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思路,加速度
——把握创新策略才能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1-11-07 07:16葛佳慧
华东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价值区域策略

□ 文 葛佳慧

转思路,加速度
——把握创新策略才能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文 葛佳慧

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中央深化了对经济发展过程的认识,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一般意义上来看就是要促使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向现代的、新的增长方式转化,用现代的、新的增长方式来替代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

基本思路的提出目的就在于从本源上去调整结构,实现内外需结构的平衡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报告中也强调了要通过实现“三个转变”来促进经济增长。一是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个转变”的实现,不仅要求我们从行为上转变工作方式,更为关键的是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认清转变过程中所存在的忧与患,合理地把握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法和尺度,抓住加速的着力点。

旧问题,新答法

随着人口结构变化、经济全球化、网络应用普及化、多元领域技术整合、环保与精敏弹性制造以及资源效能应用提升这六大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的作用日益显现,我国的自主创新之路逐渐被其左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逐渐开始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因而放慢了脚步。

面对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我们可能更容易做到突破旧有的思维模式,利用新的思维方法,启发自己获得新的答案;但是,若要面对发展模式的选择、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产业的规划、发展瓶颈的突破、新商机的捕捉等一系列熟识已久的问题,我们或许就很难在答案中有所创新。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创新的思维先去分析产业与社会环境、产业与科技进步、产业与经济形态、产业与自然生态、产业与政策选择以及产业与价值偏好之间的各自关系,再去寻找答案,或许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清其中的是与非、缓与急以及轻与重。

创新策略既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也是一种新的规划方法,它不仅适用于政府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也对企业的发展定位和投资选择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用策略,求速度

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而言,转变速度的加快离不开方法的掌握、策略的运用。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我们要学会如何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若干应对方案,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修正方案,或者可以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选择合适的方案,最终达成目标。

有了创新,才能有技术的改善以及做事方法的改进,才能产生新的概念、新的原理、新的产品、新的方法、新的市场、新的原料来源以及新的管理和组织;有了策略,才能更为有效地对创新思路进行分析和决策;而惟有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推动创新目标的快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

作为创新思维的路径和范式,创新策略运用的程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速度。创新策略的运用可以算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新思路,新方向

创新策略虽然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但将其理论放之四海,我们可以看到相应的成功案例早已无处不在,而创新策略也正好担当起将理论化为实践,再以实践充实理论的作用,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将策略创新的内容推而广之。

依据“创新策略”,决策者可以根据区域的产业发展特征进行产业发展愿景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角色;可以根据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选择产业发展的策略;可以从重要性和风险性的两个维度,选择重点发展的项目群组,尤其是对于政府来说,可以将重要性较强、风险性较高的项目当作重点的支持对象;最后是确定每个具体项目的适当发展模式,抓住新的商业机会。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这一思维方式,不仅可以用于制定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创新策略,还可以用于制定一个园区、一个机构、乃至一个企业的创新策略。

总之,创新策略既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也是一种新的规划方法,它不仅适用于政府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也对企业的发展定位和投资选择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选择和制定了正确的创新策略,我们就能在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中有所突破,从而应对日趋复杂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态势。

>> 有了创新,才能有技术的改善以及做事方法的改进,才能产生新的概念、新的原理、新的产品、新的方法、新的市场、新的原料来源以及新的管理和组织。

● 创新模式的选择

对于区域创新模式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区域正通过对资源的掌握与控制,将世界各地的资源转变成当地产业发展的能力,这类区域就符合了区域创新模式中“国际资源整合模式”的要求;而有些区域位居产业链的前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地位,并能够引领、甚至创造产业链的整体性创新,那就可以纳入“技术创新领先模式”的范畴;再看有些区域迎合了知识经济的趋势,强调借由无形资产的突破或非实体制造的驱动,将现有产业进行质变,或带动其周边产业与服务,成为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那就符合了“创新策略”中所谓的“软性经济创新模式”的要求;而“生活形态先驱模式”则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区域能够结合物质文化与人文涵养“输出”其生活形态理念,从而体现出该区域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同时也代表了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与坚持。选择创新模式,并非图其虚名,而是为了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结合本区域的优劣势,认清自身的处境,定位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有效地放大优

链接

在本刊2010年第八期所介绍的“创新策略”的内容中,我们主要从如何选择本区域的创新模式、如何根据自身的产业情况进行产业调整、如何规划科技产业、如何突破瓶颈,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以及如何发现、捕捉和推进新的商业机会这五个方面去阐述具体的策略内容及其作用。势、避免劣势。

>> 将产业结构划分为主力产业、中坚产业和潜力产业,使得产业结构的划分方式更加符合创新规律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创新策略”突破了以一、二、三产业或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来划分的旧方法,而是将产业结构划分为主力产业、中坚产业和潜力产业。主力产业是指产值规模达到一定规模,有着较高投资回报率,有助于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中坚产业是指有一定的发展规模,未来发展空间大,且具有发展成主力产业的趋势的产业;而潜力产业则是指可被视为区域内新的经济增长动力,非常具有成长潜力的产业。这样的划分方式灵活、有效,使得产业结构的划分方式更加符合创新规律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科技产业的规划

谈到如何进行科技产业的规划,“创新策略”引入了科技群组的概念。所谓的科技群组,就是指众多科技项目的组合,是一套科技资源的规划程序,通过这套程序政府可以对未来的产业发展做出一系列合乎逻辑的决策方案,并在做规划之前就能考虑到未来产业的发展状况。

