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传媒受众阅读审美缺失的心理环境探求

2011-09-06 09:16张呜霄
活力 2011年10期
关键词:娱乐性媒介受众

张呜霄

电子传媒的便捷、普及,使人们的阅读习惯产生了很大变化。

在电子传媒盛行和发达的大背景下,艺术的阐释有了更多的方式和手段,审美方式在既往的特点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出现种种与审美方式相关的现象。电子传媒既促使审美方式突破以往的内容,日益丰富化、多元化,人们既往的审美方式也得到了刷新。审美方式的转变也引起了人们欣赏经验的变化。我们要深入去理解与这些现象相关的审美方式本质与特点。电子传媒给受众带来了与传统传媒不同的多方面、不同层次的影响。作为一种快餐式的阅读媒介,电子传媒审美的要素下降,娱乐性的成分上升,对受众产生了虚拟心理的引导。

一、电子传媒增强了接受者的自由性和自主性

以网络媒介、手机报等为代表的电子传媒,是一种新生的、时尚的技术工具。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共有7950万,其中男性60.4%,女性39.6%;未婚的占到56.8%;35岁以下的网民所占的比利是82.2%:18岁以下为18.8%,18~24岁为34.1%。25~30岁为17.2%,31~35岁为12.1%。其中,网民受教育的程度如下:高中以下13.5%,高中(中专)19.3%,大专27.4%,本科27.1%,硕士2.2%,博士0.5%。网民的职业上。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占了前两位。分别是29.2%和13.7%。收入上,2000元以下的人群占了77.6%。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网民以男性、未婚者、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体,大学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人以及低收入者占据网民的大多数。

在新闻传播越来越透明的社会转型期,35岁以下的年轻受众往往不拘泥于一种或几种传统传媒带来的信息,他们往往会通过电子传媒。对传统传媒似达的信息进行反证。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年轻人的情感通常处于焦虑的状态。但是由于社会行为规范以及个人自尊心理的束缚,往往不能完全的释放自身的情感。但他们面对电子传媒的时候,却完全可以更轻松地阅读。以往的阅读环境基本是书本阅读。但是现在变成了对着电脑屏幕阅读,这极大地增强了接受者的自由性和自主性,接受者不需要通过第三者作为中介,就能够直接阅读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东西。

二、电子传媒受众的社会角色发生很大变化

阅读电子传媒,受众的阅读心理与传统环境下有着很大的不同,原因是受众的社会角色在这个时候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往传统的报纸、电视阅读动机追求审美性和娱乐性,而电子传媒则变成了补偿性的、娱乐性的动机。

在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扮演是指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通过对他人的言行的判断和理解,从而做出对自我行为的调解,决定自我在互动中的行为。电子传媒的主要受众群体,有着对随心所欲选择自己社会角色的心理特点,而不是像传统媒体受众那样,有着在社会规范压制下的角色适应与责任承担。因此,年轻的电子传媒受众,在虚拟的电子空间内,在超越时空性、匿名性等的电子传媒特点下,随意性更大,自由度更强,更符合这一群体的心理定式。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电子传媒受众很难专注于媒介带给他们的语言文字美感度、深层次的阅读追求。他们在现实心理疲劳时,很容易借助于电子传媒来放松。

电子传媒受众认为,在以电子媒介为工具的后现代社会中。艺术、审美曾经赖以存在的经典法则、文化机制、社会环境以及传播媒介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艺术、审美的“确定性”基础消失了,它实现了“跨越边界,填平鸿沟”的口号,它兑现了“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自由承诺。

就审美意义而言,在不讲求深度和意义的后现代语境下。电子传媒的影像文化试图更多地给年轻的受众关注现象和表面形式的表达。其中,“视觉狂欢”是电子媒介现象与表面形式的重要表现之一。然而,对年轻的受众而言,“视觉狂欢”并不意味着完全意义上的自由与解放:相反,在一定意义上,媒介影像体现出了对受众的权力与监控,使他们的社会角色发生很大变化。

三、电子传媒受众的审美追求趋于娱乐性

在人类历史的长流中,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追求美的事物。从东方的唐诗宋词到仕女图。从西方的荷马史诗到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这些无一不是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结晶。而作为社会的成员,在长期的熏陶中,我们也有了自己对美的概念。

其实,美的艺术品都是作为传播活动的符号,就像语言一样,只是他们两者的形式不同罢了。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灌输入自己的理念,想法,然后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给大众观赏。这其实就是作者所进行的一次大众传播。

近年来。随着电子传媒的迅速发展,或许为了商业利益,或许为了公益,有意无意地在传播同一类的信息给受众。电子传媒作为对受众的极大的导向者,他们的这种传播当然会对受众产生影响,这其中也包括受众在审美的概念上面。

电子传媒使其受众的阅读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主要是书本阅读,现在变成了对着电脑、手机屏幕进行阅读,不同的阅读环境对接受者的心理和状态等等要素都会产生影响。阅读环境的第二点变化是,电脑阅读比书本阅读更容易疲劳。在电脑阅读这样的条件下,受众一般不会去选择语言精辟深刻的新闻。他们更倾向选择通俗的、结构明了的短新闻。这样,受众在选择阅读对象的时候,其实就确定了其迥然不同的审美期待。

通过点击、速读而愉悦受众的电子传媒,更多的是展示其娱乐性的一面。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在点击中,受众可以选择、可以回读、可以跳读,还可以即兴发表评论,这些都是严肃的新闻作品阅读,有了娱乐的快感。在今天商业化时代,点击率将决定网站的存亡。那些娱乐性的新闻因为有着较高的点击率,又会促使一些电子传媒更多的采用这方面的新闻。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循环的圈子,更加导致娱乐性新闻的流行。

纵观目前的电子传媒,其发布者所发布的新闻素材,其实也来自于传统媒何时,只不过,他们在选择什么新的“传播料”及怎样修改这个“料”时,下了一翻工夫。通过醒目的标题、海量的新闻链接及图片反应,电子传媒产生了比传统统媒介更高效的全方位速读效果。受众可以不接受任何的美学熏陶,就可以从中汲取自己想要的并迅速抛弃自己不想要的。

同时,受众还可以在电子传媒的介面上,谈自己的感受、建议;但是,这样的交流也是通过虚拟的网络进行的。交流的双方隐藏在网络的背后。这样的沟通与传统的沟通必然是不同的。

社会心理学中,沟通是人们交换思想、表达情感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人际互动、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形式。就建立、维系和发展人际关系而言,人际沟通能满足人的三种社会心理需要:互动的需要、影响他人的需要、表达感觉的需要。当电子传媒的受众通过电子媒介交流时,这时候他的需求不会是基于互动的需要、影响他人的需要,他们主要是出于表达感觉的需要。这其实就是电子传媒极大优于传统传媒的开放性。这就使电子传媒的本质更加趋于娛乐性,而不是审美性。加之心理情绪的弥散性,使得传媒的本质更趋于娱乐性,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编辑刘佳)

猜你喜欢
娱乐性媒介受众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国产类型电影的创新之路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