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跨学科团队的信息传播机制研究

2011-10-28 05:35朱巧燕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科结构

朱巧燕

(温州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高校跨学科团队的信息传播机制研究

朱巧燕

(温州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跨学科是当今科学研究的大趋势,很多高等院校组织了各种跨学科团队来适应现代科学的日趋复杂化和系统化。文章认为跨学科团队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信息的高效流通和思想的融会贯通,网络型组织结构和网络传播模式是适合跨学科团队组织结构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跨学科;研究团队;信息传播;组织结构;网络型传播

近年来,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开始组建各种形式的创新团队,包括跨学科、跨专业的科研团队,加强跨学科、跨学术领域的科研合作,通过多学科的方法研究重大学术问题和现实问题。目前国内的跨学科团队种类繁多,有的高校甚至组建了几十个跨学科研究团队。这些跨学科团队的发展状况各不相同,有的团队成果斐然,有的团队却流于形式,只是概念的简单移植和人员的物理组合。其中的关键因素就在于跨学科团队的信息传播机制能否把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真正融合在一起,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索高校跨学科团队的信息传播模式。

一、跨学科团队的优势

传统的“学科”划分从根本意义上是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而“跨学科研究”,是指跨越传统经典学科划分形成的学术研究壁垒,以开放的学术视野进行学术研究。美国促进跨学科研究委员会将其定义为:跨学科研究是一种团队或个人的研究模式,整合来自两个及更多学科或是专业知识团体的信息、数据、技巧、工具、视角和理论,以推进基本的认识或解决诸多问题,而且解决方法超越了单一学科或是单一实践研究领域的范围[1]。跨学科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

实践证明,跨学科科研团队这种组织形式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跨学科的交流和碰撞,向相关学科借鉴思路和方法,常常是产生灵感、取得研究突破的捷径。通过不同学科背景成员的协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使不同的学科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研究相同的现象,解决共同的问题。跨学科团队的绩效水平远远高于单学科团队绩效或者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

二、跨学科团队的作用机制

英国作家萧伯纳曾经形象地说到: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甚至多于两种思想。跨学科团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组织框架,它的实质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突破了传统学科界线,进行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交汇融合。赫伯特·西蒙认为“没有信息沟通,就不可能有组织,因为没有信息沟通,集体就无法影响个人行为”[2]。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早在1938年《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就对信息传播在组织中的作用进行了开拓性的解释。他认为共同目标、合作意愿、信息交流是构成组织的三大要素。其中,信息交流是基础[3]。正如美国科学家协会所认为的那样,跨学科研究的典型特征是合作,它涉及很多背景各异的人,因此,跨学科团队成功的前提条件和作用机理是有效的组织信息传播机制[4]。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信息交流,都服从信息传播的一般规律。根据拉斯韦尔的理论,传播最基本的5个要素是:信息发出者、信息、信道、信息接受者和传播效果[5]。信息发出者是沟通的发起人,是有目的的信息传播者。信息是沟通的内容,表达沟通主体的观念、需要、意愿、消息等。信道,即信息传递的路途,信息必须载于媒介才能存在,声、光、电、动物、人、报纸、书籍、电影、电视等信息传递的媒介。信息接受者接到信息后,经译码才能达到目的。所谓的“译码”是双方依据过去的背景知识、价值取向对信息进行解释和转换。人们的判断和思维能力对于沟通信息的编码与译码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同样词语对于不同人员可能具有不同的“语义”,因而对“同样的语言”容易给予不同的信息加工或在编码与解码之间不兼容,从而造成沟通偏差。

跨学科科研团队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组织,是知识、技术、思维方式等信息和资源高度集中的团体。在跨学科团队中,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在知识和信息传播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尤其是不同的思维模式来创造新的新知识,形成新观念,解决综合性问题。

这些复杂的信息流动容易产生传播的噪音和障碍:在跨学科团队的传播中,一方面,每一学科都有其特殊的专业词汇和术语,不同的学科对同一个客体的关注程度和表达方式常常不同,在不同的学科语境中,同一词语的含义也常常不同;另一方面,不同学科的研究者通常在长时间的科研活动中会形成学科内的思维框架和价值观[6]。就像医学界几次试图跨越中西医领域的几次交流,一方秉持自己所认定的思想去理解另一套学科领域,最后是以无功而返而告终。现代西方临床医学的研究人员很难理解中医体系的博大精深,而固执于“阴阳五行”的传统中医学者们也同样尴尬地面临科学思维的拷问。

