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问题解析与机制构建研究

2011-09-29 08:11丁明磊庞瑞芝刘秉镰
中国科技论坛 2011年2期
关键词:环渤海产学研区域

丁明磊,庞瑞芝,刘秉镰

(南开大学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 300071)

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问题解析与机制构建研究

丁明磊,庞瑞芝,刘秉镰

(南开大学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 300071)

本文从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网络特征分析出发,基于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现状分析,指出存在资源配置低效与核心功能缺位等主要问题,围绕问题剖析环渤海区域创新资源的体制割裂;知识创新链、技术创新链、产业链相互脱节;“点对点”线性模式的产学研合作等成因,提出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机制与体制建设的目标、关键点与实施路径,进一步针对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实施的关键因素以及推进实施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政策分析与建议。

区域创新体系;知识创新网络;产学研合作;环渤海区域

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环渤海经济区正在凸显出其“承南启北”带动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作为“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首个发展极,赋予了环渤海经济圈在中国经济社会新的发展阶段中,通过产业及技术创新、组织创新、金融创新、制度创新等方式带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光荣使命。与珠三角和长三角以技术输入型产业转移为主要特征不同的是,作为我国科技资源最为密集的环渤海地区将以资源内生为特征,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为目标,体现更多的知识创新及其转化,不断形成和促进原创和本地技术发展,更加切入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以知识创新为突破,引领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的建设,将为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知识支撑和科技战略储备。

1 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形成背景

1.1 创新:以知识创造与应用为核心,从点、线模式到系统模式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区分了“创新”与“发明”,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将有关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1]。“发明”是新知识的产生,“创新”是知识的商业化。

早期的学者主要关注链式或线性过程的技术创新,这和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是分不开的。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冯·希培尔根据创新主体的复杂性、非线性,提出创新主体复合性。80年代罗斯维尔、罗森伯格等学者提出的创新动态化、集成化和网络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创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仅依赖于特定机构的表现,而且要依赖于它们作为知识生产和使用系统中要素相互之间的作用,以及它们与社会制度(如价值、观念、法律制度等)的关系,因此开始从系统、综合的角度来理解创新。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出现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更是从系统论的视角研究创新如何影响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把创新政策从科学技术发展或产业结构调整层面上提高到社会经济的层面上来,为政府制定创新政策提供了新的方法。创新政策的对象不是特定的部门,而是一个特定的过程,即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过程。

由此可见,创新理论最初的发展是嵌入技术发展历程,而随着技术发展的复杂性以及参与主体的多样性而不断与其他元素融合,而创新本身也从技术变化的单元和单个企业的活动,发展为经济、科技、政治和社会行为的综合,融入到整个社会体系的发展中,呈现从点到线再到系统的演进趋势。其核心在于创造新知识、传播新知识以及将新知识体现在产品、服务和系统中的能力[2]。

1.2 环渤海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与知识创新网络

立足于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环渤海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基于区域间经济联系和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在一个大的经济区域范围内引入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并有效协调、整合各地方创新系统及其发展,从而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3]。环渤海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特征在于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体现在三个层次:第一是环渤海区域内各省市自身创新体系的开放性,体现在创新要素和主体之间的相互开放与互动,以及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整合;第二是区域间创新网络的开放性,体现在环渤海与其他区域间创新网络资源与要素的相互开放、互动与整合;第三是创新网络的国际化特征,体现在面向国际的、动态优化的,能够将国际范围内最新、最前沿的创新资源与要素纳入进来、不断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和保持创新的领先地位,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强大的内生增长保证。环渤海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功能在于整合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和要素,发挥区域创新网络的资源整合与创新外溢效应,并通过这种资源整合与外溢效应发挥对区域产业创新和升级的支撑和牵引作用。其中,知识创新网络在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与演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知识创新网络是以科研机构和高校为核心,包括企业、中介机构等行为主体,以实现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在环渤海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网络通过分布于不同地区的各类知识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有效联系和链接,其核心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社会的知识存量,为经济与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二是通过实现与技术创新网络的耦合,实现知识的商品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和服务。整个知识创新网络应该在各行为主体协作与地区间协同的基础上,解决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两类失效:系统失效(低效率的创新制度)和市场失效(不确定性及市场激励的不完善造成市场协调创新时的失效现象),使整个环渤海区域创新体系高效正常地发挥作用,最终促成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产生。

