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

2011-09-06 09:16张静文
活力 2011年10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

张静文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研究者们认为。其基本含义是从新时期的视角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出了种种不同的界定。

(一)过程论

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趋势,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产业的多层面演进过程。

(二)技术论

有人指出,所谓农业现代化。简单地说,就是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社会化。有人阐释为,现代农业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手段和装备进行生产,运用现代科学的理念及方法进行经营和管理的农业是生产率和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业。

(三)生产方式论

有人认定,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有同志认为。农业现代化即指发达的现代农业或现代农业的更高层次。从宏观要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就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力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关系的总和。

(四)综合论

有人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有人认定,拓展后的农业现代化内涵,包含业产业现代化、农业环境现代化和农业主体现代化三大块。也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把农业作为一个地域的产业部门整体的并体现高效益的现代化;是一种具有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综合意义的现代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提出,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索引人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或制度创新的过程。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

中国50年来农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58年)为农业蓬勃发展的阶段。

第二阶段(1958年-1966年1为曲折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1967年-1977年1为农业长期停滞徘徊阶段。

第四阶段(1978年至今1农业快速发展阶段。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因素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和农业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无论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劳动生产率,还是在经济效益、贡献率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艰巨而漫长。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因素。

(一)农村体制性障碍仍未完全打破,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1.城乡二元结构的阻碍,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性因素。

2,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制约,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性因素。

(二)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1.生产手段落后。

2.劳动对象破坏严重。

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4.农业科技基础薄弱。

(三)农业市场化程度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与农业现代化要求偏差较大

1.农业市场化程度低。

2.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低。

3.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四、关于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对策

(一)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

对于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基本原则的确定,专家们的看法日趋理性。有人认为,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三大原则:一是把握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有人还强调了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慎重原则。

(二)我国实施农业现化的相应对策

关于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对策问题,广大专家和学者虽然列举了多种措施,但都体现了务实的品格。有人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制度创新:第一,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产业化经营。第二,深化投入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各级财政为主导、农村集体和农户投人为基础、社会各方面投资为辅的农业投入机制。第三,加大以粮棉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力度,真正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渠道、多成分、多形式、少环节、开放型的农产品流通新格局。第四,改善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有人坚持,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应该实施技术先的举措:在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转型中,要结合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逐步推广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高新技术农业,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并相应地推进农村经济制度与农业技术政策创新。这既是顺利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电有人提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全面推进。

综上所述,关于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研究态势,从总体上趋于大同小异,求同存异。他们既主张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国际化宏观定位,又强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的个性保留:既坚持中国农业现代化应服从自然与经济二位一体的普遍规律,又试图探求新的路径从而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跨跃式的实现:同时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还走向了细化研究和量化评估。从而使中国农业的大十字性与多学科性得以充分体现。当然。笔者以为,农业现代化本身是一个相对的范畴,即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仅指“大十字”农业的现代化;而后者则指“三农”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内容与特征,对于当前的中国农业来说,主要是市场化、社会化与国际化。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以及在全局上使“三農”通过实现小康社会而步入现代化;其标准应该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定量分析,因为其中所涉及的观念与素质等向题是无法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现实问题更多地表现为多样性与地区的差异性,因而在探索其实现模式时,美国、日本、法国、以色列的农业现代化模式都有借鉴的必要,而且更应将重点转移到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研究,真正体现一种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所以,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对策方面,要以制度为保障,以科技为动力,既要注重农业“内部”的现代化,又要注重农业“外部”的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农业现代化通过地区性的农业现代化逐步得以实现。

(编辑/永安)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业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敢立潮头唱大风
张北“未来农业”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我的女巫朋友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