三、跨学科团队的组织结构适合网络传播模式

跨学科团队需要建立其特殊的组织结构来保障组织信息的高效传播。决策学派的组织理论向来强调组织结构与组织信息的传播。钱德勒将组织结构定义为“组织的设计,通过这些设计管理组织”,并且明确组织结构的两个关键组成是:授权和传播的途径以及通过这些途径传播流动的信息和数据[7]。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信息传播和流动的效率。

从组织结构的演变历史来看,组织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任务小组、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网络式等组织结构的演变历程。它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按职能的不同划分部门所形成的垂直型组织结构形式。在这些垂直组织结构中,上下级之间是决策输送和信息反馈的逆转传递,上情下达或下情上达都同样要经过中间的层层结构传递。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成员之间关系简明清晰,层级制度严格明确,保密程度好,决策与执行工作有较高效率;沟通的信息来源与基本流向固定,沟通的渠道也简单固定,沟通的速度和准确性在客观上有一定保证,在传统经济发展阶段由于环境发展的可预测性较强而比较有效。然而,这种严格定位、分级负责的模式面对变化多端的现代化社会则变得反应迟缓,缺乏灵活机动性,导致了诸如信息损耗大、传递成本高、传递速度慢等不良后果。另外,组织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往往形成部门职员之间沟通与合作的障碍。

跨学科团队的组织结构必须摒弃使团体成员之间产生距离的纵向结构,采用扁平式的网络化结构。在网络型组织结构中,每个成员都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每个个体都可以直接与其他成员进行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个体之间是平行对等的关系,而不是以往通过等级制度渗透的组织形式。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合作是网络型组织最主要的特点,而这正是其与传统垂直型组织结构最大区别所在。这种组织结构在形式上具有网络型特点,即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多重性和多样性。

与网络型的组织结构相对应,笔者提出这样一种网络传播模式,其模型如图1。在该模式里,节点m代表跨学科团队的成员,节点与节点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都是平行的。每个成员在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里,都可以成为特定的信息发送人和舆论领袖。此外,这还是一个开放式的无边界组织结构模型,m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时可以根据不同研究任务的需要,团队外的合作者M可以加入。它的组织边界是虚线,代表跨学科团队是开放式的,模糊不清,并且不断出现变化。任何能帮助跨学科团队科研创造所需知识的人,团队都可以与之结盟或邀请他加入组织,通过广泛的相互学习汲取新思想。信息的流动跨越了组织的障碍,通畅而自由。

相比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传播模式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合作、民主、自由、宽容的合作气氛和组织文化。跨学科团队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创新,以创造性脑力劳动为主。但是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的集合从来就是分布不平均的。民主、宽容、彼此的信任和尊重有助于提升跨学科团队成员工作精神状态,鼓励不同意见的相互交流,最终创造出新的知识。第二,适应跨学科团队创造性劳动对知识的密集性要求。科研创新需要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人相互组合,跨学科团队就是由此而产生。团队是加强合作、加强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是网络型组织的一种形式。第三,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能动性与自我管理能力。在网络型组织结构中,每一个人都是网络组织上的节点,彼此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相关信息和决策也并非是由上级部门作出后下达执行,起重要作用的不是行政权威而是学术权威。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也是网络型组织结构的特征之一。第四,具有柔性化特点和边界穿透性。柔性化是指在组织结构中可以设置一定的非固定和非正式或临时性的组织节点,这些节点往往是以科研任务为导向的,可以根据需要而设置或取消,与正式的组织机构有着网络型而不是直线型的关系。因此,外界的信息、资源,构想以及能量可以快捷便利地穿过跨学科团队的“隔膜”,像是没有边界一样,为团队成员所利用。

四、结 语

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探索的一种新范式,跟这种趋势相对应的是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兴起。构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跨学科团队并不仅仅是将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简单组织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积极探索团队中信息传播的方式,使不同的知识、思想、思维模式能够融会贯通,创造出新的成果。这样的要求决定了跨学科团队摒弃传统的垂直型组织结构,采取网络型组织结构和网络传播模式。

网络传播模式抛弃了层级反应滞后和科研团队中上下级存在的隔阂,团队依据具体的科研任务或工作流程来组织团队,并根据任务需要来配置人员,柔化跨学科团队之间的边界,顺畅沟通渠道,使各种思想能向团队各成员传递,增强学科的交汇能力。

[1] [美]促进跨学科研究委员会.促进跨学科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7,(6):101-103.

[2] 西蒙HA.管理行为[M].北京: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出版社,1991.

[3] 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 程如烟.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报告《促进跨学科研究》述评[J].中国软科学,2005,(10):154-156.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 柳洲,陈士俊.从学科会聚机制看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3):165-168.

[7] 胡河宁.组织传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011-02-22

朱巧燕(1981-),女,温州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传播学。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科结构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论结构
“超学科”来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