环渤海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在有效整合各地方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上,在一个较大的经济区域范围内建立起知识创新网络的整体架构,通过知识创新突破,引领和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两个层面的交互作用。其中市场起到了配置创新资源、激励知识创新主体、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主导性作用;而政府主导区域创新体系的制度安排,不同的制度安排将导致不同的创新行为和结果。在很多情况下,一种可以有效地促进创新的制度安排,比在研究开发上投放更多的资本,产生的系统效率更高,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更为有力。

2 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现状与问题

2.1 知识存量规模大,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极地效应凸显

从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的存量规模来看,2008年,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均占全国的30%左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R&D经费支出同比占全国的近40%,为中国最大的智力密集区,综合科技实力高居全国首位(见表1)。整个环渤海地区拥有近500所院校和900多所研发机构,占全国的1/5以上,每年专利授权数占全国1/5,科技论文占全国1/3。这一地区不仅聚集了全国一流的科研、教学、规划等机构,而且是全国最大的科技信息和图书资料中心,为知识创新活动提供了雄厚的智力支撑。

从2008年的数据来看,北京市的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R&D人员全时当量同比均占到环渤海地区的一半以上。若加上天津市,两市的规模同比均占到环渤海地区的60%以上。北京、天津两市的R&D机构数占到环渤海地区的46.7%(其中北京占39%),接近一半;高校数量占环渤海地区的29.5%(其中北京占17.9%)。北京市的科研机构和高校的R&D经费支出同比更是占到了环渤海地区的近70%。而周边的河北省则不到6%,由于与京津的巨大差距,出现了“虹吸现象”,加速了知识创新资源反流向京津。

环渤海各省市知识存量与投入差距所导致的非均衡发展加剧了区域知识创新资源结构不合理,优势互补程度低,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及其他区域相比较,三省两市之间在科技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各省市知识存量与科技资源投入相差很大。2009年的综合科技进步的评价结果显示,北京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全国最高,与上海、天津并列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第一类区域;辽宁位居第6,与江苏并列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第二类区域;山东位居第10,河北位居第18,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第三类区域。可见,虽然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在规模和存量上在全国领先,但由于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大,并且在短期内没有逐步缩小的迹象,这种非均衡发展态势,在地区间不能产生有效的联动,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知识创新资源结构不合理。

2.2 网络协同性较弱、动力缺乏,知识存量优势并未转化为产业发展强势

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的协同性较弱、动力缺乏,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①行为主体跨省市地区间的协作缺乏,整体表现为区域内各省地市之间协同乏力;②不同类型(高校与科研机构)、不同层次(国家与地方科研机构、研究教学型大学与地方高校)知识创新主体之间围绕知识创新分工和创新资源分配的协同乏力;③知识创造与知识应用之间的协同乏力,即知识创新网络与技术创新网络的协同联动性较弱。

环渤海区域各省市之间的科技协作相对较弱,知识创新协同发展程度低。各地区的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相对较少。对本区域各省市共同关注的科研领域,如:环境保护、风沙治理、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缺乏科技合作与分工,通常是各自为政,分别进行投入,很难形成合力,造成科技资源的重复和浪费。该区域的科技协作基本仍是政府主导推动型,跨省区主动寻求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动力机制明显不足[7]。由于知识创新链与技术创新链、产业链的脱节,知识创新不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导致环渤海地区知识存量的规模优势并未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势。

2.3 资源配置低效与核心功能缺位

从环渤海知识创新网络的状况来看,虽然知识存量规模巨大,但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均、极地效应凸显、协同乏力,以及网络协同绩效与服务绩效有待提升等特征表现,根据以上现象特征的分析,透视出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资源配置低效与核心功能缺位。

