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学院学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意向性的调查*

2011-11-18 07:46袁德伟杨兴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意向师范生专业

袁德伟,杨兴芳

(咸宁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咸宁学院学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意向性的调查*

袁德伟,杨兴芳

(咸宁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学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意向是制约我校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要素,是实现学生主体向专业者过渡的动力诉求,是培养和造就优秀教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影响学生选择教师教育意向的因子是多层面的,是不同因子交互作用的结果。促使学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并终身从教,需要政府、高校及学生自身因素多个不同维度进行思考和实践。

教师教育;选择;意向性;调查

一、目的与背景

所谓学生教师教育专业意向的选择,系特定主体对专业认知或职业认同显性的、综合的表现形态。针对我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实施一定规模教师教育选择意向的调查研究,系基于以下四个维度的价值判断:首先,学生教师教育意向的选择是制约我校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要素;其次,学生选择教师教育的意向是实现主体由普通人向专业者过渡的动力诉求;然后,学生选择教师教育的意向是培养和造就优秀教师,为将来我校学生就业后从事教育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最后,关注学生选择教师教育的意向是以“学生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呈现。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在教师教育专业选择意向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原因,并从政府、高校及学生自身等各自的职责或责任出发,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学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并终身从教。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研究采取问卷的方式,以咸宁学院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也包括在开学期间对学生父母进行的访谈。

(一)样本选择:咸宁学院是一所具有 70余年办学历史和 30余年本科办学经验的湖北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抽取该校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各 250名,其中包括从大一到大四的分层取样。问卷回收率 100%,问卷有效率为 98%。

(二)问卷设计。本次调查问卷围绕两个主题展开。一是设计“是”、“不是”、“无所谓”三个答案,通过被询问者的回应,了解选择教师教育和不选择教师教育的真实状况。二是顾及到学生选择教师教育影响因子的多元特点,通过设计多项选择来了解学生选择教师教育和不选择教师教育意向的隐形因素,同时,对国家政策、高考分数、家庭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以及其他亲戚朋友职业等显性因素也进行研究分析。

(三)过程设计规划。为了避免一些非客观因素影响,保证问卷结果与实际情形的一致 ,本次调查由热衷教育事业并多次参与湖北省和国家教育规划的教育学院院长吴亚林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并且有一些责任感很强的学生设计和调查问卷,整个过程严谨 、规范,问卷填写认真、详细。

三、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学生教师教育选择意向的基本状态

1.不同年级学生选择教师教育意向的基本状态

从表 1可以看出,我校学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意向的现状已经令人担忧 ,不同年级学生愿意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比例仅占 28%左右。04级学生即将进入社会,但专业的归属感依然很弱,不愿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或抱无所谓态度的人竟然高达 66%,这一比例与其他三个年级相比还算是最低。07级学生进校时间不长,不愿意选择教师教育专业或条件允许可以转其他专业的人达到 89.8%。

表1 咸宁学院学生教师教育选择的意向分年级统计

2.不同性别学生教师教育专业选择意向的基本状态

从表 2可以看出,我校学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男女生比例处于严重失调状态。04年到 07年,虽然男生的绝对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所占比例仍然很低,且今后愿意选择教师教育的人数比例相对于女生总体偏低。另外,虽然女生的绝对数占明显优势,但并非今后所有女生适宜且普遍愿意选择教师教育,约有 70%的女生不愿意选择或有其他更好的专业的话会选择其他专业,而教师教育专业是最后考虑的因素。

表2 咸宁学院学生教师教育专业选择意向的性别统计

(二)影响学生选择教师教育意向的因素及其分析

探寻学生教师教育专业选择意向的影响因子,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要重视不同因素的独立作用及其交互作用。

1.国家宏观政策对学生选择教师教育意向的影响

国家的宏观政策是学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之一。国家政策的出台无论对籍贯是农村或城市的学生都存在着影响。以 07年为例:国家为吸收优秀大学生到基层服务,对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高等师范院校实行免费师范生政策。很多学生期待国家这一政策能够推广到其他师范院校,特别是一些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如果师范生能够实行免费,那么这将会对学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产生极大的诱惑力。

