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学校管理者听课刍议

2011-08-17 09:00天津市静海县第二中学李绍玉
天津教育 201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者新课程

■天津市静海县第二中学 李绍玉

众所周知,课堂是基础教育生命力之所在,更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因此,学校管理者走进课堂听课,是有效履行管理教育教学职责的迫切需要。通过听课,可以准确把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真实情况,为学校教学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可以密切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了解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水平,便于有针对性地培训、管理教师。为此,以下从三个方面就学校管理者“听课”谈几点看法。

一、准确定位听课的角色

作为管理者,听课时要确定自己的角色。就是说以什么身份出现在课堂,听课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样才能听出特点,抓住实质。

1.“学生”的角色。

管理者要做到有意识地转变角色,就要充当学生,使自己进入“学习”的情景中。要从学生思维状况出发,按学生的水平去听课,思考如果自己是学生,以“我”目前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能否听得懂、学得会。

2.“教师”的角色。

管理者要思考,如果由自己来执教,这堂课该怎样讲?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思考哪种做法效果更好。

3.“指导”的角色。

管理者如果以指导者的身份来听课,就要首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做出分析与判断。其次对课堂教学细心观察,敏锐地发现优点,以便及时给予肯定。最后准确地发现讲课者教学中的不足,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改进和提高的建议。

4.“管理”的角色。

管理者要从管理的视角统观全局,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为学校的决策提供依据,并从系统教学的高度有的放矢地向全体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二、发挥听课的管理效能

听课活动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强化教学管理的有力措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的推进,听课活动也在加强和发展。管理者搞好听课活动,能在教学管理中收到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促进提高、协调关系的效果。

1.听课的监督检查作用。

管理者听课,尽管听课的目的及针对的实际情况有差异,但都有监督检查作用。深入课堂听课,不仅可以获得第一手材料,而且其特有的控制力度可促使教师认真、谨慎、积极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更能集中精神听课、认真思考、慎重回答提问,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2.听课的评估指导作用。

教学评估,是现代教学管理中的科学手段之一,评估的目的在于指导,而评估指导就要收集教学信息,管理者听课便是获取教学信息的重要途径。听课可以了解多方面的问题,一是可以了解教师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意识等。二是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三是通过听课,管理者还可以了解校风校纪、班级管理水平、师生情感,甚至可以了解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等情况。这样,就为准确评估指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听课的促进提高作用。

听课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是公认的。管理者持续的听课活动,能促使教师不间断地钻研教科书、研究教法和学法。课后及时组织评课,又促进了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必然使教师教学水平得以提高。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特别是视听技术的大量使用,听课形式也趋向多元化。管理者不仅可以到教室里去听课,还可以在其他时段或场合再现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听课的协调关系作用。

听课是群体性活动,它有着协调、沟通、融洽情感的功能。对于教师,可起到挖掘潜能、激励进取、培养良好的教风的作用。对于学生,具有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励创造性思维、稳定教学秩序的作用。

所以,教学管理者要当作硬任务,雷打不动地安排好听课活动,以便真正掌握教学活动的指挥权,掌握教学改革的主动权,掌握教学研究的发言权,切实发挥听课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三、管理者须把握的听课要领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抓教学”是管理者工作的本分。所以,管理者事务性工作不能冲击教学,忽视了教学,就是偏离主航道。

1.保证听课节数。

管理者要想把课听好、指导好教学,就必须保证听课的持续性,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般来说,对每位教师的授课情况都要做到基本了解,特别要加强听青年教师、个别学科教师的课。没有足够的听课量,就不能完成对大多数教师课堂状况的实质性了解。

2.科学安排好时间。

管理者往往有一定的行政事务工作,可能会影响听课,这就需要把当天或是近几天的工作安排妥当,除去临时性的急事外,要有计划地拿出时间听课。就一天来说,上午是上课的主要时段,管理者此时应偏重于深入课堂。下午除必要的听课外,可多用于处理其他各种事务。

3.虚心学习,认真听讲。

管理者听课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学习过程。管理者不可能精通各科教学,但从领导和管理教学的需要出发,应尽可能做到略知概要。而听课正是管理者最好的学习机会,听课前应从教科书和“教参”中了解一下教学内容。听课中要专心致志,认真思考和体味。主要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讲授的知识是否准确,教学安排和情景创设是否合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调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否得到培养。同时,要写好听课笔记。听课笔记一般分为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两部分。教学过程简要记载授课各主要环节及特点和不足;教学评价主要写对本节课的总体印象、评价及改进措施,教学评价可在课堂独立完成或在课后与一同听课的人员共同研讨后完成。

4.平等研究,科学评价。

管理者听课与教师听课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前者要负责对教师的指导工作,听完一节课一定要和授课教师交流意见,并结合课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听课是检查教学的一种手段,检查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听课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浅层次的意义在于促使教师认真对待上课,学生认真对待课堂学习;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发现教师教学的成功点,予以肯定和推广,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教师深入探讨,加以解决。管理者每次听课后,应抱着诚恳的态度与教师交谈。对教学中的问题,要以探讨、研究、商榷、期望的口吻提出。对存在问题较多的教师,不能一次提出太多的问题,应选其一两个主要问题与之商讨,既列举现象,又分析原因,指导教法,促进其进步、成长。对讲课较好的教师,也不要全盘肯定,应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激励其不断提高。

5.统筹兼顾,全面听课。

听课作为管理者检查和指导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不应局限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以及学校安排的一些有影响的观摩课、展示课、研究课及各级各类竞赛课等活动。应坚持全面听课,坚持听常态课。不仅要听语、数、外等主要学科的课,还要听音、体、美、劳技及班会课;不仅要听优秀教师的课和新任教师的课,也要听其他教师的课;不仅要听自己没听过的教师的课,也要听自己熟悉的曾经听过的教师的课,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教师教学情况的新变化。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管理者只有站在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中去,才能从多个视角去发现差异,寻找问题,做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符合新课程精神的决策,继而掌握新课程改革的主动权,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管理者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