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的配置低效将直接影响网络间协作程度水平低下,知识扩散及应用的速度以及社会资源重复浪费的程度,并进而影响到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以及环渤海知识创新资源潜力的进一步开发。资源配置的低效来源于知识创新资源在不同行政区之间的配置低效;知识创新资源在不同行为主体之间如大学、研究机构和产业界之间的配置低效,以及知识创新资源不同层次创新主体之间的配置低效。知识创新网络的核心功能之一是通过实现与技术创新网络的耦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和服务。由于核心功能的缺位,造成环渤海科技链与产业链相互脱节。

3 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问题解析

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构建的重心和关键在于实现从创新主体(高校、研究所、企业)内部创新发展模式向以企业为集成中心的创新网络系统模式发展和转型,构成超越地理空间和行政区划,以知识生产为基础、技术创新为主、各种机构相互作用的网络,并实现知识创新网络、技术创新网络和服务创新网络的有效链接和联动。而从开放型创新体系发展的视角,环渤海区域的知识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创新资源的体制割裂

创新资源的体制割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创新资源的地区间割裂。环渤海区域由于行政区划对各地区创新体系的刚性约束,使得创新资源不能够优化组合,过于强调行政边界,造成创新资源利用不充分和创新的轨道锁定效应,忽视其他地区的创新等,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和一体化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行政本位以及区域的“多层次分割”问题,人为的隔断了创新联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主体与要素的流动,从而降低了创新效率,限制了区域竞争优势的更大发挥,不利于区域一体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管理体系的条块分割。一方面,从知识创新的角度,我国的知识创新资源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科学院系统与高校系统并置是我国国家知识创新网络最明显的特点,分属不同管理系统,形成并行发展之势。此外,各地方还有以地方性、企业科研机构,旨在开发本地资源的知识创新活动。这三类知识创新主体各成体系,相对封闭,导致知识创新资源条块分割,资源配置方式、评价制度不适应创新需要,缺乏面向社会的公共研发平台,尤其是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的服务平台,研究开发与成果产业化脱节。

(3)“作坊式”的科研组织与项目体系。“作坊式”科研主要是指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科技研发活动还普遍停留在低投入、单学科、小范围甚至单兵作战的基础上。这种科研方式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宽广视野,缺乏团队和集群的协作,缺乏多学科、多专业的联合攻关机制以及高校间、产学研间的科技合作平台。

3.2 与技术创新网络的耦合、联动不足

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网络的耦合程度远不及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创新能力形成了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区位锁定和知识溢出的局部性,造成了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分离即“两层皮”现象,增加了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不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和服务。这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

(1)“供需脱节”背后的研发导向偏差。大学和科研院所(简称“学研”)往往强调的是课题的先进性和独创性。而企业吸收科技成果则以市场为导向,需要市场型、领先型、系统化和个性化的技术,“学研”方往往只能提供技术型、实验型的专项技术,这导致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供需脱节,从而造成一方面企业科技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科技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大量科技成果闲置不能进入企业。

(2)关键环节的缺失。业内专家指出,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环节、中试环节、商品化环节和产业化阶段这四个环节中,中试环节非常重要,也是关键环节。但目前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中试难”一直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国际上,实验室研究、中试开发和生产线商品化三阶段资金投入比例一般为1:10:100,我国却是1:0.5:100,大量的实验室成果得不到中试基地的孵化,成果非但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还浪费了大量前期科研投入,这在环渤海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中间开发阶段薄弱的原因在于技术创新链的技术融合与产业链的业务和市场的脱节,需要必要的制度安排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

3.3 “点对点”线性模式的产学研合作

环渤海地区产学研各主体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往往是“点对点式”的线性模式,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很多产学研合作从初期准备到最后产学研的评价阶段,还是处于非正式的、偶然的阶段,还没有制度化。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学研”方面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对市场压力还没有足够的敏锐性,高校科研评价不注重市场价值,转化的动力不足;而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决策上尚处于领导决策阶段,很多缺乏有效的前期市场调研和规范的合作决策流程,合作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企业科技水平,受益水平提高有显著影响的先进应用技术。

