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均衡发展研究

2012-01-25 01:11刘珍龙李海彦李云鹤
关键词:教育资源师资城镇

刘珍龙,李海彦,李云鹤

(1.河北北方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张家口075000;2.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河北 张家口7500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国家法定义务教育年限内,国家统一为适龄儿童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并通过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保证教育条件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使受教育者获得相对均等的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教育均衡发展含义有3个方面:一是确保受教育者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即入学权和入学机会;二是享受相对均衡的受教育条件;三是获得相对均衡的教育效果和发展机会。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均衡发展包括4个层次:一是区域间均衡,即全省各市县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二是城乡间均衡,指城镇和乡村学校对口结盟、互助共享;三是校际间均衡,指相对办学规模、教育经费投入、教学设施、师资配备和学生生源配置均衡;四是班级学生间均衡,指校内各年级班容量、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和教学管理等配置均衡,学生学习过程、辅导评价、学习效果发展均衡。所有学生享有同等的学习权力、同质的学习资源和同样的教育关怀,获得最大的成功和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口综合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育超前于经济发展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都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2]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客观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义务教育虽有新发展,但城乡间、区域间、学校间的差距依然存在[3]。河北省一贯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入学率和升学率稳步提高,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师资水平、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受到重视。但由于河北省农村人口多,贫困县乡多,经济和文化基础差异大,各地市间、城乡间和校际间教育失衡状况依然存在。尤其是城乡英语教学差距明显,这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需高度重视的问题。义务教育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主干课程,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中小学必须将英语教学纳入必修课程[4]。目前,英语教育虽然在河北省中小学已经普及,但受客观条件影响,仍是义务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各地市城乡学校间英语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学校不仅缺乏必需的英语教学设备,更缺乏合格的英语教师,很难实现英语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直接影响到河北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本研究将河北省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均衡发展内涵界定为:全省各市县间、城乡间、学校间及学校内部班级和同学间英语教学均衡发展。既鼓励英语教学条件好、质量高的学校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又在均衡发展理论指导下,均衡配置英语教学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英语教学条件差、水平低的学校加快发展。研究目标是整体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实现义务教育英语教学高位均衡发展。旨在拓展和丰富河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建议。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中小学英语教学论和教育政策学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进行信息采集和资料收集,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研究。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和互联网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和查寻,掌握最新的经济和教育发展统计数据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文件和研究成果。课题组随机选取各地市中小学校38所和教师66人进行走访调查,中小学校各50%,重点校、一般校和薄弱校各1/3。通过查阅、走访、问卷、听课、座谈等方式,对河北省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现状即师资、设备、投入、师生比、教学方法、策略、效果、成绩和评价等进行调查统计,尤其是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资源、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测评,剖析失衡原因,探究失衡特点,找出差距,并提出改变现状、实现均衡发展的策略和途径,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优化中小学校园网,创建英语教学平台,以推动英语教学信息化进程。加大基础教育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条件,加强城乡英语师资交流和乡村英语教师培训。实现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的均衡、快速发展,整体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全面推进河北省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服务。

一、河北省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现状调查

“十一五”以来,河北省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取得了极大发展。中小学英语教学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设备逐年更新,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补充和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各市县、城乡中小学按时开设了英语课,英语教学逐步规范,并呈良好发展势头。但从均衡发展角度考察,失衡现象依然存在。在层次上,区域、城乡、校际差别较为突出;资源配置上,师资素质、教学设备和教育经费等条件相差悬殊;教学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和教育结果存在较大差距。考察义务教育英语教学是否均衡发展主要看英语教学效果或质量是否均衡。英语教学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过程和投入,可以用教学设备的配置与使用、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生均经费、师生比等指标来衡量;二是教学效果,即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和能力素质,可以用成绩和升学率来参考衡量。课题组就英语教学条件、师资素质、教育手段、教学效果、教育投入等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统计,对英语教师及学生进行了听课、访谈、查阅考卷、资料等,了解教学、师资和办学条件等情况,发放问卷1 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 063份。调查结果如下:

