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语俗谈的特征及教学法

2011-08-15 00:47孙华敏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韩国语文化背景语义

孙华敏

(辽东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0)

韩国语俗谈的特征及教学法

孙华敏

(辽东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0)

由语音、语法、词汇几个部分组成的语言中,词汇最能反映文化内涵,而在韩国语词汇的搭配中,俗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韩国语俗谈教学中,为了向学生有效地传授韩国文化,使学生了解韩国社会和风俗习惯,反过来通过文化使学生掌握语言的真正内涵,文章对韩国语俗谈的特征进行了解析,并对韩国语俗谈的教学方法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韩国语俗谈;特征;教学法;韩国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文化。由语音、语法、词汇几个部分组成的语言中,词汇最能反映文化内涵。而在韩国语词汇的搭配中,俗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惯用语句,在韩国“俗谈”一词最早出现在宣祖时期柳梦寅的《於于野谈》,当时是用汉字表示的。大约在18世纪左右,“俗谈”被人们普遍使用。韩国语俗谈带着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具有强烈而丰富的表现力,集中反映了韩民族的情感智慧、传统风俗、历史教训、生活经验、价值趋向乃至人生哲学。因此通过韩国语俗谈教学,向学生传授韩国文化,使学生了解韩国社会和风俗习惯,反过来通过文化使学生掌握语言的真正内涵是非常重要的。

一、韩国语俗谈的特征

1.表层形式和语义上的特征

(1)韩国语俗谈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定型性。作为语言符号中一类比较特殊的符号,俗谈是定型的语言表达形式。例如,韩国语中“吃凉粥”的俗谈,意思是“非常容易”。而这一俗谈不能说成是“吃凉菜”。因此如果改变了其中的某一词汇,意思就会完全改变。再有,意思为“谨言慎行;没有不透风的墙”的“白天的话鸟儿在听,晚上的话鼠在听”的俗谈不能说成“白天的话燕子在听,晚上的话猫在听”。也就是说俗谈是经久沿用,有了结构的凝固性,不能随意改变其中的某一成分,也不能随意增减内部结构的字数和结构模式。如果稍有变化,就会丧失俗谈原有的意思,或只剩下字面上的意思了。当然,并不是所有俗谈的定型性一成不变,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改变它们的结构,其中替换某一成分。

(2)韩国语俗谈在语义上具有一定的整体性。俗谈不管它组成的词汇的词义是什么,一般以其整体来表示俗谈的语义。例如,意思为“无风不起浪”的俗谈“没烧火,烟囱能冒烟吗?”,如果单纯来看组成这一俗谈的词汇,就很难准确地了解这一俗谈的语义。还有,意思为“一举两得”的俗谈“吃完梨,刷牙”,同样只分析组成这一俗谈的词汇的意思是很难了解其整体语义。因此,韩国语俗谈只能整个使用,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

2.内容上的特征

(1)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它往往反映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生活习俗与历史,反映出市井民情与文化风貌,含有丰富的内涵。如韩国语俗谈“丢了牛才想修牛圈”意思为“亡羊补牢”。韩国是从农耕社会发展而来,对牛的感情特别浓厚,因此这种民族情节直接反映在俗谈中。又如“狗见主人摇尾巴”,“狗肉的味道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等俗谈反映了韩民族是一个喜欢养狗,喜欢吃狗肉的民族。因此这种特点也反映到了俗谈中。韩国语俗谈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是了解韩国文化习俗和韩民族的丰富的养料。

(2)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韩国语俗谈反映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理念和制度等。如“瞬间的选择决定十年”这一俗谈,几年前是宣传手机的广告语,而如今却变成广为流传的俗谈,告诉人们慎重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女人撒手变坏,器皿借出即碎”反映了旧时忌讳女人参加社会活动的意思。

(3)含有深刻的哲理。如韩国语中“积尘土成泰山”的俗谈,告诉人们如果发扬勤俭节约的作风,善于积累和积蓄的话,即使用微不足道的尘土天长日久也能把它变座山的道理。又如“三岁的习惯到八十”,教育人们要从小养成好习惯。“早晨起的早,能成富翁”告戒人们要勤劳。

