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来处 阳骄叶更阴

2011-10-27 03:45赵景团田宗昌
试题与研究·高考语文 2011年3期
关键词:变化材料文章

赵景团 田宗昌

岁岁花相似,年年人不同。

2011年高考的硝烟已然散尽,可是,围绕高考尤其是高考作文的热议似乎很难在短时之内骤然降温。原因并不复杂,一是当前的中国,高考仍是万千青年学子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自我命运的主流途径,当神马都是浮云的时候,唯有高考能永恒且毋庸置疑地让多数年轻人去圆自己的成才梦、成功梦;二是当年的高考作文能为下一年的备考提供一个稳定、可靠且有效的坐标系,以利于后之来者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其风向标、定位仪的作用无可替代;第三,高考所有科目的试题中,唯有作文一道题独占60分,切走了语文大蛋糕中的40%,这种分值上的“巨无霸”,自然为其赢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麦克风”,成为它吸引大众眼球的内在原因。

一、作文试题评说

(一)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2011年课标卷高考作文试题,既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

从作文类型看,它一如既往沿用全国新课标卷,该卷型的作文秉承了五年来一以贯之的材料作文当家的模式,在稳定中彰显个性,这一点大家事先早已料到。但,以时政新闻为命题材料,与2008年全国卷撷取热点材料的命题思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再次打破了30多年来高考作文尽量规避直接以新闻事件命题的惯例,这种非常规的出牌招数,确乎让人错愕不已。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评说甚至诟病。

(二)特点鲜明,区分度好

平心而论,作为一道高规格的大型选拔性作文试题,其本身是没有什么优劣之分的,难也罢,易也罢,情理之中也罢,意料之外也罢,对所有参考者而言,都是一样的公平,在考生只能面对别无选择的时候,他们唯一能作出的选择,就是蜗牛角里做好道场,半粒米上尽显能耐,以自己的才情、积淀、学识,写出独具个性的文章。

笔者以为,这道作文题有如下特点:

1.浓郁的时代性。高考作文的命题历来有“三贴近”之说,即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实际。就本题而言,其贴近时代特点尤为突出,它直接选自2011年5月初由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的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①中国崛起。②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③美军击毙本·拉登。④维基解密。⑤英国王室婚礼。⑥迈克尔·杰克逊猝死。⑦9·11恐怖袭击事件。⑧日本3·11强震与核辐射。⑨中东北非局势动荡。⑩全球金融海啸)中的头条新闻“中国崛起”作为命题材料,此时距高考仅有一月,其材料之新,堪与2008年以5·12汶川地震为材料的作文比肩。不难理解,命题者对时事新闻的高度敏感以及意在借此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良苦用心,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2.广泛的发散性。作文材料共有两段,第一段的关键词是“崛起”,第二段的是“变化”,可以说,抓住了这两个关键词,就抓住了材料的要旨,只要在这两大关键词圈定的范围内走笔,不言而喻,就不会出现“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的“脱靶”现象。命题者为消除试题的宽泛感,给考生提供一些更实际的“抓手”,特意对“崛起”、“变化”作了窄化处理,列举了“变化”中得票率较高的六个具体表现,让考生的思维很容易地各归其位。这六个方面其实就是六个不同的发散端点。

当然,为避免落笔时的茫无头绪,确定合理具体的写作角度和思路,考生最好做如下三问:

一问:崛起和变化的表现是什么?

二问:崛起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问:崛起和变化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第一问着眼于展示可触可摸的具体现象,第二问侧重于揭示变化背后的深层根由,第三问则是从反面探究让人忧思的种种现实。一篇文章里,既可回答上述问题之一,亦可综合回答其中的二到三个。如果用这三问去分别对应“变化”的六个方面的任一点,那么发散点就会如万斛泉涌,汩汩滔滔。

3.良好的区分度。虽然作文材料取自时政,该题也因此被不少人戏谑地称为类于时政的简答题,但谁都清楚,题目绝对不是考查时政本身,而只是以此为载体,检测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考查他们眼界的窄与宽、认识的深与浅、思维的聚与散、积淀的丰与歉以及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可以说,试题能把语文基础好坏不同、认识水平高低有别、表达能力巧拙各异的同学很好地加以区分。平庸的同学大多会选择平庸的方式来演绎这个曾被网友称为最难写的作文,而思维品质好的同学,则大多会独辟蹊径,避开庸常的路子,以独具个性和特色的行文角度和方式来“对付”这个人人都能写却未必都能写得好的大众化的题目。他们笔下的文字,或角度新,或认识深,或构思巧,或表达美,从而赢得阅卷者的好感和赞赏。

