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与体会

2011-10-30 08:36郑剑玲张中林王美慧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21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课药学

齐 贺,郑剑玲,张中林,王美慧,李 岩

(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1)

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与体会

齐 贺,郑剑玲,张中林,王美慧,李 岩

(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1)

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一线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培养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1]。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实验课是高职教育中培养实践能力的最好课堂,在实验课上应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微生物实验课程使理论课程的应用更具真实性和可行性,最终服务于药品生产和检验工作。针对培养目标,探讨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现将实践与体会总结如下。

1 实践

1.1 统筹安排授课内容

统筹安排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将与实验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放在理论课中重点讲授,实验课上侧重学生操作,学习技术,保证其动手时间。以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的微生物检验技术这门课程为例,从概念上来说它是一门实践课程,本课程教学设置为:理论36学时,实验16学时,显然,学生实践时间不是很充分。如何利用好理论的36学时很关键,可以考虑将实验课程内容放在理论课中讲授,理论课改在实验室上,不拘泥于纯粹理论和实验的区分,这样,理论会在实验室直观的视觉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深化理解和记忆,反过来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理论能及时指导实验。

讲授课程内容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准。理论授课分为8个项目单元,每一单元理论相对应2学时的实验。药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内容概括为:细菌的形态学检测→细菌的人工培养→常见病原性细菌鉴定→无菌技术→药物的抗菌实验→药物无菌检查→药物限度检查→抗生素效价测定。因为各实验项目之间具有连贯性,可以把实验内容综合化,给学生设立一些在现代化工厂实际应用的检验项目作为题目,如“如何检测某一药品中大肠杆菌是否超标”等,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到开放实验室完成。设计一整套实验方案和实施计划,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与协作精神。学生对药品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时,要综合运用微生物检验基本的实验技能与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写出实验报告。学完8个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知道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如何下手,初步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1.2 运用灵活的授课方式

安排学生参加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如实验室常用物品准备——清洁、包装、灭菌、试剂的配制等,使学生对顺利完成实验并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有较全面的认识。要求学生根据理论内容自行设计实验,教师给与适当指导,实验过程中强调重点和注意事项,侧重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或不规范的操作,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实验课上教师严格要求,使学生操作技能规范化;教师示范,强调要点;学生自己练习,增加动手机会。

实验课授课预先不写板书,而是随讲随写,让学生一直跟着教师的讲课思路。要求学生预习课程内容,带着问题上课,征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举办专题小实验,比如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自己动手酿制葡萄酒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学生不重视预习,实验时不愿意动手,课后不认真总结思考等不良习惯。

实习也是实验课的重要补充形式。由于课内时间较紧,一般在课外时间进行实习,主要是邀请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以讲座形式介绍生产流程和相关技术要点;学生到生产车间参观,向企业的现场管理、技术生产人员学习并请教相关知识;由带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发言,通过交流实习体会方式,加深和巩固实习内容。

1.3 培养药学职业道德修养

微生物学教学应结合生物医学伦理、医药职业道德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端正学习态度,关注专业发展动态,有利于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普知识的普及推广[2]。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贯穿生物安全意识,比如向学生介绍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病原生物实验室安全分级的不同,以视频的形式用实例告诉学生重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强调无菌观念,让学生具有保护自己和周围环境、为他人负责的意识,树立“以病患者为中心,以药品为物质对象”的服务理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药学职业道德修养。

1.4 加强教学效果评价

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系统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教学活动更符合教学目的的需要。期末考试成绩不足以充分衡量教学效果,笔者从期末成绩、学生问卷调查、实习岗位适应能力评估3方面来综合评价。2007级药学系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学生实验课程开展流程如下:授课,考核→学生反馈,问卷调查→学生实习跟踪和岗位适应能力评估→完整地总结实验教学新模式的优缺点。

通过对学生(共110人)和实习单位的问卷调查,各项目在优良以上者均达80%以上。评价项目及结果见表1。

表1 2007级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学生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的自我总结,发现学生乐于自己动手、动脑完成目标明确的任务,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利于实验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实验教学成果检验中,通过对学生在药厂实习的跟踪和岗位适应能力评估来实现显得尤为重要,运用所学基本技术的熟练程度决定了在实习生产过程中是否规范化、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

2 体会

以培养目标为基准,打破理论、实验的明确界限,统筹安排授课内容,尽可能模拟现代化药厂的实际工作环境,不断强化微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同时增加企业实习,使学生开拓视野,增强专业意识,职业技能得到更好的学习和锻炼;运用灵活的授课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导向功能,引导学生自觉培养良好的药学职业道德;运用多种手段加强教学效果检验,促进更好地达成培养目标。

利用好实验课堂,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被动到主动,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培养其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将来走上药品生产和检验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和职业道德基础,成长为合格的药学人才。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

[2]龙正海,金辉,黄贝贝,等.高职药学类专业《微生物学》课程定位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12):1972~1976.

G424.4

B

1671-1246(2011)21-0099-02

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高职医药院校药学系学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A-20090110)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实验课药学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有趣的实验
PBL结合CBS教学法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