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泽直人与他的“无意识设计”

2011-11-04 12:26锋,吴
关键词:直人细节日本

丁 锋,吴 卫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8)

深泽直人与他的“无意识设计”

丁 锋,吴 卫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8)

日本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首次提出“无意识设计”理论,即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给人有意味的享受;他在设计中“关注细节、关注情感”,力图更多地融入人文关怀;他的“无意识设计”还体现了“象以圜生、简约细腻”的特色,即在设计中注重环境、注重细节,并力求简洁明了,让消费者享受操作一件新产品的惬意。

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细节;情感;简约;象以圜生

Abstract:Naoto Fukasawa,a famous industrial designer in Japan,proposed the“Without Thought”design theory for the first time,by which he means using conscious design to realize an unconscious behavior and give people a meaningful enjoyment.He pays much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 and emotion in design,and tries his best to blend in more humanistic care in design to make the products no longer merely cold functional objects.His“Without Thought”design theory also reflects the feature of“Form Created in Environment,Conciseness and Exquisiteness”,which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nvironment and details,and the form is determined by the environment.All these bring the consumers an enjoyment when using a new product.

Key words:Naoto Fukasawa;“Without Thought”design theory;Details;Emotion;Conciseness;Form Created in Environment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苏,带动了日本设计事业的蓬勃发展。自1961年起,日本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即日本工业开始进入腾飞期,工业设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模仿逐步走向创造自己品牌的道路,从而使日本成为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设计大国之一。[1]1973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在日本举办了一次国际设计展览,使日本设计师看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设计产品,促使他们把目光投向世界。通过此次展览,日本设计师不断从中汲取养分,结合日本文化特色,积极发展充满人文关怀的、简洁而不单调的工业设计,即具有日本地域特色的工业设计。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民族意识,又能与国际接轨的设计大师,深泽直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一 深泽直人简介

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1956年生于日本山梨县,1980年毕业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的产品设计系。1988年深泽直人在日本爱普生精工株式会社担任设计师,1989年他离开日本到了美国,在旧金山加入了一个只有15人的设计工作室“ID two”,即“IDEO”前身,“IDEO”现有450多名员工,遍及帕洛阿尔托、波士顿、芝加哥、伦敦和慕尼黑。八年后深泽直人返回故乡,1997年他协助组建了“IDEO”日本分部,共有八名设计师主要服务于日本市场,2003年1月他在东京建立了“深泽直人设计公司”,并加入日本无印良品公司顾问委员会,2006年深泽直人与另一名设计师共同创建Super Normal工作室。现在,深泽直人被武藏野美术大学聘为教授,同时出任东京AAD工作室主管,并且在日本顾问委员会的质量设计和经济部门以及贸易与工业战略设计研究学会供职。深泽直人曾获得五十多项大奖,其中包括美国IDEA金奖、德国IF金奖、“红点”设计奖、英国D&AD金奖、日本优秀设计奖。

二 何谓“无意识设计”

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

“无意识设计”又称为“直觉设计”,是深泽直人首次提出的一种设计理念,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举一个身边的例子进行分析:经常做饭的人一般都知道,煮米饭时放一些辅料可以使做出的米饭达到意想不到的口味,比如放醋可以使煮出的米饭更加松软、香嫩,即使大部分人知道这个常识,但是因为一时疏忽仍会有忘记添加辅料的时候。因此我们需要做一种设计,就是在煮米饭时的一个无意识动作中自动添加相应辅料,而这种设计就称为“无意识设计”。在笔者看来,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一种生活需求,而非改变,设计是方便人的生活方式,而非复杂。因此,好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活细节,方便人的生活习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特别是在工业设计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设计师力图否定约定俗成的设计,用自己的思想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样就无形中加重了人们的“适应负担”,“无意识设计”并不是一种全新的设计,而是关注一些别人没有意识到的细节,把这些细节放大,注入到原有的产品中,这种改变有时比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更伟大。