(三)三个结合,巧选角度

笔者以为,写好这个作文,最好要做到以下三个结合。

1.大与小结合。“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作文材料本身的范围广阔,事涉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尽管命题者对其作了技术上的处理,以《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的调查结果来尽量消解它的宽泛,但仍难免除其平原走马的空阔;二是指文章的主题重大,不论写什么内容,最终都要聚焦于中国崛起这一核心。对此,不妨采用化大为小的策略,运笔时力求从细微处人手,选取某个具体的点,找寻能体现“大”的那一滴水、一粒沙、半瓣花,通过小事件、小切口,表现大主题,这就是所谓的“小”。比如,以自2004年肇始,至今已在世界96个国家和地区创建的300余所孔子学院、300余个孔子学堂这一事件,来表明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国际影响”,以2008年在全国城乡全面推行的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惠民政策来表现“民生改善”,都能收以小见大之效。

2.远与近结合。“远”是指材料提供的信息和内容与考生的学习生活有一定距离。远与近是相对的,直接写中国的变化,显然没有写家乡或地区的变化切近,而写自己家庭的变化自然更为切近。本文所说的“近”,实际上就是指发生在考生身边的人和事。考生若能以自己的亲历亲为、耳闻目睹来演绎材料,就能化远为近,让身边事折射出祖国的变化。远与近的结合,既便于考生驾驭所写内容,又能将其投射到中国变化的大背景上去。

3.感性与理性结合。即把看到的中国崛起的种种现象与对此的理性思考结合起来。好的文章不应仅停留在对崛起和变化的外在情况的描述上,也不能仅满足于随波逐流地喊几句振奋人心的口号、唱几句悦耳动听的赞歌,还应进一步探究崛起和变化的原因(包括内因与外因、现实原因与历史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等),甚至思考崛起和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环境恶化、道德滑坡、传统被消解、快节奏造成普遍存在的亚健康、开放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仇视、钳制和渗透等等)以及应对措施。倘若写出了独立的观察和理性的思考,表达了个性化的看法和思想,文章不只立意的角度新颖,也有了沉甸甸的质感。

总之,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就可举重若轻,以四两拨动千斤;而偏重理性分析,展示思想的重量,就能实现平庸中的突围,避免写成没有特色、个性缺失的“大路货”文章。

二、答卷情况摭拾

就笔者所看到的答卷,情况并未像事先猜度或许多人料想的那样悲观,虽然无论对平庸之作的数量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因为这完全符合作文水平的常态分布,但依然有不少佳作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拍案叫绝。

(一)高分作文的共性

1.角度新颖。没有像大多数考生那样仅仅“屈从”于材料的拘囿,规规矩矩地“照章行事”,高分作文首先在立意上以其独具的新颖性赢得阅卷老师的首肯。正面立意的,避开材料中的六个方面,另开新途。一篇题为“中国功夫”的文章,以体育方面的成就为窗口,谈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全文四个层次,分别从第一高度姚明、第一准度丁俊晖、第一速度刘翔、第一力度李娜几个方面展开,文意集中,笔力劲健。反面立意的,摒弃喝彩高歌的套路,发挥逆向思维的优势,自出新见。标杆文《哭泣的城市》《“开放”天空中的“尘埃”》,前者以散文笔法抒写了城市化进程中对铭刻着历史记忆的古建筑毁灭性的破坏和盲目追求亮化而大肆使用玻璃建筑造成的严重光污染,以及扭曲而冷漠的人际关系;后者针对开放后中国文化遭到遗弃而洋文化在中国大行其道的现状,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虑。另有一篇侧面立意的,独出心裁,让人称奇,文章从作文材料的来源人手,指出由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的这个新闻将中国高高捧起,其“善意”值得怀疑,它可能藏有麻痹中国斗志、使国人飘飘然忘乎所以进而遏制中国发展的祸心,持论振聋发聩。

2.立意高远。千古文章意为先。高分作文的作者深谙此道,他们笔下的文字总能充盈着大气、正气,而远离戾气、俗气,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反面立意的文章上,看待中国崛起时出现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更多的是客观、理性和平和,而不是偏执、极端和负责。一篇题为“何以解忧,唯有创新”的文章,在历述了发展过程中多个让人揪心的问题后,作者开出了医治的药方,即完善创新体制、创新用人机制、创新办事方法。这样的立意,以积极的心态正视问题,以建设性态度革除弊端,为文章涂抹上了亮色,值得赞赏。《幸福的标尺》在简要描述了安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城市人种种幸福生活之后,笔锋一转,引出题旨,提出衡量城市人幸福程度的另一个标准,即看城市人如何对待用汗水擦亮城市每个角落的建设者和生活困顿的弱势群体,其人文情怀、独特眼光,令人击节和沉思。

