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家的鲁迅

2011-10-14 01:37北京钱理群
名作欣赏 2011年7期
关键词:刘和珍鲁迅学生

/[北京]钱理群

作为艺术家的鲁迅

/[北京]钱理群

和中学生谈鲁迅

我们今天这堂课,有一个更轻松的话题,也尝试改变上课的方式:我们一起来欣赏鲁迅最欣赏的绘画,或许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鲁迅在和我们一起看画,并且给我们讲解,那将是怎样的一个情景。

在听鲁迅讲解之前,恐怕还是要讲一点背景材料。

首先是鲁迅和绘画的关系。这也涉及到对鲁迅的认识。昨天下午我正好和曾经拍摄过电影《孙中山》《周恩来》的著名导演丁荫南先生聊天,他正在准备把鲁迅搬上银幕。我对他说,长期以来,我们认为鲁迅只是一个思想家、文学家,却忽略了,或者说没有认识到鲁迅同时是一个艺术家。他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如果不懂得艺术家的鲁迅,其实是读不懂鲁迅的作品的:他的作品里有着强烈的音乐感、绘画感与镜头感(板书:艺术家的鲁迅,音乐感,绘画感,镜头感)。关于鲁迅作品中的音乐感,其实我们在前面几堂课朗读鲁迅作品时已经有所体会了。我们之所以强调必须通过朗读来进入鲁迅世界,主要是因为不读就感悟不到鲁迅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味,而鲁迅作品中的音乐感,主要是来自他对中国汉语的精确把握: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就说过,中国的汉语言文字有三大特点:一是游戏性,二是装饰性,第三就是音乐性,因此中国自古就有吟诵作品的传统(板书:游戏性,装饰性,音乐性)。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作为美术家的鲁迅,也附带讨论鲁迅作品的镜头感。

我们发给大家的材料中有《许寿裳谈鲁迅“提倡美术”》和《鲁迅论如何衡量现代中国绘画艺术》,据他的老朋友许寿裳介绍,鲁迅小时候除爱看戏之外,还喜欢绘画——大家还记得鲁迅画的“杀死八斤”那幅画吧。到了中年他就开始研究汉魏六朝的画像。晚年的鲁迅又热衷于引入外国的版画、现代派绘画,收集、印行中国民间笺谱,提倡木刻运动。而鲁迅自己更具有很高的美术造诣,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讲鲁迅《女吊》时所提到的他最喜欢运用的色彩是什么?(学生回答:红,黑,白),你们看过鲁迅的绘画作品吗?(学生回答:猫头鹰,象,无常)。这里,我们再给大家介绍几幅鲁迅设计的书籍封面画。

《心的探险》封面

这是《心的探险》(演示),是曾经是鲁迅的小朋友的高长虹写的散文集,书的目录后注明:“鲁迅掠取六朝人墓门画像作书面。”我们刚说过,鲁迅对汉魏六朝的画像有过专门的研究,现在他将墓门画像运用于现代图书封面,自然是一个大胆的创造,是追求装帧艺术的“东方情调”的自觉尝试。封面用青灰色发丝纸,印赭色图案,你们看群鬼腾云作跳舞状,给人以怪异、自由感,和作者所要做的“心的探险”正是相得益彰。你们再看图案的排列,从上边排到下面,书名、作者名都放在左面图案空白处: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鲁迅的尽力与尽心。

这是《木刻纪程》(演示),这是鲁迅的又一个尝试:在现代图书设计中借用传统线装书的形式。用赭石底色,浅赭色的横长色块放在书中间略偏上方,为整个封面,也为全书营造了一种暖色的调子。鲁迅所书五个活泼有力的行书书名,一条黑色手书横线把四个字上下隔开,扁长形的“壹”字写在四个字的右边;字体和结构巧妙安排,显得典雅和大气。

再看这一幅《华盖集续编》的封面(演示)。书名用手写黑宋体字,作者的名字是横写的外文,用两个黑点与书名隔开,端正而活泼。绝妙的是,将“续编”二字画成一方图章,用红色倾斜地印在书名之下,并紧挨着,形成“黑”与“红”的鲜明对照:在我看来,这是鲁迅的神来之笔。下面是大面积的留白,底部横写的“一九二六”四个黑字,正与顶部的作者名相呼应。

可以看出,鲁迅的封面设计,是以“字”为主体的:他灵活地运用行书、楷书、宋体字、黑体字,这都表现了他对汉字美的体味和把握,他的装帧艺术的精妙之处,就在对周作人说的汉字的装饰性的尽性发挥。特别是他在封面艺术中引入中国传统中的治印艺术,更是出于他对中国书、画、印一体的传统的深刻理解和身体力行。