(4)通俗而生动。韩国语俗谈生动形象,明白易懂,言简意赅,较少文气,情感色彩鲜明,把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是语言的精品。如形容“华而不实”时,可用俗谈“颜色好看的生杏”;形容“硬着头皮做什么事”时可用俗谈“哭着吃芥末”;形容“一无所知时”可用“穿着T恤,而不知T字”;用到“美景如画亦不能当饭吃”时,可用“金刚山,食后景”。因此在说话或写作中恰当地运用俗谈,可使语言表达更加形象活泼,浅显易懂,饶有风趣,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语言的艺术魅力并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二、韩国语俗谈的教学法

1.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韩国语中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俗谈很多,有的来自寓言故事,有的来自历史典故。要想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应用俗谈,就应该先让学生了解俗谈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了解了文化背景,了解了其独特的民族性,才可以正确地理解和掌握俗谈。因此在俗谈教学中,遇到这类俗谈时教师应不急于马上解释俗谈的语义,而是给学生讲解这一俗谈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历史典故,在教师讲解其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推知俗谈的语义。例如,韩国语中“猫项挂铃”的俗谈隐含着某一传说或某一寓言故事。如果不介绍这些俗谈的文化背景知识,就很难认知和掌握这些俗谈。因此在俗谈教学中利用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力,使学生正确理解俗谈,在语言实践中灵活运用并加深对韩民族文化的了解。

2.情景引趣

俗谈教学不是孤立的,把俗谈的实际意义放入情景交流中,才能显示出生命力和交际功能,也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接受与理解。因此在俗谈教学中应创设更多的与俗谈的语义相适应的情景把俗谈放到具体的情景下进行教学,使俗谈“活”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俗谈。例如,韩国语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种具有教育意义的俗谈,教师可以通过班里一些同学平时刻苦学习终于取得好成绩的例子来,不失时机地灵活运用这一俗谈,不但使我们要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并且通过俗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

3.通过上下文学习俗谈

在教学中应该把俗谈放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即教师在讲某一俗谈前首先给学生出示一段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当学生看到未曾学过的俗谈时会感到困惑,这时教师应当让学生反复阅读文章的上下文,通过猜测、联想、想象等方法让学生分析俗谈的语义。如果在俗谈的教学中教师轻易告诉了俗谈的意思,就等于剥夺了学生一次独立思考的机会。当然利用这一方法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仔细领会邻近上下文的含义,分析理解俗谈的语义。最后,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检查结果的正确性并确认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方法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避免学生因没有具体内容而感到学习俗谈的枯燥感。

4.韩中俗谈对比法

韩中两国的文化既有差异,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性也必然反映到语言中来。在教学中通过韩中俗谈对比法,寻找意义等同的俗谈,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汉语中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井底之蛙”,“一个巴掌拍不响”等在韩国语中也有相对应的俗谈。这类俗谈可以通过韩国语和汉语的对比法直接进行对译。

5.讲解俗谈中的关键词

韩国语中部分俗谈可以通过字面上的关键词就能解释出俗谈的语义。这种方法就是利用俗谈的关键词的字面意义来推导和分析整体意义。我们知道韩国人特别愿意吃辣椒,但是小辣椒往往比大的更辣。因此韩国语的俗谈中,有把又小又厉害的人称为“小辣椒”的俗谈。这种俗谈我们可以通过俗谈的关键词的字面意思就可以推知俗谈的整体语义。

当然掌握一个俗谈并不是一次学习所能达到的,应该多次接触,反复再认、重现,才能逐步掌握俗谈。因此,教师在俗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重复再现,这是掌握俗谈的基本要求。凡是学过的俗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地反复再现,加强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有效地学习俗谈,掌握俗谈。

三、结 论

韩国语俗谈作为韩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它们所负载的文化内容最丰富,它们所折射的人文世界最精彩。因此通过韩国语俗谈的研究使学生正确掌握韩国语俗谈,了解韩国文化,进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韩国语,最终提高韩国语综合应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1] 李基文.俗谈词典(修改版)[M].一朝阁,1991.

[2] 韩国民俗事典编撰委员会.韩国民俗大事典[M].汉城:民族文化出版社,1991.

2011-02-21

孙华敏(1973-),女,辽东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韩国语。

猜你喜欢
韩国语文化背景语义
韩国语不完全词特征探析
语言与语义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徽州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担当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韩国语教学中“-는데”的话语功能分析
针对TOPIK评分标准的韩国语写作教育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