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资金不如帮市场
——上海聚科生物园区孵育企业的成功之道

2011-11-07 07:16郭霞
华东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园区生物产品

□ 本刊记者 郭霞

给资金不如帮市场
——上海聚科生物园区孵育企业的成功之道

□ 本刊记者 郭霞

培育创业企业的孵化器,在如今言必称创新的中国大地上,已谈不上新奇。应该说,孵化器在推进自主创新战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家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对孵化器而言,能否以企业需求为服务目标,且具备企业需要的专业孵化服务功能,是孵化器能否具有吸引力、集聚力的关键,也是孵化器的生存发展之本。

“之所以选择聚科,就是看中了它在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效应。”在首届“聚科杯”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上,由复旦大学药学院院长朱依谆领衔的“心脑血管保护类新药益母草碱的研究与开发”获创业组一等奖获奖项目。据悉,该项目已有意向进入聚科生物园区的创业苗圃进行预孵化。

上海聚科生物园是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自2003年创办以来,聚科生物园以独特的区域科技优势和中科院技术资源,在专业生物技术孵化领域取得不菲成绩,成功跻身“国家级专业孵化器”行列。然而,随着企业的成熟,聚科园区孵化团队敏锐地发现,企业经过几年的孵化,对于孵化服务的要求已从内部管理、产品研发进一步转变为市场开拓和寻求发展资本。

“我们特别关注到,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归纳为资源互补的一种内在需求。无论是以技术转让、共同开发、技术服务为代表的技术合作型企业,还是以产品买卖为代表的产品合作型,双方必然处于产业链的不同位置,且具备利益衔接点。”聚科生物园总经理助理朱正刚说。基于这样的认识,聚科孵化团队在三个不同的范围内,开始了以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为目的的尝试。

微循环:促进园区内企业间的合作

聚科孵化团队关注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于技术和市场的需求往往处于产业链的不同阶段,因此在园区这样一个产业环境中,企业之间很容易从产品与市场上找到互补关系。

为了促进园区企业的交流,聚科生物科技园(以下简称园区)经常开展企业交流讨论会、举办各类专业科技沙龙活动,组织一些技术类似、产品有共性、市场互补的企业参加讨论,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企业在技术市场上找到合作伙伴。

经随着企业的成熟,聚科园区孵化团队敏锐地发现,企业经过几年的孵化,对于孵化服务的要求已从内部管理、产品研发进一步转变为市场开拓和寻求发展资本。

园区企业上海优贝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医药中间体领的研究,经常接到海外市场的国际订单,单个合同金额往往都几百万以上。在一次委托研发的过程当中,贝德生物医药技术流程上遇到了一定的难题,而外包服务合同的日期逐步临近,如果技术难题不能解决,优贝德将要面临合同金额三倍赔款的问题。在一次园区例行的产品技术交流会上,优贝德的薛总得知园区斯比德化学科技公司研发的产品与其有类似之处,其总经理吴天骏博士曾留学于日本,在技术上有较高的造诣,于是就所遇到的技术难题与吴博士进行交流;此后,吴博士给予了优贝德专业的技术指导,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帮助优贝德克服了技术上的瓶颈问题,解决了技术危机,挽回经济损失近500万元。

园区还针对具有特色产品或者具有市场代表性产品的企业,帮助他们开展专业产品推广月活动,在产品推广月活动期内,园区会帮助企业组织一到两次活动,邀请园区乃至区外的技术产品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参加,以扩大企业产品被市场的认知度。

泰佳生物和尚优生物分别从事医药保健药品和化妆美容产品的研发销售,两家公司的技术研发在行业内均具有很强的优势,产品在市场上颇具代表性,但两家公司均处于成长初期,因此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都不是很高。园区针对此类情况,通过专场产品推广活动帮助两家企业进行产品推广和市场对接,通过推广会,两家公司的产品均得到园区及区外很多企业的认可,泰佳率先在园区内部产生了销售,尚优则与莱博等公司签订了产品共同研发协议,逐步打开了市场。

经过几年的探索,园区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市场知名度也获得了相应的提升。

内循环:促进国内上市公司与园区企业的合作

园区内集聚了大量的生物医药研发类企业,大多数研发成果都具有引领行业发展趋势的地位,而这些研发成果正是一些既有经济实力又有市场渠道的上市公司所缺乏的部分。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缺资金缺市场的局面,同时又能解决大型公司技术创新难,研发投入大的问题,园区积极开展“内循环”式的合作,促进国内上市公司与园区内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合作。

