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中藏经》补益方浅识※

2012-01-29 02:41杨剑峰杨剑与李彦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桐子延寿华佗

杨剑峰 杨剑与* 李彦知

(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呼和浩特010050;2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北京100031)

华佗《中藏经》补益方浅识※

杨剑峰1杨剑与2* 李彦知2

(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呼和浩特010050;2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北京100031)

《中藏经》;华佗;补益方

华佗《中藏经》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确定进行校注、语释的十大经典著作之一,由孙光荣教授执笔的华佗《中藏经校注》、《中藏经语译》使华佗《中藏经》获得了新的生命。近来阅读华佗《中藏经》,对华佗补益养生方有些认识和体会,现略述之,以期有益于中医临床和当代养生。

1 地黄煎

1.1 原方生地黄汁五升,生杏仁汁一升,薄荷汁一升,生藕汁一升,鸭梨汁一升,法酒二升,白蜜四两,生姜汁一升。

以上,同于银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却入后药:

柴胡四两(去芦、焙),木香四两,人参二两,白茯苓二两,山药二两,柏子仁二两,远志二两,去心,白术二两,桔梗二两,枳实二两,麸炒,秦艽三两(去芦),麝香二钱(另研),熟地黄四两。

右末,入前药膏中和,再入臼中,杵二三千下,圆如桐子大。每服食药,用甘草汤下二十圆。食后,日三服。安即住服。

1.2 释读显然,本方是补益养生方,用现代通俗流行语言讲是专为亚健康人群准备的一首良方,从方药组成来看,重用生地黄汁,配合薄荷汁、藕汁、梨汁、姜汁、白蜜、法酒,组方旨在滋阴,然用酒、姜汁,就可一纠滋腻补品腻胃障脾之弊,使膏药中达到到阴阳互动,升降平和之中和状态。其中纳入药粉中,再用熟地黄四两,柏子仁、远志共投,可知本方养心之功是重点。由此可知,本方重在解除疲劳,滋生肌肉,促进饮食,活血养心安神。

值得讨论的是,“劳”也作“痨”,且两字同音,从本方药组成来看,本方用于“痨病”或“虚劳”等病的治疗中完全是可行的,尤其是本方滋阴养血补心之功,再加柴胡、木香、枳实疏肝之效,另配人参、白术、山药健脾之味,本方用在“虚劳”和“痨病”之气血亏虚型完全符合病机。这也是现代诸多校注、语释版本中没强调的一点,大多都把“劳”单纯解释为“疲劳”了,显然不大有利于临床发挥。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本方中没有活血药物,何来活血之功呢?其实不然,①生地黄汁的功效。生地黄功效现代语言为凉血活血,而在药性赋是“宣血”,是凉血活血的重要药味。②生姜汁的辛散之功,是活血的重要动力。另有麝香之品,是透窍之巨,活血最宜,因此本方活血之功不可小觑。另外,有疏肝理气之功、活血之效就顺理成章。

2 补药麝脐丸

2.1 原文麝脐1枚,烧灰,地黄洗,地骨皮,山药,柴胡各一两,白术二两,活鳖一个,重二斤者佳。

右将鳖入醇酒一方,煮令烂熟,研细,入汁,再熬膏;入末,圆如桐子大。

酒服二十圆,日二,夜一。

蒸,谓骨蒸也。气血相抟,久而瘦弱,遂成劳伤,肉消、毛落、妄血、喘咳者是也。

2.2 释读乍一看本方系是地黄煎的简易方,比较两方好像有高低档之分别。显然,本方会更便宜,制作工艺相对简单,药味也少。麝香换成麝壳(脐)了,养阴之汁换成了能从河里捞到的鳖了。给人的感觉是地黄煎的简易化方。但本方所述与地黄煎方有异,没直接写功效,而且在方药服用方法之后写了治疗疾病的类别和名称,值得思考。从现代来看,既然引入鳖汤,自然,动物血肉有情之品,血养滋精之功效必有所加强,故而对喘咳、妄血、肉消之类疾病,也必有良效,值得临床推广。

3 太上延年万胜追魂散

3.1 原文人参去芦,柴胡去苗,杏仁去皮尖,天灵盖具,各一两,蜀椒一分,桃柳心一小握。

右为末,童子小便一升,末一两,垍瓶中煎令熟。空心、日午各进一服,经五日效。

3.2 释读本方其他版本上有“治劳瘦垂死方”字样,无论有否字样,从“太上延年万胜追魂”这几个字,就可以看出本方是补益方,是追魂急病,并且从服用方法可知,服用五天就会有效果。对于晚期生命垂危病人,尤其是神志不清醒、昏昏欲睡之病人,也许可以达到妙手回春之效。本方应用时,需用童子尿饮服,可以说这是目前较流行的煎服散剂(颗粒剂)服药方法的肇始。

值得关注的是,本方蜀椒以辛辣著名,辛散辣热,清窍醒神还魂之功不可没,天灵盖乃颅骨,入药,是收敛重镇之品,可防气脱魂散。但本方中“杏仁”之味的应用,值得玩味。

4 葛玄真人百补构精丸

4.1 原文熟地黄四两,山药二两,五味子六两,苁蓉三两,酒浸一宿,牛膝二两,酒浸,山茱萸一两,泽泻一两,茯苓一两,去皮,远志一两,去心,巴戟天一两,去心,赤石脂一两,石膏一两,柏子仁一两,炒,杜仲三两,去皮,锉碎,慢火炒,令丝断。