对于如何规划科技群组,政府要去选择对未来具有影响力与发展潜力的科技项目。科技群组的构建是为了明确区域内未来发展的重要产业,从而使重点产业能够获得相应的资源分配,所以有效地评估所选的科技项目就变得更为重要。

我们可以依据重要性和风险性两大原则去评估科技群组。其中重要性可以依托市场规模和社会价值两项指标,而风险性就可立足于产业地位与技术风险这两项评估要素。只要把握住了以上几点,政府就能给予所选的科技群组以最佳的投资配置组合,使政府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运用,最终达到强化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目的。

● 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创新模式

时代在变化,在有形资源参与竞争的时代身后,接踵而来的是以知识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有形资源重要性的逐渐降低,知识的储存和撷取变得越来越方便,小型企业和个人的机会也日益增多。知识这一无形资源,只要运用得当,并辅以创新的手段,就能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价值。

根据“创新策略”的分析,知识可以被分为三种类型,即分析型知识(多见于如生化、航空等主要通过新知识的创造实现创新的产业)、综合型知识(多见于如食品、汽车等以整合现有知识,应用到新领域并解决问题来实现创新的产业)以及符号型知识(多见于如电影、文化出版等需要将现有的符号知识,以不同于过去的方式来呈现的产业)。这三种分类方法,可以让我们对知识的类别有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我们把握产业创新的方向,创造更大的价值。

此外,“创新策略”还阐释了十种不同的产业创新模式。

模式一:以分析型知识为基础的工艺创新,是以分析型知识为基础,或是将分析型知识进行生产效率方面的加值,来提高分析型知识的价值,或是让分析型知识更容易被使用的模式。

模式二:从生产导向到研发导向的知识创新,是指厂商以生产制造为导向的创新,通过研发投资以掌握关键技术的知识加值的模式。

模式三:以分析型知识为基础的价值创新,虽然也是以分析型知识为基础,但是属于整合市场价值的综合型知识进行的知识创新。这种类型的知识创新有别于第一种模式,它是以直接掌握品牌、消费者认同等市场价值为目的的创新模式。

模式四:从市场导向到研发导向的知识创新,是指市场价值型的公司在掌握了市场之后,反过来投资研发,以获得完整的分析型知识的模式。

模式五:从市场价值到文化价值的知识创新,指的是市场价值型公司,进一步尝试整合符号型知识,以便在市场价值之外,再加上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功能,而文化与社会功能的提高,往往又有助于市场价值的增加。

模式六:以符号型知识为基础的价值创新模式,相对于模式三以分析型知识为基础来进行市场价值的知识创新,它则是以符号型知识为基础而进行的市场价值创新。无论是分析型知识还是符号型知识,如果没有通过生产效率或市场价值的创新,就不能发挥较大的经济价值。因此,两种模式都是通过综合型知识的价值,来实现知识的商业化,并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模式七:由生产效率到文化价值的知识创新,则较为少见,是由原生产效率型的特色,通过符号型知识的整合。转型为文化功能导向的特色。由于文化功能不一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这类知识创新,也不一定全部能够创造经济价值。

模式八:以符号型知识为基础的效率创新,是指符号型知识可以通过市场价值的创新,直接进入最终的消费市场,以透过生产效率的创新而大量复制,让符号型知识更加容易传递或被拥有,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模式九:由效率创新提升到市场价值创新,这一模式是由生产效率导向的定位,通过市场知识的加值而转变成市场导向。简而言之,就是指生产商从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出发,来改进生产工艺,以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模式十:由市场价值到成本与效率提升的知识创新,相对于模式九,这一模式则是油市场导向转为重视生产效率的知识创新。也就是说,生产厂商在已经获得了具有优势的市场占有率之后,继续攀登工艺和技术的高峰,不断获得新的突破,以应付市场多元化的需求,维持自身在同行业中的地位。

● 新商业机会的发现、捕捉和推进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决策者无不费心于新商业机会的探求,以实践经验鉴往,以预知能力知来。在新商业机会的寻找过程中,谁的创新能力越强,获得商业机会的价值就越大;谁的创新速度越快,获得商业机会的速度就越快。

而“创新策略”中所列举的“创新需求矩阵”分析法显然能帮助决策者获得一臂之力。“创新需求矩阵”分析法可以指引决策者透过“创新案例”,即已被实践证明的成功模式,来收集各种发展经验;透过“创新洞见”,即未来所关注的趋势,来归纳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用“创新因素”,即直接或间接地联系案例和洞见的某样东西,来归纳和探索未来创新的可能机会和需求,作为未来产业与技术创新的依据。“创新需求矩阵”分析法的掌握,让决策者在决策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帮助决策者在探索新商机的过程中获得便捷的渠道。

从“创新策略”辐射创新案例,在区域和企业的创新实践中,我们可以撷取数个典型案例。其中在产业角色的定位中,在区域和企业的案例中,以国际资源整合者以及技术创新领先者的角色居多,而在产业创新模式的实例中,则是以分析型知识为基础和以符号型知识为基础的创新案例最为典型。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应用实例进行归纳、总结,以延伸“创新策略”的理论内涵。

猜你喜欢
价值区域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Passage Four
区域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