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现代化进程综合影响因素研究

2012-01-05 01:46红,陈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指标

赵 红,陈 静

(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沈阳 110870)

装备制造业现代化进程综合影响因素研究

赵 红,陈 静

(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沈阳 110870)

我国装备制造业属于传统的装备制造业,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在新型装备制造业发展领域缺乏延伸。对装备制造业发展因素进行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技术创新能力、资金支持、人才培养投入、产业体系进程4个主成分来反映全部指标信息,旨在找到装备制造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快由传统装备制造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变的进程。

装备制造业;现代化;自主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是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工业机器装备的制造行业,是技术创新和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源泉,它的发展及内部结构升级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础[1]。

传统装备制造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变,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由重视工艺创新和技术引进向重视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转变;由孤立生产向发达的产业分工体系转变;由和信息化相互脱离向紧密结合转变;由和新型服务业脱节向有效延伸转变[2]。

一、装备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装备,而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相关政策不完善,影响着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步伐,造成大量技术装备依靠进口的局面[3]。影响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因素可以分为2个方面。

1.外部环境因素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装备制造业被委以重任,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优越的政策环境会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反之,则会对其发展形成阻碍。我国装备制造业重外延、投资分散、重复布局严重,而产业集群的建立以产业分工为基础,以产业间互动为原则,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因而可以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前,装备制造业处在全球经济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集成可以促使装备制造业与信息化紧密结合[4],推动其发展。共性技术的联合研究可以有效改进我国装备制造业依靠先进技术引进的现状,其中产学研合作研究模式将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联合起来,优势互补,有效促进了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5]15-24。

2.企业内部因素

企业规模、研发经费投入、自主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投入、企业网站下载速度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都影响装备制造业发展。装备制造业规模大、研发经费投入多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越强,拥有的高科技人才越多,越有利于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企业网站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平台,它的版面设计及下载速度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与装备制造业发展也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指标提取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它是把原来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从数学角度来看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

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文献,本文采用以下9个指标:(1)装备制造企业网站下载速度;(2)产业集群;(3)人才培养投入;(4)共性技术联合研究程度;(5)装备制造业规模;(6)研发费用投入;(7)信息技术集成进程;(8)自主创新力度;(9)固定资产投资。

本文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个样本,每个样本采用专家法为各指标打分,对9个指标因素给出了0~10的分数。表1是10个样本的原始数据表,以上9个指标依次用X1,X2,…,X9表示。

表1 10个样本的原始数据

1.对样本数据的标准化

假定有n个样本,P个变量,则可以建立一个原始数据矩阵Z,即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指标量纲不同的情况,所以必须在计算之前进行无量纲化,即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对矩阵Z作标准化处理,即对每一个指标分量作标准化变换,变换公式为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原始公式为

通过SPSS软件进行计算,可以得到表2。

表2 相关系数矩阵

3.方差分析主成分提取表

确定主成分个数的原则是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前m个主成分。特征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示主成分影响力度大小的指标,如果特征值小于1,说明该主成分的解释力度还不如直接引入一个原变量的平均解释力度大,因此,一般可以用特征值大于1作为提取标准。表3为主成分提取分析表总方差解释,通过表3可知提取4个主成分,即m=4。

4.主成分负荷矩阵

表4为主成分负荷矩阵,由表4可以看出,指标X7,X8,X4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3个指标的信息;指标X1,X6,X9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所以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这3个指标信息;X3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所以第三主成分反映这个指标信息;指标X2,X5在第四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四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2个指标的信息。提取的4个主成分基本可以反映全部指标信息。第一主成分包括信息技术集成进程、自主创新力度、共性技术联合研究程度,这几个指标可以用一个综合指标概括为技术创新;第二主成分包括装备制造业企业网站下载速度、研发费用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概括为电子平台建设及资金支持;第三主成分是人才培养投入,第四主成分包括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规模,可以概括为产业体系进程。

表3 主成分提取分析表总方差解释

表4 主成分负荷矩阵

通过把表4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3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从而得到主成分表达式,相应样本值如表5所示。主成分分析以较少的指标代替了原来的多个指标对系统进行分析,这使得对系统的综合评价变得非常方便。

表5 各主成分及综合主成分样本值

由此可以得到主成分综合表达式

5.计算主成分贡献率

表6 主成分贡献率

通过表6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即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率最大,所以第一主成分综合信息的能力最强。其次是电子平台建设及资金支持、人才培养投入、产业体系进程。这4个主成分基本上能反映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时可以在这几个方面重点考虑。

三、对策及建议

从总体上看,装备制造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重心应该是技术创新。政府应出台有利政策,提供技术支持,重视信息化建设,形成发达的产业分工体系;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在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的同时,要关注人才的培养及引进,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1.强化自主创新,攻关瓶颈性技术问题

对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性技术问题应加大研究开发力度[7],重点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为提高装备制造业总体技术水平提供自主支撑,如对于机床行业高速、高精度主轴、电主轴技术,大型、复杂和高精度数控机床设计技术,复杂数控工程的成套能力和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攻关。

