总学时的55%;教育类课程占总学时的15%。

(三)更新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与应用性

地方高师院校的课程内容,应具有现代化和应用性的特征。首先,地方高师院校应该选择反映科技发展水平的高水平教材,增设反映最新成果的科目,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及时更改讲义,增添新内容,淘汰旧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其次,地方高师院校的课程内容应紧密联系教师实践,所传授的技能和知识能在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的第一线被直接应用[3]。

(四)改变课程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淡化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第二,重视过程评价,淡化结果评价;第三,注重民主评价,淡化一人评价;第四,重视自评;第五,重视多次性的考查评价,淡化一次性的考试评价[2]66,等等。

当然,我们还必须要注意到,由于时间的有限性,地方高师课程难以容纳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但是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来弥补,从课程结构上讲,就是要做到教师教授性课程与学生自学课程的结合,交给学生自学的本领。

[1]史宁中,柳海民.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趋势与政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5,(6):31.

[2]侯耀先.高师院校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

[3]彭宁.试论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建构和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 2.

Abstract:At present,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is the weak link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China.Taking advantage of regional strengths,local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ontinually make improv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serving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Focusingon the curriculum of teacher education,thispaper demonstrates the challenges for the current curriculum of local nor 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resented by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hould make an effort to reform curriculum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Key words:elementa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local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urriculum reform

Curriculum Reform s and Practice in Local Normal Colleges and Un iversities in Response to the Need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SHEN Ling-ling

(Education Department,MudanjiangNor malUniversity,Mudanjiang 157012,China)

G658.3

A

1001-7836(2011)04-0058-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4.025

2010-07-29

牡丹江师范2010年院级教改项目:应对农村基础教育需求,地方高师院校课程结构改革与实践(10-XY01065)

沈玲玲(198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教师,教育学硕士,从事发展中国家比较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院校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