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悟本的媒体反思录

2011-12-25 10:01黄玉浩
中国记者 2011年1期
关键词:吸金本堂神医

□ 黄玉浩

(作者是《新京报》深度调查记者)

成也媒体 败也媒体

“神医”究竟是怎么炼成的呢?他的前生和今世究竟如何,为何他能将普通的辅食绿豆卖出天价,为何那么多人要去神医所在的悟本堂排队挂号,千篇一律地对症下绿豆,这一切在2010年5月引起记者关注。

随着调查深入,一个造神脉络浮出水面,国内第一代开所谓养生店的商人唐某某看上了成本低廉的“养生专家”张悟本。唐决定包装张悟本,随后唐注册了三万元资本成立悟本堂,万事具备只欠造势。

造势当然离不开“媒体精英”。

唐随后拉起的造势团队可谓豪华至极,他聘请数十名各医学院刚毕业的大学生写手,开始迅速造书,而曾捧出一系列文化名人、号称民间第一出版人的贺某对张神医的书进行全面包装策划,并由其胞弟负责发行营销。贺某超凡的策划营销能力让其想到“将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种响彻云霄、深得民心的运动式口号。一位中央级媒体的“金牌策划人”则利用其在影视圈内的人脉将张悟本推向影视荧幕,掀起多个电视台的养生节目热潮,而另一名权威媒体市场信息策划部的资深策划全程参与图书推广。

大陆、香港多家电视台上随后出现那个风度翩翩、嬉笑怒骂于谈笑风生间的张神医。他无疑是个魔法师,在他点拨下,原本平凡无奇的绿豆、茄子和萝卜竟能包治百病,那究竟有无疗效,病好没好呢,“张老师”会无比真诚地告诉你,你根本就没病,那是医院误诊,即使有病,经过我的指导你的病已经好了。

那么究竟有无疗效?针对媒体质疑,媒体恳谈会上“张大师”公布了具体到小数点后好几位的疗效数字,一句事实胜于雄辩,除了让台下记者唏嘘和部分到场患者抗议外,竟没有一个权威部门出面对大师数据表达质疑,有无疗效看来真的是“张大师”一个人说了算。

治病魔法背后,还有着更神奇的吸金大法。

悟本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工商注册资料显示,成立于2009年的该公司,注册资本仅数万元。而一年多来,市面上销售的养生“巨著”《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就达数百万册,每本35元,再加上天价挂号咨询费,还有光盘、康复营,传说中的绿豆基地,在金融风潮席卷世界的年代,张悟本创造了一个吸金神话。

整个神话的主创者告诉记者,张悟本最终又会怎样,他不过是让人吃绿豆,只要吃不死人,他就不会倒。

广告还是新闻?

媒体集中曝光张悟本学籍造假后,悟本堂员工曾公开扬言:张悟本倒下了,还有王悟本、李悟本,我们的养生与食疗是一定要搞下去,如果每次都能以3万搏1亿,坚持搞下去的肯定不止悟本堂一家公司。

贺某也在反问,既然他是骗子,出版社为啥给他出书,电视台为啥让他堂而皇之登坛讲道,有舆论已开始抨击“无良媒体”,不可否认除了“民间第一出版人”贺某等人前期策划与运作手法的精湛,不得不提的一点是,许多媒体在中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记者调查得知,为张悟本出光盘、出书的公司,与靠张悟本吸金的悟本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同一拨人在运作,悟本堂的三个股东还身兼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和副总。

这其实是一幕拙劣的广告,无奈很多媒体都将广告当成了新闻。

《新京报》在2010年5月底,一周内连续发表数篇调查报道,剥掉张悟本神医的外套,将其幕后推手推出水面,张也再次由神向人 “衰变”,但此事还是让人反思颇多,一家负责任的媒体应该拒绝为了某些利益而“造神”,应更多去向群众普及我们那些习惯或还不习惯的科学习惯。

猜你喜欢
吸金本堂神医
中国主播直播带货数小时吸金数十亿美元的现象能持续多久?
神医的烦恼——浓度与配比
假借“区块链”半年吸金3.2亿元
寻找绝世神医
陶“神医”的糖葫芦
走进崇本堂
网剧进入黄金时代电视业吸金能力赶超电影业
务本堂
务本堂
微众银行推吸金利器互联网银行依然面临成长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