而且环渤海区域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多以单一的技术转让短期合作为主,合作伙伴不固定,合作不稳定,合作总体层次较低,仍处在主要以企业提出需求,高校、科研院所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联合承担政府科技项目和一次性技术转让、短期合作为主的“点对点”合作模式。围绕产品配套开发、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性考虑开展集成式、系统化合作较少,开发“点对链式”和网络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案例很少。此外,产学研合作机制的评价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健全也是导致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不能建立的原因之一。

4 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机制建设与政策建议

4.1 机制与体制建设

(1)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沟通机制,理顺科技计划和财政金融刺激政策的管理体制。

知识与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通过技术市场来实现。技术市场是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环渤海区域可以以北京为核心,围绕环渤海三个子城市群(分别是由核心内陆城市和核心港口城市组成的双中心的城市群:北京—天津、济南—青岛、沈阳—大连),整合科技中介服务资源,形成网络化、系统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譬如成立环渤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汇集科技成果,挂牌运作,沟通科技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为科技企业创业提供有效的融资平台。而政府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资助仅仅是导向作用而不是投资主体,通过提供财政担保、补贴等形式,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探索适用产学研合作的特殊性的金融服务工具、产品。鼓励、引导风险投资投入到产学研合作企业,探索相关激励机制和种子基金投向产学研合作企业办法和补偿管理办法。

(2)推动利益与风险同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实现联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定制技术需求的集成化产学研模式。

在产学研合作中,一方面“学研”机构向生产领域和市场方向推进,采取技术入股、提成等分配方法,将“学研”机构的报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另一方面企业尽早参与研究开发,分散研究开发费用和风险,同时减少“二次创新”的风险,将“学研”机构的产品创新优势与企业的工艺创新优势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整体规模效益,利益与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新机制。建立高效、有活力的研发组织体系,明确各类研究机构的功能定位。在战略和公共性较强的行业,建立国家级产业技术科研机构,实行国家实验室制度;产业共性技术和共享技术科研机构,以及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行业性或区域性服务机构采取非营利性组织模式;鼓励发展集融资、研究开发和技术转移于一身的商业性技术机构。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区域合作研究院)、技术开发中心、研究开发公司为中心构建战略性产业技术平台,扩大产学研合作的空间,同时有效响应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构建集成化的产学研模式,扩大产学研合作的空间,促进产学研合作向深层次、全方位发展(见图1)。

(3)调整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建立起科研设备的投入产出评估机制。

将促进知识成果的产业化作为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将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作为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发展战略,并作为评价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科研管理体制上,必须将科研项目与成果转化结合在一起,既要重视科研项目和经费的争取,保证科研计划的完成,还要以成果转化后的效益、水平等作为指标来综合考核。将知识成果的产业化纳入到高校考核体系。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做好规划与布局,建立起科研设备的投入产出评估机制,对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购买的大型仪器设备按合同约定实行开放共享,让基础研究产生更好的效益。

4.2 相关政策建议

(1)通过产业布局和产业链纽带,建设引导知识创新资源聚集的高地。

产业链是环渤海各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纽带和依托。环渤海各地区之间应向产业机构的梯度发展、层次开发倾斜,延伸对接产业链,形成生产要素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各地区与城市合理分工共赢的梯度开发的产业布局形势,带动和引导创新资源的地区间流动和合理配置。一方面,依靠信息知识共享纽带、人才资源共享纽带、科技研发合作纽带、科技成果交易纽带,扩大创新网络的开放性[9];另一方面,建设能够引导知识创新资源流向的高地,即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技术开发园区、重点学科为依托,构筑知识创新资源聚集地。

(2)打造新型产业区——形成区域创新中心、学习中心与增长极。

新型产业区是大量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成群,集聚区内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进一步专业化分工,并在市场交易与竞争过程中彼此之间形成密集的合作网络(包括正式与非正式)进行协同创新,这种创新的网络根植并融入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而形成具有较强创新动力和竞争力的柔性生产地域系统。新产业区的形成与发展强调产业的空间集聚,强调产业集聚过程中企业的分工与专业化,强调产业群内的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协作与结网,更强调创新网络的根植过程与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10]。

