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影响要素评价及其互动关系研究*

2011-12-19 05:10邱建华易伟义
关键词:动力要素矩阵

贺 灵,邱建华,易伟义

(1.中南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湖南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系,湖南 湘潭 411104)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影响要素评价及其互动关系研究*

贺 灵1,2,邱建华1,易伟义2

(1.中南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湖南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系,湖南 湘潭 411104)

许多因素影响着技术创新动力,但各种要素的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不能合理地对这些要素进行评价。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调研获得各指标的相关数据,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法运用Matlab软件进行运算,对技术创新动力各种影响要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并分析了各类要素间的互动关系。这种研究方法为获得科学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创新;模糊聚类分析;内外部动力;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理论上对技术创新动力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关于不同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影响程度研究相对较少,进一步地对各类动力影响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就更是少见。而企业要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取得成功,就需认清技术创新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掌握各类动力影响要素之间内在的互动作用。为此,本文在对众多动力影响要素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更加合理地对各种要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进而分析各类动力影响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 研究模型的设计

聚类分析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属于数理多元统计分析的范畴[5]。但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有其应用的局限性,它不能用来处理带有模糊性的问题。要处理具有模糊性事物的问题,就必须对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改进,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便是改进之后的结果。在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各影响因素对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处理这类问题是合理的,科学的[6]。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步骤如下。

(1)选取模糊聚类分析的统计指标。

(4)若模糊相似关系矩阵R为模糊等价关系矩阵,则可直接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否则要对模糊相似关系R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模糊等价关系矩阵。

(5)对模糊相似关系R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模糊等价关系,其改造方法是将R自乘得到R·R=R2,再自乘得R2·R2=R4,然后再得R8、R16,…,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某一步出现R2k=Rk为止,则R*=Rk便是一个模糊等价关系矩阵,该改造方法是由求传递闭包而来的,然后再进行模糊聚类分析,进而实现对分类对象的主从排序,实现对相关因素的重要程度评价[7]。

三 数据的收集

为了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若干因素进行主从排序和重要度评价,本研究对目前国内各行业的典型企业(以生产型工业企业为主)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钢铁企业12家、铝工业企业11家、高技术装备制造业企业7家、生物科技企业6家、新材料企业8家、环保企业14家、IT企业16家、汽车行业企业5家、化工行业企业8家、建筑行业企业14家。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研发部门的主管、研发人员及其他一些相关性比较大的部门主管。我们共发出问卷480份,收回396份。在收回的问卷中,有效问卷33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69.6%。本文选择了技术创新动力内外部影响因素共27个,形成了模糊聚类分析的论域U=(u1,u2,…,u27)。其中,面向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的论域U1={u1,u2,…u12},面向内部影响因素分析的论域U2= {u13,u2,…u27}。调查表为每个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设计了“不重要”“一般重要”“比较重要”“非常重要”四个等级,请相关企业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等按照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之一。然后,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及分析。

表1 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动力影响要素标准评分矩阵

四 实证分析与结果

根据调研的结果,得到每个外部影响因素各等级重要程度的评分ui= {xi1,xi2,…,xi4},进而得到对各外部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原始评分矩阵Xij=(xij)12×4。对原始评分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标准评分矩阵Y1=(yiij)12×4。经过专家综合评定,将指标“不重要”的权重设为0.082,“一般重要”的权重设为0.148,“比较重要”的权重设为0.320,“非常重要”的权重设为0.450,据此将评分加权平均,得到各要素的总分,如表1所示。同样地,可以得到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动力影响要素标准评分矩阵Y2=(yiij)15×4,如表2所示。

表2 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动力影响要素标准评分矩阵

采用模糊数学中的数量积法,取常数M=0.7,计算出模糊相似关系矩阵R1,取常数M=0.6,计算出模糊相关关系矩阵R2,经过布尔乘传递闭包计算,对模糊相似关系矩阵R1和R2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模糊等价关系矩阵和,如表3和表4所示,然后再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经过 Matlab程序循环计算发现,当λ=0.59时,12个外部动力影响因素分为3类比较合理。根据总分情况及专家意见,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局部调整,结果如表5所示。当λ=0.67时,15个内部动力影响因素分为6类比较合理。根据总分情况及专家意见,对结果进行局部调整,如表6所示。

表5和表6的输出结果分别显示出外部动力影响要素及内部动力影响要素重要程度的层次性结构。从输出结果可知,其中一些外部影响因素对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外部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市场竞争的强度、行业内生产发展的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样地,一些内部影响因素对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产生相当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利润的驱动、人力资源的投入、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投入、对员工的物质激励等。

表3 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动力要素的模糊等价矩阵

表3 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动力要素的模糊等价矩阵

?

表4 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动力要素的模糊等价矩阵

表4 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动力要素的模糊等价矩阵

?