(一)教学内容与方法

调查统计显示,河北省中小学都按要求开设了英语课,实现了受教育机会的均等。但随着英语教学的普及和低龄化,城镇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初始年级正逐渐由三年级向一、二年级发展,但农村学校仅能在三年级以上开设英语课。英语教学课时数安排也不一样,农村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英语课每周二节或三节,城镇小学三年级以上安排英语课每周三节或四节,不少学校一、二年级已开设英语课每周二节。此外,农村中小学受客观条件限制,视听法、情境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的使用比城镇学校少,而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注入式教学法较多。城镇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置比农村学校完善,使用多媒体、语音室、英语教学平台、校园网、远程网等创设语言环境和语言实践的机会多于农村学校。城镇学校重视师生互动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用听、说、唱、玩、演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注重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同时培养初步的读写能力,而农村学校英语教师虽向课程标准要求方向努力,但仍与要求差距很大。调查英语教学考核方式发现,城镇中小学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较多,即通过课堂考查和口试、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既考核知识又测试语言交流能力,农村学校用终结性评价的单一考核方式较多。考察还发现,即使英语教学课时安排一样的城乡学校,教学效果也明显有别。平均合格率、优秀率和升学率分别相差21%、40.2%和23%。

(二)师资素质

教师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者和学习促进者,是决定英语教学质量的主体。近年来,河北省城乡中小学英语教师素质逐步提高,但发展不均衡。课题组从英语教师学历、职称、教龄、年龄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对城乡中小学校进行考查,清楚直观地了解到城乡英语师资力量的差距。

表1 河北省中小学英语师资素质调查统计表(%)

1.学历:河北省中小学英语教师学历合格率平均达到了99.9%,但农村学校略低于城市学校。城镇中小学英语教师本科学历比例分别高于农村学校18%和23%。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专科学历比例则分别比城镇高17.9%和19.7%。小学英语教师本专科比例之和排名前3位的秦皇岛市(100%)、保定市(100%)和唐山市(100%)比排名后3位的张家口市(99.8%)、邯郸市(98.6%)和衡水市(97.5%)平均高1.37%。初中英语教师本科学历比例排名前3位的秦皇岛市(82.2%)、石家庄市(80.5%)和唐山市(78%)比排名后3位的衡水市(65.4%)、沧州市(63.6%)和邯郸市(62.1%)高出16.5%。

2.职称:中小学英语教师职称结构比例也不尽相同。城镇中小学校英语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分别高于农村中小学校18.1%和10.9%,农村中小学校未评职称教师比例分别高于城镇学校7%和5.1%。城镇中小学校英语教师中级职称比例均高于农村学校2%,农村中小学校初级职称英语教师比例高于城镇学校13.1%和7.8%。河北省小学英语教师高级职称比例排名前3位的张家口市(28.8%)、石家庄市(27.5%)和承德市(26.3%)比排名后3位的保定市(22.6%)、廊坊市(21.5%)和衡水市(20.3%)平均高6.07%。小学英语教师中级职称比例排名前3位的张家口市(35.9%)、承德市(34.4%)和唐山市(33.5%)比排名后3位的廊坊市(27.8%)、邢台市(26.4%)和衡水市(25.5%)平均高 8.03%。初中英语教师高级职称比例排名前3位的邢台市(36.5%)、承德市(35.1%)和唐山市(34.9%)比排名后3位的保定市(25.7%)、廊坊市(24.8%)和衡水市(23.7%)平均高10.76%。初中英语教师中级职称比例排名前3位的承德市(39.5%)、秦皇岛市(36.4%)和张家口市(35.8%)比排名后3位的邢台市(29.1%)、廊坊市(28.6%)和衡水市(27.2%)平均高8.9%。

3.年龄、教龄及工作量:由于能够补充有经验的优良师资,城镇中小学招聘新毕业英语教师比例低于农村学校。农村中小学20~30岁的年轻英语教师所占比例高于城镇学校,31~55岁教师所占比例低于城镇学校,相差13.2%和10%。教龄1~4年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比例比城镇学校高12%和9%。城镇小学英语教学师生比为1∶106,农村小学为1∶97。城镇初中英语教学师生比是1∶103,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师生比为1∶108。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进修机会仅为城镇学校英语教师的50%左右,教学工作量却比城镇学校英语教师平均每周多2.3和2.9学时。

(三)办学条件

区域经济和教育投入的差异导致各地市城乡中小学英语教学条件差距较大。城镇中小学不仅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和较完善的图书馆,多媒体和教育网络等教学辅助设施也一应俱全,对于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条件相差甚远,甚至部分危房还在使用,与城市学校英语教学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中小学英语教学常用设备调查包括录音机、多媒体、语音室、远程教育网、校园网、校校通、班班通、英语教学平台和英语图书等。从数据看,城市中小学英语教学设备的拥有量、使用频率和达标校比例都远高于农村学校。河北省小学生人均仪器设备价值城镇为674.5元,乡村435.3元,相差35%。城市初中生人均仪器设备价值城镇为798.2元,乡村512.5元,相差36%。城镇初中生人均英语图书是农村学校的3.5倍,城镇初中建设英语教学平台的比例是农村学校的7.5倍。城镇中小学远程教育网达标校比例均比农村高11%,校园网和班班通比例也高出32%和41%。见表2:

