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世博”的上海未了情

2011-11-07 07:16俞崇武
华东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意大利政府安东尼奥世博会

□ 本刊记者 俞崇武

下一站世博”的上海未了情

□ 本刊记者 俞崇武

“意大利创新”续缘上海

算上12月的这次,意大利公共管理与创新部部长顾问安东尼奥·恰安奇2010年间来中国上海的次数已经有3次了——在安东尼奥的记忆里,有生以来踏上中国土地的趟数都没有这一年多。

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给安东尼奥的,是一段特殊而美好的经历,在安东尼奥看来,这段经历并没有因为世博的落幕而定格,相反,这段经历仍在延伸,“世博会仅仅是我们中意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相互开展交流合作的开始。”

作为意大利政府的科技官员,安东尼奥策划并组织了2010年7月在世博会意大利馆举办的“意大利之创新”科技周活动,展出了250多项从意大利国内遴选出来的最新科技成果,包括能吸收清理钻井平台和工厂泄露原油的环保装置、能联合国际空间站和地面同时举办音乐会的传播系统、能满足各类合理建筑布局的移动之家等等。

“意大利之创新”科技周活动持续了两个星期。“在那两个星期里,我们与中国上海的一些科技机构一道,进行了多次项目和企业的对接见面会。”安东尼奥告诉记者,这次12月再次来沪,就是因为通过7月份那一次的接触和洽谈,很多意大利的创新项目与中国的伙伴达成了初步的意向,“为了促成这些意向接下去实质性地展开,所以,我们又见面了!”安东尼奥开怀大笑。

世博会结束后没多久,2010年11月初,中国科技部和意大利公共管理与创新部在意大利罗马联合举办了“中意创新论坛”,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应邀参加,中意两国科技合作热度飙升。意大利人选择这个时候再来上海,“坐实”世博期间达成的合作,颇有几分“趁热打铁”的味道。

意国创新的“可实现性强”吸引中国企业

在谈及之所以“意大利之创新”的众多项目有望在上海落地生根,安东尼奥说,这些项目是意大利政府为上海世博会特意准备的,“作为下一届世博会的主办国,意大利充分重视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意大利科技创新魅力和实力的机会。所以,政府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场创新大赛。比赛共收到了来自意大利各大公司、大学、研究中心的成果500多项,我们又在其中遴选了最成熟的250项,带到世博会上进行展示,寻求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安东尼奥表示,正是由于“意大利之创新”项目不仅代表了创新的高端水准,而且绝大部分是真正可投入生产的成果,领域也集中在与改善人们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的环保节能、健康安全等范围内,所以,才引发了中意两国创新者与企业家之间“强烈的合作兴趣”。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小半年,但安东尼奥依然清晰地记得科技周活动中“意大利之创新”项目足迹所到过的地方,“当时我们与上海的20个科研院所代表进行了交流,与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同举办了‘意大利科技成果—上理工科技园区交流会’,到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张江创星园与孵化器企业进行了交流,还与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联合举办了‘中意环保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合作交流会’……”这次,安东尼奥将会带着有明确意向的意大利企业经理逐一回访这些地方,探讨实质性合作的事宜。

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副秘书长姚伟民则告诉记者,自世博会期间举办了意大利项目合作交流会后,“很多当时来参加活动的上海企业,乃至长三角企业,回头都又来找到我们,希望牵线进一步沟通,表现出诚恳务实的合作意愿。”姚伟民举例说,华谊集团对“意大利之创新”项目中一项化工材料的发明成果非常感兴趣,双方已经深入到洽谈合作生产等具体事宜的阶段;还有一家上海环保企业对意大利的电子垃圾处理技术非常看好,世博会后还专程飞去意大利考察过好几趟。

与安东尼奥一样,姚伟民也认为,“意大利之创新”项目能够被国内企业所青睐,关键就在于这些项目“不仅所属的领域好,符合我们国家的产业导向,

在意大利,创新、创造的意识广泛地植根于人们的生活。只是或许是因为意大利的创新更多的是小企业和个人在进行,他们的IDEA和成果,最后都用在了欧美和日本等大公司的产品中。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创新程度和成熟程度都比较高,很多成果是我们拿过来就可以组织生产实现转化的,不像以往一些拿到我们这里来寻求合作的国外项目,或是处于实验室阶段,或是在业内已经称不上是创新的东西。”