《木刻纪程》封面

《华盖集续编》封面

谈到鲁迅对汉字美的把握,就不能不谈到鲁迅的书法趣味,书法艺术(板书:书法艺术),在读本里,我们介绍了郭沫若对鲁迅书法的一个评价:“鲁迅先生也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这是一个内行的评价。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准备在课堂上对鲁迅的书法做进一步讨论,有同学对书法有兴趣,可以在课下再做探讨。

我们还是回到鲁迅和绘画的关系上来。这里需要特别介绍的是,鲁迅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和一位德国女画家发生了非同寻常的艺术和精神的交往,我称之为鲁迅生命中的重大事件。这位德国女画家名叫凯绥·珂勒惠支(板书:凯绥·珂勒惠支),这是一位左翼版画家,鲁迅称她是为“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悲哀,叫喊和战斗的艺术家”,这其实说的也是他自己,大概这也就是珂勒惠支的画能够引起鲁迅强烈共鸣的原因。有意思的是,鲁迅不但编选、出版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设计宣传广告,还亲自为她的画一幅一幅地做了讲解,这是一个将绘画语言转化为文学语言的尝试(板书:绘画语言,文学语言)。也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同时欣赏珂勒惠支的画与鲁迅的文字,这是我们进入“文学家和艺术家的鲁迅”的世界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这也是我们今天这堂课所要做的试验:我们先一起来欣赏珂勒惠支的画,然后再去看鲁迅的解说文字,两相对照,或许会得到许多启示。

大家先看这一幅珂勒惠支的“自画像”,也算是先获得对画家的感性认识吧(演示)。我们首先注意的,大概是画家深凹的眼睛,和紧闭着的嘴唇,同学们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学生一:我感到她有男子的气象,坚毅的性格,不屈的意志。

钱:你的感受,和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很接近,他也说珂勒惠支是一个“有丈夫气概的妇人”。现在我们看鲁迅的观察和感受——

“这是作者从许多版画的肖像中,自己选给中国的一幅,隐然可见她的悲悯,愤怒和慈和。”——鲁迅在“愤怒”之外,还看出和强调了“悲悯”和“慈和”: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当独到的观察。

珂勒惠支自画像

《死亡》

我们再看这幅《死亡》(演示)。同学们首先注意到的是什么?

学生二:那个瞪大了眼睛的孩子。

学生三:还有背后的死神,挺恐惧的。

学生四:在写实的作品中突然出现具有象征意义的死神,我觉得挺怪异的。

钱: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幅画的构图?

学生五:孩子和死神处于画面的中心,为强光所照射;父亲和母亲分处两旁的黑色的阴影里。黑白对比非常强烈。

学生六:但母亲的手和脸也有光照射。尤其那双手无力地下垂,很有表现力。

钱:同学们观察得很细。我们来看鲁迅的讲述——

“还是冰冷的房屋,母亲疲劳得睡去了,父亲还是毫无方法的,然而站立着在沉思他的无法。桌上的烛火尚有余光,‘死’却已经近来,伸开它骨出的手,抱住了弱小的孩子。孩子的眼睛张得极大,在凝视我们,他要生存,他至死还在希望人有改革运命的力量。”你们看鲁迅的讲述有什么特点?

学生七:我觉得鲁迅仿佛在讲一个故事,有小说家的笔法。

学生八:鲁迅还点明了孩子的“凝视”背后的意思。这是在画面里无法表现的,文字就说出来了。

钱:我们来看第三幅:《耕夫》(演示)。大家看,画面上出现的有几个耕夫?

学生九:有两个,一个在靠近我们观众的这一面,另一个只看见脚和头部的阴影。整个身子都压得很低,可以感受到他们背负的沉重。

钱:这幅画在构图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十:画面的重心在左下方,而且人的下沉的躯体形成一条斜线,上面是灰色的天空。

钱:我们一起来看鲁迅的解说——

“这里刻划出来的是没有太阳的天空之下,两个耕夫在耕地,大约是弟兄,他们套着绳索,拉着犁头,几乎爬着的前进,像牛马一般,令人仿佛看见他们的流汗,听到他们的喘息。后面还该有一个扶犁的妇女,那恐怕总是他们的母亲了。”

看看和我们刚才的观察有什么不同?