表2 河北省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常用设备班级拥有量和使用情况(%)

以上调查显示,河北省义务教育从三年级到九年级开设英语课的目标已经实现,并且正在向英语教学“普九”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英语教学逐步受到重视。但各地市城乡中小学校英语教学在设备、管理、师资素质、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呈不均衡发展状态。要推进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均衡发展,必须分析失衡原因,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和措施。

二、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失衡原因分析

河北省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制约,也有宏观政策制度的影响,此外,还与各地文化传统、人口素质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深入剖析这些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失衡问题。

(一)城乡二元结构制约

多年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学校中小学生在享受英语教育资源、学习机会、教学方法、内容和评价等方面差距扩大,使得义务教育英语教学质量差距悬殊。城市经济较发达,而农村多以小农经济为主。2010年河北省经济统计年鉴显示,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的2.86倍,城市人均教育支出达到农村的3.73倍。城市每万人口具有大学学历人数是农村的6.51倍,具有中学学历的人数是农村的1.38倍,而农村小学学历人口是城市的3.5倍。城市人口社会文化、法治观念、意识形态等较先进,而农村文化落后、消息闭塞,甚至愚昧迷信。城市人口少、素质高,集体观念强、眼光长远,而农村则相反。这些普遍存在的差异是影响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受城市中心主义影响,政府配置教育资源时倾斜于城镇学校,特别是重点校、重点班,而教育资源是英语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城镇中小学有完善的英语教学设备、优质英语师资和较为宽裕的经费,为其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重点校和重点班集中了诸多优势资源,一些家长不惜重金、千方百计让子女转学就读,助长了择校风,更导致学生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而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简陋,英语师资匮乏,极大妨碍了英语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备受家长学生的冷落。师资方面,教师超编与缺编现象并存。城镇英语教学名师与边远山区英语教师之间水平差别极大。城镇完备的教育资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丰厚的收入待遇,吸引了农村学校学历高、职称高、教学能力强的英语教师进城工作,导致越来越多的优质英语师资集中到原本条件较好的城镇学校,进而加剧了城乡英语师资的分化失衡现象。

(二)教育经费差距

近几年,河北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生均经费增长迅速,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增长很快。但各市县间在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区域间及城乡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是导致河北省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失衡的主要因素。教育经费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发展速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体现了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程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反映了财政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支持力度。从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看,2010年河北省经济统计年鉴显示,城镇初中生均事业费为3 433.5元,农村初中为2 470.3元,相差28%。城镇小学生均事业费为3 157.2元,农村小学为2 136.4元,相差31%。从区域看,全省义务教育生均事业性支出也差距明显。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最高的唐山市为3 432.4元,最低的衡水市为2 548.1元,相差26%。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排名前3位的唐山市(3 432.4元)、承德市(3 356.01元)和秦皇岛市(3 275.23元)比排名后3位的沧州市(2 765.93元)、邯郸市(2 651.78元)和衡水市(2 548.09元)平均多21%。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最高的唐山市3 196.56元与最低的邢台市2 231.37元相差30%。小学生均教育费排名前3位的唐山市(3 196.56元)、承德市(3 015.58元)和秦皇岛市(2 974.63元)比排名后3位的邯郸市(2 425.78元)、衡水市(2 339.72元)和邢台市(2 231.37元)平均多24%。其次,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看,全省城镇小学生均512.7元,农村小学生均324.1元,相差36.8%;城镇初中生均835.1元,农村初中生均525.8元,相差37%。由于经费短缺,农村中小学难以有效改善英语教学条件,也使许多优秀英语专业毕业生望而却步,导致农村学校在补充英语师资方面滞后于城市学校。

