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农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2011-08-15 00:47李尽晖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职教办学

李尽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新疆少数民族农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李尽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结合新疆实际,从各级政府重视、目标定位、办学形式、专业调整、办学条件、办学质量、户籍制度、相关立法以及坚持为“三农”服务,把农村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等层面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思路和建议。

新农村建设;新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当前,新疆全面小康建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仍是广大农牧区,而实现农村的小康必然要受到作为其主体的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制约,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教育必须先行。新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人力资源开发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观念滞后,对农村职业教育关注不够;目标定位不准;办学条件较差;专业设置脱离实际,缺乏办学特色;教学内容陈旧,难以形成优势;办学模式单一,市场机制缺失;制度约束;低效益高成本弱化了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强度;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如何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努力解决制约新疆农牧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性、长远性、基础性问题,使教育真正服务于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大局,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是增加政府财政对培训的投入。农民职业教育经费应作为专项经费下拨,严禁部门内的消耗与浪费。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兴办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二是要做好包括生源的发动、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等的服务工作,为农村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三是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为农村职业教育引进人才,优化职教师资队伍结构,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提高职教教师的教学水平。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就在农村,广大农民和农民子女需要职业教育。要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特别是县级农村职业教育统筹力度,把县级职教中心建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的基地,推动农村职业学校准确定位。

二、准确定位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

当前,新疆大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主要思路,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围绕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办职教,围绕农村青年的发展需求办职教,围绕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需求办职教。面向自治区新型工业化战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积极发展以职教分流为主导的初等职业教育,扩大初高中分流职业教育规模。启动实施内地高、中等职教院校援疆协作计划和南北疆职业教育合作计划,积极鼓励内地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来疆招生、合作办学,加快急需紧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

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应根据不同的培养教育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学制管理机制,真正把农村职业教育做实、做大、做活。

自治区近年来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适度稳定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节奏和规模,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实现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大体相当的目标。自治区还应加大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力度,以对口支援为依托,支持城市和农村、南疆与北疆中等职业学校以及区内外同层次、同类型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支持和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根据用人单位需求设置专业,开展招生,允许跨地区、跨省招生。同时,真正把应当属于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力交给学校,让学校有权按照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来制定或调整学校发展规划,自主调整和设置专业,安排教学内容和课程,自主聘任教职工和自主确定学校经费支出和内部分配方案。

四、科学调整专业结构

新疆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既要立足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农村第一、二、三产业所需的各种职业技术人才,又要根据当地剩余劳动力资源的特点和各劳动力稀缺地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情况,适当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一些乡镇中学还根据当地的特点开展职业教育,如黑英山乡、老虎台乡畜牧业比重大,当地的学校就以兽医班、养殖班为重点开展职业教育。米吉克乡近在城郊,“农家乐”开发潜力大,这个乡中学就以歌舞、民族乐器为职业教育特色。乌什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边境贫困县,以林果、畜牧、农业为基础专业,并保留和发展编织、木工雕刻、民族乐器制作等地方特色专业,使职业教育因地制宜,受到当地农牧民的欢迎。

五、围绕优势产业,突出办学特色

重视加强双语教学,以现代农业的观点,拓宽学科、专业领域,将传统农业学科置于食物生产、食品安全、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国土安全、民族团结的大背景下加以研究和组织教学。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发农民技能培训教材,重点开发适合少数民族农牧民培训需要的教材和实用汉语言教材,做到“致富技能培训不离土、语言培训不离村、职业技能培训不离乡”。把农民培训作为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的根本途径,在全疆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农村致富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增收致富的能力。今后,必须坚持把强化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完善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三个职教园区,认真实施扶贫培训工程,采取有力措施,整合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和教育资源,在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大力实施以“一年一户一人一技”为主要内容的致富技能培训和以“一户一人”为目标的“农村转移就业培训工程”,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

六、大力推进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

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薄弱中等职业学校改造,重点支持南疆三地州和偏远地区的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职教中心规范化建设,切实改善其办学条件,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培养能力。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切实加强各职教园区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八大支柱产业实训基地、地州优势产业实训基地、劳动预备制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的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使农村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中心、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中心、农民的继续教育中心,促进农牧民就地就近接受培训工作的广泛开展,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七、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办学质量

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对准市场开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创业育人才,大力推进就业教育,全面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城乡职工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针对不同就业者的需求,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对有就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高全社会的就业率。当前,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紧紧围绕地方优势产业和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实际,立足学生就业,大力开展急需紧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重点支持煤炭煤电煤化工、棉纺织等主导产业以及阿克苏特色林果业、喀什民族工艺品制作、和田民族织毯、克州民族木工雕刻等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手工业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提升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技能型人才保障能力,真正使农民的终身教育成为现实。

八、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消除城乡分立的二元结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可以加快“由身份向契约”的转变过程,实现“农民”从身份概念向职业概念的实质性转变,只有这样,农民才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重新看到在农业中所蕴涵的巨大经济利益,自觉地把个人的发展与农村职业教育结合起来,产生进行职业教育持续的内在需求。户籍制度的废除,城乡的融合,农村职业教育就应获得与城市职业教育平等的地位和投人,能够在国家范围内进行资源动员和提取,创造出更多的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主体。

九、加快立法步伐

尽快出台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完善职业教育立法,国家和自治区应当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将它置于与普教平等的地位,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在稳定中发展,从根本上保障农民职业教育的有效实施。

[1] 陈遇春.我国西北地区农民职业教育发展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

[2] 李水山.我国农民教育的发展特征和规律[J].职教论坛(理论版),2006,(4).

[3] 李水山.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难点与科学对策[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5).

2011-02-20

新疆自治区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新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09BJYX058)的阶段性成果

李尽晖(1974-),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新疆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农村教育、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职教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