学生十一:鲁迅一句“没有太阳的天空”,就把阴冷、沉重的气氛烘托出来了。

学生十二:还有“仿佛看见他们的流汗,听到他们的喘息”,就有一种现场的动感。

学生十三:也把鲁迅的感同身受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学生十四:“像牛马一般”,这就不只是描述,还包括了同情和批判。

钱:两位同学说得很对:这里的描述就不是纯客观的,而是把主观的感受、感情和价值判断融入了。

学生十五:画面上是弟兄两个,但是鲁迅却想起了后面还有一位母亲,这幅画就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想象的空间。

钱:也可以说是鲁迅的讲述极大地开拓了画面的想象空间。而且大家注意到没有,鲁迅关注的重心,始终是妇女,是母亲,还有儿童,这其实也是画家珂勒惠支最关心的:他们都有着博大的人道主义的情怀。

我们再看下一幅:《凌辱》(演示),大家有什么感觉?

学生十六:非常凌乱,似乎看不清楚了。

学生十七:仔细看,还是可以看出画面的中心,是那位被凌辱的妇女。

钱:看看鲁迅的观察——

《凌辱》

“农妇也遭到可耻的凌辱了;她反缚两手,躺着,下颏向天,不见脸。死了,还是昏着呢,我们不知道。只见一路的野草都被蹂躏,显着曾经格斗的样子,较远之处,却站着可爱的小小的葵花。”

鲁迅确实观察得很细,而他的描述却有说不出的感人之处。

学生十八:“死了,还是昏着呢,我们不知道”,看似客观的叙述,却饱含着悲悯和愤怒,让我们感动。

学生十九:还有鲁迅从中看出了“格斗的样子”,这样的反抗的力,也给人以震撼。

学生二十:我最感动的,是鲁迅对“可爱的小小的葵花”的发现——我刚才看画时就没有注意到这朵葵花。突出“小小的葵花”,不仅和前面被践踏的花朵形成对照,而且体现了鲁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钱:说得好。我们可以把经过鲁迅强化的这朵“可爱的小小的葵花”看做是一个隐喻。我们不仅会联想起这位被凌辱的妇女,而且也会想起一切受侮辱与被损害者:他们弱小,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再看《磨镰刀》(演示)。这幅画给大家最强烈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二十一:当然是那双手,一手按着镰刀柄,一手用力地磨:太有力了。

学生二十二:我觉得画家有些着意的夸张:手比半边脸都大。

钱:我们看鲁迅的描述——

“这里就出现了饱尝苦楚的女人,她的壮大粗糙的手,在用一块磨石,磨快大镰刀的刀锋,她那小小的两眼里,是充满着极顶的憎恶和愤怒。”

学生二十三:啊,鲁迅还特别关注那双“小小的两眼”,他从中看出了“憎恶和愤怒”,而且是“极顶”的。

学生二十四:我觉得这女人紧闭的嘴唇,也是“充满着极顶的憎恶和愤怒”的。

钱:鲁迅这样的关注不是偶然的:他总是在被侮辱、受损害者那里寻找和发现反抗的火种。

《磨镰刀》

我们看这一幅《反抗》(演示)。这是前面的《死亡》的痛苦、《耕夫》的艰辛、《凌辱》的屈辱、《磨镰刀》的愤怒,郁积而成的爆发。画面的中心依然是妇女。

学生二十五:我觉得画家的处理很有特点:她让这位反抗的妇女背对着我们,而且高举双手,就给观众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钱:那我们就看看鲁迅是怎么想象的——

“谁都在草地上没命的向前,最先是少年,喝令的却是一个女人,从全体上洋溢着复仇的愤怒。她浑身是力,挥手顿足,不但令人看了就生勇往直前之心,还好像天上的云,也应声裂成片片。她的姿态,是所有名画中最有力量的女性的一个。”

学生二十五:鲁迅的观察比我们要细。特别是他提示的那个“最先”的“少年”,是我刚才忽略了的。鲁迅一提醒,我就注意到,这位少年身子压得很低,手指着前方,真的是“没命的向前”。而他那大声呐喊的口,圆瞪的眼睛,都充满了反抗的力。

学生二十六:我觉得这位少年和这位妇女正是一个有力的相互对照:少年正对着我们,妇女却是背对的;少年手指前方,妇女举手向上。但我们可以想见,他(她)们的情感和表情都是一样的,像鲁迅说的那样,都“洋溢着复仇的愤怒”。

学生二十七:后面那位屈着腿的老人也很值得注意。他似乎有些跑不动了,而他那饱经风霜的脸却说明了他的苦难的深重。

钱:这位同学的观察也很细。这幅画既是以这位鲁迅说的“喝令”的妇女为中心,又以这位少年和老人为刻画重点,形成画面上的三个支点。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鲁迅对这位妇女形象的描述有什么特点?

