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2.0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2012-02-15 08:58
图书馆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维基图书馆院校

刘 颖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辽宁 大连 116035)

1 图书馆2.0的内涵与特征

随着Web2.0理论与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国内外众多学者提出图书馆2.0的概念,如以Michael Casey为代表的图书馆2.0理念派认为,图书馆2.0是一种新的服务理念,其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变革,一种鼓励持续和有意识变化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邀请用户参与创建自己所期望的服务。国内学者如叶鹰、范并思、胡小菁等认为,图书馆2.0就是Web2.0的技术或服务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图书馆2.0的概念虽然表达各异,但都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参与和协作的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专业知识服务。总之,图书馆2.0是传统图书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重点的深化,体现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图书馆2.0具有以下特征:(1)以用户为中心。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系统功能设计都体现出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2)强调用户参与。图书馆2.0的用户不仅是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者,更是图书馆资源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图书馆成为用户的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3)图书馆没有障碍。图书馆2.0的用户可随时随地查询、检索和获取图书馆的资源;(4)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知识服务。运用Web2.0技术,实现知识服务个性化和人性化;(5)开放性。图书馆2.0面向所有用户开放。图书馆2.0的系统架构具有开放性,可与其他系统进行开放链接。

2 图书馆2.0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信息资源结构需要调整

传统图书馆收藏的文献是以纸质文献为主,图书馆2.0的馆藏资源结构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图书馆2.0除了收藏纸质文献外,更注重数字资源、网络资源的采集和加工,是集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网络文献于一体的多元化信息资源体系。各种数据库如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源库、音乐资源库、视频资源库等以及互联网资源,成为图书馆2.0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因此,图书馆在制定资源建设规划时,要合理分配资金比例,尽可能多收集不同载体的信息资源,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2 信息资源建设管理系统需要优化

在图书馆2.0环境下,图书馆必须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以适应信息资源建设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第一,在软件方面,对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升级,构建Web2.0技术支撑下的信息资源建设管理系统,让用户能够参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包含图书评价、博客、站内消息、论坛、Wiki百科等交互性功能的图书馆网站,让用户建立兴趣小组和网络社区,邀请用户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资源建设人员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与更多的用户互动,了解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第二,在硬件方面。在图书馆2.0网站中,数据生成的主要来源是用户。因此,随着用户访问量的增加,数据量的产生会以几何级数增长。这就要求图书馆2.0网站的硬件系统必须具备较好的扩容性。需要配置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集群以满足大量用户同时在线访问。从经济性和实用性的角度配置图书馆2.0网站存储器。在图书馆网站的数据中,有些数据的访问量比较集中 (称之为热点数据),而其他数据的访问量较小(称之为一般性数据)。图书馆网站的存储系统可以根据用户数据的这一特性,把热点数据存放在高性能的存储器中,一般性数据存储在低成本大容量的存储器中,以节约成本、满足用户的访问需求。

2.3 人员素质需要提升

图书馆2.0对信息资源建设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加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信息营销能力。第一,应掌握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图书馆2.0不仅要求信息资源建设者具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还应掌握博客(Blog)、播客(Podcast)、简易信息聚合(RSS)、维基(Wiki)、标签(Tag)、社会性网络服务(SNS)、即时通信(IM)等 Web2.0技术的应用,以便与用户进行沟通,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把握用户阅读倾向,进而采购到适合本馆馆藏的信息资源。同时,应用Web2.0技术邀请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让用户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建设者和评价者。第二,不断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在图书馆2.0环境中,资源建设者和用户、书商、专家、学者的交流将更加紧密。这就要求资源建设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处理好各种关系,获得用户的信任,让用户积极参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第三,不断提高信息营销能力。图书馆2.0环境下的资源建设项目需要用户的持续关注和支持。具备一定的信息营销能力的馆员,能够及时将图书馆的新项目、新举措推广出去,让广大用户认识、接受,并逐渐使用图书馆提供的图书馆2.0平台。

