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合作,上海张江高新区发展进入新时代

2011-11-07 07:16隽鸿
华东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外高桥异地开发区

□ 特约撰稿 隽鸿

异地合作,上海张江高新区发展进入新时代

□ 特约撰稿 隽鸿

近年来,上海的科技园区走出上海、进行异地合作开发的步伐日益加快,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有关的合作开发方式和合作机制。(如张江高科技园区与海门经济开发区共建;盐城经济开发区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盐城市盐都经济开发展区与上海市北工业园区共建等等)。

日前,上海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于晨在张江创星园调研时指出,当前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背景下,由于土地、环境、能源、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压力,上海的生产、商务成本逐年提高,传统或低端层面上的发展已面临瓶颈。“走出去”已经成为上海众多园区破解难题、突破瓶颈、调整结构、谋求发展的共识和有效途径。同时,异地合作一定要在政府的指导下有序进行,尤其是产业转移异地建设产业园的合作模式,更应由政府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上海市产业发展目标、城市发展定位等客观条件,由政府制定产业转移规划,确立需要转移的目标产业目录,以及产业转移区位指向、转移次序等,最终要形成两地共赢的局面。

多年以来,外高桥地区一直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的窘境,为了促进产业升级,一些落后产业必须迁移出去,但如何防止产业空心化并保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成为外高桥的一个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外高桥提出了“区外发展”的思路。外高桥和启东之间的车程只有40分钟,远比外高桥和同在浦东地区的奉贤、南汇等地之间的车程要快。2008年1月,由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开发主体——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启东联合建设外高桥集团(启东)产业园协议签订。这也是上海在周边地区建立异地工业园区的蓝本。

企业外转,土地成主因

商务成本是衡量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依据,也是投资、贸易、经营和区域经济开发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要素成本不断上涨,要素成本的上涨导致商务成本的不断攀升,商务成本的上升降低了上海投资的吸引力,恶化了上海投资环境,导致大量企业纷纷外迁,影响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当前,制约上海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最主要的瓶颈是上海土地供应量的不足。外高桥保税区正是迫于无地可发展而选择了走出去。在腾出土地后,外高桥保税区立即着手调整保税区内的土地、厂房、仓库等资源,进行有选择的招商,加快保税区IT产业和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的发展。

漕河泾开发区也是一样,漕河泾是我国首批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经过20多年的创业发展,已有1200多家中外高科技企业及研发机构“浓缩”在5.98平方公里的开发区本部,空间的局限制约了国家级开发区潜能的充分发挥。开发区要做大,要放大资本“能量”,就必须走出去。诚如杨浦区上海剑豪液力传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剑军所说的那样,很多企业随着产能的迅速扩大,上海中心城区无法满足其生产基地的需求,已纷纷向上海郊区和外省市迁移。选择合适的地区建立异地园区,缓解企业生产基地紧张问题,同时推进企业的产业升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上海的产业导向影响。上海在第二产业方面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从以制造为主向先进制造、研发、服务转变,提高上海工业辐射和服务全国的能力。在发展先进制造业上将聚焦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九大重点领域。为了给鼓励发展的产业腾出足够的空间,就要“腾笼换鸟”,把原先的一些企业迁出去,腾出寸金地,发展更新更高的产业。杨浦“异地工业园区”的设立,使杨浦成为“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产业布局,即企业的总部或研发、销售部门留在杨浦,生产性活动外移到“异地工业园区”,实现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异地合作求双赢

上海在长三角(包括泛长三角)地区选择企业接收地是有一定条件的,上海市府办公厅文件显示,上海在进行异地合作方面首选地区是“一小时经济圈”内的地区,包括苏北和皖江地区。这是因为苏北地区、皖江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成本也相对较低,交通条件也已大为改善。杨浦区为选址曾给出了八个指标,分别是:土地资源、劳动力供应,交通情况、产业基础、基础设施、扶持政策、动力水源、原材料。按照这8个指标,杨浦区政府花了2个多月时间,先后对江苏省的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11个县市进行了实地考察,进行反复比较,最后才确定了江苏大丰和海安作为首选地,以此满足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和不同选择。此外,有些技术要求高的企业还在技术工人的供应方面还有额外要求。同时,异地园区的选择,并非是上海单方面的选择。经济合作重要的原则是要合作双方得到双赢,只有双赢的合作才能是长久的合作,才是稳固的合作,所以上海方也非常重视当地有无强烈的合作意向。只有双方都有强烈的合作愿望,都有真忱的合作态度,合作才能顺利进行,才能有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优势互补,形式多样

异地合作的总体原则是优势互补、形式多样。比如,外高桥——启东采用的是股份合作模式。即在现有开发区中设立共建园,交由合作双方成立的合资股份公司管理,公司负责园区规划、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工作,收益按照双方股本比例分成。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和启东滨海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双方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长宁—盐城的合作采用的是股份制与委托招商的综合模式。双方成立合资股份公司来共同建设区中园,收益按股本结构分成;又采用产业招商的模式委托上海方开展招商,对于通过上海方引进的项目,受托方除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外,5年内还可对所引项目产出的新增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获取40%的分成。

近年来,上海的科技园区走出上海、进行异地合作开发的步伐日益加快,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有关的合作开发方式和合作机制。

带动接收地经济的效果明显

漕河泾开发区在闵行区建立8.3平方公里的浦江高科技园(出口加工区),引入了3M医疗、泰科医疗、英业达集团等一批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总部型项目,实现了增资扩张和产业升级。漕河泾开发区与松江区政府合作,在松江新桥共建占地168亩的新桥新经济园,重点吸引民营科技企业。目前,已经有300家企业落户新经济园,这里成为松江区最具科技特色的园区之一,2008年产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新桥新经济园还进军临港产业区,建设了临港国际光仪电科技园,一期按照光、仪、电产业的功能定位,建设标准厂房约20万平方米。世界500强马士基物流、瑞典沃尔沃公司、芬兰斯贝克玛液压机械等一批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纷至沓来,上汽荣威配送基地等国内大项目也已入驻这个科技园。2008年上海华谊集团这个全国最大的煤化工企业投资70亿元,在巢湖市建设无为化工产业基地。按照规划,华谊将在无为化工园规划建设23个项目,规划总投资超过230亿元,相当于华谊目前在上海的总投资规模。上海华谊产生的龙头效应远不仅于此。无为化工基地尚未建成,杜邦、巴斯夫、拜尔等世界知名化工企业已开始与巢湖市联系,商谈建立合资企业事宜。

从以上几例看出,异地园区对接收地的经济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园区异地合作”不仅引进了上海的成熟企业,同时还由于产业集聚效应和上海的品牌效应能吸引众多的外资企业,大大推进了当地的招商引资;也因为相关企业的进驻,延长了产业链,势必会带动当地产业的调整和重组对提高整个开发区的管理水平不无好处。

猜你喜欢
外高桥异地开发区
外高桥海工上建建造取得新突破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上海自贸区外高桥区域道路集装箱货运交通补短板措施研究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外高桥码头物流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研究
如何开拓异地市场?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