3.善造亮点。高分作文大多有自己不同凡俗之处,除角度和立意外,许多方面都能给人以震撼。或以个性化的题目引人,表意直白的如“城市化之痛”,含蓄的如“现在的年轻人呦”,比喻的如“灵魂的城市化”,仿用的如“鲜花有毒”、“恰中国少年”。或以“凤头”抢人眼球,有开篇即引用重量级名言的,如:“人类文化学家马克·丁·基德说过:‘一个只有经济实力而没有文化内涵的民族是一个粗陋的民族。”这个引用,给全文打上了浓浓的文化反思色彩;有巧用烘托的,如“不曾欣赏柳永笔下‘参差十万人家的繁华景象,不曾领略白居易诗中‘芙蓉如画柳如眉的绝美风姿,而我却丝毫也不感到遗憾,因为,这个年代的中国自有她的繁华”。或以“豹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如一篇题为“家乡的路”的文章,结尾写道:“家乡的路,见证了家乡的发展与变化,也见证了中国由贫穷到富强的复兴。”将家乡路的变化与中国的变化扭结起来,是小中见大的好例子。《中国形象》的结尾是:“中国形象,不再是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不再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传统,包容、自信、幸福,将成为另一张名片。”此外,尚有运用小标题结撰全文以使文章条理清晰的。这些亮点,无疑成了作文的抢分点。

4.文体多样。除常见的议论文和记叙文外,高分作文的另一特点是大胆选用新颖活泼的体裁形式来应对这个严肃正统的作文题材,这其中,既有童话、日记、书信体,还有对话、访谈、演讲稿、故事新编和诗歌,甚至还有采用科幻体的,如《穿越时空的旅行》,写现代高科技复活了500年前的航海者麦哲伦,他穿越时空游览新世纪的中国,所见皆为喜人之景之事。文章角度新,构思巧,体裁奇,其独运的匠心让阅卷者毫不犹豫地打出了高分。对话体《地府对话》,设想毛泽东与尼克松的灵魂在地府的一家茶馆相遇,于是展开了一场颇有意趣的对话,毛泽东的伟人风范,尼克松的政治家气质,中国的强势崛起,通过对话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但毋庸讳言,就整体情况而言,不少考场文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硬伤,实在让人惋惜。

(二)普遍存在的问题

1.扣题不紧。表现有二:一是选点不准,从时间上看,该材料提供的是21世纪的十大新闻——中国的崛起和变化,为表现这样的变化,需要选择的对比时间段一般应以新世纪之前的十多年的情况为参照较为合理,这样才能突出崛起之速、变化之快,可有不少考生选点太远,有从近代史讲起的,有的事涉新中国成立前,更有的将笔触延伸到了封建时代,如此久远的时间跨度,显然不能达到突出题旨的目的。二是重心偏移,从对象上看,该材料的着眼点在于讲国家的情况,而不宜把范围缩至单纯讲个人,可一些考生在简单分析了中国崛起的原因后,即以“国家如此,个人也是这样”将文意过渡到讲个人的发展上来,整篇文章只把中国的崛起作为一个类比点,显然偏离了作文材料的整体指向。更有抛开材料而纯然分析个人成功因素的,比如写坚持、确立目标、脚踏实地的重要等,跟材料已经八竿子都打不着了。

2.内容空泛。面对这种范围较大的题目,许多同学如同老虎吃天,无处下爪,不会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而是停留于空泛的叙述上,一篇题为“中国的变化”的文章,主体部分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人手,似乎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实则泛泛而谈,空洞无物。还有不少的文章对材料中列举的六个方面的变化逐一简单例释,文章四平八稳,毫无个性,平庸得让人不堪卒读,根本就没有顾及题目“选好角度”的要求。

3.开掘不深。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是鲁迅作文的经验,也是好文章共有的品质,但大多数同学在程式化的训练中形成的平面化思维,严重桎梏了他们思想的触角向深层探索。阅卷时发现,80%左右的文章仅满足于对成就和变化的叙写和肯定上,很少有深入一步、追问一下的意识,而能够从反面立意的文章则少之又少。其实,正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前夕有人提出的那样,“增强忧患意识,比只是歌颂辉煌更重要”,有忧患意识的同学,才能看到辉煌后面潜伏的危机、崛起之时引发的问题,他们的目光更具穿透力;思维求深的同学才能自觉追寻现象背后的原因,可是这样的考生毕竟太少,因此,浅表化的文章才大量涌现。

4.题目不亮。本次作文的题目中,“中国的崛起”、“巨龙腾飞”之类的“崛起”、“腾飞”派题目几近泛滥,“论中国的发展”、“中国崛起的历程”这种宽泛的文题比比皆是,而像“我们走在大路上”、“中国热的冷思考”、“学校不收学费了”、“华丽的背后”、“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进步”等较有特色的题目却少得可怜,这暴露了不少同学尚不会通过“自拟标题”这个窗口展示自己的才情。

回首向来处,阳骄叶更阴。在对那些角度新、思考深、表达美的佳作激赏的同时,我们也痛感考场上大量的平庸之作给语文教师和作文教学带来的挑战之严峻,痛感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表达训练的紧迫和艰巨。在此,笔者特提出“三多”,算是老调重弹,与来年参加高考的同学共勉:多读书以广泛积累素材。多思考以尽力新锐思想,多写作以反复优化表达。以期使考场上的写作真正成为一种灵魂的独舞,展示出个人特有的魅力和个性。

猜你喜欢
变化材料文章
这五年的变化
可爱的小瓢虫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材料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