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思考

2011-09-19 08:59王青霞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财务收支领导人员任期

王青霞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对完善国有企业干部的管理监督制度,增强国有企业领导的责任感和履行职责的自觉性以及严肃财经法纪和维护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根据企业实际对企业领导人员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经济责任审计。它对加强干部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以及为有关部门考核使用领导人员提供依据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现提出逐一探讨,并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当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保守单一,审计手段和技术落后,审计重点不易把握。国有企业所属的领域和行业性质,决定了它们各有各的管理领域和行业管理特点,各有各的工作重点和财务核算方法。由于范围广泛,使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多,不少审计人员在从事这类审计项目时,往往把握不住重点,有时甚至忽视了关键问题,审计效果差,给审计工作增加了难点。在审计方法上,目前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大多停留在财务审计即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损益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查证上,目的是为了查错防弊,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尽管形式上有“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但基本上都是财务审计的翻版,主要职能仍然是“监督”,还停留在“查错防弊”的阶段上,而以财务审计为重点的内部审计并不能直接协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很少触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域,从而使审计多属财务性质,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实际上变成了财务会计的自审过程,审计工作界面单一,为企业发展战略、经营决策、投资效益进行评价、咨询及服务的职能根本无从谈起。

二、审计时间相对滞后,“先任命后审计”或“先离任后审计”造成经济责任审计的滞后效应。按照要求,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均应坚持“先审后离”。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组织、人事部门往往是在干部集中调整后,采取“批发”、“一揽子”委托的办法,审计机关只能被动接受审计任务,“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干部任用脱节,这种任期终结的审计方式,导致审计的预警功能差,审计的时效性差,使一些本可以及时制止的责任问题,因时间过长难于追究当事者责任,削弱了审计效果。如普遍存在的招待费超标问题,挪用专款问题等。另一方面,有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只进入实施阶段,组织人事部门的任命文件已经下达,即使审计发现的问题较多,但由于人已调离,并已上任新职,形成离任与离任审计不相联系的局面,无法真正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贯穿于监督管理中,使离任审计流于形式,审计成果的转化作用无从体现。审计查出问题后,相关部门领导也主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审计建议难以落实,前任遗留问题让后任去处理,继任者积极性无法调动,措施也不会得力。审计成果的利用、转化率较低,经济责任审计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三、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评价尚无科学、客观的依据。审计评价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委托部门和审计对象关注的重点。而目前,对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尚缺乏统一规范的尺度,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这都给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带来较大的随意性,缺少科学性。

四、由于经济责任审计自身的特殊性,造成潜在的审计风险较大。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主要是领导人员个人,审计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财务收支活动,确定企业领导人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从审计实践来看,受多种因素影响,审计工作只能审查被审单位的账表资料,无法进行全面财产清查盘点;在审计范围上,只能就单位负责人本身经营、财务收支进行审查,难以延伸到相关单位。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决定了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伴随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解决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高层次的监督工作,其审计结果是组织部门对干部进行考察考核、综合评价、任用和奖惩兑现的重要依据。审计结果是否真实,审计评价是否客观公正,关系到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和工作业绩是否真实、准确,并直接影响着干部的任免升降等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审计工作是否落到实处。要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必要的保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强化约束,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真正成为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监督手段。

一是在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上,要坚持财务收支审计和工作实绩的效益审计相结合,重点关注是否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解决了经济决策和财务收支情况真实性的问题,但不能体现因经济决策所涉及的工作实绩和效益的情况。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要在审计被审计领导人员任职期间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同时,要关注领导人员对工程建设、招商引资、举债融资、物资采购、资产处置、企业改革改制、土地使用權出让、重要人事任免等“三重一大”决策过程和实施结果等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加强对领导人员任期期间的经济总量指标,发展能力指标,职工群众生活质量指标,社会贡献指标和人财物管理控制情况等进行审计。目前一些领导人员在任期内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搞形式主义等浪费成本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浪费现象不太容易被发现,一些重复建设、盲目上项目、为一时的政绩损害长远的发展做出错误决策的干部,造成的损失既不容忽视又无从查处。所以,把财务收支审计和工作实绩的效益审计结合起来,就容易把那些典型的损失浪费问题和影响发展大局的问题揭露出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领导人员犯更大的错误。开展工作实绩的效益审计也要有创新思维,不能单凭领导干部的一份述职报告轻易定论,应把工作实绩的效益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进行探讨,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浪费问题,促进提高领导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二是在审计时间上,将经常性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有机结合,积极推行“任中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精神实质就是为了使审计与任用干部统一起来,让审计更好地为任用干部提供依据、搞好服务。根据现实情况,应在把握法规精神实质的前提下,坚持客观灵活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分类选择审计时机。凡拟提拔或拟调往重要领导岗位的领导干部,应坚持“先审后离”,增加干部的责任感,也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审出了问题,也能及时下结论和处理,避免给社会上造成“走过场”的感觉,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干部使用的重大失误,提高组织威信。离岗、离职、退休或免职又不再安排新的领导岗位的,因其社会影响不大,为了使干部所在的原单位能尽快地开展正常工作,视情况可以采取“先离后审”。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内适当安排“任中审计”,内部审计机构也可以根据委托,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内分期实施。在开展日常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内控制度审计、家底清理审计、专项审计等各类常规审计项目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资料,做到一次审计满足多种需要。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要充分利用以往检查和审计的成果,避免重复监督,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效率。

三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保证审计质量,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风险来自多方面,一方面,为防范存在于审计工作中的固有风险,在实施审计时,可实行“双向承诺制度”,分清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要求被审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主管人员及被审计领导人在向审计机关提供与审计有关的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情况时,必须对其资料的真实、完整作出书面承诺。审计组组长向审计机关承诺,对递交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执行廉政纪律情况负责。如有违反承诺,按规定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开展具体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一定要理清被审计对象职权范围内的工作责任,可根据组织人事部门委任书的内容,和被审计单位责权利分工明细表,同时要求审计对象提供自己负有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财政财务事项的材料。以上有关事实要调查、取证充足。另一方面要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一要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从事审计工作的荣誉感、使命感,严格执行审计程序,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将经济责任审计落到实处,使科学审计理念深入人心;二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审计队伍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实力,为有效开展审计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三要建立、健全审计制度,努力改善审计工作的技术条件,确保审计工作所需经费,以适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需要,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四是恰当地做出审计评价。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做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评价一要遵循客观公正原则,尽管目前尚未完善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但要坚持有根有据,对问题要结合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决不能单从表象论功过、断是非;二是审计评价要遵循谨慎性原则,不用感情色彩浓的词语,而是实事求是,審什么就评什么,要有针对性;三是审计证据不足或不太清楚的事项不做评价,超出审计范围的事项不予评价,评价的措辞要恰当,要有分寸,对被审计责任人应负的责任,依法分清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愈来愈显得重要。审计部门应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摸索出一条既适合我国国情,又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审计之路,促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作者单位:郑煤集团公司供电处)

猜你喜欢
财务收支领导人员任期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企业财务收支若干问题的审计研究
电力公司优秀年轻领导人员“三层四维”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
领导人员队伍理想年龄结构应用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发布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