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化学发光法与TPPA法检测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方法比较

2012-01-23 16:29郭喜燕徐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3期
关键词:螺旋体化学发光梅毒

郭喜燕 徐静

梅毒是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近几年来,梅毒发病率持续上升,已从高危人群逐渐向普通人群扩散。应用血清学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已经被卫生部列为输血前、术前、产前等必查项目,血清学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在梅毒的诊断、治疗及研究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因此,选择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实验方法非常有助于梅毒的诊治。本文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与TPPA法对我院200份性病门诊的血清标本进行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份血清标本来自于2011年下半年我院皮肤性病门诊。其中男145例,女55例,年龄17~75岁。

1.2 仪器 由北京科美公司提供的CC6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

1.3 试剂 由北京科美公司提供的全自动化学发光法试剂盒,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提供的TPPA法试剂盒。

1.4 方法 所有血清标本分别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和TPPA法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每天做室内质控。

2 实验结果

我院性病门诊200份血清标本标本中,全自动化学发光法阳性51例,阳性率25.5%,TPPA法阳性47例,阳性率23.5%。以TPPA法为标准,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敏感率为92.15%,特异性为97.53%。

3 讨论

虽然TPPA法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很好,是公认的确证实验,但是试剂价格昂贵,且耗时长,结果判断难以自动化需依靠肉眼判断且不易保存,对操作者的水平要求较高,限制了其用于大规模标本的筛查。近几年由北京科美公司生产了国内新开发的全自动化学发光技术测定血清或血浆梅毒特异性抗体的试剂盒,也是梅毒确诊试剂盒,其主要原理是采用一步法双抗原夹心免疫分析模式,测定其发光强度(RLU)。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很高,仪器自动化程度很高而且操作方便,人为干扰少,是新一代的化学发光检测方法。本文以TPPA法作为判断金标准,化学发光法敏感性为92.15%,特异性为97.53%,其效能不逊于TPPA法。所以化学发光法作为国内新开发的梅毒确证试验,容易操作,价格便宜,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检验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螺旋体化学发光梅毒
化学发光探针构建及应用进展
隐性梅毒更危险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遵义市犬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2016年路易斯安那洪水后的钩端螺旋体病
荧光/化学发光探针成像检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研究进展
孕期产检最好筛查梅毒
化学发光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梅毒血清固定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