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2011-08-17 09:00赣南师范学院陈爱忠
天津教育 2011年12期
关键词:困境学校教育

■赣南师范学院 陈爱忠

安全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进一步强化和改进?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期在一些中小学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的大背景下,跟以往相比,现在大部分中小学校都比较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也有所加强。但尽管如此,安全教育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安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多重困境。因此,中小学安全教育只有突破困境,找到出路,才能获得应有的实效。

一、当前中小学安全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困境一:办学思想偏差导致安全教育的地位边缘化。

一是安全教育走过场、流于形式。在不少学校,只有在诸如安全教育日,或者某时某地发生了安全事故时,才匆忙上阵搞一些所谓的安全教育。有些学校只是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搞形式主义。二是重管理轻教育。部分学校把硬件安全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仅仅被理解为安全管理。事故发生后,一些学校只是找管理上的漏洞,如教师管理学生的责任分工是否明确,值日值勤制度是否落实,关键部门、重要环节有无专人负责等。其实,事故发生的背后是安全教育的长期“缺席”。

困境二:教育观念落后导致安全教育的内容狭隘化。

按照《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学校安全教育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内容、生活实际、发展目标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围绕“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六个模块来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还必须根据各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调查发现,不少学校仅从日常经验和传统习惯出发,随心所欲地组织安全教育活动,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导致了安全教育的单调、狭隘,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具体表现为:一是安全教育内容范围狭小。很多学校仅限于开展交通、防火、防溺水、用电、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而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相对薄弱。二是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安全责任、安全技能和安全对策教育几方面。安全知识、安全责任教育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掌握安全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明白自己在安全事故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属“知”的方面;安全技能、安全对策教育则是使学生在“知”的基础上,逐步掌握防范和处置安全事故的技能和方法,属“会”的方面。当前的安全教育主要侧重于安全知识、安全责任教育,安全技能、安全对策教育还不够。三是安全教育的个性不明显。中学和小学的安全教育几乎完全一样,不同学校之间也大同小异。另外,安全教育的侧重点主要是针对学生群体安全,一些个别出现的突发事件较少纳入教育者的视野,如性侵害、家庭暴力和自杀等,这些事件涉及个体安全教育,当前仍是弱项。

困境三: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安全教育的方式简单化。

安全教育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讲解与说教是最常用的一种。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安全教育课或班会课上宣读安全规则、安全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安全问题等。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口头讲解几乎是唯一的教育方式,而学生喜欢的诸如观看安全影视、参观安全展览、听专业讲座、实践演练等教育方式极少采用。而学校教育资源(如师资、教材、设施、经费等)的匮乏是导致安全教育方式简单化的主要原因。

困境四:管理体制弊端导致安全教育的主体单一化。

学校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安全教育的主体单一,教育者只是学校教师。从外部看,不少学校的安全教育主要靠自身孤军奋战,难以得到家庭、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从内部看,不少学校把安全教育的职责仅仅落在政教处等学生管理部门,主要指定班主任来负责安全教育工作。正是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造成其他部门和人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影响了安全教育的效果。

二、突破中小学安全教育困境的出路

出路一:端正办学思想——从应景之用走向常态教育。

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稳定与和谐,事关教育事业稳健发展。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因此,突破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困境,关键是要端正办学思想,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安全工作考评机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平安校园建设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指标,实行校园安全工作“一票否决”,以促使中小学校把安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二是建立长效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制度。把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建立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又要健全安全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制定安全教育工作的中长期规划,使安全教育做到常规化、制度化。

三是开设安全教育必修课程。将安全教育课与文化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真落实安全教育“进教学计划、进教材、进课堂”的“三进”工作。

出路二:充实教育内容——从狭窄单一走向丰富多样。

为突破安全教育单调、狭隘、缺乏个性特色的困境,就必须充实教育内容。应根据《纲要》的要求,按照不同学段、不同地域学生的学习内容、生活范围、发展目标和身心发展特点,有侧重地规划好教育内容。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拓宽安全教育的范畴。在继续抓好交通、防火、防溺水、用电、饮食卫生等方面安全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社会治安的防范、自然灾害的应对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此外,安全教育要贴近时代,与时俱进。当前,校园暴力、网络犯罪、毒品犯罪和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障碍和威胁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重视对学生开展法制观念、抗御挫折、珍爱生命等方面的教育,把“防网吧危害、防毒品危害、防性侵害、防自杀”等作为安全教育的内容。

二是扭转重“知”轻“会”的偏差。为扭转学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重知识轻技能、重预防轻应对、重逃生轻救护”的现象,安全教育的重心应放在让学生掌握防范和处置安全事故的技能与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在灾害面前如何应对、在危急时刻如何避险、在陷入困境时如何自救和他救等方面的技能与方法上。

三是彰显安全教育的个性。安全教育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个性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一般来说,小学阶段更强调个人安全,中学阶段既强调个人安全,又兼顾公共安全。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特殊要求设定不同的教育主题。城镇学校重点加强网络安全、消防安全、青春期安全、远离毒品等教育;农村学校重点加强公共卫生、预防火灾、避免意外伤害、应对自然灾害、安全乘车乘船等教育。要关注个别学生的安全教育。法制观念淡薄、道德素质较差的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等,是安全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

出路三:改进教育方法——从单纯说教走向实践参与。

为突破当前安全教育过于注重说教、枯燥乏味、效果不佳的困境,学校应从改进教育方法入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讲求教育艺术,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学生为中心,倡导体验式、演练式等教育形式,以增强教育实效性。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丰富教育载体。学校安全教育的载体应该是多样化的,除了安全教育课、班会课和全校集中教育等常规途径外,还可以举办校园安全文化节、安全知识竞赛、夏令营、少年警校、安全演习、自救比赛等活动进行安全教育,也可以利用校园媒体如校刊、校报、墙报和校园广播站、电视台、网络等来传播安全知识,甚至可以根据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尝试新事物的特点,与商家联手,开发以校园安全为主题的趣味游戏、动画片、玩具、音乐影视作品等。这些新颖的教育载体对于解决安全教育形式单一、效果欠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创新教育手段。访谈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喜欢直观形象、与生活紧密结合、能够亲身体验的教育形式,如实践演练、观看影视、教师举例讲解等。因此,学校应创新教育手段,做到讲解与实践相结合,大力提倡参与式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紧急事故下逃生、救护等实践演练活动,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安全的影视作品、阅读趣味性强的安全教育读本,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自主组织演讲、小品、游戏、角色扮演、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

三是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应创造条件让教师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其胜任安全教育工作。

出路四:健全管理体制——从“单打独斗”走向齐抓共管。

为突破当前学校安全教育主体单一、工作孤立的困境,就必须健全管理体制。学校应主动出击,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网络。

一是协调教育力量。实施安全教育,“社会是环境,学校是阵地,家庭是后方”。学校应协调家庭和社会各部门的教育力量,建立健全与公安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等部门和学生家长协调配合的机制,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二是全员参与教育。安全教育的主体应该多元化。在校外,应让公安干警、消防官兵、卫生防疫人员以及家长积极参与进来,也可邀请官员、名人讲授安全教育知识;在校内,学校应构建一个包括安全保卫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学部门和总务部门等全员参与的“四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络,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从而形成全校师生齐抓共管安全教育的局面,确保安全教育渗透到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以及日常生活之中。★

猜你喜欢
困境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困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