2.当今社会就业压力等现状对学生教师教育专业选择意向的影响

在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群体中,约 85%的学生看重的并非是专业情感因素。随着社会竞争越演越烈,加上最近几年的金融危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教师教育专业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工资有保障、假期长、并相对稳定等原因,部分学生也会选择教师教育专业。如何使主体对教师教育职业形成全面、正确的认知,这是解决教师教育选择意向问题并使优秀教师能终身从教需要考虑的一个层面。

学生不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原因相对分散。不愿意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群体认为:教师职业虽伟大但没有前途;并且教师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想“改行”比较困难,而选择其他专业后,想成为一名教师,拿一本教师资格证就简单多了;另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较低、压力太大、工作太辛苦。因为这个原因而不愿意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高达 90%,而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对教师的收入和地位比较关注,并表示,随着教师工作环境的改善,愿意选择教师教育专业。

3.高考分数及志愿填报等因素对学生教师教育选择意向的影响

表 3说明,真正因个人兴趣原因而填报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仅占 7%左右,这部分学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原因是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希望今后能够当一位优秀的教师。因从小受到某位教师先进事迹的影响而愿意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仅为 0.5%;因父母要求而被动甚至无奈填报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占 10%左右,另有不到 2.5%左右的学生是由于老师或朋友推荐的原因填报教师教育专业。而大约有 80%的学生由于高考分数不理想而调剂到教师教育专业,并非自己所愿。

表3 我校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制约因素对选择教师教育意向的统计

4.家庭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收入状况及父母职业对学生教师教育专业选择意向的影响

家庭收入状况对学生从教意愿影响相对较小。无论是经济比较落后,贫困地区的学生,还是经济发达且生活水平在小康之上地区的学生,其家庭收入状况对学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意向没有明显的影响,只有当其与国家政策联系在一起,这种影响才会显现出来。因此区域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另外,统计时还发现,虽然从总体看父母职业对子女从教意愿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我们在对学生父母进行访谈中了解到,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部分认为教师职业比较稳定且相对比较轻松,竞争压力相对较小;还有部分家长考虑的是距离问题,希望子女今后能在家附近从事教育职业,今后彼此照应。

四、相关对策及建议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要解决学生选择教师教育意向的问题应该从政府、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四个维度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一)政府方面

1.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和准入门槛

教师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是国家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对教师成果的一种肯定和回馈。在校学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意向是否积极,作为源头的教师地位的提高显得尤其重要。从现实情况看,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教师的实际收入水平均处于较低层面。虽然影响学生教师教育专业选择意向的因素很多,但提高教师的政治、经济地位是确保优秀生源能够从教的直接原因。

国家应通过法律措施确实保障教师的利益,应严格审核《教师资格证》,提高教师准入的门槛。在调查中发现,教师教育专业是很多学生在不得已情况下选择的,而且在选择就业方面,教师这一职业也是最后选择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西欧国家及日本在这一方面明显要做得更好。如日本在《教师资格证》的发放上需经过严格的把关和审核,一旦成为教师,那么他们将享受国家公务员的待遇,并且教师还要经常的考核和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查。我们或许更应该从中吸收别人的经验。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也是提高教师教育地位的一种有效途径。

2.减轻教师的各种压力,关心教师的日常生活

现实社会中,教师面临的压力往往是多层面的,是工作、生活和精神方面的多重影响和交互作用。压力过大是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减轻教师压力,应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方式。从政府角度来看,要避免对角色的神化,淡化传统文化中“圣人”的人格定位,对教师职业予以更多的宽容和理解。要真正地了解教师,关心教师,避免对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过度渲染。国家和政府应共同关心教师,只有这样,在校师范生才会对自己今后从事的职业更加有信心。

3.制定针对师范教育的特殊保护政策

我国一直有对师范专业学生免费的传统,但在 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高等教育缴费的培养机制改革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教师教育的地位,其师范生生源质量明显下滑。为了改变这一局面,2007年国务院总量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对教育部直属的 6所师范院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师教育专业的选择。然而,要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更应该对师范生实行全面免费。同时,应鼓励社会加强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以及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开办师范学校,使两种资源都得到有效应用。这样可以吸引一些贫困地区的优秀学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

