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2012-01-22 22:57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4期
关键词:蛛网膜创伤性下腔

王 君

河南许昌市人民医院 许昌 461000

本文将探究2010-04—2011-04收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0例,给予积极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自2010-04-2011-04收治的50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龄22~67岁,平均(52.3±2.1)岁。按照GCS评分,3~7分8例,8~12分29例,13~15分13例。病因:高空坠落3例,交通事故39例,打击伤8例。50例患者给予颅内降压、抗炎、止血、药物等综合治疗,手术治疗。按照GCS分级,死亡0例,植物生存0例,重残2例,中残1例,良好47例。

2 护理措施

2.1 严密观察病情及相应护理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较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并常有剧烈持续性的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瞳孔缩小等症状。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在伤后出现昏迷等意识障碍症状,若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抬高患者头部15°~30°,减少搬动患者,避免加重颅内出血。若患者躁动不止,排除躁动原因,预防患者因躁动而坠床,必要时依照医嘱给予适当镇静处理。预防脑室积血引起脑水肿,观察颅内压变化,警惕脑疝发生。及时清理患者的呕吐物及口腔分泌物,将头部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误吸导致窒息。定时翻身拍背,防治压疮和肺部感染。插入胃管,注入高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流质食物,补充患者营养,预防水电解质失衡。鼻饲给药时要保持管道通畅。留置导尿管时要严格无菌操作,会阴部保持清洁,加强皮肤干爽,预防口腔溃疡。两眼闭合不全,应给予眼膏护理[1]。

2.2 再出血观察护理 据相关文献报道有将近50%患者可能会在首次出血4周内再次出血,再次出血的病情更为严重,病死率极高。因此在患者首次出血6~11d内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呕吐、瞳孔变化等临床症状,若患者病情稳定后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应警惕为再次出血,需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2]。

2.3 药物护理 为预防血管痉挛应给予50mL尼莫地平加入500mL生理盐水静滴,尼莫地平具有阻滞神经细胞和微细管内皮细胞的钙离子,具有轻微的降压作用,使血压保持相对稳定。给药期间适当调节滴速,监测每小时的血压变化,若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处理。为预防脑水肿,及时给予脱水药,快速静滴甘露醇,并同时静推呋塞米,加强脱水疗效,给药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3]。

2.4 一般护理 保持患者卧床休息4~8周,对患者及家属讲解卧床休养的必要性及临床意义,获得患者的支持配合,减少过多亲朋的探访,减少精神刺激,以防止因精神刺激而再次出血。患者意识清醒时,要给予心理护理,对疾病进行宣教,讲解积极接受治疗,能够安全度过危险期,排解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加强对引流患者的引流管通畅,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挤压、曲折、堵塞、脱落等,并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

2.5 并发症预防护理

2.5.1 脑梗死预防: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会有60%的几率出现迟发性脑血管痉挛,诱发脑血流下降,导致脑梗死。为此在护理中应积极预防脑血管痉挛,对于严重头痛患者应按照医嘱给予舒乐安定,必要时应给予腰椎穿刺,放脑脊液3~4mL,期间观察患者瞳孔变化情况,预防脑疝。

2.5.2 消化道出血预防:观察患者的呕吐物、分泌物的颜色及生命体征,若患者面色苍白、血压骤降、脉搏微弱等临床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氧气支持,保持平卧,建立静脉通道,输血支持。若患者大出血时,需要禁食,观察患者神志、体温、面色等生命体征变化。

2.5.3 致残预防护理:保持患者卧床,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给予床上患肢活动,做好患肢防寒护理,保持患者功能,预防足部下垂,配合针灸、推拿、穿刺等康复护理,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同时预防患者语言困难,口舌歪斜,及时给予语言康复训练,并结合针灸刺激穴位治疗口舌歪斜。

2.5.4 肺部感染预防护理:保持病房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湿度保持50%左右。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功能,每日给予拍背翻身护理,促进排出痰液咳出,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同时给予良好的饮食调整,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

2.6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同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食水果蔬菜,保持排便通畅,戒烟戒酒,预防烟酒引起血管痉挛,以免加重病情。注意自我保护,加强血压监测,不要擅自停药,听从医嘱用药。

[1] 覃尚红,俸献珠,韦金华.老年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201.

[2] 刘剑英,夏艳.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8(12):159.

[3] 高爱红.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15(30):236.

猜你喜欢
蛛网膜创伤性下腔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儿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肿痛安胶囊治疗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