针对“内循环”模式,园区一方面定期组织园区企业访问一些专业产业园区及行业协会,另一方面又邀请其他园区参观园区并走访园区的企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双重模式,成功搭建了企业与各产业园区及上市公司交流的平台。

园区先后组织企业参观了金山精细化工产业园、江苏海门临江化工区、浙江嘉善南湖工业区、浙江金华康恩贝集团、安徽丰原制药集团等大型产业园区及上市公司。据悉,已有多家企业在上述园区建立生产基地或进行技术合作及技术转移项目,取得良好效果。

上海百普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生化、医药专业领域内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提供生化、医药等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主要是向上市公司提供以生物类发酵技术为主的生物制药工艺转让和服务。企业自2008年入驻园区后,凭借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同时在园区的帮助下,分别与国内各大上市药厂取得联系,经过几轮的考察和试验,目前已与浙江升华拜克制药集团、浙江金华康恩贝制药集团、浙江仙居药业集团、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技术转让合同,交易额逾1000万元人民币。

上海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08年2月入驻园区以来,在园区的帮助下分别与上海家化、联合利华等公司达成共同研发的合作协议,并向这些公司长期提供化妆品的原材料和天然成分添加剂,2010年,莱博生物还联合国家九部委在园区筹建全国第一家化妆品行业的研发中心和专业委员会。截至2010年底,莱博公司的销售总收入已超过3000万,企业已迈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外循环:促进国外公司与园区企业的合作

处于成长期后期或成熟期的企业,往往拥有较好的技术、足够的资金实力、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相对完善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往往更能深刻体会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对国际化发展和品牌意识的树立远远高于前两种企业。

为进一步帮助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打开市场,园区每年均会组织企业代表团访问国外专业园区及行业协会1~2次,积极搭建企业国际化项目交流平台——CRM客户信息管理平台;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走国际化的市场合作道路,园区于2006年开始建立了企业国际化成长助跑平台,针对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一系列解决方案。园区长期免费为企业开展全面的管理及技术培训课程,帮助企业完善国际化过程中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帮助企业建立统一的实验室LIMS管理系统。

园区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中法生物技术企业会谈、中欧生物技术企业配对会、中美生物技术企业交流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彼此了解,分享彼此的经验,同时拓展了中外生物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空间。目前,园区已与巴黎基因谷、海德堡科技园和巴塞罗那生物医药孵化器、韩国生物医药协会、台湾生物医药协会、日本中小企业商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互动,同时组团访问了韩国、日本、欧洲相关产业园区及企业。通过以上活动模式的开展,园区内已有部分企业与国外相应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以及技术转移合同。园区在帮助企业寻找国外市场的同时,也发展了与国外同行的合作交流,接纳了数名国外同行在聚科开展长达数月的驻点工作交流。

上海靶点药物有限公司专注于靶点药物的研究,其抗艾滋病药尼非韦罗的研发通过园区的帮助,多次与国外各机构接触,在双方多次的调研和考察后,最终与澳大利亚某知名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以转让海外市场知识产权获得了2000万人名币的融资,并获得一系列后续研发成果的共享权,从而使企业的发展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莱博公司也与法国某知名化妆品公司签订了价值300万元的研发合同,为其提供改进在化妆中添加天然植物成分配比问题的解决方案。

“构建企业交流平台,推进市场服务创新”,这项工作已成为园区专业孵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探索性的工作,是基于聚科团队对行业得充分了解,使聚科的服务团队真正认识到专业孵化工作的内涵。通过这项工作,园区不仅挖掘了园区内外的产业资源,而且通过不同组合为孵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发展土壤,在无形中推进了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聚科孵化团队相信:“创新孵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年轻的事业,只要始终把服务企业当作追求的目标,就能做出最符合时代要求的成绩。”

上海聚科生物园区

是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办的生物技术创业企业孵化园区。本着“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创业、服务于科学进步、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企业宗旨,上海聚科生物技术园区的战略发展方向是立足上海地区,面向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努力吸收和转化先进的生物技术,整合技术、市场和资本的优势,把园区建设成为具有领先水平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和原创技术转化中心。

猜你喜欢
园区生物产品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