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教育现状的调查

2011-10-23 01:53刘新华巢传宣
职教论坛 2011年14期
关键词:毕业班网络安全危险

□刘新华 巢传宣

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教育现状的调查

□刘新华 巢传宣

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教育现状展开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如何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等方面作出初步的思考。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教育

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4亿,但是网络安全是制约我国互联网产业继续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CNNIC调查发现,2009年我国有52%的网民曾遭遇网络安全事件,网民处理安全事件所支出的相关服务费用共计153亿元。因此,加强网络防护和安全教育是当前一个极为紧迫的任务。本文以高校为例,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教育现状展开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如何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作出初步的思考。

一、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在江西省选取5所高职院校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其中4所为公办院校,1所为民办院校。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7份,有效回收率92.7%。其中男生490人,女生437人;大学新生263人,大学中年级学生398人,大学毕业班学生266人;理工科469人,文科458人;公办高校713人,民办高校214人。

(二)调查内容

1.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调查。从大学生网络危险行为入手调查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因为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意识的外在表现,所以外在行为与内在意识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本研究假定,网络安全意识低的学生往往有较多的网络危险行为。

本研究在参阅有关文献、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几位高校计算机老师及保卫处工作人员的意见,自编《大学生网络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对可能涉及大学生的17种网络危险行为在最近一个月内是否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17种网络危险行为具体参见表1.

另外,鉴于目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引起多方面的关注,而且有较多的研究均将网络成瘾视为网络安全问题之一[1,2],所以本问卷也将网络成瘾纳入调查内容,作为第(18)项网络危险行为。网络成瘾的评定采用美国匹兹堡大学Kimberly 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的中文翻译版。该量表共有8个题目,主要调查受试者对网络的使用程度,肯定回答的计1分,否定回答的为0分,受试者总分≥5分,则判断为网络成瘾者。[3]我国有关研究表明,该量表中文翻译版在中国被试中使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4]

2.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调查。此部分主要调查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情况及其评价,以及大学生对网络安全教育的现实需求等情况。

3.资料整理和数据统计分析。收集的资料和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整理,用频数描述和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

表1 大学生网络危险行为报告情况(n=927)

由表1可见,每种网络危险行为的报告率从1.73%-10.57%不等。

为简化说明过程,本研究参阅有关文献[1]将大学生网络危险行为分为四种:

1.网络犯罪行为。指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对象而实施的严重危害网络空间安全的行为。

2.网络失德行为。指在上网时不遵守道德的行为。

3.网络受害行为。指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由于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而成为网络的受害者,包括网络交友受骗、网络交易受骗以及遭遇网络攻击而导致的系统崩溃、文件丢失或密码、帐号被盗等。

4.网络成瘾行为。

调查中获得的数据经卡方检验后发现,网络危险行为与大学生性别、学历、年级、专业以及所在学校性质有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男生较女生有较多的网络犯罪行为,男生网络成瘾者多于女生,女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低于男生;专科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低于本科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随年级的增长逐渐提高;大学毕业班学生具有较高的网络犯罪行为报告率;民办高校网络成瘾大学生多于公办高校大学生。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

表2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n=927)

由表2可见,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校对网络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开展活动较少,效果也不理想。从表2可知,有66.34%的大学生认为其所在学校不太重视网络安全教育,有2.59%的大学生认为很不重视;有71.95%的大学生认为他所在学校只是偶尔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还有12.30%的大学生认为极少开展,2.48%的大学生认为从不开展;60%以上的大学生对所在学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效果不满意。二是大学生普遍感觉缺乏网络安全知识,有较强的接受网络安全教育的愿望,也有较明确的知识需求。从表2可知,有50.5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较差,有12.19%的大学生认为很差;当问及“你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吗?”,有36.35%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有44.66%的大学生认为较有必要,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网络安全教育的愿望;在网络安全教育的知识需求方面,网络安全防范知识排在首位(78.86%),其后依次是网络心理健康知识(57.07%)、网络法律知识(50.81%)、网络道德知识(33.87%)。三是学校教育不是当前大学生已有网络安全知识的重要获得途径。从表2可知,仅有37.2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主要来自于学校或老师,远低于网络(63.43%)、同学或朋友(56.85%),甚至低于家人或亲戚(38.94%)。四是当前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方式较受学生喜欢,但有待拓展。从表2可知,当前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专题讲座(64.4%)、展板或橱窗宣传(49.95%)、课堂教学(25.67%)、社团活动(11.22%),这正好与大学生对“你比较喜欢学校用哪种方式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回答的情况有比较好的一致性(见表2)。然而,结合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主要来自于网络来看,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有必要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拓展在网络上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模式,从而发挥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三、对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思考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大学生是网民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群体。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带来极大好处和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具有网络特色的安全问题。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各种网络危险行为的报告率从1.73%-10.57%不等,由此结果来看,多数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对网络安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较熟悉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对自身上网的安全也有一定的防范。但由于我国在校大学生绝对人数的巨大,而且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将给学生个人及其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当前十分有必要大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从而有效防范大学生网络危险行为的发生。而且,本研究也发现,大学生普遍感觉缺乏网络安全知识,有较强的接受网络安全教育的愿望。然而,从调查中大学生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来看,当前高校对网络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开展活动较少,效果也不理想,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必须具有完整性

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网络犯罪行为、网络失德行为、网络受害行为和网络成瘾行为四种。因此,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在内容上必须包括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安全防范技能教育以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要加强网络法制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要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技能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防范能力;要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以引导大学生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

(三)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必须具有针对性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网络危险行为与大学生性别、学历、年级、专业以及所在学校性质有关,这提示高校在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时,必须有针对性,要结合特定阶段、特定对象、特定要求而进行。以高校毕业班学生为例,本调查结果表明,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随年级的增长逐渐提高,也就是说高校毕业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较非毕业班学生要高,但是,大学毕业班学生同时具有较高的网络犯罪行为报告率,所以对高校毕业班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其内容就不能与网络安全防范技能教育为主,而应以网络法制教育为主。

(四)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必须具有深入性

网络安全教育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简单化,而要深入分析原因,从根源上入手进行教育方能收到明显成效。仍以大学毕业班学生为例,正如前面分析,对大学毕业班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应以网络法制教育为主,我们也不可否认,对大学毕业班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是有可能减少其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但事实上我们知道,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大学毕业班学生所获得的法律知识并不比非毕业班学生少,所以法制观念不强并不是其出现较多网络犯罪行为的原因。有研究指出,大学生就业压力是引发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5,6]。据此笔者认为,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率偏低的情况下,无疑有众多的大学毕业班学生在求职时会遭遇挫折,按照 “挫折——攻击”理论,大学生可能会产生较多的攻击行为,表现在网络上就是网络犯罪行为的增加。因此,要对大学毕业班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除了要进行网络法制教育外,还必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求职择业中不可避免的挫折。

[1]任占娟.大学生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7):24-25.

[2]吴子国,田秀云,焦洪磊等.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9-40.

[3]YOUNG KS.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J].Cyber Psychol Beh,1998,3:237-244.

[4]张林,张志华,金岳龙等.中学生网络成瘾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5):394-396.

[5]景亚妮,孙焱.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浅析[J].希望月报,2007(12):81.

[6]周慧.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之管见[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6):35-36.

刘新华(1964-),女,江西宜春人,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巢传宣(1971-),男,江西九江人,南昌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G710

B

1001-7518(2011)14-0094-03

责任编辑 何颖萍

猜你喜欢
毕业班网络安全危险
尴尬
小学毕业班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户外课
对密大附属高中毕业班所作的演讲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