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跨学科联系帮助学生培育知识生长点※

2012-01-29 02:41于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本学科生长点专业知识

于波

(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上海200000)

引入跨学科联系帮助学生培育知识生长点※

于波

(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上海200000)

知识生长点;跨学科联系;学生

对于医学生来讲,要在五到七年的学习时间内,完成繁重的医学专业学习任务,的确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有学生长期的刻苦努力之外,教师在教授专业桥梁课时,能够从医学专业的全局出发,在帮助学生学好正在学习的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建立一个包含医学专业主要架构,并能具有众多知识生长点的专业知识体系十分重要。所谓“知识生长点”可以理解为:对各类学校的各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那些最基本的、处于人的认知结构中最关键部位的知识点[1]。“知识生长点”相对于常说的知识点来说,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却是既快又简,又能以简驭繁的,是人在学科认知上的核心,是可以以它为基础来不断丰富、扩大在学科乃至跨学科的认知结构。因此,帮助与要求学生理解、明确掌握“知识生长点”,也就显得尤为重要[2]。教师在传授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的的同时,应努力有意识地突破现有的学科界限。在不影响正常专业传授的基础上,加强学科间知识联系的介绍,多运用一些学生已掌握的相关知识,从多个侧面简介观察的现象和结果,使学生学会突破学科的限制找到知识的衔接点,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专业知识体系、培育知识生长点。学会正确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自身知识体系的知识生长点上,不断拓展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

1 改变学习方式、学会运用知识

对于由中学升入大学的医学生而言,中学时代的学习方法将被大部分地抛弃。进入医学院校之后,除少量的公共基础课与中学时代的课程有联系外,大量面对的是中学时代听说很少的新鲜陌生名词。虽然本质上逻辑抽象思维的能力在医学学习中很重要,但学生在低年级首先面对的是大量要形象记忆的专业术语名词。在这个时期学生既未建立自己的医学知识体系框架,也无法将大量呈现在面前的知识概念与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融合。在这种众多概念无序呈现的状态下,知识的遗忘率非常高。同时中学建立的知识体系和概念系统,由于长期不用,也被逐渐淡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授课时应该既要讲授本专业的知识,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内的知识点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理解、解决一些学习中面临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发现自己现有的知识与未来所学知识的隐含衔接点,逐步学会在自身知识体系内自觉衔接新知识的学习方法。这样从最初的教师引导辅助,逐渐发展到学生自觉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 发现、培育知识生长点

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不仅引起各方面科学知识的分化及专门化,同时也开启了科学的整体化、科学之间的有机联系的研究。高等学校的教学学科体系,保证了用一定水平的现代科学知识来武装大学生,这些知识对于专家培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这种体系在教学论上具有某种局限性。因为每一门学科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不无片面地研究现实世界的事实和现象。这时,对所研究的事实、过程和现象片面加以区分,并对它们进行某种夸大,可以证明是有效的,因为这有助于组织有目的的观察,加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但是,如果这种特殊分析和单方面研究材料是局限于本学科的狭小范围内,不能与所认识研究对象的其它方面发生有机的联系,那么,这就可能导致形成不正确的观念:以为存在着显示事物和现象特性的孤立范围,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即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撤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做运动的东西,而是看做静止的东西,不是看做本质上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做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做活的东西,而是看做死的样本。

教师应站在整个专业的高度,引导学生尽快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内部的专业知识有序化。这要求教师授课时,不仅要把握本学科的知识主干,同时能够全面的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相关学科的相应知识,与本学科的联系及在本学科的应用-既知识衔接点。使学生能够在此启发下,学会自觉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理解、解释、回答专业学习中所遇到的新知识和新问题。

基于此,专业教师首先应在观念上有以下几方面的转变:①有站在本专业完整知识体系的高度上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知识的意识;专业课教师由于长期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在知识结构上,对本专业的内容非常熟悉。在教学中容易强调本门课程的重要性,无意间忽视了所授学科在学生整个知识体系建立中的作用。因此建议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应主动树立为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意识。从完整知识框架的角度,客观认识评价所授专业课的功效位置。使所授课程更好的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知。②摒弃按学科将知识“分区切块”的观念和授课方式。由于学科设置方面的原因,现有的教学体制将完整的知识体系划分成许多的相关学科,从形式上给学生造成了知识认知上的误区。使学生在学习中误认为学科间知识是相互独立的,以至于课堂提问非本专业的相关内容时,学生会认为这是非本课程的内容等。这是长期以来学科课程造成的“知识肢解”的表现之一。③要有自觉突破知识的学科界限的意识,不断的充实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为学生专业学习做一名榜样示范者和引导者。这要求专业教师在不断钻研本学科知识的同时,关注本学科乃至整个知识体系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更新,使自身的知识体系不断地充实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加强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知识联系性的介绍,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知识融合的环境。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抛弃学科的概念,学会由此学科的知识建立起与彼学科的知识衔接点,发现和建立自身专业知识生长点[3]。使学生的知识体系,由积木式的堆积向由内在衔接点相互联系的整体化方向转变。从而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建立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达到教会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知识和现在所学知识的目的。真正使学生做到学知识是为了将来运用知识、创造知识、服务社会。

[1]谢立竿.浅谈如何注重“知识生长点”[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6):42.

[2]徐江平.科学前概念:科学知识的生长点——从《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谈前概念及转化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1,(3):98-99.

[3]赵杰.找准知识生长点优化课堂教学[J].教育论坛,2009,(3):18.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5.005

1672-2779(2012)-05-0009-02

:苏玲

2012-02-12)

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教学研究项目资助[No:SYJC004]

猜你喜欢
本学科生长点专业知识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刊期变更通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刊期变更通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刊期变更通知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混合: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例说直接证明之分析法
直接证明分析法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