安东尼奥和姚伟民都非常看好世博会后,“意大利之创新”项目在中国、在上海落地开花的前景。对中国文化卓有兴趣的安东尼奥风趣地展望:如果把世界第一的“中国制造”和全球领先的“意大利构想”相结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那一定是从最好的设想、创意中,得到最好的效果。”

>> 安东尼奥策划并组织了2010年7月在世博会意大利馆举办的“意大利之创新”科技周活动。

“一个大家并不熟知的意大利”

也许,您会觉得安东尼奥的展望有“自诩意大利创新”之嫌,但当您了解了以下这些“往事”之后,一定会诧异于“意大利之创新”:

在很多人印象里由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实际上是意大利人安东尼奥·穆齐的创造;大多数人以为计算机诞生于美籍科学家冯·诺依曼之手,其实是意大利人根据冯·诺依曼的理论设计出了图灵机——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子计算机;被誉为“无线电之父”的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发明了电池;还有世界上第一架钢琴、第一个MP3播放器、核能发电、塑料科技……这些我们今天司空见惯的东西,都源自于意大利人的智慧。正如世博会意大利馆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上所播放的宣传短片里所描述的,意大利有着深远而浓厚的科技创新传统。

“但很遗憾,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的印象里,意大利往往就是时尚,就是艺术,或者是美食、建筑、奢侈品……我们要通过世博会告诉大家,让更多人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意大利!高科技和创新是意大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意大利的创新更多的是时尚与科技的融合。”世博会意大利馆政府总代表贝良米诺·昆迭里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上海世博会是一个世界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交汇、展示的大舞台,把意大利的创新项目带到上海、带进世博,既是“作为下一站世博举办地的意大利展示自身,告诉世人意大利并非只有服装、壁画,更不缺作为世博永恒主题的‘科技与创新’的难得契机,更是‘意大利构想’走进中国这一庞大的世界新兴市场的最佳时遇。”

“在意大利,创新、创造的意识广泛地植根于人们的生活。只是或许是因为意大利的创新更多的是小企业和个人在进行,他们的IDEA和成果,最后都用在了欧美和日本等大公司的产品中,所以人们才对‘这个不一样的意大利’知之甚少。”安东尼奥·恰安奇说。

意大利创新之源:中小企业

12月,上海。再遇安东尼奥时,记者终于有机会向这位世博期间一刻未能得闲的意大利政府的科技官员,抛出一个在了解了那个“不一样的意大利”之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看上去并不算世界科技大国的意大利,何以能有这么多的创新成就?意大利政府又是如何来支持企业和科学家们的科技创新的?

安东尼奥回答记者,意大利的创新成就得益于遍布全国各地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构造创新的观念很强,他们的规模虽然小,但拥有很多创新的概念和设计。“这是我们意大利创新的模式。”

“而对意大利政府来说,鼓励和支持这些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最要去做的,也是最有效的一件事,就是完善的相关法律,以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免受侵害——比如说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帮助我们的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相对的竞争力;还有,通过确立法律,让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拥有与大企业同样公平的获取社会共享资源的机会,等等。”安东尼奥说。

早在世博会意大利馆科技周期间,记者在采访相关人士的过程中,对意大利“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创新模式已然有所耳闻,所以,安东尼奥对意大利何以创新的回答,并没有出乎记者的意料,然而,令记者有些惊诧的是,安东尼奥却只字未提意大利政府对中小企业创新有多少资金的投入,而是始终强调政府在“营建法律”、“提供帮助”——大家都知道,在时下中国,一谈到“中小企业创新”必然会提到“政府资助”、“银行融资”。

或许,安东尼奥对“意大利创新模式”的这番见解,比他带来的那些创新项目,更值得我们关注。

对话意大利公共管理与创新部部长顾问安东尼奥·恰安奇

《华东科技》:我参加了世博会意大利科技周活动,从与“意大利之创新”项目的接触和各种介绍中,得知意大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国度,也是一个创新的国家。部长助理先生能否告诉我,为什么意大利能有这些创新?