表5 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动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五 动力要素间互动关系分析

本文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各类动力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即相互作用关系,以便更深入地把握各类动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各类动力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外部动力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二是内部动力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三是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8]。

就外部动力影响要素而言,各类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科技推动对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会产生影响:科技进步能创造新的客户需求,能发掘出客户潜在需求;同时科技进步也能改变市场竞争格局,谁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谁就拥有相当的市场垄断能力。市场需求对其它类外部动力要素也会产生影响:市场需求的变化会使行业中的企业数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市场竞争的状况;市场需求扩张离不开科技支持,促使科技的发展;市场需求扩大也会引起政府的反应,促使政府对创新行为采取政策倾斜以满足市场新的需求。政府支持也会对其它外部动力要素构成影响:政府对企业创新产品采购政策的倾斜能扩大市场需求量,政府加大对社会各创新主体的科研投入力度会推动科技发展,政府的政策措施对市场竞争状况具有调节作用。

表6 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动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就内部动力影响要素而言,各类要素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企业盈利目标驱动对其它各类内部动力要素皆构成影响:盈利目标的追求会增强管理层和员工创新的动力;该动力所导致的员工持续创新行为会强化企业的创新文化;盈利目标的追求会使企业注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激励,从而引导企业激励制度的设计;盈利目标驱动促使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追求技术知识的积累,从而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激励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也会产生影响:对创新行为的激励将促使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并会吸引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的加盟,从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行为及成果的有效激励会促进企业创新型文化的形成和强化。另外,创新型企业文化鼓励创新行为,宽容创新失败,该文化对企业激励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起引导作用。

就内外部动力影响要素而言,彼此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政府支持对内部动力要素中的企业文化、企业创新能力及企业家和员工的创新动力产生作用:政府支持企业的创新行为会强化企业的创新文化,政府通过政策导向甚至直接向企业投入科技资源会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会激发企业家和员工的创新动力[9]。企业盈利目标驱动对各类外部动力因素也会产生明显影响:对盈利的追求驱使企业加强研发满足市场现有需求并挖掘潜在需求;盈利目标驱动下的持续研发行为会引起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的提升,导致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盈利目标驱动下的企业研发投入会推动社会科技的发展;盈利的追求若与政府的利益一致,也会导致政府对企业的支持。

六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外部影响要素中的外部市场对新产品需求、市场竞争的强度、行业内生产发展的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等要素重要性相对较大。企业的技术创新一方面在外部动力的推动下而开展,其创新行为必须迎合外部市场需求及行业内生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又要主动采取措施对外部动力要素施加影响,如企业要通过创新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改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内部影响要素中的利润的驱动、人力资源的投入、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投入、对员工的物质激励等要素的重要性程度相对较大。因此,企业必须加大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力度,以增强获利空间;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同时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科研人才的创新热情;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研究表明对一般员工的物质激励在企业内部动力要素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大多数生产型企业的一般员工物质待遇较低的事实是相吻合的,需要企业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努力提高普通员工的物质待遇,以激发其创新积极性。

掌握各类动力影响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深入认识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采取措施促进协调效应的产生。如加强政府对企业创新行为的支持可以强化企业创新型文化,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增强对企业的利润驱动力;而企业创新文化的营造也会赢得政府的肯定与支持,这样内外部动力影响要素就会互动发展,协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发展。

[1] 杨屹,宋炜.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的动力机理分析:来自A铁路企业的证据[J].科学学研究,2009,27(6):910-917.

[2] 成鹏飞,高阳.钢铁企业合作创新项目选择的模糊聚类分析[J].系统工程,2007,25(3):56-60.

[3] 陈傲.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81-84.

[4] 杜伟.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基本构成分析及现实启示[J].软科学,2005,19(4):77-80.

[5] Yang M S,Ko C H.On a class of fuzzy C-numbers clustering problems for fuzzy data[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96,84(9):49-60.

[6] Yang M S.On a class of fuzzy classification maximum likelihood procedures[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93,57(2):365-371.

[7] Veugelers R,Cassiman B.Make and Buy in Innovation Strategies:Evidence from Belgium Manufacturing Firms[J].Research Policy,1999,28(1):32- 45.

[8] Grieco D.Degree of innovativeness and market structure:A model[J].Icfai University Journal of Managerial Economics,2007,14(2):18-27.

[9] Steil B,Victor D G,Nelson R R.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2.

Research on the Impact Factors Evalu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wer and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in Enterprise

HE Ling1,2,QIU Jian-hua1,YI Wei-yi2

(1.School of Business,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 411104,China)

Many factors affect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wer.But every factor's impact degree is vague.The traditional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can not reasonably evaluate these factors'impact degree.Based on fuzzy cluster analysis and matlab software,various factors'impact degree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wer was measured and evaluated,what's more,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kind factors was analyzed.The research method supply a strong support for abtaining scientific results.

technology innovation;fuzzy cluster analysis;internal and external power;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F273.1

A

1008—1763(2011)06—0056—05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来源于技术创新的行为,而要促使行为的产生,必须要有相关动力[1]。因此,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影响要素构成及重要程度,并且较为深入地分析各类动力影响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从技术创新的源头上把握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规律,进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改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 技术创新动因的研究综述

有关技术创新动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上。国外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比如最早提出的技术推动论以及后来产生的需求拉动论、技术推动—市场拉动综合作用论。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外学者们又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技术创新动力的理论,如一元动力理论、二元动力理论、多元动力理论以及集成动力理论。另外,学者们还提出了技术规范——技术轨道理论、N——R关系理论。[2]国内有些学者主要注重对企业技术创新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分析[3]。内在动力方面,突出利用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如许小东(2002)在研究中引入技术创新风险因素,认为创新收入、创新投入、创新成功预*

2011-02-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0YJC790343);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1ZK3028)

贺 灵(1980—),男,湖南平江人,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绩效评价与科技创新管理.期与创新失败概率是影响技术创新动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期望—风险内驱动力机制”模式。在外在动力研究方面,国内有些学者也进行了研究。杜伟(2005)等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不仅来自于企业内部,也来自于企业外部,他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共同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而影响着技术创新绩效[4]。

猜你喜欢
动力要素矩阵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动力船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也谈做人的要素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