装备制造技术应由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机械加工技术转变为高端制造技术,即以制造航天飞行器、超常规动力装备、超大型冶金和石油化工装备等极大尺寸和极强功能的重大装备以及极小尺度和极高精度的产品为代表的极端制造。这种趋势需要先进技术作为支撑,技术创新势在必行。

2.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的支持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

应将学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引入装备制造业企业,采取资本金投入、融资优惠、税收减免和加速折旧等措施,加大国家资金投入及优惠政策支持力度,如加强国家科学基金对企业技术的支持,设置高新技术研发基金,为拥有尖端技术的专家学者提供研发的技术平台等。对装备制造业的财政金融资助要转向支持产业研究和竞争开发活动阶段的R&D,将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作为我国自主补贴的重要对象,逐渐形成由行业骨干企业牵头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机制,建立产业技术研发基地,共同推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8]。

就钢铁行业而言,国家应通过政策支持钢铁行业加强原始创新,加快新产品开发进程,优化钢材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国内紧俏产品生产能力,鼓励企业使用先进适用的国产装备进行技术改造。

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会出现多种阻碍,例如技术产权所有、利益分配、资金投入、风险分担等问题,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亦是如此。国家可以作为中立的一方对以上问题作出相应的规定,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可以在进行风险评估后签订相关协定,政府在资金注入方面要提供支持,增强三方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的信心。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要坚持将技术应用于实践,加强执行力度,防止流于形式。

3.注重人才培养及引进,加强先进技术培训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高科技人才,人才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应重点强化学科建设,在掌握关键技术知识的同时,要兼顾理论应用于实践。

装备制造业企业间可以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平台,企业内部员工可以交流学习,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如有需要,可以将有潜力的员工外派学习先进技术,在技术上做到精、尖、专。企业可以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将员工定期送到高校学习先进技术,在校生可以到企业实习。

4.培育发达的产业分工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

要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加工、制造水平,特别是要推动介于原材料制造业与最终产品制造业之间的零部件、元器件和中间材料制造业的装备制造业中场产业的高度发展。加强工程成套能力建设,基本完成产业化开发的全部过程,为产业化规模生产提供成套成熟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充分利用虚拟的电子交易平台提升装备制造企业的知名度。要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集群化[9]23,如建立机床产业集群、电气及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重矿及通用装备产业集群、工程机械及煤矿机械产业集群、现代建筑产业集群以及医药化工产业集群等。

在进行林业生产和建设中林业的管理非常的重要,同时其也是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视对营林护林工作的管理,实现管理质量的提升、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的重要。此外,加强对林场营林护林的管理也是实现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改善林区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提升林场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提升营林护林的管理工作,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推进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应积极推进系统集成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努力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水平,通过推进产业领域的信息化加速装备制造业分工体系建设[10]。

装备制造业有了人才的支撑、资金的支持,就可以倾力进行技术研发及创新;而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产业分工体系日益完善,将更有助于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总体来看,技术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投入、资金支持以及产业分工体系进程4个影响因素环环相扣,共同影响着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四、结 论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脊梁,它的发展推动着我国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影响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因素包罗万象,从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到企业内部的发展模式,都影响着装备制造业由传统装备制造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的转变。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运用SPSS软件从9个指标中提取出技术创新能力、资金支持、人才培养投入、产业体系进程4个有重要影响的评价指标用以反映综合的影响因素,这4个方面共同作用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针对这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强化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支持力度,培养吸收高科技人才,培育产业分工体系并加强信息化建设。

[1]王元京.机械大国迈向机械强国:大力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J].西部论丛,2006(3):54-56.

[2]宁连举,郑文范.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274-277.

[3]赵晔,董金阳.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绩效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8.

[4]李保玮.装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思考[J].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2007(5):28.

[5]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调研报告[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6]于洪波,郑文范.科技演化论视域下装备制造业发展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98-403.

[7]刘春芝,聂颖.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状况的调查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9.

[8]宋扬,王晓云.以信息化改造装备制造业的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5(9):172-174.

[9]唐晓华.产业集群:辽宁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0]姚晓霞.企业技术创新的立足点是自主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05(5):43-45.

Research on com prehensiv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odernization

ZHAO Hong,CHEN Jing
(School of Management,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 110870,China)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belongs to traditio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whose independent R&D capbility and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product are weak,and lack of extension in the field of new type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development factors of equipment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analyzed,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ytemis established,and the SPSS software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re applied to extract fourmain components to reflect the information of alLindicators,namely,the capability of technologicaLinnovation,the financial support,the input of personnel training,and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system,in order to find themain inflencing factors of equipmentmanufacturing industry modernization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modern equipmentmanufacturing indust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modernization;independent R&D capbility;innovation capability;influencing factor;evaluation indicator;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424

A

1674-0823(2012)01-0035-05

2011-09-05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2009401038)。

赵 红(1973-),女,辽宁本溪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吉海涛)

猜你喜欢
装备制造业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防晒装备折起来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