新型产业区在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中扮演着区域创新中心、学习中心和增长极的重要角色。一是促进产业增长极即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关联效应带动地区产业的调整、整合与创新增长。同时,新型产业区还孕育和促进新兴产业和产业链的形成。二是新型产业区能够形成一定势力范围的经济空间,对周围的地区产生支配作用,或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其他经济单位施加影响,促使其发生相应的变化。

(3)建立统一的区域产学研合作管理机构或部门机构,以及政府主导的共性技术研发、R&D采购与补贴等制度。

环渤海区域可由国家有关部门出面建立统一的产学研合作管理机构或部门机构,如区域产学研协作委员会、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统一组织协调产学研合作,类似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组织协调科技资源,整合财政、教育、金融等力量,促进产学研合作计划项目的各类信息交流、人员交流活动,扶持做大做强科技中介机构,促进环渤海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9]。由政府建立综合性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机构,构建高效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对一些市场严重失灵的战略或关键共性技术领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采取选择性的政府拨款支持或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对于公共产品属性强的共性技术研发成果,宜采用政府R&D采购的方式,创造有效的政府需求,以市场化形式将政府支持科技创新资源合理分配给各类产学研机构。同时借鉴美国政府“中小企业技术引进计划”、荷兰“创新奖券制度”、欧盟创新驿站计划等制度和措施,搭建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促进技术合作与转移。

(4)地区间创新功能的合理定位与创新战略匹配,形成共同的利益机制、创新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

环渤海区域合理规划各地区的创新功能定位,如有的地区发展为知识创新中心和创新成果交易中心;有的重点发展为技术研发中心、工艺开发中心和创新扩散基地;有的侧重发展技术服务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加强地区间产业链条的建立,密切产业链联系,同时加大并合理运用政府的科技投入,尽快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模式,并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切实增强各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各地区形成共同的理念,形成统一的利益机制,建立统一的利益基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形成合理的产业配套。可以通过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协调机构,组织制定和发布跨地区共同的各项规划与计划。伴随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及知识创新网络的发展,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行之有效的创新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改变对地方考核机制忽略对跨地区创新协调能力和效果考核欠缺的弊端。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日]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3]丁明磊,刘秉镰.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构建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0,(2):5-10.

[4]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2009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5]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十一五”京津冀区域科技发展规划[R].天津,20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7年统计年报[DB/OL].www.sipo.gov.cn.2008-06.

[7]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0[DB/OL].www.sts.org.cn.2010-02.

[8]马艳秋.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

[9]岳清唐.网格化创新框架:环渤海创新主导型经济增长的切入点[J].科技智囊,2007,(3):30-33.

[10]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刘传忠)

Mechanisms of Regional Knowledge Network in Bohai Sea Rim Area

Ding Minglei,Pang Ruizhi,Liu Bingli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Development,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network,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network of Bohai sea rim area,the paper points out there are inefficien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absence of the core functions of the major issues.The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ree major reasons of the issues,which are systematic separa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resources;the disjointing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chai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hain,and the industrial chain;“point to point” style of 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on with academia and industries,etc.The paper proposes the targets,key factors and implementation rout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ohai sea rim area knowledge innovation network,the main constraints,and the key factors of the implementation.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knowledge innovation network;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on with academia and industries;Bohai sea rim area

F061.5

A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扩大开放与区域创新对策研究”(2009GXS1D010)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知识创业与区域产业创新联动及演化机制研究”(200902268)。

2010-08-15

丁明磊(1976-),男,河北石家庄人,博士,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创新、创业管理。

猜你喜欢
环渤海产学研区域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火出圈了!2000亿尾的环渤海虾苗圈跑出了一匹黑马
基于ARIMA模型的环渤海典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研究
分割区域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环渤海港口群内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
区域发展篇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基于能源足迹的环渤海可持续发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