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与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2011-12-25 12:21江苏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李飞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核心职业

□江苏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李飞

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与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江苏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李飞

“就业导向、工学结合”和以“能力为本”,是高职教育基本理念和发展要求。在构建核心能力培养的系统工程中,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等内在综合素质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核心能力

一、高职学生核心能力概念的界定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指向

1.高职学生核心能力概念的界定

为体现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色,提高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未来的竞争力,我国职教界的许多专家学者在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有的学者将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关键能力和潜在能力三个部分,认为“基本能力是指学生今后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通用能力,它反映学生在某一时间点的基本水平,是一个时间剖面的显示性指标集,包括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指标。关键能力是指学生今后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能力,它是反映一个时间点上将学生影响未来发展前途的隐性指标集,用来测度学生后续力量。潜在能力是指学生今后向上一级再发展的速度和可能性,是核心能力的内核,对核心能力起着最根本性影响。”也有的学者认为“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至少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转化知识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体现在自主学习能力上,转化知识的能力则是指‘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转化知识的能力又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指向

笔者在学习和借鉴众多学者对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对职业核心能力概念的理解和界定的前提下,结合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从操作层面上对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进行了新的界定。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指向,应该是基于学生道德塑造和人格培养上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继而能提供自我续航动力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社会适应力和自我发展力。其中,社会适应力可细分为交流表达、与人合作;自我发展力涵盖信息处理、自我学习、处理问题和革新创新。(详见表1)

表1 核心能力细分图

二、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渠道

对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讲,核心能力是其步入社会后生存和发展的“金钥匙”。但其作为一种能够自觉应用某些技术方法或行为处事的能力,诸如行业特定能力、通用能力等,与相对隐性的能力表现相比,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核心能力的培养,应区别于一般的职业能力。一方面,核心能力体系中的交流表达、与人合作、信息处理、自我学习、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等能力,基本没有自身特有技术和单一的技能训练系统,这就要求整合各类课程资源,形成合力来实现。另一方面,个人的潜质及后天环境也密不可分地影响着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核心能力的培养绝不单纯是知识、经验和技术的获得,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者有意识的长期系统的工作和受教育者的充分参与,在循序渐进中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应贯穿于受教育者的整个职业生涯。就学校教育阶段而言,核心能力的培养就应当多渠道、多角度、有意识地渗入到各种课程,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程中。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的实际看,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根据特有的测评标准专门集中培养

可以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制定的《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本)》,选择被称为全国第一套职业素质教育(核心能力培训)系列教材的“全国高等院校就业训练课程系列教材”开展集中培训,也可以引进教育部的“CVCC项目”(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培训项目)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为了提高学员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将培训考核和劳动部门的认证测评相结合。

2.有意识地将核心能力的相关模块嵌入到相关课程中

可以充分挖掘和整合公共课教学、基础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资源,在完成课程特定教学任务的同时,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专业课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习实训环节,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将“与人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嵌入到诸如大学语文、公共英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人文课程,最终达到培养和训练学生核心能力的目的。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在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在进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在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基本的思政教育功能之外所承担的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任务,这一点在高职院校显得更为迫切。由于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构建中,应该充分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应基于“以学生为本”的创新理念

当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而把“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价值取向应用于教学理论中,就必然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本”和“以教师、学生为本”理念的扬弃。不管是“以教师为本”还是“以教师、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本质上都是把教师摆到了一个最根本和关键的位置,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导性作用。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则要求在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实施环节中,必须始终把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需求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把学生、社会的满意度作为教学评价的最根本标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无论在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制订,还是教学单元的设计和教学资源的保障,都应充分考虑到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并经过教学环节的展开和教学诸要素的配合、实施,在教学中进行检验,从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课程方案。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实施,要体现并强化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运用,应体现并强化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从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到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都应力图达到这一目的。

以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将整个教学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部分。

在理论教学部分,主要以问题导向的专题研讨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手段,从中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使用和交流表达、与人合作共事等能力。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堂研讨前,组成学习团队,自主学习、自主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运用,用相关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信息收集、使用能力及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在课堂研讨中,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与人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详见图1)在实践教学部分,主要以行动导向下的项目驱动为主要教学手段,依托校内外资源,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按照课程目标和内容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将实践部分设置为四大项目,以项目行动为导向,以实践项目任务为载体,借助个体或团队合作等形式,要求学生通过手、脑并用,进行探究式、发现式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达到深化理论学习效果,掌握一定实践知识,培养自我职业能力与社会适应及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详见图2)

图1 问题导向式研究型教学流程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不管是哪种模式,都存在着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况且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问题上,我们的思考和探索才刚刚开始。但实践表明,只有不断把握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间的动态关系,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继承和发展,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1]邢海玲.高校“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6).

图2 行动导向式项目教学流程

[2]郭彩琴,洪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7(35).

[3]李逸凡.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要素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

[4]包华林.构建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观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G711

猜你喜欢
理论课核心职业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