(三)教育决策影响

政府是公共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公共教育资源是否均衡配置将直接影响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从一定程度上讲,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政府的教育决策取向,教育决策部门对决策的公正性缺乏足够的自觉认识是阻碍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观念因素。由于受精英教育思想影响,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仍存在重点校、实验校和普通校的差异,以及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等不同档次的差别。级别越高,获得的资源也越多,无论是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校舍建设和教育投入等都倾斜于这些学校,使得义务教育城乡间、校际间不均衡现象越发凸显。“重点校”政策曾是政府在义务教育资源极其缺乏情况下,基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而做出的权宜之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推动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然而,它在推动部分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导致了义务教育不公平的负面效应,是义务教育校际间、城乡间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这种现象己经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因此,教育部门必须取消重点校政策,努力使教育资源在所有学校间均衡配置,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平等地接受均衡优质的教育。

(四)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政府和居民的教育投入能力,对义务教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而言,经济较发达地区,社会能提供较丰富的教育资源,公民也有一定的教育投资能力;而在经济欠发达区县,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想投资教育也力不从心。河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唐山、石家庄和邯郸经济较强;衡水、承德和张家口经济较弱,且差距较大。根据2010年河北经济统计年鉴,唐山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 812.72亿元,衡水市为652.11亿元,相差82.9%。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中,迁安市、武安市、任丘市、遵化市和迁西县等排名在前,广宗县、康保县、新河县、沽源县和尚义县等排名靠后。地方财政预算收入迁安市为22.39亿元,新河县为0.21亿元,前者是后者的106.6倍。预算收入排名前三的迁安市(22.39亿元)、三河市(17.8亿元)和武安市(13.8亿元)是排名后三位的柏乡县(0.35亿元)、广宗县(0.27亿元)和新河县(0.21亿元)平均数的64.3倍。地方财政支出最高的迁安市是最低的新河县的11.7倍,财政支出排名前5个县(市)的平均数是排名后5个县平均数的6.8倍。地方财政教育投资最高的石家庄市为39.8亿元,最低的衡水市为2.58亿元,石家庄是衡水的15.4倍。对于经济落后、财力不足的市县来说,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显得举步维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师资素质、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差距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人口素质、文化传统等影响

影响教育发展的人口因素除人口学历结构外,还有人口密度、分布和年龄结构等。对于义务教育而言,学龄儿童数量决定着义务教育规模,影响到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教育规模对教育资源利用率及教育发展速度和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城镇人口集中、素质较高、年龄结构较合理,而农村年轻人多集中到城市工作,只剩下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城市人口重视教育的程度和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率都高于农村。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受教育人口分散,只能设立规模较小的学校或教学点,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教学设备和条件配置差,愿意到农村任教的英语教师少,导致城乡英语教育差距的扩大。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文化可以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对教育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在文化基础较好或具有“尊师重教”传统的地区,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在贫困县乡,英语教育之所以发展较慢,除了受经济制约外,还受到落后文化的影响。文化素质低的人们往往认为投资教育的回报周期太长,英语与日常生活、经济发展关系不大,对英语教育持漠视态度,导致英语教育发展更加落后。

(六)布局调整误区

调查发现,近年来河北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初见成效,优良英语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整合,实现了教育结构明显改善和办学效益整体提高,对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个别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简单化和“一刀切”现象,违背了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的有关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文件强调的“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有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存在观念和政策性误区,脱离当地实际,撤并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和农村小学或教学点,造成了新的上学难和上学贵现象,也导致了一些城镇学校过度集中办学,大班额和入学难问题加剧,不利于学校教学和生活管理,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有的寄宿制学校后勤服务滞后,学生食宿条件较差,增加了学生生活、交通、安全等费用和家长陪读的经济负担,教育成本超出了群众承受能力。

三、河北省义务教育英语教学高位均衡发展之对策

要推进河北省义务教育英语教学高位均衡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依法治教、以人为本、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狠抓监督落实。建议如下:

(一)政策保障、依法治教

坚决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和政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牢固树立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明确职责、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坚决取消重点校和重点班[5],逐步缩小学校间办学条件差距。均衡配置优质英语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统筹安排英语教师的交流互动,加强农村校和薄弱校英语师资培训。编制预算时,除向农村校和薄弱校倾斜外,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5],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政府及教育部门必须切实履行的责任和行动准则,为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均衡发展奠定基础,为消除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区域、城乡、校际和班级学生间的不均衡现状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

(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教育的宗旨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唤醒和提升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以人为本”、布局调整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兼顾教育发展和人民满意的原则。尊重教师,关爱学生,包容差异,因材施教,在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考虑到家长的负担和学生的方便。结合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工程,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坚持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基本方向和“人人成才”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加强校长、教师流动制度,切实关心解决贫困群体和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以及流动师资的住房、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和退休管理等问题。加强英语教学规范管理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完善英语教学评价制度,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三)财政保障、完善机制