安东尼奥:意大利有很多的小企业,他们的规模很小,但他们的观念很新,拥有很多创新的概念和设计。意大利的创新通常都是由小企业构造和研发新的观念,再交给别的大企业来进行批量的制造——这些大企业基本都是国际上著名的公司。

比如,日本的“任天堂”公司,我们意大利企业为它研制游戏机里的核心技术,但是游戏机本身是日本生产的;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它的新引擎研发,是放在意大利做的,但整车生产还在美国本土;还有德国大众、荷兰西门子等很多国际知名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设计,都是在意大利进行。

所以,意大利创新赖以为生的经营模式,就是小企业通过自己的创新,来为其它国家的大企业提供创意理念、尖端技术。

你可能知道意大利有很多时尚品牌,但你也会发现意大利并没有多少科技品牌。这正是由意大利创新的这种模式所决定的。因为我们意大利是提供概念的,而那些科技品牌,是由上面那些国际性的大公司来提供的。

我们希望通过世博会带来的交流机会,在中国也像这样找到合作伙伴,使意大利所拥有的高效创新,利用中国精湛的制造技术,来制作世界一流的产品。

《华东科技》:在我的理解中,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创意和研发,经常会遇到障碍,很多大企业可能并不愿意接受和采纳中小企业的创新,而更倾向于自己去搞?

安东尼奥:的确,对意大利来说,这也不是一个很容易的过程。意大利的小企业在初期也经常遇到一些与大企业合作的困境,但经过长久的合作以后,大企业已经非常清楚意大利的小企业能够为他们提供哪些有用的观念。

事实上,现在很多国际性的大公司,已经会去主动地寻找意大利的中小企业来帮他们提供新颖的观念,寻求与中小企业的创新合作——你知道,任何一个大企业都没有办法做到十全十美,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在内部解决。每个国家都有它独特的资源和文化,每个国家的企业擅长的事情也不同。拿汽车行业来说,美国通用、德国大众、梅塞德斯,这些国际企业都在向意大利的中小企业寻求创新的设计。因为这些大公司知道,如果他们自己来做设计,那么成本将会比向意大利的小公司直接购买要大得多。

《华东科技》:作为意大利政府的科技官员,你觉得意大利政府是如何看待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

安东尼奥:在意大利,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经常举办一些科技研讨、商务会谈,让意大利的中小企业,甚至个人,能和一些全球大型企业进行交流和洽谈。第二种方式是和欧盟的一些企业共同洽谈合作项目,帮助中小企业筹集发展资金。

总而言之,意大利政府在这其中扮演联络者的角色,为互有需求的双方提供各自所需的信息,帮助中小企业提供交流的渠道,创造合作的机会。

但最重要的,意大利政府认为为中小企业做的最有效的一件事,就是完善相关的法律,以此来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免受侵害。比如说知识产权保护,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获得相对的竞争力,并为他们提供科技项目的共享资源。

《华东科技》:部长助理先生刚刚谈到,“意大利创新”是以中小企业创新,然后提供给其他的大企业制造为主。而在我们中国,似乎大部分的企业都愿意并希望以自己的力量,将创新变成产品,实现产业化。你觉得企业的创新和产业化之间有必然关系么?

安东尼奥:创新不一定要自己来把它转化成为产品,实际上,中小企业是缺乏产业化条件的,把创新交给有条件的大企业,反而效果更好。

而且,有一些超前的创新,即使是大企业也是没办法产业转化的,因为市场暂时还没有这种需求。

这就是创新的本质——它不是一个线性化的过程,而是要根据市场的导向和需求来决定的。如果在进行创新的时候,市场已经有相应的需求,那么创新就能够迅速成为产品。

意大利国内最新科技成果

猜你喜欢
意大利政府安东尼奥世博会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危机中如何展现领导力
谁杀了镇长
意大利:承诺不再扩大赤字
论《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忧郁的经济根源
致命的渎职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意大利政府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及工法架构
克服建筑障碍的辅助用具的标准、费用承担及优惠:意大利政府为改善残障者融入社会而大力改造建筑障碍
喜游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