“无意识”并不是真的没有意识去参与,而是我们知道自己需要某些东西,但还没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深泽关注的,正是我们所忽略的有关“无意识”的种种生活细节。深泽用一个简单的道理向我们阐释了他设计的思想根源:在发短信的时候,一般人会选择沿着给盲人专用的道路走,他可以不用眼睛看而不走错。也就是说,这条黄色的、平时提供给盲人使用的路,又体现了它的新价值。而人走路并不仅仅是儿时学会的一种行为,而是你在走路的时候要看你的脚往哪儿踩,也就是在寻找你的脚踩的一种价值。所以,上述发短信时循着盲道而行,就是一种寻找价值的连续的行为,而当人、物与环境达到完美和谐的时候,我们说这种行为就找到了一种无意识的有价值的行为。

三 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解读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早已厌倦华而不实的产品,面对“换汤不换药”的设计产生了审美疲劳,而深泽的“无意识设计”是一种已存在的感觉,是一份真挚情感的表露,在其设计中充满了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让顾客一看到就会“爱”上这个产品,找到自己内心苦苦寻觅的东西。深泽的“无意识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注细节关注情感

在产品设计中,细节是设计作品深化主题、拓展内容、提升品位并经得起推敲的关键所在,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实现产品外在价值的重要部分。因此,无论设计创意如何精妙绝伦、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成为一件好作品。所以,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同样会毁坏一个宏伟的规划。[4]

深泽直人就是一位对“细节”一丝不苟的设计者。如图1所示为深泽设计的一款带托盘的台灯,让我们设想一个场景,当结束一天工作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后,你会放下钥匙然后顺手打开台灯,而这款台灯的设计便是巧妙地抓住这个细节,把台灯的底座设计成盘子的形状,你可以很随意地把钥匙丢进盘子,这样台灯就会自动亮起来;而当你打算离开的时候,在取走钥匙的同时,灯会自动熄灭,这样台灯就成了一天的终点和新的一天的起点。

图1 托盘台灯

好的设计不一定具有亮丽的外观、奢华的装饰、昂贵的价格,而是在某些细节之处能够带给使用者意想不到的便利。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多雨的季节,出行时我们习惯带一把伞,走累了,伞又可以充当起拐杖的角色,但是此时如果我们手里拎着较多东西,就只能把伞夹在腋下,而这时只要在伞的弯钩处再设计一个凹槽,这样伞把就多了一个功能——悬挂塑料袋。(见图2所示)

图2 带凹槽的伞

图3 是深泽设计的一款CD播放器,这款播放器的外形酷似一个排气扇,而且它的开关比较特别,为一条拉绳。可能有些人会有这样的记忆,就是儿时见到的电灯多为拉绳开关,而且那时我们还特别喜欢重复地拉动拉绳,让电灯不断地开闭,这个设计就是抓住了我们儿时的记忆,当我们拉下拉绳时,美妙的音乐便会响起,加上其特有的外形设计,使得CD播放器不再仅仅是一个用来听音乐的工具,倒像是一件艺术品,勾起我们已逝去的回忆,倾注了我们共同享有的美好情感。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积淀了宝贵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财富,这种设计便是抓住这点,较好地利用一种曾经有过的行为细节,从而调动了每一个使用者的情感细胞。与其说设计是一种创造过程,不如说是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感情交流,这种交流虽无形,但深刻。

图3 CD播放器设计

通过上述的“无意识设计”,把消费者的无意识行为物化,给大众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使得产品不再是冰冷的功能性物件,而是注重产品和情感的结合,这种关注细节、关注情感的设计便是深泽所倡导的“无意识设计”的一大特色。

2.象以圜生简约细腻

如果说,对于细节、情感的关注,是深泽“无意识设计”的缘起,那么真正使得其“无意识设计”取得巨大成功的便是设计与环境的结合。心理学上提到,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的统一体,所以,设计环节中必须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即“象以圜生”。[5]正如深泽直人所说:“在日本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比物体本身更重要,物体是构成和谐的一部分,我开始停止仅是有趣的外形构想而开始考虑物体之间的关系。设计应该从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各种要素中,抽出一些和环境所匹配的元素。”[7]112

图4是深泽直人设计的带有纸篓的打印机,对于打印机的设计,一般人都会绞尽脑汁地去想怎么把外形设计好,而这个作品没有太多地考虑打印机的外形,而是思考打印机的使用环境:在打印东西的时候较多人、包括我们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往往不止打印一张,而是打印出几张来,并从中挑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张,然后把其它剩下的扔掉。这款打印机就是考虑到这一点,将打印机的底部直接设计成一个纸篓,这样,就能够方便我们在打印时去选择自己满意的纸张,而把不满意的随手扔掉。