学生二十八:“浑身是力,挥手顿足”四个字,就把这位“所有名画中最有力量的女性”的形象刻画出来了,用笔十分简洁。

学生二十九:最精彩的还是这一句:“好像天上的云,也应声裂成片片。”这既是鲁迅看了这幅画以后的感受,同时也是他的想象和发挥。

钱:我们通常只会说:“很受震撼”,鲁迅却把他的震撼感化为具体形象,也将其诗化了:想想天上的云彩“应声裂成片片”,这是怎样的壮观和气势!还要请大家注意:这样的力是由这位妇女引爆的。由此又引出了鲁迅的这番议论:“女性总是参加着非常的事变,而且极有力,这也就是‘这有丈夫气概的妇人’的精神”。

但这样的反抗最终都不免失败。于是,又回到了“死亡”的主题上。我们看这一幅《妇人为死亡所捕获》。同学们看见了什么?用你们自己的话来做一番描述。

学生三十:画面中心依然是妇女,她的双手被缚,头后仰着,显出极度痛苦的样子。

学生三十一:前面是一个赤裸的孩子,双手扑向母亲的乳房。

学生三十二:后面的阴影里,是狰狞的骷髅,形成黑与白的强烈对比。

钱:我们再来看鲁迅的描述——

“‘死’从她本身的阴影中出现,由背后来袭击她,将她缠住,反剪了;剩下瘦弱的孩子,无法叫回他自己慈爱的母亲。一转眼间,对面就是两界。‘死’是世界上最出众的拳师,死亡是现社会最动人的悲剧,而这妇人则是这全作品中最伟大的一人。”

同学们觉得鲁迅的这一解说有什么特点?

学生三十三:我觉得最大特点,就在“解说”,和前面的重在描述不同,这里的重点是发议论:由“妇人为死亡所捕获”而谈鲁迅对死亡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妇人为死亡所捕获》

钱:我们在前面说过:爱,死亡与反抗,是鲁迅作品的三大主题;其实这也是珂勒惠支绘画的主题,鲁迅解说的重点所在。我们在讲“鲁迅和鬼”时,也提到鲁迅和他的故乡的老百姓,都是以平常心看待死亡的。这幅画表现的既是死亡的痛苦,又将死亡视为人生之必然。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鲁迅在写这段解说时,他自己正在重病中,也就是说,“被死亡所捕获”的不仅是这位伟大的母亲,更是鲁迅自身,他忍不住要发表这些议论,也可以说是在思考自己的死亡。

我们来看这一幅珂勒惠支的代表作:《面包》。画面中心又是一位母亲。一边一个孩子。鲁迅为什么这样倾心于描绘母亲的绘画作品?

学生三十四:记得老师在讲《阿长与〈山海经〉》时曾经谈到鲁迅写过父亲、保姆,却没有写过母亲,临死前曾经想写“伟大的母爱”,却没有写出来。那么,鲁迅是不是要通过对珂勒惠支的母亲题材的作品的讲述,来完成他未写出的歌颂母爱的文章呢?

钱:至少是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吧。即使没有明确的意图,但对母爱的眷恋,肯定是鲁迅生命最后一段的一个情结,现在借珂勒惠支的画,发泄出来了。

同学们可能也会注意到,这幅画里的母亲,也是背对着观众的。这又引发了鲁迅怎样的想象呢?我们再来看鲁迅的描述和讲解——

“饥饿的孩子的急切的索食,是最碎裂了做母亲的心的。这里是孩子们徒然张着悲哀,而热烈的希望着的眼,母亲却只能弯了无力的腰,她的肩膀耸了起来,是在背人饮泣。她背着人,因为肯帮助她的和她一样的无力,而有力的是横竖不肯帮助的。她也不愿意给孩子们看见这是剩在她这里仅有的慈爱”。

请注意:这里有了对母亲心理的入微的分析。这就充分发挥了文字的功能,把绘画作品内含的意义发掘出来,揭示出来,就有了更为感人的力量。鲁迅可以说是琢磨透了“母亲的心”,他如此强调母亲的“慈爱”,又使我们想起前面讨论中谈到的鲁迅对画家本人“慈和”的心的强调:鲁迅不仅注意发掘受侮辱者的“反抗”的种子,也注意发掘人性中的“慈爱”的因子,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

《面包》

我们看最后一幅画:《德国的孩子们饿着!》(演示)这也是珂勒惠支的代表作。这幅画,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