(二)社会层面

1.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从经济和精神上给予师范生支持

通过成立“教师教育基金”,对来自于贫困地区的师范生进行资助,这样不仅使贫困生“上得起学”,而且也能成为师范生今后回报社会的一种动力和源泉。近几年来有调查显示,当今中小学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针对这一现象,社会应该打破往常的偏见,改变男生当教师“没出息”的就业观,给师范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而并非“嘲笑”或“打击”。

2.重新审视教师职业,改变传统教师观

传统上,社会把教师比作是“梯子”、“红烛”、“园丁”等悲壮角色,其实这是一种很片面的比喻。教师应该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促进学生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人员。一方面要转变教师是奉献者的角色,另一方面要辩证地看待付出和收获的关系。在这些方面,社会的舆论和相关书籍要作好相应的宣传,切忌认识上的偏差。加强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转变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这无非为学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注入强有力的兴奋剂。

(三)学校层面

1.科学而灵活地进行课程设置

由于受阅历和分数等因素的影响,我校大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存在着盲从现象。因此,学校应在全面实施“3+x”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科学而灵活地进行课程设置,第一学年开设公共课程,不分专业,使学生在一年的时间里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特点与专业之间的匹配程度。第二学年开始分专业,由于专业是学生经过理性思考后选择的,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因为喜爱这个专业,今后走上教师岗位后,能兢兢业业工作。

2.开设务实的专业课程

学校要明确各专业的特点,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专业和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开设务实的专业课程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教师教育专业选择意向在很大程度上与课程的设置有关,科学而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例如,我校教育学院有小学教育和心理学两个专业,其中小学教育开设的课程有音乐、美术、钢琴、舞蹈、高数、写字、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几十门课程,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和掌握这些课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学习的内容泛而不精,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建议学校对专业方向进行重新划分,分别开设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语文、数学等专业方向,并统筹安排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并预知自己将来所承担的社会职责。

(四)学生自身角度

1.结合自身实际,正确定位,树立远大目标

每个学生都各具特点和个性,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相关专业的要求,树立远大目标。

一方面,正确的认识自己。从我们的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学生认为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使得他们进校后不能愉快的接受所学的专业。因此,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正确定位,了解自我和所学专业,树立终身从教的远大目标。

另一方面,需要将自己的专业发展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紧密结合起来。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立足于本专业特点,选择与专业息息相关的社团或选修科目,应该结合这些组织活动的特点和要求,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有选择性的参加,要少而精,切忌盲目跟风。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现如今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已趋于市场化,这种现象也深深影响到师范教育类的学生。因此,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持有远大理想,并立足现实,切忌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

3.理性对待自己所学的专业

在我们调查中发现:部分师范生由于受到了传统社会中“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认为教师是“臭老九”、“教书匠”、“没出息”的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师教育专业的选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应该持一种理性的态度,认识到在当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职业都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尚情操。

总体来说,学生对教师教育专业的选择意向受社会、学校以及个体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采取积极措施,学生对教师教育专业的选择意向才会更加清晰明了,才能更加有效地为未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

[1]刘川生.创新教师教育培养体制[N].光明日报,2007-03-11(11).

[2]霍涌泉.教师职业形象的改变与素质提高的策略选择[J].师资培训研究,1998,(3).

[3]方言.地方师范院校更需关注[N].光明日报,2007-03-28.

[4]庞丽娟.建设农村师资队伍的对策[N].光明日报,2007-03-28.

[5]梅新林.中国教师教育的历史启示与战略取向[N].光明日报 (教育周刊),2007-03-15.

[6]徐辉季诚钧.教师教育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现实选择[N].光明日报,2007-03-15(7).

[7]杨天平.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7-03-15(7).

[8]蒋亦华.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从教意愿的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8,(11).

G645

A

1006-5342(2011)07-0089-04

2011-04-28

咸宁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09006)及创新团队项目《咸宁市中小学教师生存状况及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研究》(KY0802)。

猜你喜欢
意向师范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