图4 打印机设计

日本的设计中,因为禅宗思想的融入,使得产品本身凸显深幽与灵性,它以“象外之象、意外之意”表现出一种深幽的空灵境界。深泽抓住了日本禅宗的精髓,他的每一件设计作品都堪称是与日本禅宗思想巧妙结合的典型实例。他认为简单的优于复杂的,幽静的胜过喧闹的,轻巧的强过笨重的。新简洁主义设计师康斯坦丁·格里克(Konstantin Grcic)评价他说:“深泽直人有着能将复杂变成简单、丑陋变成漂亮、陈旧变成崭新的魔力,他可以亲吻一只青蛙而让她变成公主。”[6]深泽作品之简洁,并非平常人所理解的“构造简单”,而是在保证产品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去除一些不必要的修饰,同时在细节上进行改变,使得产品产生一种新的价值,且这种改变往往充满了人文关怀。

给我们一张白纸,我们都想画出自己心中最美丽的图像,一旦设计掺杂了太多主观的东西,必然会给我们的创作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当一个产品被设计的过于复杂,对受众来说就是一种挑战,在生活压力如此大的今天,人们会刻意或非刻意地逃避压力,因此一个好的设计能够使用最少的设计语言,调动我们最丰富的生活情感,让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自由,而不是被产品所控制。所以说:设计是方便人的生活方式,而非复杂。

手表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物件,但是关于手表的设计样式可谓层出不穷,应有尽有。手表的基本功能就是显示时间,可延伸的功能有搭配衣服,代表身份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之中大部分人会为买一块手表而费尽心思,要不然就是不够稳重、要不然太过呆板、抑或华而不实,而深泽是如何设计手表的呢?如图5所示的手表,12格时间刻度简化为结构形体中的12边形顶点,表盘留白,只剩下干净利落的时针和分针,这比功能主义多了一份细腻和温和式的简洁,在简洁中又不失高雅,是契合了功能的简洁,是简洁的更高层次。

图5 手表设计

简洁的东西可以有效地缓解人和产品操作界面的隔阂,让人们使用产品成为享受功能的过程,而简洁的更高境界是舍弃说明书,凭借直觉便可以实现产品功能,这也是“无意识设计”追求的更高境界。“无意识设计”就像人要喝水时顺手拿起杯子那么自然,不会去刻意考虑如何使用这个杯子。在直觉层面上传达产品的意义,让受众在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将会带给人们体会一项新设计的快乐和享受操作一件新产品的惬意。

作为日本工业设计的领军人物深泽直人在吸收西方经典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还融入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把其应用到设计实践中,独创了“无意识设计”。他以受众的无意识行为作为灵感来源,让人们在无意识行为中实现产品的功能,即为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给人有意味的享受。深泽直人在生活中“关注细节、关注情感”,把握产品自身和产品所处环境的关系,且注重受众细微的感情变化,并把这些要素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他还抓住日本禅宗的精髓,让设计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力求简洁,使其作品做到了“象以圜生、简约细腻”。他明确提出没有说明书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以最少的视觉语言,调动我们最丰富的情感,让我们使用起来更加自由,而不是被产品所控制。通过以上方式他最终设计出一系列“无意识设计”的经典作品,为日本乃至世界的工业设计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第三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87.

[2]范臧辉.无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企业导报,2010(1).

[3]刘 苏.从深泽直人设计风格解读极简主义新内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7).

[4]苏 克.细节——设计的成与败[J].装饰,2008(8).

[5]吴 卫.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D].清华大学.2004.

[6]黄燕妮.回归产品设计的本源——浅析深泽直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J]装饰,2008(11).

责任编辑:李 珂

Naoto Fukasawa and His“Without Thought”Design Theory

DING Feng,WU Wei

(School of Packaging Design and Art,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 412008)

J511 TB472.1

A

1674-117X(2011)02-0138-04

2010-10-10

湖南工业大学教研教改课题“艺术设计学方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研究”(07B08)

丁 锋(1987-),男,山东泰安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吴 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视觉传达研究。

猜你喜欢
直人细节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黄金时代》日本版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