教育财政制度是保证教育系统正常良好运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高效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必须提高教育财政供给能力,建立完善的教育财政保障机制。保证教育投入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的现象。加大省级统筹力度,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教育经费投资额度及比例,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继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政策,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资、捐资办学,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投入的现代化多渠道教育投资体系,增强义务教育发展实力。努力构建城乡一致、校际平等、农村和山区学校优先发展的全市统筹资金保障体系,使其在弥补地方财政缺口、平衡区域教育发展差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力改善英语教学条件,加快英语教学设备更新,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信息化建设水平,为义务教育英语教学高位均衡发展提供财政保障。

(四)合理配置、资源共享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标志,良好充足的英语教育资源是英语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要强化英语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加大对农村校、薄弱校的扶持,建立健全学区化管理模式,实现英语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优质资源共享。

1.实行学区化管理,建立一体化发展模式。以区县为学区单位,根据英语教育资源分布状况,制定学区建设和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借助撤并重组和新建、改扩建机会,调整各学校英语师资力量,将学区内优质英语教育资源统一管理,推行优质资源共享制度。实现英语资源配置一体化、英语教学管理一体化、英语教研活动一体化和评价考核一体化,促进学校间优质资源共享,加强优质校和薄弱校的师资互助交流,提高整体英语教学质量。

2.加快中小学英语教学信息化进程,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条件落后,特别是网络信息化程度低。加快英语教学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完善远程英语教育网络和英语教学平台等先进教学设施建设,提高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制定英语教学信息化标准,启动达标考核程序,提升信息网络对英语教学的支撑力度。优化、升级教育网络速度和安全标准,建立完备的区域英语信息数据中心,采用现代化手段收集、推广、分享优质英语教学资料,努力将优质英语教学资源跨学区共享,促进河北省义务教育英语教学高位均衡发展。

3.完善英语教师流动机制,实现优质英语师资共享。英语师资水平决定英语教学质量,英语师资的合理配置是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均衡发展最重要的保证和缩小校际英语教学水平差距的关键。强化教育人事部门的管理职能,建立区域英语教师定期交流长效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引导城镇优秀英语教师到农村和边远农村学校任教。确立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制度和优质校与薄弱校“结盟”“捆绑”制度,在工资待遇不变、职称评聘优先、编制退休保证、评优考核一致基础上,打破校际、乡镇,甚至区县界限,实现英语师资交流互动,“城区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使英语教师由“学校人”变成“学区人”。鼓励城镇优质英语师资到乡村学校支教,进行教学交流、开展英语教研活动等,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农村英语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多措并举,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选送农村学校英语教师到高校参加“国培计划”英语学习或参加培训、进修、学习,实现办学理念、教学资源、教研成果共享,教学进度、管理模式、教研要求和考核标准统一。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现代远程网络教育设备,组织英语教师学习掌握优秀英语专家示范课件,提升农村英语教师业务技能。建立农村英语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倡导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学校顶岗支教,并积极引导、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学校任教。提高农村英语教师待遇,适当增加特殊补贴,晋升职务、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等方面向农村校和薄弱校英语教师倾斜,甚至城乡教师分类评审。切实解决农村校和薄弱校英语教师缺编和素质不高问题,促进优秀英语师资在区域学校有序流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科研型英语师资队伍,为义务教育英语教学高位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加强监督、狠抓落实

不断健全教育监督和评估问责机制,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和教育经费投入公示制度,将教育经费投入、均衡发展规划、目标、措施、资源配置、对口支援和完成效果向社会各界公布。严明纪律,规范招生,严控择校,狠抓落实,清理整顿补课、辅导乱收费问题,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师资建设和教育经费使用情况严密督察,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和贫困生补助制度。妥善解决大班额、入学难和上学贵问题。建立健全群众认可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机制,为义务教育英语教学高位均衡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河北省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失衡仍然存在,城乡间、区域间和学校间英语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仍比较突出。今后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树立科学的英语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均衡发展,把推进中小学英语教学均衡发展作为解决义务教育失衡问题的重点抓好。按照“政府主导、省市共管、以县为主,统筹城乡、区域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实现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各方面均衡发展。

注 释:

文中数据来源于2010年河北经济统计年鉴和教育统计提要。

[1]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2-28(4).

[2]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0-3-15(2).

[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5-5-25(1).

[4]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01-1-18(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N].人民日报,2006-6-29(3,6).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师资城镇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