学生三十五:四只空碗。

学生三十六:还有孩子圆睁着的冒着饥饿之火的眼睛。

钱:说得很对。这也是鲁迅想说的——

“他们都擎着空碗向人,瘦削的脸上的圆睁着的眼睛里,炎炎的燃着如火的热望。谁伸出手来呢?这里无从知道。”

请注意:在鲁迅的理解里,“炎炎的燃着”的不仅是饥饿之火,更是生命的热望之火。而鲁迅最后提出的问题:“谁伸出手来”援助这些孩子?更是指向他自己,指向我们每一个人的良知的。直到今天,也还在逼问着每一个看珂勒惠支的画的观众和读鲁迅解说的读者。这大概也就是这两位东西方“最强有力的男性与同样强有力的女性”的绘画与文学的不朽的生命力所在。

我想,以珂勒惠支的绘画为桥梁,我们已经更深地进入了鲁迅的艺术世界和心灵世界了。

还有一点时间,我们再简要地谈谈鲁迅作品的镜头感(板书:镜头感)。这也是我读鲁迅作品的一个感受: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是由一个个镜头所组成,是很适合于拍成电影或电视短片的。比如鲁迅《野草》里的《求乞者》,《彷徨》里的《示众》都是很好的范例。我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示众》的文字稍加删节,分行排列,就自然成了电影里的分镜头剧本。例如小说的开头——

火焰焰的太阳。

许多的狗,都吐出舌头。

树上的乌老鸦张着嘴喘气。

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盏相击的声音,懒懒的,单调的。

脚步声。车夫默默地前奔。

“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

十一二岁的胖孩子,细着眼睛,歪了嘴叫,声音嘶哑,还带着些睡意。

破旧桌子上,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

这是可以叫作“街景一”的。整篇小说就是由这样的七个街景组成,拍出来就是一部短片。

我们还可以再做一个试验:把你们所熟读的《记念刘和珍君》转化为一个个由画面、色彩和声音组成的场景——

(追悼会场外)

鲁迅独自徘徊。

后景中可以看见刘和珍的灵堂。

女学生程君:“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君写了一点没有?”

鲁迅:“没有。”

程君:“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君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深夜,鲁迅的“老虎尾巴”里)

鲁迅独坐,手里拿着一支烟。

画外音:“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鲁迅凝视着烟,突然产生幻觉: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周围,将他淹没,使之艰于呼吸视听……

画外音:“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鲁迅伸手拿笔。

画外音:“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幻景一)

刘和珍在宗帽胡同听鲁迅讲课,“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刘和珍君在读鲁迅主编的《莽原》,依然“微笑着”……

刘和珍在鲁迅和其他师长面前,“黯然至于泣下”……

(幻景二:三月十八日,“老虎尾巴”里)

鲁迅在埋头写作。

一女学生冲进门来,报告消息。

鲁迅惊愕地站起:“我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幻景三:执政府前)

刘和珍和她的同伴们“欣然前往”。

枪声。

刘和珍突然倒下——子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

张静淑想扶起她,“中了四弹”,“立仆”。

杨德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也立仆”。

特写:刘和珍的尸骸。杨德群的尸骸。张静淑在医院呻吟。

(幻景四)

杀人者“昂起头”,“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正人君子在散布流言……

饭店、茶馆里,“闲人”们起劲地将刘和珍们的牺牲作为“饭后的谈资”……

画外音:“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 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重又回到鲁迅“老虎尾巴”的小屋里)

……烟雾缭绕中显出鲁迅身影。

画外音:“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

(闪回)……刘和珍“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画外音:“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陨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

(闪回)……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在弹雨中互相救助。

特写:鲁迅手持烟卷的侧影。

画外音:“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闪回)……刘和珍的灵堂,遗像逐渐拉近,她微笑着,向着我们每一个人。

其实,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是可以作这样的由文字到电影的场景的转换的。这说明,“电影性”是内在于鲁迅作品中的。和电影艺术的这种联系,也是作为艺术家的鲁迅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由出入于文学和音乐、美术、书法、电影艺术之间,这也都是能够显示鲁迅的自由无羁的创造力的。

作 者: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

编 辑:张乐朋 wudan5d@163.com

猜你喜欢
刘和珍鲁迅学生
《记念刘和珍君》中五次“微笑”的作用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解读与构思
鲁迅,好可爱一爹
赶不走的学生
鲁迅笔下的刘和珍, 真实的她却是一名武术高手
孔乙己
学生写话
阿迅一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