3 图书馆2.0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3.1 建立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是图书馆2.0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知识服务的基础。在出版物不断增加的今天,单个图书馆难以收集全所有文献。据统计,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2.8万种,出版期刊9 884种,出版报纸1 939种。我国日报出版规模、图书出版品种与出版总量居世界第一,电子出版、网络学术出版总量居世界第二。面对数量众多、门类齐全的信息资源,只有建立图书馆联盟,走资源共建共享之路,才能实现图书馆2.0的服务“无处不在”。高校图书馆联盟(如CALIS)、地区性的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如吉林省图书馆联盟)在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培养、用户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图书馆联盟作为一种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图书馆联合体,正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界的重视。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建立图书馆联盟,采用统一的文献采购管理系统和建立组织运营机制,使各成员馆有重点地分工采购与收藏文献,联合购买数据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几个地区性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这些联盟积极开展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已成为地区性的高职院校文献信息保障中心。“首都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建立了包括26所北京高职高专图书馆参与建设的“首都高职图书馆联盟”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了一个布局合理、服务高效、运行良好、节约经济、整体和谐的信息服务平台和环境。通过资源集中调配,人员统一协作,实现了各成员馆资源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广东省高职高专图书馆共同发展联盟”现有成员馆37家,以资源整合为核心,建立资源统一检索平台,充分利用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现有资源,采用文献传递的方式,实现资源共知共享,更好地为广东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科研服务。

3.2 创建网络知识社区,开展信息资源建设

高职院校图书馆可利用Web2.0技术,构建网络知识社区,通过方便的网络交流机制实现用户、馆员、图书馆以及相关机构的智力集成,共同开展信息资源建设。

网络社区是一群具有共同爱好、经验、目的和处境的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技术组成一个社区,使参与社区的成员彼此能够借此进行信息沟通、经验交流、协同工作和知识共享。网络社区摆脱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并不受时空限制,因为没有了现实社区中地位、隐私、误解、利益等顾虑,网络社区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真正“畅所欲言”。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知识社区可吸引大量师生用户的共同参与、探讨图书馆资源建设问题,动态性地创造和建设信息资源。如图书馆在自建数据库的同时,允许用户上传合法数据。用户可通过撰写评论、标签目录或通过博客与维基表达他们对信息资源建设的需求。馆员利用网络学习社区,可获知用户信息需求,与用户开展各种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资源建设。

3.3 利用Web2.0技术开展开放性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2.0是一个开放的、强调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利用Web2.0技术,采取“用户主导、用户参与、用户共创、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建设方式,引导用户创造、贡献资源,参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并通过挖掘博客日志、播客资源、维基条目、文摘资源、书评等信息源,经过组织,使其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一部分。一是建设维基网络平台,让用户直接参与信息内容的创造、提供。高职院校图书馆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开设学科维基、特色维基、用户意见维基页面等,收集用户发布的维基条目,并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有序化的信息。同时,图书馆可构建基于维基的相关主题资源库,选定具体主题,通过馆员和用户的共同创作,完成某一主题的资源建设,最终构建成整个图书馆的知识库系统。二是利用SNS网站,建立个人知识交流平台。馆员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交流,获取学术前沿动态信息,建立学术资源数据库。三是开设学科博客。将某一学科的用户资源聚合在一起,收集学科用户博客内容,分主题进行组织,形成学科数据库。四是建立学术机构仓储平台。利用DSpace开源软件建立学术机构仓储平台,收集用户在科研、学习中的有用资料、实验分析数据等。五是面向用户开展网络信息资源整合。采用文件方式、主题树方式、数据库方式和超媒体方式整合网络信息资源,以静态Web页形式HTML文件型和以动态交互页面发布的数据库查询模式发布整合的网络信息资源,供用户浏览、使用。

4 结束语

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基础性业务工作。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以图书馆2.0理念为指导,以用户为中心,运用各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及工具,鼓励并支持用户参与信息资源内容建设,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1]江树青,吴志德,吴昌合.Li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7-31.

[2]齐安静,韩红予.谈图书馆 2.0背景下的文献资源建设[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1):111-115.

[3]王利萍,成全,刘勇.图书馆2.0网络知识社区构建[J].情报杂志,2007(12):150-153.

猜你喜欢
维基图书馆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爱的最后一课
图书馆
爱的最后一课
去图书馆
中文维基蹒跚上路