右为末,炼蜜圆如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二十圆。男子妇人皆可服。

4.1 释读本方是补益肝肾之药,赤石脂、石膏二味成对药之势。五味子、山萸肉为收敛之品,而泽泻、茯苓为渗利之药,与收敛之品形成了阴阳互动,升降衡动之态。构成了总体上本方是补益肝肾之品,而又不失渗利之动,构成了补而不滞,补而不腻之中和之态,可谓补益方之绝妙。因此,正如本方末尾一句话,男子妇女皆可服。扩大一些是只要是虚劳之人,均可服用本品,以图补益功效,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5 疗百疾延寿酒

5.1 原文黄精四斤,天门冬三斤,松叶六斤,苍术四斤,枸杞子五斤,

右以水三石,煮一日,取汁,如酿法成,空心任意饮之。

5.2 释读顾名思义,“疗百疾延寿酒”是治病养生延寿酒,“疗百疾”之意是各种疾病都可服用,“延寿”之意是可以抗衰老、强体质、抗病邪以图长寿之效。本方用药,药味少而精,补渗利之味,可防补腻碍胃之弊,因此,苍术一味不可或缺!是本方“画龙点晴”之味。本方功效的着力点,黄精是健脾胃之补益味,枸杞子是补肝肾之佳品,天门冬取地藏精华以图滋阴之效,松叶乃吸天空清阳之气以化阴为精,全方补益重在脾胃和肝肾,畅调重在中州,升降有序,出入有衡,天地合和,气血中和,阴阳和谐,故而成“疗百疾”以图“百年”之寿焉。

有一点值得说明,本方炮制药酒之法,与许多当今药酒有别,本方药酒乃用药料直接酿酒,是煮药后加酒粬酿成,而当今诸多药酒是药浸泡在酒中,若干时日后,取液为药酒,显然有着巨大反差。本方是由药制酒,而当今药酒大多是由酒制药,此法很值得当今药酒产业和临床大夫引起关切。

6 交藤丸

6.1 原文驻颜长算,祛百疾。

交藤根一斤,紫色者,河水浸七日,竹刀刮去皮,晒干。茯苓五两,牛膝二两。

右为末,炼蜜,搜成剂,杵一万下,圆如桐子大,纸袋盛之。

酒下三十圆,空心服,久服延寿,忌猪羊肉。

6.2 释读本方与上方“疗百疾延寿酒”还多一功能,有驻颜即美容之效果,不但可以疗百疾、长寿,还有美容之效,值得当今探讨。

本方药味仅三味药,用现代语言说仅有何首乌和牛膝和菌类茯苓三味药,何首乌补益肝肾,增强免疫能力,牛膝有活血强筋,茯苓关键在养心神,健脾疏利三焦之水,天地三才取天地之精萃,补中土万物之灵的人类,对当今美容业会有启迪意义。何首乌洗发膏(液)早已问世,而菌类的美容延寿乃至抗癌之功,早已被广泛传播并被广泛应用在日常饮食之中,而牛膝尚未在当代保健产业中引起重视,至于三味药组方被应用在美容和抗衰老产业中,尚未见有确切报道,这就会给相关产业的企业家和临床科研专家带来新契机!

7 左慈真人千金地黄煎

7.1 原文生地黄一秤,取汁,于石器中熬成膏,入熟干地黄末,看硬软剂,杵千下。

右圆如桐子大,每服二十圆,空心服。久服断欲,神仙不死。

7.2 释读本方表面是一味鲜生地黄,实际上还有熟干地黄末,也就是本方中仅有的2味药,即用生地黄汁把熟地黄粉做丸剂,像桐子大小。功效自然是补益肝肾之精,调理血中阴阳之平衡,尤其是生地黄一味,补阴凉血且宣血清热,有活血宣血之功效。

至于原文所讲“久服断欲,神仙不死”,当然这是一种文字艺术化描述,表达了本方可以滋补阴精,延年益寿,而非实指,长期服用可以断绝欲念,还可以使人长寿。试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断绝任何欲念,岂不成了无灵魂之尸体,还活着何干!

以上选了华佗《中藏经》7首补益方药做了简单地释读,从中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补益方与道学关系源远流长,什么“真人”“长寿”“葛玄”“神仙”“太上”等,显示长寿不老之补益方与道家所追求成神仙之长寿之道密切相关。②“地黄”在补益方中不可或缺,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不但方中重用“地黄”,而且在方名中也凸显其重要性,如“地黄煎”,“千金地黄煎”等,值得关注的是,生、熟地黄的应用有所区别。③十分重视药物炮制。每方都十分重视炮制工作,与当今用药相比,古人有很多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地方,尤其是“炮制”方面。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发挥和临床疗效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引起现代中医药业界的高度重视。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5.003

1672-2779(2012)-05-0005-02

:张文娟

2012-02-/1)

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一二•五攻关项目[No:21C125TCM07]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桐子延寿华佗
装备延寿整修区域化联合保障模式研究
身残承载情无限——记延寿镇永安村会计、村医景玉珠同志
华佗学医
桐子树
华佗治病
冻桐子花
春天二题
华佗学医
小华佗拜师
五月雪里可望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